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小儿广州管圆线虫病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是由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Chen,1935)Dougherty,1946]引起的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寄生虫病。广州管圆线虫属于圆线目,后圆线虫科,后圆线虫亚科,管圆线虫属。最初在野鼠肺部血管中发现,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
  • -预防
    预防:
    1.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广州管圆线虫病是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鼠类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主要传染源,国内还报道了食虫类哺乳动物,如鼩鼱,也可作为终宿主;国外报道一些灵长类和其他一些动物体内虫体有发育到成虫的趋势,但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可能不大。在我国大陆广州管圆线虫的主要终宿主是褐家鼠、黑家鼠和黄毛鼠等,特别是褐家鼠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全国调查情况显示其感染率也较高,因此,在疾病发生中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
    管理好生活区的卫生是有效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手段。褐家鼠等主要生活在居民区周围,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在城市、乡村均能繁衍。在农田、村庄周围、住宅及其他各种建筑物内、厂矿小区、城市(特别是阴沟、垃圾堆、下水道)均可栖息。喜潮湿、阴暗、杂乱、肮脏的地方。凡是可隐蔽的地方(如墙边、草丛、田埂、杂物堆等)均可做窝。在大型交通工具上常有栖息,并随着交通运输的发达而扩展。昼夜均活动,以夜间活动为主。受气温、食物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室内外迁移习性。鼠类数量控制是减少传染源的必要措施。由于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在鼠体内可以长期存在,并且不会引起鼠类的突发死亡,一只感染的鼠,在其活动范围内都会增加软体动物的感染机会。因此,管理好社区卫生,一方面可以减少鼠类的食物和赖以生存的条件,减少了传染源;另一方面也可减少软体动物的孳生,从而降低鼠类感染的机会。
    (2)切断传播途径:食物传播是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这些食物主要是指淡水或陆生的螺类和鱼、虾、蟹等。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中必不可少的是鼠等终宿主和螺类等软体动物中间宿主。而鼠和软体动物之间却是自然界中的重要食物链,阻断这个食物链,在理论上就阻断了广州管圆线虫的生活史。相对封闭的福寿螺和褐云玛瑙螺人工饲养能够大大减少鼠与螺的接触机会,是一个值得提倡的食品生产方法。蛞蝓在某些地方常常作为民间秘方的药材用于治病,通常是活的蛞蝓直接吞食或捣烂后直接贴敷。这种软体动物一般不会人工饲养,而是孳生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这些环境正好也是鼠类孳生的地方,很容易形成自然循环,有利于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的建立。因此,蛞蝓作为药物治疗某些疾病应慎重。
    避免用未加工处理的螺肉喂养虾蟹等。在很多地方由于福寿螺和玛瑙螺泛滥,居民常常会用生的螺肉来喂养虾蟹,这无疑人为地增加了虾蟹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机会。对螺肉进行必要的加工,如合理的冰冻或加热等都可以有效地杀死幼虫,降低感染的风险。很多养殖场或农民用生的螺肉来养殖家禽,或者将家禽放养于福寿螺孳生的沟渠或池塘中,目前家禽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已经得到证实,关于广州管圆线虫对家禽的危害以及对人的潜在威胁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现场调查表明,距离居民区越近的场所,软体动物的感染率越高;在表浅的水沟和静水的水田福寿螺的感染率也较高。因此,利用距离居民区较远或水位较深的池塘等地的福寿螺和玛瑙螺等来喂食淡水虾蟹或家禽感染的风险相对较低。
