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人群保健

糖尿病相关的检查那么多,你都了解吗?

  来源:网上健康教育馆

糖尿病是以代谢紊乱、血糖增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其主要病因是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及胰岛素抵抗。长期血糖增高会对人体的心、脑、肾、血管及周围神经等产生不可逆的损伤。一旦确诊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进行饮食、锻炼等生活方式的自我管理,并接受合理的降糖治疗。

然而,与糖尿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名目繁多,很多患者并不完全清楚自己需要做哪些检查,每种检查的目的是什么。本文简单地梳理一下相关检查,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

如何确诊糖尿病?

从字面看,“糖尿病”似乎是以“尿糖”为特征的疾病,但事实上,仅靠尿糖阳性不足以诊断糖尿病。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尿糖结果还可呈现阴性。因此,确诊糖尿病主要取决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那么,想要明确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需要做哪种检查呢?

1.空腹血糖(FPG

指禁食(可正常饮水)8~10小时后采集静脉血测定的血清葡萄糖浓度。临床上,连续两次FPG7.0毫摩尔/升可诊断为糖尿病。大多数患者都是据此诊断为糖尿病的。

2.餐后2小时血糖

患者口服75克葡萄糖,等待2小时后测定的血清葡萄糖浓度。这是用于诊断糖尿病的另一个依据。若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可诊断为糖尿病。临床上某些患者空腹血糖不高,但是餐后血糖明显升高,对于这一类患者,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有助于诊断糖尿病,减少漏诊的情况发生。

很多人没有糖尿病,却担心自己有患糖尿病的可能,想要做个检查测测自己的糖代谢能力。那么这种情况,可以做以下检查。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在基础状态下摄入定量的“糖”,在随后的2小时内采集多个时间点的血液来测定葡萄糖的浓度,动态观察血糖水平的变化,以此评估糖负荷下机体调节血糖的能力。这个试验一般不用于诊断糖尿病,主要是用于协助诊断糖尿病相关状态。所谓糖尿病相关状态,就是已经出现了糖调节能力的缺陷,但还不足以确诊为糖尿病的状态,也可认为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

怎样了解血糖控制得如何?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血糖自我监测中可发现,受每日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血糖水平往往波动很大,因而不易评估血糖的控制情况。为了解一段时间以来血糖的平均水平,需要检测血液中更为稳定的标志物——糖化蛋白质。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血液中长期高浓度的葡萄糖可以跟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发生不可逆的反应,缓慢生成糖基化的产物,即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在血液中能够稳定存在一段时间(6~8周),由于它的浓度不受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能够反映过去两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利于评估血糖的控制情况。

一般情况下,HbA1c值介于6.0%~7.0%之间,代表血糖控制比较理想;介于7.0%~8.0%之间,代表血糖控制一般;介于8.0%~9.0%,代表血糖控制比较差,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当HbA1c9.0%时,代表血糖控制差,易并发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但是,当患者本身患有血红蛋白代谢异常的疾病时,糖化血红蛋白就不适用了,这时可以检测糖化白蛋白来评估血糖的控制情况。

2.糖化白蛋白(GA

除了血红蛋白,血清中的白蛋白也可发生糖基化而形成稳定的糖化白蛋白。不过由于白蛋白的半衰期比较短(约20天),因此糖化白蛋白反映的是过去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GA不受血红蛋白代谢异常的影响,是对HbA1c的补充。但是对于某些疾病状态下(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白蛋白水平本身就有异常的患者,GA就不适用了。

除了上述检测,临床上还常检测胰岛素相关物质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功能,如C肽和胰岛素原。

3.胰岛素激发试验/C肽释放试验

患者在空腹时口服定量葡萄糖(75克)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服糖后多个时间点(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水平或C肽水平,来了解胰岛β细胞的功能。

在临床应用中,胰岛素激发试验/ C肽释放试验常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进行。正常人口服葡萄糖30~ 60分钟后会出现胰岛素分泌的高峰,180分钟左右恢复至接近空腹水平。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的破坏,在基础和糖负荷状态下,胰岛素分泌均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尚未完全破坏,糖负荷下仍会有一定水平的胰岛素分泌,只是分泌的高峰期延迟,峰值水平也低于正常人。

糖尿病在临床确诊前有912年的潜隐期,通过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可以明显延缓“糖尿病受损” 向“糖尿病”的转变。对无症状人群进行筛查,早期发现糖耐量减低,及时干预和治疗,可以阻止或延缓2 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糖尿病防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节选自:《健康报》  作者:中日友好医院检验科  李囡)


推荐认知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