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梁睿 通讯员:许咏怡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00/10万。目前全球400万帕金森患者中有170万人在中国,帕金森已成中老年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的“第三杀手”。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管理专家共识(2020)指出,帕金森病精神症状尤为突出,包括焦虑、抑郁、惊恐发作、淡漠、兴趣缺乏、注意力缺失,严重者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如谵妄、精神错乱、幻觉及错觉、妄想、重复行为及冲动控制障碍等。
其中帕金森病抑郁非常常见,其发生率高达70%,甚至更高。帕金森病抑郁可发生在帕金森病程的任何阶段,有20%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是前期症状,甚至先于运动症状或运动症状出现的一年之内。
抑郁的发生机制之一,和脑内传导的神经递质有关,主要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以及多巴胺不足相关。帕金森病的患者主要是多巴胺逐渐耗竭,同时也存在着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水平的降低,从而产生抑郁。
另外,心理因素也是抑郁的重要机制。帕金森病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老年疾病,运动障碍常常使患者的生活工作受到影响,如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的丧失,形象的损害,需要他人照顾,看病中的经济压力等,患者感到压抑。
同时,帕金森病又是个不能治愈的疾病,治疗效果逐渐衰退,抑郁症状会更加明显,甚至悲观厌世。
建议:全面全程地对患者进行管理
患者这样做:
●了解疾病,掌握疾病的知识,认识自己所患疾病的原因、表现、治疗和规律。了解治疗、用药及有关疾病的常识,了解自己病情,配合医生治疗。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坚持运动锻炼,学会肯定自己,欣赏自己,接受自己,停止批评及责怪自己,学会笑,学会倾诉与宣泄,听听音乐,多想想开心的事,更多地跟他人交流(社会团体、群体性活动及线上QQ微信等)。
●有语言障碍的患者,可对着镜子努力大声地练习发音,减轻帕金森病的危害。
●对于长期病患者,如果出现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可配合医生进行心理量表测评,分值较高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抑郁、抗焦虑治疗。
家属这样做:
●家人、朋友可以给予的心理护理首先是鼓励、安慰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克服悲观、失望的心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主动与患者沟通,为他们建立愉快的工作生活氛围,让患者感到轻松。
●鼓励患者加强锻炼,主动运动,如吃饭、穿衣、洗漱等,不要什么都替患者去做;鼓励患者多外出活动,接触外界事物,重拾有益身心的爱好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家人、朋友都应积极地肯定;鼓励患者参加社会团体活动,学会保持心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