    避免生食或半生食螺片、蛞蝓、蛙、蟾蜍、河蟹、河虾以及蔬菜等。食用鱼、蟹、虾、螺等水产品时,至少煮沸5分钟以上,或在-15℃冷冻24小时后再食用。做到生、熟食分开,不接触不洁水,避免与水中的感染期幼虫接触而感染等。对于儿童特别要注意,在地面、泥地以及水塘等处玩耍、爬行后,及时清洗手脚;不把螺类、水果、蔬菜等当玩具玩耍,或直接啃食;改掉咬手指等坏习惯。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感染主要通过生食或半生食螺肉或虾蟹而获得,因此,切断及减少感染机会,是最易行和有效的方法。
    (3)保护易感人群:因为人群普遍易感,在人群中加强健康教育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健康教育可以从广州管圆线虫的基本知识、感染途径与危害等几个主要方面展开。对儿童的宣传教育主要集中于不玩耍或直接用手接触贝类、淡水鱼、蟹、虾、青蛙、水果、蔬菜等;勤洗手,特别是进食前先洗手;对家长宣传健康卫生的烹调方法,注意生、熟食物分开等。
    2.应急措施
    因为广州管圆线虫病是食源性寄生虫病,所以常以暴发形式出现。当怀疑或告知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时,首先需要对病例进行核实和诊断。同时发现5个以上的广州管圆线虫病例的事件称为暴发。一旦确定暴发后,即应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控制疾病流行及发展。
    (1)保障措施:在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时,必须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临床医生负责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负责流行病学调查,食品监督和执法人员负责食品安全调查工作。整个过程需要有政府相关机构或专业人员协调和组织。除了组织保障外,还需要准备或调用储备的治疗药物(阿苯达唑、糖皮质激素等),指定患者接纳与诊疗的机构,组织有相应诊治经验的专业医疗人员,并及时向各有关上级单位报告。
    (2)现场处理:
    ①救治患者:病例的确诊和暴发难以立即认定,故当高度怀疑广州管圆线虫病时,应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处理,甚至可以按照广州管圆线虫病进行治疗,而不必等病例确证或暴发的认定。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对其做相应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选用阿苯达唑等驱虫药物,但在驱虫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虫体崩解而引起的超敏反应,因此,有研究显示适当配合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会减少副作用。
    ②预防治疗:对有共同进食可疑螺类而尚未出现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表现的相关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可以减少病例数量的增加。
    ③健康教育:充分运用电视、报纸、广播等传播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已经食用过螺类等但未出现病症的人能够及时发现并及早就医,减少因误诊等造成不必要的疾病负担。但在宣传时要有科学态度,切勿误导而引起公众恐慌,不利于暴发事件的处理。因此,正确的媒体导向能够提高公众的防患意识,消除公众的恐慌,从而保证良好的社会秩序。
    ④食品安全:在流行病学调查时,注意调查追踪,一旦发现病原体,及时通知执法部门迅速查封和处理有关食品,并追踪食品的来源,对销售市场上的食品同时检测和处理。必要时可以切断食品供应或禁止销售,以保证食品安全。
    ⑤疫点处理:对责任餐馆或饭店负责人进行必要的教育,应强制停止该类食物的供应或责成改善食品加工处理的工艺。亦可按照相应法律法规对社会影响较大的相关餐饮场所进行查封、整顿。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1.分布与危害
    (1)病例分布与危害:广州管圆线虫病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各国和太平洋、印度洋各岛屿,已有确诊病例报告的国家和地区有泰国、中国、马来西亚、越南、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美国(夏威夷)、牙买加、古巴、澳大利亚、英国、科第瓦尔等。有病例报告但未经病原确诊的有柬埔寨、老挝、菲律宾、印度、波利尼西亚、埃及、德国、瑞士、比利时等。
