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中医养疗

雄激素性脱发的中医调理

  来源:《广州卫生健康》

作者:广州市皮肤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钟金宝 主任中医师

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常见的毛发疾病,在现代社会中发病率逐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心理状态。传统中医在治疗这类脱发问题上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调理方案。

雄激素性脱发的中医病因

肝肾不足:在中医理论中,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若肝肾不足,则精血亏虚,头发失于濡养,容易导致脱发。肝肾不足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久病劳损等因素引起。

气血亏虚: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当气血亏虚时,头皮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滋养,毛发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湿热内蕴:过食肥甘厚味、辛辣醇酒等,易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郁而化热,形成湿热之邪。湿热上蒸巅顶,侵蚀发根,导致头发黏腻、脱落。

肝郁血瘀:情志抑郁或恼怒伤肝,导致肝郁气滞,气滞则血瘀。瘀血阻滞经络,气血不能上荣于头面,毛发失养而脱落。同时,肝郁还可化火,灼伤阴血,加重脱发。

中医调理方法

中药内服

肝肾不足型:以滋补肝肾为治法,方选七宝美髯丹加减。制首乌、枸杞子、菟丝子、怀牛膝、补骨脂、茯苓等组成。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枸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补肾益精;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补骨脂补肾壮阳;茯苓健脾渗湿。

气血亏虚型:治以益气补血,方用八珍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等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养血和血。

湿热内蕴型:清热利湿为主要治法,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等组成。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黄芩、栀子苦寒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当归、生地黄养血滋阴;柴胡疏肝理气;甘草调和诸药。

肝郁血瘀型: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治则,方选逍遥散合通窍活血汤加减。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薄荷、生姜、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老葱、麝香(可用白芷代)等组成。逍遥散疏肝解郁、养血健脾;通窍活血汤活血化瘀、通窍活络。

中药外用

中药洗头方:可用侧柏叶、桑叶、苦丁茶等煎水洗头。侧柏叶凉血止血、生发乌发;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同时有乌发之功;苦丁茶清热散风、除烦止渴,对于头皮湿热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将这些药物适量加水煎至一定量,待水温适宜后洗头,每周2-3次。

中药涂抹方:用生姜、旱莲草等制成涂抹剂。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外用可刺激头皮血液循环,促进毛发生长。旱莲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可将生姜、旱莲草等捣汁,涂抹于头皮脱发处,每日1-2次。

针灸推拿

针灸治疗:肝肾不足型可选取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等穴位。气血亏虚型可选取脾俞、胃俞、足三里、气海等穴位。湿热内蕴型可选取大椎、曲池、阴陵泉、丰隆等穴位。肝郁血瘀型可选取太冲、内关、血海、膈俞等穴位。

推拿按摩:(1)头部按摩:可自行或由他人进行头部按摩。用指腹轻轻按摩头皮,从额头开始,经头顶至后枕部,再向两侧耳部方向按摩,每次按摩5-10分钟,每日1-2次,可以促进头皮血液循环,改善毛囊营养供应。(2)穴位按摩:按摩上述针灸所选穴位,用手指点按、揉按穴位,每个穴位按摩1-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

生活起居调理

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顺应自然界的昼夜节律。

适度运动: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有氧运动。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改善身体的代谢功能。

情志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旅游等方式缓解压力,调节情志。

雄激素性脱发的中医调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个体化地制定调理方案。同时,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和调理,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