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人群保健

手足口病来势汹汹!五招教你预防

  来源: 《广州卫生健康》

“我家宝宝这两天发热、胃口也很差,手脚还长了皮疹,怎么回事儿?”近期,门诊发热患儿剧增,常有家属焦急求助。医生检查完患儿咽峡部及肢体皮疹形态,再追问接触史后,基本可以确定为手足口病。

“发热+手、足、口腔出现皮疹”为主要特征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及以下儿童,但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也可能感染。我省历年监测数据显示,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峰季节。目前我省已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

手足口病通常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以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发热、咳嗽、流鼻涕、胃口不佳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大多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极少数患儿的病情会迅速恶化,累及脑部、肺部和心脏,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病原以柯萨奇病毒CV-A16和肠道病毒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

以密切接触及飞沫传播为主

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可通过患儿和隐性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以密切接触及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饮用或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在家如何护理手足口病患儿?

一般来说,手足口病通常一周内自行缓解。应注意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当患儿发热时可口服退热药。根据药物说明剂量或医嘱剂量给孩子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以缓解症状。

出疹后无需避水、避风。但应注意不要让孩子抠破皮疹以免引起感染。

孩子饮食以牛奶、米汤等流质食物为主,可以用吸管协助进食。可以给孩子用盐水含漱口,有助于缓解疼痛。

患儿暂时不要去上学或托管中心以免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有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通常手足口病可以自愈,但若出现以下情况应该及时就医。

①皮疹已被感染。表现为皮疹周围肿胀、发红或发热;触摸该区域时疼痛;有黄色、绿色或血性分泌物;皮疹发出难闻的气味。

②进食或饮水有困难。

③小便减少。婴幼儿在4-6小时内没有更换尿片;儿童,在6-8 小时(清醒时)没有小便,均提示小便减少。

2-3天后没有开始好转,或者精神差、病情加重、出现不适。

五招预防手足口病

勤洗手。孩子在饭前、便后或者外出回家后都需要洗手。家庭成员在接触宝宝前、更换尿布时、处理粪便后都需要洗手。洗手要用流动的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至少搓洗20秒。

勤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勤消毒。尿布、毛巾、衣物、被褥等应经常换洗与晾晒。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饮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酒精消毒对肠道病毒无效。

勤观察。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应同时留心观察幼儿的口腔、手、足、臀部和膝盖等是否有疱疹或斑丘疹,早晚监测有无发热情况。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根据医嘱进行治疗。

种疫苗。我国已有疫苗可以针对EV-A71病毒,其作用是预防EV-A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相关疾病,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EV-A71疫苗虽不能预防其他种类的肠道病毒,但EV-A71病毒正是引起重症和死亡的罪魁祸首,所以越早接种它越好。

 (资料整合来源:广东疾控微信号、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