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老年人药物性肾损害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药物性肾损害是指由药物所致的各种肾脏损害的一类疾病。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药物引起的肾损害日趋增多,主要表现为肾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
  • -预防
    预防:
    老年人由于肾脏功能的减退以及药代动力学特点,在使用以上各类药物时,较一般成年人更易表现出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为了避免这些损伤或将药物对肾脏的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必须选择合理的用法,老年人用药剂量应根据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以肌酐清除率代表)来决定,病人应给予的药物剂量可以根据肌酐清除率(Ccr)计算得出。用药原则包括:①减少剂量,但保持成人常规剂量的用药间隔时间。计算方法:用药剂量=常规剂量×病人Ccr/正常Ccr。或②给予常规剂量,但延长服药的间隔时间。计算方法:给药间隔时间=常规间隔时间×正常Ccr/病人Ccr。也可选择上述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药物的血液浓度变化可以反映药物排除的状况,排出快的药物血中浓度下降快,排除慢的药物血中浓度下降也慢,所以也可以根据药物的血浓度来调整用药剂量。
    老年人尤其是已出现肾功能不全者,要尽量避免选用对肾脏有毒性作用和对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以免促进和加重肾功能减退。另外,老年人要避免滥用药物,如果服药种类和数量太多,一方面加重肾负担促进肾功能减退;另一方面,多种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可能引起药物的药效学毒理学方面的改变,对机体不利。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随年龄的增大,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增加。据统计,60~70岁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10%,70~80岁者达20%,分别较20~30岁年轻人增加3~6倍。药物性肾损害是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方面。对10年间(1988至1998年)国内公开发表的910篇药物不良反应文献,共2663例(不含中药)进行的综合分析,药物性肾损害的构成比与药物的胃肠道损害接近,而致死的病例则前者远远居多 。因此,应当认真防治老年人药物性肾损害。
    据意大利Modena大学附属医院的报告,在过去的30个月期间,确认发生的199例急性肾功不全中,20%是由药物引起的。其中79%属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高龄(>65岁)是急性肾功不全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药物中非甾体抗炎药(NSAID)最多见,占6l%,其次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占20%,再次是抗生素占13%。
  • +病因
    许多老年人由于身患多种疾病或为了“延年益寿”,常常数种药物同时服用,有人同时服药达十多种以上。殊不知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有其特殊性,发生了许多可以影响药物代谢的生理改变,可导致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毒性发生变化,容易造成对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损伤,其中部分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衰竭。老年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频率明显高于青年人,60岁以上的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5.4%,而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20.3%,80岁以上的病人可达24%。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
    肾脏是药物以原形或生物转化产物排出体外的重要途径,肾功能的好坏与药物的疗效和毒性密切相关。药物通过肾脏排泄的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排泄与重吸收等环节。老年人肾脏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功能比成年人降低约50%,肾小管的排泄和重吸收功能均降低,必然造成药物从肾脏的清除减少,在体内的积蓄增多。老年人易患脱水、充血性心衰、低血压、尿潴留等,有发生肾脏损伤的倾向,在有这些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对药物的肾毒性作用就更为敏感。另一方面,肝脏也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场所,大多数药物在肝脏通过酶代谢。老年人由于肝血流量减少,参与药物代谢的许多酶活性降低,氧化作用减退,从而造成那些由肝代谢的药物半衰期延长。此外,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的另一个特点是由于老年人的肌肉体积缩小,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导致游离药物部分增加,这些药物如不能及时从肾脏排出,必将造成体内蓄积增多而引起严重后果。老年人的药效改变除同以上与年龄有关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有关外,还与老年人的内环境不稳定,受体敏感性增加而使药物反应增强有关。
