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生活健康

白白胖胖≠养得好,坚决不做“小胖墩”

  来源:《广州卫生健康》

作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内分泌专科  林娟、闫蔚伶、朱顺叶  通讯员:甄晓洲

在长辈心目中,宝宝永远吃得不够多,“孩子胖点有福气啊!”殊不知,肥胖对孩子的影响远比想象中大。近30年来,全球儿童青少年肥胖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儿童肥胖,已然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儿童肥胖知多少

儿童肥胖症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与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性早熟、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哮喘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理智力障碍等全身多系统的健康问题有关。这些看似在成人才会有的疾病,其疾病的“种子”在儿童肥胖时期开始潜伏,不予早期干预、早期逆转,到成年期或甚至到青少年期很可能成为某种疾病的定时“炸弹”。

如何确定孩子是不是肥胖呢?

家长可以根据BMI来判断。BMI即体重指数,BMI= 体重(kg)/身高2(m2),一般来说,不同年龄阶段定义肥胖的BMI数值不同。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查看表中(右图)对应的超重、肥胖界值。

超过肥胖界值的即为“肥胖”,超过超重界值不超过肥胖界值的即为“超重”,不超过超重界值的即为“正常体重”。

发现儿童肥胖怎么办?

当发现孩子“超重”或者“肥胖”了,该如何进行科学减重呢?许多家长在给孩子尝试了各种减肥方法后,比如节食、大强度地健身锻炼等等,最终也没有减肥成功,反而还出现了关节疼痛、体重反弹、报复性暴饮暴食等。严重的甚至还出现了关节脱位、骨折等。帮孩子减肥,家长们不妨求助专业的医疗机构,由医生制定儿童青少年个体化医学减重方案,除了实现减重目标外,更关注减重患儿的生长发育。

儿童医学减重怎么做?按这三步走

1儿童肥胖病因查找

儿童肥胖不只与生活环境、喂养方式等有关,还与遗传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肥胖相关基因位点被识别。肥胖发生年龄越小、越严重,肥胖相关遗传性疾病因素的可能性就越大。

2进行肥胖相关并发症检查和干预

对肥胖相关并发症进行检查,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性早熟、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哮喘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研究发现,儿童肥胖和性早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男童、女童早发育组的肥胖患病率均高于晚发育组。有研究指出,儿童肥胖相关并发症越早干预越有效,大部分可以逆转不良代谢结局。

做好肥胖相关并发症检查后,医生会针对性制定个体化减重方案,包括个体化营养处方和减重运动处方。

个体化营养处方:研究表明,肥胖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但节食减肥会导致儿童出现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的风险。因此,儿童减重应当从营养结构的调整入手,适当限制营养摄入而非节食。

通过多种医疗检验检查手段、心理社会支持评估手段,综合分析患儿营养状态,为其设计限制能量平衡膳食处方。同时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对普适性营养处方进行个性化的修正,适应患儿日常生活习惯,提高营养处方的可操作性。

个体化减重运动处方:肥胖儿童的运动目的是降低体脂水平,提高心肺功能和糖脂代谢能力,同时提高对身体的自信心。

通过多学科合作,医生会使用先进的心肺功能评估手段,评估患儿的心肺、骨骼肌肉等多系统的负荷能力,了解患儿最佳的燃脂心率范围,为患儿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并进行讲解,保证每个患儿及家属都能清楚了解到运动方式方法、频率、运动安全等居家运动的要点问题。

3针对减重过程进行持续随访跟踪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同理,减肥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由于减重过程当中患儿容易出现体重的波动,加上外界的不良诱惑等情况使患儿及家属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减肥效果不佳,医生会针对这个问题设置出院后的随访流程,随时了解患儿减重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最新动态,为患儿的减重提供持续帮助。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