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人群保健

雨夜摇篮曲:如何打造理想睡眠氛围?

  来源:《广州卫生健康》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睡眠与节律医学中心  徐澜  科研助理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睡眠与节律医学中心  刘亚平  主任  通讯员:傅文臻

雨滴敲打着窗户,淅淅沥沥地响成了一首自然的催眠曲。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雨夜是最好的安眠药,他们仿佛能在这雨声中找到童年的摇篮。然而,也有一些人发现,雨天的环境让他们更加难以入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雨天的“催眠”魔力

“靠天吃饭,靠雨得闲,晴天赶路,雨天睡觉”,这似乎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休憩智慧。雨声,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一种治愈系的声音。它轻柔、舒缓,仿佛是大自然的摇篮曲,轻轻拍着我们的肩膀,让我们不自觉地放松下来。

持续的雨声被认为是一种“粉红噪音”。粉红噪音在中低频段的能量较为集中,这让它听上去比白噪音更为柔和、悦耳。研究表明,粉红噪音会增加大脑中的慢波活动,这往往与深度睡眠有关。同时,持续雨声的节奏和音量都恰到好处地接近人类的心跳。这种相似性使得我们在听到雨声时更容易产生安全感和舒适感,从而更容易入睡。

雨天伴随着温度的下降和湿度的上升。凉爽的环境温度对于促进人体的自然深度睡眠有着积极的作用。研究指出,理想的睡眠环境温度大致在15-21℃之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人体的新陈代谢会逐渐放缓,肌肉也会变得更加松弛,从而为深度睡眠创造了理想的生理环境。

此外,雨天的空气湿度会增加,而氧气含量则略有减少,这种气象条件有助于人体的交感神经活动减弱,进而引发一种全身放松的感觉,常常使人感到昏昏欲睡。

助眠提示

雨天可适当开窗听雨声助眠,或平时播放雨声音频放松入梦。

除了雨声,一些轻柔的音乐、自然声音(如鸟鸣、溪流声等)或者专门的放松音频也可以帮助你转移注意力,减少思维活动,从而更容易入睡。

调整室温在15-21℃之间,根据个人体感微调,打造舒适睡眠环境。

干燥的时候,可以利用加湿器,为空气增添湿度,让呼吸更顺畅,促进深度睡眠。

为何有人雨夜难眠?

然而,也有朋友在雨天反而更难以入睡。这可能与环境对个人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有关。

雨天气压变化和光线减少对人体内的生理平衡有影响。气压降低可能导致人体内的氧气含量减少,使人感到疲惫和困倦。然而,这种困倦感并不一定等同于良好的睡眠质量,反而可能导致在睡眠时产生不适感或难以入眠。尤其是对于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患者而言,研究发现,当大气压力随着天气的变化而降低时,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会随之加剧。

此外,雨天导致的光线减少会干扰到人体的生物钟。生物钟控制着人的睡眠-觉醒周期,当生物钟被打乱时,人的睡眠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同时,光线减少还可能使人体内的褪黑素分泌量增加。若是在非睡眠时间分泌过多的褪黑素,会让人精神不佳,困倦欲睡,而到了夜晚则可能导致人难以入睡,或在睡眠中感到不适。

个人心理状态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睡眠质量。雨天的雷声、闪电可能会触发特定人群的焦虑情绪,导致思虑增多,从而难以入睡。一些人可能会因为担心雨水带来的交通不便、房屋漏水或其他安全隐患而感到焦虑,这种情绪状态无疑会让他们难以入眠。

助眠提示

进行深呼吸练习,尤其是腹式呼吸,有助于增加肺部的氧气摄取量。

适当抬高床头,改变睡眠体位,有助于改善呼吸流畅度。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患者的特殊建议:若感觉症状明显加重,请及时就医。

在气压降低的日子里,尽量避免摄入刺激性物质,如酒精、咖啡因和烟草等。

日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的耐力和适应能力,促进规律的睡眠-觉醒周期。

尽量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因为它们发出的蓝光可能会干扰你的睡眠周期。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渐进性肌肉松弛法,以减轻焦虑和压力。

尝试在睡前进行放松活动,如阅读、听轻音乐或进行柔和的瑜伽练习。

睡眠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人对环境的敏感度各不相同,这导致了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人们的睡眠体验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雨天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睡眠环境,以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试试以上几种方法,也许能够帮助你在雨天或其他环境下拥有一个美好的睡眠体验。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