    由于以上多种原因,决定了老年人药物的安全范围很狭窄,而且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容易出现药物的毒副作用。
    2.药物的肾脏毒性
    大多数药物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在排泄过程中,可能造成对肾脏本身的损害。肾脏受损的部位与药物种类和剂量密切相关。
    (1)药物引起肾脏损害的主要机理:有些药物本身就有肾脏毒性,在肾脏排泄的过程中浓度升高其毒性便显示出来,直接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坏死或肾间质损伤,如氨基甙类抗生素、环孢霉素、汞制剂、造影剂等。另一些药物通过引起过敏反应造成肾损伤,主要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利尿药以及非类固醇类抗炎药。还有一些药物通过形成结晶阻塞尿路而引起梗阻性肾损害,常见于磺胺类、环磷酰胺、氨甲蝶呤、部分抗病毒药物等。另一些药物可以间接通过肾血流减少,诱发或促进肾脏病变。
    (2)引起肾脏损害的常见药物:
    ①抗菌素类:抗菌素使用不当引起的肾脏损害在老年人中相当常见。在治疗剂量下引起肾毒性的抗生素以氨基甙类抗生素最常见,还可见于二性霉素B和先锋霉素Ⅱ号等。这些药物常引起肾小管坏死、肾小球或肾间质炎症和肾血流减少,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少尿或多尿,甚至可出现急性肾衰。青霉素类中,青霉素G较少产生肾脏毒性,但其他类型的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及各种先锋霉素类抗生素均可引起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则引起急性肾衰竭。磺胺类药对肾脏的损伤常见于形成结晶阻塞尿路,也可引起间质性肾炎和肾小管坏死。四环素类可造成体内含氮的代谢产物增多,加重肾脏负担而导致肾功能损伤。
    ②解热镇痛药与非固醇类消炎药:许多老年人服用此类药物治疗不同部位的疼痛或肌肉骨关节疾病。当心输出量正常时,这类药物对肾脏的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但在肾低灌注状态下(如心衰或血容量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则可能引起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尤其是非选择性的非固醇类消炎药,常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而导致急性肾衰竭,有时还可致肾病综合征。
    ③利尿剂与抗血管紧张素作用的药物:噻嗪类利尿剂、安体舒通和氨苯喋啶等长期应用均能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可以加重老年人原有的肾功能不全。速尿长期使用还可能引起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另外,所有利尿剂都可以通过水和电解质的丢失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害以及基底膜的改变而促进肾功能的恶化。抗血管紧张素作用的药物(如ACEI或ARB)由于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的作用较对入球小动脉的作用强,故可致肾小球内血流灌注减少,因此,当其与利尿剂合用时很容易导致老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由于这两类药物是治疗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因而由于其使用不当造成的急性肾衰竭近年来也不少见。
    ④造影剂:造影剂广泛用于各种影像学诊断,如静脉肾盂造影、冠状动脉造影等。大量的造影剂如不及时促进排出,可能引起蛋白尿、血尿及氮质血症,甚至可以引起肾小管坏死和肾功能不全。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药物性肾损害可表现为各种临床综合征,与药物种类、损害机制、使用时间及机体状况有关。
    1.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较为多见,由X线造影剂导致的ARF多在造影后48h内出现;由磺胺、氨基糖苷等肾脏毒性药物所导致的ARF,主要见于用药5~7天后或一次性大剂量用药后24~48h。由青霉素类所致过敏反应,损害多在用药后24h内发生肾功能衰竭。
    2.肾小管-间质疾病 青霉素可引起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而表现为血尿、白细胞尿、蛋白尿。尿白细胞中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可>30%),同时伴肾功能不全、发热、药疹,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慢性间质性肾炎可由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所引起,用药时间往往长达数月以上。肾毒性抗生素(氨基糖苷及头孢霉素类)和抗肿瘤(顺铂)等,除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外,也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近年来,由卡托普利所致的慢性间质性肾炎也逐步增多;此外,两性霉素、四环素及部分中药可引起肾小管性酸中毒、范可尼综合征、肾性尿崩症等肾小管疾病。
    3.肾病综合征 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等。青霉胺、NSAID等均可导致肾病综合征。
    4.肾炎综合征 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
    5.单纯性血尿和(或)蛋白尿 各种肾毒药物如氨基糖苷、头孢菌素、磺胺、NSAID、抗肿瘤药物均可引起。
