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生活健康

利用食物预防血栓

2015-04-03  来源: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雷永乐 副主任医师

不容否认,通过饮食调理控制血脂可以预防血栓性疾病。饮食原则是控制总能量的供给,降低食物成分中脂肪所占的供能比例,减少饱和脂肪酸(如动物脂肪)与胆固醇(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的摄入量和适当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如植物油)的供给。还可适量食用一些有利于预防血栓性疾病的食物,例如大蒜、洋葱、辣椒、黑木耳、姜、丁香、橄榄油、海鲜、茶以及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等。

海带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岩藻多糖、昆布素,这些物质均有类似肝素的活性,能防止血栓。

大蒜

大蒜中有一种活性成分蒜素,具有显著的抗凝血作用,可以预防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每天12瓣大蒜就够了,生大蒜和熟大蒜一样能够使血栓溶解。

洋葱

常吃洋葱可预防血栓,减少心肌梗死和脑血栓概率。洋葱所含的类黄酮能降低血小板的黏滞性;所含的葱素可以降低血液异常凝固的危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预防血栓形成;所含的蒜硫胺素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促进溶血栓;所含的前列腺素A,能扩张血管和降低血液黏稠度。

黑木耳

黑木耳含有几种稀释血液的成分,包括大蒜和洋葱中也含有的腺苷。美国明尼苏达医科大学汉麦斯密特博士研究发现,黑木耳中所含的水溶性物质——腺苷,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清甘油三脂和β-脂蛋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血栓形成等功能。

少量红葡萄酒

红葡萄酒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其中的有效成分不只是酒精,红葡萄酒中富含抗血栓形成的白黎芦醇。适量红葡萄酒是有效提高体内一氧化氮水平的食物,一氧化氮能减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血管壁的沉积,阻止血栓的形成。

蔬菜水果

食用富含维生素C、纤维素的水果和蔬菜可抗血栓形成。瑞典对260位中年人做了调查,发现爱吃水果和蔬菜的人溶栓系统最有活力,不爱吃蔬菜水果的人则正好相反。另有研究证明,蔬果中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确能够防止血小板凝聚,避免血栓形成,并且加速血液凝块溶解。

荞麦

荞麦含有丰富的镁,它能促使人体纤维蛋白溶解,使血管扩张,抑剂凝血块的形成,具有抗血栓的作用,也有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

鱼肉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是血栓的克星,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和中风。澳大利亚的一项实验发现,每天吃150克的鲑鱼和沙丁鱼,可以将纤维蛋白原降低16%,将凝血时间延长11%

橄榄油

橄榄油中的omega-3脂肪酸可以从两个方面防止血栓的形成。首先,它能降低血小板的黏稠度,让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不易缠绕在一起;其次,它能降低纤维蛋白原的量,也就大大减少了血栓形成的机率。常吃橄榄油的地中海地区的人不易罹患心脏病。

丁香

丁香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丁香所含的丁香酚甚至在血小板已经“凝结”之后,还能够保护血小板的结构。

姜也是一种有效的抗凝剂。姜、孜然和姜黄粉含有抑制血小板凝集成分。生姜的水提取物有强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美国医学家发现,生姜中含有一种化学结构与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相近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能降血脂、降血压、防止血液凝固、抑制血栓形成。

豆豉

日本老年病研究所的专家发现,常吃豆豉可预防脑血栓。豆豉中钴的含量是小麦的40倍,有良好的预防冠心病的作用;豆豉中还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尿激酶,对改善大脑的血流量和防治老年性痴呆有一定作用。豆豉以每日不超50克为宜,以免摄入盐分过多,从而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纳豆

大豆加工成纳豆时所产生的纳豆激酶成分,能有效防止血栓生成。纳豆激酶能直接作用于血栓的纤维蛋白,将其分解,从而预防血栓形成。这种作用能持续8小时,所以在晚餐时食用纳豆,就能在血液黏稠、血栓发作危险最大的早上起作用。

辣椒

辣椒可防止血栓,辣椒的辣椒素有助于防止血栓的形成。辣椒能够抑制凝血酶原引起的血小板释放,从而降低血栓发生的可能。

茶叶中的化学物质可以削弱血液凝结能力、阻止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增加溶栓活动和减少堆积在动脉壁中的胆固醇,有效预防动脉伤害。红茶和亚洲生产的绿茶的色素具有阻止血小板聚集和促进血栓溶解的功能。绿茶中含有一种叫做儿茶酚的单宁,它阻止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和阿司匹林一样强。此外,茶叶还可以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坏胆固醇”)刺激动脉内壁上的平滑肌细胞增生,从而防止脂肪在动脉中堆积。研究发现:每天要喝5杯红茶的人,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不同程度降低(下降7%11%)。美国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每天喝一杯红茶的人与不喝茶的人相比,喝红茶者罹患心脏病的风险比不喝茶者低40%以上。

早晨喝杯水、吃早餐

国外专家对2000多猝死的心脏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后发现,早上6时到中午这段时间容易发病。研究认为,这与体内缺水有关。所以有专家指出,心脏病患者晨起喝水尤为重要,可防心脏病猝发。因为早晨患者的血小板活动性增高,因而心血管血栓易于形成,容易引起心肌缺血。早晨是人体生理性血压升高的时刻,易使平时黏附在血管上的脂肪积沉块松动,阻塞心血管。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心脏病患者经过一夜的睡眠以后,不仅从尿中排出大量的水分,而且还经呼吸丢失了大量的水分。体内水的丢失,会使血液变得浓缩黏稠,难以流动,增加了血栓的可能性。心脏病患者在早晨补充适量的温开水,可以减少心脏病的猝发。

另外,有研究表明,吃早餐似乎可以防止血液变黏稠,不吃早餐会让血液凝结的可能性增加3倍,让人更容易中风或患心脏病。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