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人群保健

哺乳期妈妈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来源:《广州卫生健康》

作者:从化区妇幼保健院  李朗轩  主管药师  医学指导:从化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妇产科学科带头人  黄桂梅  副主任医师

研究显示,通过母乳喂养的婴儿更为健康。但在哺乳期间,妈妈们难免会遇到头疼、感冒、发烧等情况,这种时候能不能用药成了很多妈妈的难题。不用药则担心病情发展恶化,用药又担心影响宝宝健康。

药师指出,哺乳期并非完全不能用药,而是应该选择相对安全、毒副作用小、乳汁中分泌较少、消除速度较快的药物,并通过调整喂奶及用药的时间间隔,减少婴儿从乳汁中摄入的药物量,降低药物对婴儿的影响。

哺乳期怎么安全使用抗菌药物呢?

由病毒引起的感冒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一周左右自愈,注意多喝水,同时注意饮食上的清淡,多休息即可。而哺乳期常见的急性乳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疾病,须等医生明确是否存在细菌、真菌、衣原体等感染,才考虑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哺乳期妈妈可以谨慎使用的药物类型包括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同时避免使用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及磺胺类等药物,确实需要使用这些药物时,妈妈们应暂停哺乳。但这类药品的外用制剂如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可以推荐使用,因为这些外用制剂以局部作用为主,到达全身血液系统的药物很少,进入乳汁的药物浓度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药师建议:

哺乳期妈妈们用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权衡利弊后再考虑使用抗菌药物。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在使用1个小时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达到高峰,2个小时后在乳汁中达到高峰,为安全起见,妈妈们应避免在药物浓度处于高峰期时哺乳。建议哺乳期妈妈在用药前先哺乳,用药3个小时后再恢复哺乳。但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宝宝,药物有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肠道菌群,继而造成腹泻。如果只是轻微的腹泻,表示药物对宝宝的影响不大,妈妈们可以继续用药;如果出现严重腹泻,建议妈妈们停止哺乳,或咨询医生后改用其他种类的抗生素。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