    6.慢性肾功能衰竭 由木通、防己、益母草等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所引起的肾损害,表现为进行性难以逆转的肾功能衰竭。
    7.梗阻性肾损害 主要由大量磺胺结晶阻塞肾小管引起,肿瘤化疗药物也可引起尿酸结晶阻塞肾小管。
    8.溶血尿毒综合征(HUS) 避孕药、环孢素、FK506、奎宁等可导致继发HUS。
  • +并发症
    并发症:
    可并发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尿崩症,过敏性疾病,肾病综合征等。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液 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时可见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IgG、组胺升高;不同的临床表现类别可出现相应的血液生化方面的改变,血药浓度监测对环孢素肾损害、氨基糖苷类肾损害及顺铂肾毒性作用有一定诊断价值,如环孢素安全血浓度<250ng/ml全血,超过这一浓度,肾损害可能性较大。
    2.尿液 依表现类型不同可以出现少尿、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及肾小管功能改变。磺胺药物肾损害时,尿中可出现大量磺胺结晶;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时,尿中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此外,尿渗透压多明显低于正常,反映肾小管功能的一些小分子蛋白如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均升高,尿N-乙酰-β-D葡萄糖氨基苷酶(NAG)水平也增高。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常规作X线、B超、心电图等检查。
    1.核素检查(SPECT) 如双肾67镓(67Ga)静态显像,间质性肾炎时,双肾镓吸收均匀且浓度高,以48h右吸收最多,对诊断药物所致的间质性肾炎有较大的帮助。
    99mTc二乙三胺五醋酸(DTPA)三相动态显像,在肾小管-间质病变时显示肾灌注好但肾实质吸收功能差。肾小管功能受损时,131Ⅰ-邻碘马尿酸钠(OIH)动态肾显像不清,并特别敏感,诊断符合率达95%。
    2.X线 X线片持续存在较稠密的阴影,是造影剂肾中毒的一个敏感指标,但缺乏特异性。
    3.B超 药物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B超常显示双肾体积对称性增大。
    4.药物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其原理是在体外培养中,应用药物的特异性抗原,以刺激患者致敏的淋巴细胞转化。依据淋巴细胞对药物抗原水平的高低,以鉴别是否对此种药物过敏。此项检查是体外实验,对患者无不良损害,其另一优点是有很高的特异性,罕见假阳性,但阴性结果尚不能排除对某种药物过敏的可能。一般刺激指数≥2为阳性,<1.9为阴性。
  • +诊断
    诊断:
    根据用药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肾损害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诊断并不困难,但缓慢发生的肾脏损害的早期识别仍有一些难度。因此,使用这些药物应注意比较用药前后的肾功能、尿改变以及一些尿小分子蛋白和尿酶的改变,以早期诊断,避免不可逆损害的出现。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非药物急性肾小管坏死 药物性肾损害以急性肾小管坏死最为常见,须与其他原因导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相鉴别,如有明显用药史,用药过程中或用药后肌酐清除率较正常下降50%以上,B型超声显示双肾增大或正常,在除外肾前性与肾后性氮质血症应考虑药物性肾小管坏死。
    2.急性间质性肾炎 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有可疑的过敏药物合用史,有全身过敏表现,尿检可见无菌性白细胞尿,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占1/3和(或)蛋白尿,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在短期内出现进行性下降,伴近端和(或)远端肾小管功能的部分损伤。血中IgE升高有助于诊断。肾活检有助于确诊。
    3.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 一些药物如止痛剂的肾损害进展相对缓慢,临床表现有轻度蛋白尿、尿浓缩功能减退和血压升高,与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易于混淆。但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先有高血压病史,起病缓慢,高血压病史5~10年后才出现肾损。
  • +治疗
    治疗:
    如果出现了药物性肾脏损害,首先应立即停用引起肾脏损害的药物,然后根据药物造成的不同损害类型给予适当的处理。药物过敏引起的肾脏损害可以给予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浓度过高引起的肾损害应加速药物的排泄。服用磺胺类药物最好合用碱性药物以免形成结晶,如已经形成结晶性肾损害应碱化尿液。在使用大量造影剂后要多饮水促进排泄。如已出现急性肾衰竭,有高钾、脑水肿、代谢性酸中毒等临床表现,应及时采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帮助排出有毒物质,有效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如果处理及时正确,大多数药物性肾损害是可以恢复的。如果年龄太大或原有肾脏疾病,则有可能留下不可逆的肾脏损害,严重者可以发生死亡。
  • +预后

相关检查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