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黄埔院区儿童保健科 陈福宜 主治医师 通讯员:张迅恺
提起维生素D,家长们都很熟悉,它事关孩子长高、骨骼健康和预防佝偻病。维生素D是每个孩子都要补充吗?应该吃到几岁?从食物中能补够吗?关于维生素D的相关知识,很多宝爸宝妈们还是一知半解。今天,一起来了解补钙的“好搭档”——维生素D。
不止维护骨骼健康,维生素D还有这些作用
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对人体最主要的贡献是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重吸收,维持血浆钙、磷水平稳定,同时促进肾钙重吸收、调节骨代谢。维生素D缺乏会使儿童骨骼钙化不良,导致佝偻病、骨质疏松等骨骼发育问题,典型症状包括骨骼疼痛、肌肉无力、骨骼畸形(如腿部弯曲)和生长发育迟缓,严重者可有消化和心肺功能障碍。
维生素D受体在体内多种细胞中均有表达,其中包括免疫细胞、胰岛β细胞,以及体内大多数脏器细胞(如皮肤、肝脏、心脑血管、呼吸道等)。近年来研究表明,维生素D的作用并不局限于调节骨骼和矿物质的稳态,还具有提高免疫力、调节情绪、降低过敏性疾病风险、降低糖尿病风险、维持正常血压和心血管健康、以及促进胎儿及新生儿肺部的发展和成熟等功能。
每个孩子都要补维生素D吗?
广医三院黄埔院区儿童保健科陈福宜主治医师介绍,根据《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建议: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开始补充维生素D,0~1岁400IU/天,1~18岁400~800IU/天(10~20μg/天),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保证婴幼儿及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所需。自出生1周开始,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胎儿口服维生素D制剂800IU/天(20μg/天),3个月后改用口服维生素D制剂400IU/天(10μg/天)。
关于维生素D应该补到几岁,儿保医生建议家长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到2岁。随着健康观念的进一步更新,现在大家普遍认为,不管大人还是儿童,一生都可以补。
如何补充维生素D?制剂补充是必须的
陈福宜指出,人体主要通过阳光照射、膳食摄入和营养素补充等方式获取维生素D。
阳光是人体自然合成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之一。每天接受约30分钟的日光照射,可以满足人体维生素D的需求。但现代人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缺少户外活动、使用防晒产品,以及大气污染、高楼遮挡等因素都会影响皮肤有效合成维生素D。同时,让孩子(尤其对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直接赤露皮肤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一些食物中含有少量的维生素D,比如蛋黄、动物肝脏、富含脂肪的海鱼等,而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维生素D。因此,在饮食中获取维生素D极其有限,要想从食物中补够每天需要的量,那就要变成“大胃王”。
因此,通过维生素D制剂补充是必须的,建议每日补够剂量为400IU。
不慎服用过量的维生素D,孩子会中毒吗?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不小心多服用了维生素D制剂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医生提醒,长期超量摄入维生素D非常危险,可能会引起高钙血症。维生素D日常安全摄入量是:0~6月龄每日安全摄入上限为1000IU;6~12月龄为1500IU;1~3岁为2500IU。如果真遇到孩子过量服用维生素D的情况,家长先不要惊慌,看是否在安全值内,如果误服的剂量不大,孩子也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就不用太担心。多喝水,促进钙在肾脏的排泄,短时间内避免进食高钙食物就可以了。如果孩子误服的剂量过大,需要及时送医。
忘记吃、漏服维生素D,需要加量吗?
如果家长偶尔一两次忘记给孩子吃维生素D,问题不大,不需要刻意在第二天加倍服用。因为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平时摄入后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当某个短暂阶段维生素D摄入不足,人体会利用储存着的维生素D维持健康。但如果长期摄入不足,孩子可能会因维生素D缺乏而造成健康问题,比如夜间易醒、烦躁、多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