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生活健康

夏季典型皮炎患者增加,防晒防虫莫忽视

  来源:《广州卫生健康》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皮肤科(美容皮肤科)杨谦副主任医师、 黄杏兰医师  通讯员:廖温勃

随着气温升高,“花城”广州更多的虫子开始活跃;虽然紫外线强度指数节节上升,但是市民朋友的防晒意识还不强。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皮肤科(美容皮肤科)门诊,近两周因日光性皮炎及虫咬性皮炎而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

晒伤主要与紫外线强度相关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皮肤科杨谦副主任医师指出,日晒伤与气温的高低不成正比,而是与紫外线的强度有关。日晒伤,又称日光性皮炎,是由于皮肤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而引发的一种炎症反应,常发生于春末夏初。初夏季节,到达地表的紫外线骤增,人体对紫外线的适应性还处于低水平,一旦忽视了初夏不热烈的阳光,“隐身”的紫外线或将带来一定的伤害。

杨谦表示,日光性皮炎通常表现为红斑、疼痛、瘙痒和脱皮等症状,严重的日光性皮炎痊愈后也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斑。因此,预防日光性皮炎至关重要。

他提醒,夏季即便是阴天也要注意防晒。首先要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在日照强烈的中午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户外活动,在外时尽量寻找树木、建筑物或遮阳篷等遮蔽物,减少阳光直射。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具,如防晒霜选择具有高SPF值(至少30)和广谱防护(能阻挡UVA和UVB)的种类,并确保在出门前20分钟涂抹、两小时重新涂抹一次。选择尽量减少皮肤暴露在阳光下的防晒衣,面料选择紧密编织如涤纶或尼龙等种类以提高防晒效果。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帮助抵御紫外线的伤害,同时在户外活动时,避免使用可能导致皮肤敏感的化妆品,如含有香料或酒精的产品。

杨谦指出,如果市民朋友在户外活动后出现皮肤红斑、刺痒、疼痛、水疱,请及时到皮肤科就医,及时的医疗可以减少皮肤进一步的损伤和色素沉着的发生几率。

孩子撒欢莫赤脚,草地潜藏危机

“妈妈,好痒!”陈女士带着小孩去公园郊游后发现,孩子的小腿被叮咬,长满了红包,瘙痒难忍,抓出了几道血痕。“这是虫咬性皮炎的表现。”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皮肤科黄杏兰医师指出,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不少市民已经遭遇虫子的“攻击”,门诊患者日益增加。

虫咬性皮炎,又称“丘疹性荨麻疹”,是节肢动物叮咬后发生的局部皮肤过敏和炎症反应,主要由螨虫、蚊、蠓、臭虫、跳蚤、蜂、隐翅虫等昆虫叮咬或其毒汁刺激皮肤引起。其共同特点是皮损处可见针尖大小咬痕,自觉瘙痒,严重程度与昆虫种类、数量和患者敏感性相关。

“近期,蠓叮咬导致的虫咬性皮炎患者较为多见。”黄杏兰介绍,这是被蠓虫叮咬后出现局部瘀点或水肿性红斑、风团样丘疹及水疱,奇痒难忍。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隐翅虫皮炎,其接触部位会有局部条状或斑状水肿性红斑,表面可出现丘疹、水疱、脓疱、糜烂、坏死、结痂等,伴瘙痒和灼痛感。当隐翅虫被拍打或捏碎时,体液接触皮肤或由拍捏毒虫的手带至别处会引发接触性皮炎。如果发现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吹走,或者甩开,然后用清水或碱性肥皂水洗净接触过隐翅虫的皮肤。

黄杏兰提醒,预防虫咬性皮炎,要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干燥。常用衣物、床上用品应勤更换清洗,有条件者可拿至太阳底下暴晒或用烘干机烘干;存放较久的衣服需要穿着时,应先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尽量避免黄昏蚊虫活动高峰时外出玩耍,避免前往树林密集且较多湖水的地方,户外活动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长袜子,在蚊虫密集的地方可束紧袖口裤口,喷防蚊虫喷雾,防止蚊虫叮咬。此外,有宠物的家庭应注意定期给宠物驱虫预防,如发现有寄生虫应及时处理,对于健康状况不明的动物不要随意亲近。

虫咬性皮炎要避免搔抓引起局部皮肤感染、加剧症状。黄杏兰说,症状轻微者,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内服抗组胺药物止痒即可;皮损泛发、瘙痒严重者,可短期小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如局部继发感染,应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蜂蜇伤者则应立即将毒刺拔除并挤出毒液,局部用水冲洗,冰块冷湿敷,并尽快就医。同时,也应尽量减少外界不良刺激,衣着应宽松、轻软,勿用热水烫洗,避免日晒、潮热、化学制剂等刺激进一步加重病情;饮食则减少接触易过敏食物,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