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人群保健

“流产了,吃点保胎药就行了?”NO!复发性流产不一样

  来源:《广州卫生健康》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主任、主任医师 程杨  通讯员:魏星

生育健康的宝宝是每个家庭的愿望,但有一些孕妇却多次怀孕,反复自然流产。“流产了,吃点保胎药就行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主任程杨提醒,治疗复发性流产关键是“找到病因,对症治疗。”

复发性流产是指与同一配偶连续发生2次及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妊娠丢失。其中也包括生化妊娠这种比较特殊的情形,即怀孕5周内的早期流产,血中可检测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升高或尿妊娠试验阳性,但超声看不到孕囊,因出血时间与来月经时间相差不大,会被误以为月经,如果没有查HCG,女性朋友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怀孕过。

8大病因导致复发性流产

病因1:遗传因素

染色体遗传物质异常是复发性流产最常见的原因,分为夫妻染色体异常和胚胎染色体异常。遗传物质的异常可来源于父母其中一方,或本身正常的父母其遗传物质在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中出现差错而引起。可通俗地理解为胚胎种子质量不好,其异常可来源于父母,亦可由于胚胎自身变异导致。

病因2:免疫功能异常

免疫功能紊乱分为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和同种免疫功能紊乱。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器官,引起内环境异常如炎症、血栓等,导致胚胎着床的环境异常,或者直接攻击胚胎,最终可引起胚胎停止发育。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抗磷脂综合征(AP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硬化症(SSc)及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等。同种免疫异常包括自然杀伤(NK)细胞,淋巴细胞异常等。

病因3:血栓前状态

血栓前状态是指血液中的止血、凝血与纤溶系统功能失调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子宫局部血液循环受阻,血流下降,局部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胚胎发育不良或者流产。病理性高凝状态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遗传性包括抗凝蛋白缺陷如蛋白C缺陷、蛋白S缺陷,凝血因子缺陷,纤溶蛋白缺陷等,获得性包括高半胱氨酸血症、抗磷脂综合征等。

病因4:解剖结构异常

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包括各种子宫先天性畸性如纵膈子宫、弓形子宫、双角子宫等,宫腔粘连,宫颈机能不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

病因5:内分泌异常

内分泌异常包含黄体功能不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及代谢异常等。内分泌的功能对正常妊娠非常重要,内分泌紊乱可影响胚胎蜕膜化过程,引发不良妊娠结局。

病因6:感染因素

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病等生殖道感染与晚期复发性流产,如胎膜早破、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相关。

病因7:男方因素

男方因素指精子的染色体异常和基因异常,精子的活力及畸形率可能与复发性流产有关。

病因8:其他因素

复发性流产还与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以及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等。

如何治疗复发性流产?

复发性流产的治疗并不是像患者所想的“流产了,吃点保胎药就行了”,复发性流产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病因,应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果为夫妇双方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反复流产,妊娠前需进行遗传咨询,必要时借助于辅助生殖;如果为免疫因素异常引起,则需要进行免疫调节治疗;血栓前状态的患者需要抗凝治疗,生殖道解剖结构的患者则备孕前需先进行手术治疗;如果为内分泌因素异常引起则需要根据甲状腺功能、血糖水平、黄体功能不足、高泌乳素血症等异常进行针对性治疗。另外,孕妈妈在孕前及孕期要调整好心态,放下思想包袱,轻松而自信地备孕。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