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进入到秋天,广州的天气却依然炎热。烧烤加冰啤,想必也是很多市民钟爱的宵夜之一。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马军介绍,忽冷忽热容易引起脾内湿热症,长期如此,哪怕身体再强壮的人,也难以吃得消。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愈发加快,生活方式和饮食也随之改变。马军医师为您盘点几个常见的不合理饮食搭配,教您养脾胃。
吃完粥就去锻炼?不好!
陈阿姨自认为很注意养生,每天早上绝不会空腹去公园练太极拳,而是喝一点粥再出门。可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总是有胃胀胃痛的感觉。
马军解释,很多人认为,早上喝个粥就出去锻炼,没什么问题,这其实是不对的。上了年纪的人本身的脾胃功能就有所下降,吃完早餐直接锻炼对脾胃消化是不利的,尤其是在夏天。锻炼出汗是阳气消耗,而脾脏喜燥而恶湿,需要保护好阳气才能脾胃健运。
马军介绍,老人如果出现胃痛,往往伴有腹部胀闷,这两个症状会比较突出,需要有所侧重。如果是腹部胀闷伴有轻微的腹痛,偶有打嗝,大多是由于中焦气滞,治疗上宜以行气药为主。而有些人经常感觉腹胀但胃口还不错,则宜用厚朴七物汤。如果腹痛感较强,也有两种情况:如果伴有呕吐、口干、口苦,宜用小柴胡汤;如果疼痛难忍伴有大便干,则需要适当通下,宜用大柴胡汤。
饭后一块冰西瓜?不妥!
小健一家都很喜欢吃西瓜,家里冰箱必备。晚饭后全家一起吃西瓜看电视,小健尤其贪嘴儿,每次都吃很多。这几天开始不舒服,白天吃不下饭,虽然天气炎热,还觉得有点怕冷。
马军提醒,天气炎热时,市民或多或少都会接触生冷凉性食物,有些人不注意控制食用,很容易伤脾阳,出现脾阳虚的情况,较为多见。如果胃口差还出现大便干、口苦则是实症,需要区分。
脾胃虚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所致。像小健的这种情况多还会有胃寒、喜温喜按的表现,治疗上多用理中丸,如果表现症状较为突出,则可以用附子理中丸。而实症则用保和丸消食导滞即可。
生口疮不一定就是热气
时下川菜的流行,让广州也平添了几分“辣”味。一吃辣就上瘾的王小姐,最近发现有点生口疮,以为是“热气”,到药店买了点降火冲剂,喝了几天却也不见好转。
马军认为,口腔生疮,因为人体的火有实火和虚火,因此去火的中成药也一定要对症治疗。如果是素体阴虚的人,服用了清火的药物,不但起不到去火的作用,还会导致阴虚更加严重,体内的“火”也就更大了。此外,多数的口腔生疮是寒热错杂的,并不一定是单方面的原因,需要引起注意。
马军介绍,春夏秋冬各有养法。夏天湿气较重,多吃豆类健脾利湿,同时少淋雨、少贪凉。从立秋开始晚餐多喝粥,粥最健脾。此外,冬病夏治不无道理,对于消化系统的慢性虚寒性腹泻、呼吸系统的慢性鼻炎、支气管炎等,不妨试试天灸,临床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