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3年多的张女士,万万没想到,自己到药店买泻药帮助排便,反倒吃出了“黑肠子”。几天前,她在医院被诊断为:结肠黑变病。医生说,她整条大肠的内壁全是黑的,像蛇皮样改变,当时做肠镜时就像在漆黑的隧道里穿行。而病因竟然是她连续喝了3年的排毒清肠茶。什么是结肠黑变病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认识结肠黑变病
正常的结肠黏膜就像口腔黏膜一样是淡红色的,看起来光滑平坦,黏膜表面的小血管纹理清晰可见。而结肠黑变病的肠黏膜色泽为棕色、褐色甚至黑色,有豹纹、蛇皮一样的条状纹。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李鹰飞主治医师解释,结肠黑变病在医学上被认为是结肠壁的吞噬细胞吞噬了褐色素样物质,导致肠壁色素沉着。通俗点说,就是大肠吃多了色素,变成了“黑肠子”。
导致结肠黑变病的原因
造成结肠黑变病有以下两个原因:长期便秘史和长期大量服用蒽醌类泻药。蒽醌类泻药在药店里很常见,例如番泻叶、大黄、芦荟、决明子、果导片等。常见的中成药,例如麻仁丸、各种减肥保健茶、牛黄解毒丸等,都含有蒽醌类药物等成份。此类药物会刺激肠道黏膜内吞噬细胞吞噬大量色素,沉着在肠道黏膜内,引起黏膜黑变。
滥用蒽醌类泻药,不仅会导致结肠变黑,还会导致肠道对蒽醌类药物的依赖。一方面,肠道对这类泻药的刺激敏感性越来越低,如果不使用这类泻药,患者就无法正常排便。另一方面,长期使用此类药物,患者结肠壁会越来越松软无力,最终结肠运动变得很微弱,几乎不能排便。因此,对药物的依赖越来越厉害,一开始2-3片有效,慢慢地需要5-6片才有效。
结肠黑变病的应对方法
一般来讲,结肠黑变病是一种良性病变,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一般有便秘、排便困难、腹胀等症状,通过肠镜检查时发现。那么,结肠黑变病是否需要特殊治疗呢?其实消除致病因素,停止使用蒽醌类泻药,改善便秘症状,多数情况可以逆转。
结肠黑变病的预防
对于服用蒽醌类泻药者,应尽早停用。电视广告上很多各类排毒、养颜、通便的产品,大众对这些产品的底细不清楚,不要盲目相信。
李鹰飞医生提醒大家,平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多吃富纤维食物,多喝水多吃蔬菜,每日保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于顽固性便秘者,建议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容积性泻药,或者乳果糖等高渗性泻药,或者是外用开塞露等润滑性泻剂。此类泻药不被吸收,不对结肠壁神经细胞造成损害,而是通过吸纳水分,使肠道内容物体积增加,软化大便使大便易于排出,是安全的缓泻剂,不产生耐药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治疗便秘,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避免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便秘,延误病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