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生活健康

烧烫伤后,该怎么办呢?

  来源:《广州卫生健康》

作者:广州市红十字会烧伤与创面修复中心 叶雪梅 黄雅婷

烧烫伤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意外,中国每年约有2600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烧烫伤,占总人口的2%,死亡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其中数据显示,0-12岁小儿烧烫伤占30%-50%,且这一比例呈持续增长趋势。

一旦发生烧烫伤应该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些应对烧烫伤的急救小知识。

一、烧烫伤急救,谨记五字真诀

1、冲:用冷自来水持续冲洗烧烫伤部位10-30分钟,直到刺痛感火辣感改善为止,可减轻烧伤程度。

注意:酸、碱、生石灰烧伤,不能立即用水冲洗,如遇水会产生大量的热,应先将残留物完全清理、擦干后再使用大量冷水清洗。触电烧伤请立即切断电源。

2、脱:在冷水中小心脱去烧烫伤部位的衣物,可以用剪刀剪开。

注意:千万不要强行剥去衣物,以免导致皮肤剥脱,损伤加重。要在伤处尚未肿胀前将戒指、手表等摘除。

3、泡:对于疼痛明显者可将烧烫伤部位持续浸泡在冷水中直至疼痛缓解。

注意:低龄患儿,浸泡烧烫伤部位不要太久,以免患儿体温下降过快或延误治疗时机。切记不要使用冰块直接敷在皮肤上,以免造成组织进一步损伤。

4、盖:使用无菌纱布或棉质的干净布类覆盖,可减少外界的污染和刺激。

注意:不需要使用酒精、碘伏等消毒皮肤。更不要使用酱油、牙膏、草木灰或有色药物涂抹,以防引起伤口感染,并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和紧急处理。

5、送:尽快转送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注意:对于电烧伤而言,应检查伤员的呼吸和心跳,如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

二、烧烫伤后处理误区

误区一:烧烫伤后不能对着水龙头冲冷水,否则会起水疱和细菌感染。

烧烫伤后起不起水疱,与烧伤深度有关。相比于细菌感染的风险,不能及时降温带来的危害更大,通常自来水清洗是不容易造成感染的。

误区二:迷信偏方,涂抹牙膏、盐、酱油、醋、白酒、草木灰或红药水(红汞)、紫药水(龙胆紫)等有色物质。

这些土方法不仅会影响医生对烧烫伤深度的观察和判断,还会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

误区三:烧烫伤后的水疱不可以弄破。

去除衣物时应尽量避免将水疱弄破或自行刺破水疱,但医护人员在无菌操作下则可以刺破水疱释放疱液,减轻疼痛,促进愈合。

误区四:烧烫伤后应大量喝白开水。

烧烫伤后大量喝水会稀释血液里的电解质,导致水中毒,正确的方法应是补充适量含电解质的水,比如淡盐水。

误区五:进食酱油、咖啡等深颜色食物会让瘢痕颜色变深。

疤痕的颜色深浅,与紫外线照射后造成的色素沉着有很大关系,深色食物不会让疤痕颜色变深。

误区六:烧烫伤后不能吃发物,如鱼虾蟹等海鲜、羊肉、狗肉、韭菜、香菜等,会使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

这些食物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只要平时对这些食物无过敏反应,都可以多吃。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