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中医养疗

含片趣谈:当你对我“含”情脉脉时,切勿再“含”糊不清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泌尿外科 李天 主任医师  来源:《广州卫生健康》

日常生活中,口服药不仅有那些需要吞咽的小药丸,还有一种集便捷与神秘于一身的“小卫士”——含片。它们如同口腔里的魔术师,悄然无声地在舌尖上变着戏法,为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口腔里这位“含”情脉脉小伙伴的神秘面纱,诉说它的正确使用之道。   

中西合璧,各领风骚

中药含片:自然之韵,润喉之宝

中药含片,宛如武侠世界中的隐士高人,以“和”为贵,讲求温和调理,润物细无声。它们以自然的力量清热解毒、利咽生津,让喉咙享受一场清新脱俗的“自然SPA”。想象一下,银黄含片的淡雅、草珊瑚含片的清新、西瓜霜含片的甘甜……每一口都是对喉咙的温柔抚慰。

西药含片:科技力量,消炎先锋

相较于中药含片的温婉,西药含片就像是江湖里的“快刀手”、现代科技的“特种兵”,直截了当,杀菌消炎,收敛防腐,专治“不服”。西地碘含片的强效杀菌、口腔溃疡含片的快速修复,都是它们在医疗领域的独门绝技。或许它们少了些自然的清新芬芳,但效果却立竿见影,让人感受到现代医学的精准与高效。

正确使用,事半功倍

舌上芭蕾,位置要准

含片是“含”的,不是“嚼”的,也不是“吞”的。正确的姿势是:把它轻轻放置于舌根附近,靠近咽喉的位置,这样含片才能直达病灶。让含片在口中慢慢溶解,享受那份独特的清凉、舒适与“韵味”。切记,这不是舌尖上的舞蹈,而是舌根上的优雅芭蕾。另外,咀嚼会破坏含片结构,导致局部浓度过高。而吞服则会让含片直接进入胃部,无法有效作用于咽喉。

多吞咽,助渗透

在这个过程中,多做吞咽动作,帮助药物更好地渗透进咽喉部的每一个角落,发挥最大疗效。

含片含完后半小时内,最好保持“沉默是金”,给它半小时的“独处时间”,别着急吃喝,免得药物被食物“抢戏”而影响药效。

安全用药,细节为王

含片非糖,切勿贪嘴

含片虽甜,却非糖果。它是药不是糖,不能因一时贪嘴当零食来吃。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会削弱口腔自身的防御机制,引起口腔菌群失衡、口腔黏膜变得脆弱,出现食欲减退、口腔溃疡等。

儿童用药,安全第一

小朋友的喉咙更娇嫩,用药时要格外小心。5岁以下的儿童最好选用专为儿童设计的圈式中空含片,并在大人的监督下使用,以防发生意外。

过敏预警,及时就医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一旦出现过敏症状,比如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颜面肿胀、心悸气促等,务必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合理存储,延长药效

防潮避光,保存有道

含片通常需要干燥、阴凉处保存,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潮湿的环境容易使含片受潮,影响其溶解速度和药效。同时,某些含片成分在光照下可能发生化学变化,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建议将含片存放在密封容器中,放置于干燥阴凉处。

注意有效期,及时更换

过期含片不仅药效可能减弱或丧失,还可能产生有毒物质,危害健康。因此,定期检查含片的有效期,及时更换过期药品,是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一环。

辅助措施,促进康复

饮食调理,锦上添花

在使用含片的同时,合理调整饮食也能帮助咽喉更快恢复。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和水分,有助于缓解咽喉不适,促进黏膜修复。

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

咽喉不适时,口腔卫生尤为重要。可以使用温和的漱口水或淡盐水漱口,增强口腔清洁效果。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预防感染。

误区警示,避免误用

非处方药≠随意用药

虽然含片多为非处方药,容易购买和使用,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滥用。每种含片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急病不能单靠含片

对于严重的咽喉疾病或急性感染,含片可能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如果病情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帮手,它在缓解咽喉不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你对含片“含”情脉脉时,请不要再“含”糊不清,请务必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记住,健康不是儿戏,用药需谨慎!让含片成为我们健康路上的得力助手,而非“甜蜜的陷阱”。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