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饮食宜忌谈
● 广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 张华 主
常有病人这样问医生:“要忌什么口?”“可以吃些什么食物?”这就是所谓的饮食宜忌。饮食宜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饮食宜忌指疾病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而广义的饮食宜忌则是根据人体的体质、疾病的性质、食物的成分和性味,将食物分为有益和有害两类。
饮食宜忌是食疗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治疗疾病和健康长寿具有重要意义。国内曾有人对公鸡、鱼腥、虾、蟹、羊肉、猪头肉、葱、韭菜等所谓发物进行了研究,他们将手术后病人分为两组,一组忌食发物,而另一组则不忌口,结果忌发物的一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不忌口的那组,说明发物确实可以使伤口不易愈合。内科临床也有许多因饮食不忌而加重疾病的例子:有一肠伤寒病人,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准备出院之际,家人送来许多食物,病人胃口大开,吃了过多高蛋白、易产气食物,结果引起肠穿孔死亡。
祖国医学很注重饮食宜忌,对此有丰富的经验和总结。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就已经记载了食物的“五味所禁”。汉代的《金匮要略》也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害则成疾。”经后世医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发展总结,形成了一整套饮食宜忌理论,进而发展成为具有特点的中国食疗学。
西医对饮食疗法和饮食宜忌少有研究,但也强调饮食对疾病的影响,西医的饮食宜忌是基于疾病的发病机理和食物的成份,强调补充足够的营养成分,是为营养学,然食物成份之复杂,疾病过程之莫测,科学也难以概全。西医也讲忌口,如:心脏病、水肿病人忌盐,以免加重水肿;肝脏病人忌高脂肪食物;胃肠道病人忌暴饮暴食。西医的饮食宜忌理论形成较迟,但许多内容与中医不谋而合。
纵观中、西医的饮食宜忌,无非为:体质对食物的宜忌、疾病对食物的宜忌、药物对食物的宜忌、食物对食物的宜忌四方面。
饮食宜忌的重要性毋须置疑,但也要注意到,过分强调忌口,可能会引起营养不良。任何疾病,都需要精心、细致、周到的治疗护理和调养,在参照本书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其他营养的合理补充,多方面配合,才能稳定病情,加快康复。
(张华教授著有《百病饮食宜忌》一书,收集了近300余种食物的性味功效归经、258种常见疾病的饮食宜忌、80余种食物的简明食疗,大部分内容为多年临床经验积累,对于辅佐疾病的治疗和疾病的康复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作为日常生活和饮食方面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