    1945年在台湾报道了第1例病原学确诊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我国大陆首例疑似广州管圆线虫病报告于1979年,第1例病原学确诊病例报告于1984年。到1992年,全球已报告确诊和疑似病例达3000余例,其中我国台湾占300余例。近15年间,随着人们对该病的认识、诊断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的饮食模式多样化,疾病个案和暴发报道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几次疾病的暴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979-2006年至少有334例确诊和疑似病例。疾病暴发是广州管圆线虫病发生的常见形式,暴发事件累积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6.5%,特别是2006年,北京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事件累积病例160例,接近历年报道病例的总和。
    中国内地广州管圆线虫病报告病例的分布广泛,北到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市,南至广东省的徐闻县,西到云南省的昆明市,东至福建省、浙江省沿海一带,涉及黑龙江、辽宁、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云南等9省(市)。北京、温州、福州、广州和昆明等城市有较多的报告病例。
    病例主要集中在青壮年和少年儿童。根据北京2006年的广州管圆线虫病调查数据,平均年龄为36岁,这可能与饮食行为有关。累积334病例中,其中死亡4例,病死率为2.4%,均为儿童,在尸检中发现所有患儿的肺动脉腔中都有广州管圆线虫,并且肺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损伤。这一事实表明,广州管圆线虫在儿童体内可以寄生于肺动脉,甚至能够发育至成虫,这种现象是否与儿童免疫系统和组织结构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2)病原分布: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发生与病原体的分布密切相关。随着气候的变暖、外来物种的入侵、人类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和世界交往的日益频繁促使了广州管圆线虫的扩散,特别是二战期间及稍后的一个时期里,广州管圆线虫得到空前的扩散,形成以东南亚地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性扩散的格局。20世纪60-70年代,马达加斯加(1963年)、古巴(1973年)、埃及(1977年)等地也发现有广州管圆线虫,同时有些地区有病例的报道。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广州管圆线虫主要分布范围为南、北纬23°的热带地区,但是,目前太平洋中的多数岛屿及沿岸国家、印度洋的部分岛屿及沿岸国家都发现广州管圆线虫并有病例报道。另外,在其他纬度较高的国家如日本也发现了广州管圆线虫。
    广州管圆线虫于1933年首次在我国广州被发现并因此而得名。20世纪80年代调查发现广州管圆线虫在广州市、珠江三角洲广泛存在,并且感染度较高。此后,福建、海南、云南、广西及浙江等地相继发现广州管圆线虫的自然疫源地。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广州管圆线虫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但是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外来入侵中间宿主种类的增加,广州管圆线虫的适生范围有可能进一步向北延伸。甚至在我国北部辽宁盘锦某褐云玛瑙螺养殖场也发现广州管圆线虫的存在,这些感染螺可能是从南方自然疫源地引入,但是仍不能排除在小范围适宜的条件下长期存在甚至建立生活史的可能。云南河口、德宏等内陆的一些山丘地区发现广州管圆线虫表明,广州管圆线虫已经不仅仅局限分布于沿海地带。
    2.流行环节
    (1)传染源:感染了本虫的终宿主及体内含感染期虫体的转续宿主都是传染源。广州管圆线虫可寄生于几十种哺乳动物,其终宿主主要是啮齿类动物。我国各地对终宿主鼠类的调查多达15种,其中11种(包括褐家鼠、黄胸鼠、社鼠、大足鼠、黑家鼠、板齿鼠、小家鼠等)被发现有广州管圆线虫的自然感染,感染率有的可高达67%。就感染度和感染率来说,最高的鼠种为褐家鼠。国外有报道在灵长类动物、马、犬中也有广州管圆线虫的自然感染。猫类与食虫类、哺乳动物虽也可感染,但在流行病学上意义不大。啮齿动物鼠类是主要传染源。
    能充当广州管圆线虫转续宿主的动物种类比较多,其中蛛猴、黑眶蟾蜍、泽蛙、牛蛙、金线蛙、眼镜蛇、蝌蚪、泥鳅、田鳝、日本沼虾等有自然感染。国外已报道的转续宿主包括淡水虾、蟹、蛙,陆生蟹、涡虫和猪等。此外,在实验室条件下,鱼也可以作为转续宿主。
