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张莹 主任医师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曾华敏
备孕路上,明明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只等小天使的降临,却怎么也怀不上?好不容易怀上了,却接连好几次怀孕都遭遇胎停?明明妇科检查一切正常,难道是“天公不作美”?或许你未曾想到,那个隐藏在颈部的小腺体——甲状腺,可能是你流产背后的“神秘元凶”。
很多备孕女性可能会问:“怀孕跟甲状腺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甲状腺疾病和妊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复发性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的连续2次及2次以上的胚胎丢失,属于常见的妊娠不良结局。引起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复杂,目前较为明确的病因包括相关遗传及解剖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和免疫功能因素、孕妇自身及环境因素、男性因素等。内分泌因素中甲状腺疾病是引起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张莹主任医师来科普甲状腺与妊娠的关系。
甲状腺:妊娠路上的隐形守护者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一个内分泌腺,位于喉结下方,呈“H”形,外形像只小蝴蝶,只有15~30克(半个鸡蛋),正常情况下是摸不出来的。别看甲状腺小小一只,它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我们人体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参与了我们的生长、发育以及能量代谢的调节。在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下,我们的身体各器官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一旦调节失灵,体内的内分泌环境,包括性激素水平将失去平衡。
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率是男性的4~5倍。甲状腺稳态失衡,可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波动、甲状腺自身抗体产生、甲状腺敏感性下降等,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症等。对育龄期女性来说,甲状腺稳态在备孕及妊娠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保驾护航的作用,甲状腺稳态失衡,不仅可能导致不孕不育,而且还可导致流产、早产、死产、胎儿发育不良等诸多不良结局。 同时,甲状腺素也是宝宝神经系统发育必不可少的激素之一,孕期甲状腺稳态失衡,可导致胎儿大脑与体格发育异常,孩子出生后可能面临“呆小”的风险。
甲减甲亢都是备孕路上的“拦路虎”
张莹提醒,对备孕人群来说,维持甲状腺稳态至关重要。从病因上来讲,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及甲状腺激素的效应组织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甲状腺稳态失衡。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都是病,对备孕及妊娠都有不利影响。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通常是甲状腺“怠工”造成的,导致机体一切生理活动减慢,常使人精神乏力、脱发、易犯困、体重增加、月经失调、记忆力下降、情绪不佳等,孕期的甲减则会影响胎儿生长及大脑发育。还有部分没有明显临床表现的亚临床甲减患者,则需通过促甲状腺激素(TSH)的筛查来确认。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女性临床表现则相反,通常会表现为易激动、怕热多汗、失眠、消瘦、甲状腺肿大、月经不调、体重下降等。目前认为严重的甲亢可导致不育,甲亢包括亚临床甲亢患者受孕后流产几率以及其他不良妊娠结局比率明显增加。
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也会反复流产?
有很多备孕女性发现,自己检验单上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但还是反复流产。张莹指出,那可能是身体里产生了甲状腺自身抗体。
甲状腺自身抗体是一种以自身甲状腺组织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包括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等,三者均是反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特异指标。即使甲状腺功能在正常范围,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也使流产风险增加2~4倍。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产生与复发性流产关系密切,它可作为预测复发性流产的一个独立指标,也是预测流产的敏感指标,同时也是早产、产前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往往提示机体存在免疫功能不良,对胎儿产生了类似“排斥”的反应,导致反复流产;也使得机体对甲状腺激素敏感性不足,利用不良,类似出现“有钥匙但开不了锁”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仅仅维持甲状腺功能在表面“正常”的范围是不够的。
鉴于甲状腺与妊娠生育结局的高度相关性,中国及全世界医学界的医学指南均推荐有妊娠需求及孕期的女性,及时筛查甲状腺功能,对于有反复不良妊娠结局或不孕不育的家庭,更应该重视对甲状腺功能及自身抗体的筛查,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治疗,维持甲状腺稳态,可有效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