    (2)传播途径:软体动物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是本病传播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可作为其中间宿主的种类广泛,据报道已多达78种,主要有陆生的蜗牛类、蛞蝓类及淡水螺类。陆生褐云玛瑙螺和淡水水生小管福寿螺为我国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的优势螺种。从调查中发现褐云玛瑙螺和小管福寿螺的自然感染率可分别高达55.98%和69.4%,但就总体而言,陆生蜗牛和蛞蝓的感染度、感染率均高于淡水螺。
    ①传播环节: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传播有3个重要环节,一是鼠类和软体动物可形成自然循环,即鼠类吞食软体动物,而软体动物吞食鼠类粪便;二是鱼、虾、蟹等转续宿主猎食软体动物;三是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被感染的软体动物或转续宿主食用频率增加。
    ②感染方式: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口感染,即食用被其感染的食物。
    感染方式主要有:
    A.经口感染:直接食用生或半生的淡水螺或蜗牛,如常见的福寿螺、褐云玛瑙螺、环棱螺和田螺等而感染;食用生的蔬菜,这些蔬菜上带有蜗牛或蛞蝓分泌的黏液,而黏液上附有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而感染;食用生的或半生的淡水蟹、虾制品、鱼等广州管圆线虫的转续宿主而感染;直接吞食蛞蝓、蟾蜍或蛙类等作为偏方治疗而感染。
    B.接触感染:接触了被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期幼虫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用生蛙、蟾蜍的皮或肉敷贴在创口上的民间治疗方法而感染;有实验证明感染期的广州管圆线虫可经皮肤侵入,因此不能排除经皮肤感染的可。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从11月龄的婴儿到70多岁的老人都可以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例主要集中在青壮年,这与其生活、饮食习惯有关。婴幼儿主要是在被污染的地面爬行、玩耍,或接触被感染期幼虫污染的瓜果、蔬菜,饮用生水等而感染较多。感染后是否具有免疫保护尚不清楚。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由于人不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适宜宿主,故在人体内幼虫通常在内脏间游走后,滞留在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脑膜、小脑、脑干和脊髓等,引起神经系统病变,一般很少在肺血管完成其发育。但儿童病例中,可在肺组织中发现大量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形成动脉虫栓栓塞肺血管,引起脓肿、肺实变、肺组织肉芽肿。幼虫由于移行引起组织损伤、充血、出血及嗜酸性炎症反应等,被认为是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的重要病原。另外,广州管圆线虫引起的异位寄生也有多种表现,如眼部和鼻部发现第四期幼虫或成虫早期(性未成熟),儿童中虽不多但也有病例报道。
    Tangchai(1967年)曾总结广州管圆线虫引起的炎症反应有三个特点:首先是以脑部血管扩张,特别是以蛛网膜下腔中的静脉扩张为特征的血管扩张,有时还会出现栓塞;其次为虫体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形成嗜酸性肉芽肿或脓肿的嗜酸性炎症反应;第三为在死虫周围有单核细胞及巨细胞聚集,在损伤之间还有淋巴细胞、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的肉芽肿反应。在儿童尸检中还发现包括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肉芽肿性脑膜炎、肉芽肿性肺炎、在肺动脉及其分支中存在许多成虫形成虫栓、肺组织内形成以坏死或钙化为中心的肉芽肿等。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含有抗原性极强的蛋白质,能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已被研究证实。还有研究认为除了虫体本身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及免疫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对神经系统同样有毒性作用。有动物实验证实,广州管圆线虫病引起脑损伤,与核因子2κB(NF2κB)的诱导与原癌基因不表达以及酪氨酸磷酸化有关,而这些过程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炎症反应密不可分。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症状轻重不一,无特异性。患者多数没有前期症状,急性起病。一般儿童病例急性期病情较重,病死率高。
    潜伏期约2周,半数患者约为6~15天,最短的只有3天,最长36天,平均16天。儿童患者潜伏期更短,平均为13.2天。其临床表现与幼虫在人体内移行和生长发育密不可分。感染初期,患者可出现前驱症状,如进食螺肉后数小时即呕吐、腹痛、腹泻,或立即出现皮疹,一般持续数天后消退。这与生食食物引起的反应或幼虫侵犯胃肠道的反应有关,也可能是食物过敏。发病时最常见的症状为无法忍受的急性剧烈的胀裂性头痛,躯体疼痛及剧烈的触摸痛,常用止痛药无效;其次是恶心、呕吐、嗜睡或冷漠、发热、颈项强直和Kernig征阳性。有的患者可出现视力模糊或复视、感觉异常,有烧灼感,还有的会出现麻木、表现为面瘫、抽搐等,有的甚至出现精神方面症状,严重的可有瘫痪、昏迷,患者可能有慢性脑炎和残疾等后遗症,甚至死亡。如果虫体寄生眼部,还会在眼前房、后房、视网膜或玻璃体处见到活动的虫体,有出血和视网膜剥离等严重的并发症。除了能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外,神经系统受累引起的症状和体征通常是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
    1.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膜炎:由幼虫移行至颅内或脊髓的蛛网膜下腔所致的脑(脊)膜急性变态反应性炎症,脑实质未受损害。主要表现为颅内高压征和软脑(脊)膜刺激征。
    (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由幼虫移行至颅内蛛网膜下腔和脑实质内所致的软脑膜和脑实质的急性变态反应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脑膜炎和脑炎症状及体征。头痛、躯体痛往往是这类患者的主要就诊原因。对2006年北京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中99例住院病例调查发现,86.17%的患者有头痛症状,68.08%有躯体痛。这一类型的广州管圆线虫病头痛剧烈而脑膜刺激征不明显,部分患者可出现肢体轻瘫或颅神经受累。周围血常规和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ELISA法测定血清广州管圆线虫抗体阳性。头颅CT正常,头颅MRI检查示斑片状异常信号,脑电图α波变慢。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膜脊髓炎:由幼虫移行至脑和脊髓所致受损引起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脑炎和脊髓受损的症状和体征。外周血和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若累及脊髓及其神经根,可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神经根脑脊髓炎,在出现脑和(或)脊髓受损体征同时,还有神经根刺激症状。
    (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膜神经根炎:由于幼虫在椎管的蛛网膜下腔内移行,造成脑脊髓膜、多处脊神经根的机械刺激和变态反应性刺激,从而引起的脑脊髓膜和脊髓神经根炎症。常急性起病,以肢体、躯体疼痛等神经根刺激症状为主要表现,头痛不明显或缺如,无脑膜刺激征,无脑或脊髓受损的症状和体征。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广州管圆线虫血清抗体阳性,头颅GT或MRI正常,脑电图正常。若幼虫在移行过程中对感觉神经根造成不可逆性损害而致慢性神经根脱髓鞘性改变,则导致残留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膜神经根炎或慢性感觉神经根病,患者出现慢性疼痛和神经肌电图呈感觉传导速度减慢。该类型疾病预后良好,具自愈倾向,局限性的躯干四肢皮肤轻微感觉异常或减退为病情较重者唯一遗留较久的症状。
    (5)神经系统其他表现:有些广州管圆线虫病例尚伴有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急性起病,表现为四肢软瘫、多颅神经根炎、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地塞米松治疗后症状缓解。有些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仅以不完全性脊髓横贯性损害为突出表现,MRI显示脊髓有异常信号,经糖皮质激素和抗蠕虫药物治疗后,部分恢复或康复。
    广州管圆线虫所致疾病因受累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为了更好地说明这种复杂性,下面列举温州(1997年)和福州(2002年)暴发中患者的临床表现(表1)。
    2.呼吸系统受累表现
    可表现为肺出血、左右肺动脉形成广州管圆线虫虫栓、广州管圆线虫肉芽肿性肺炎、肺透明膜形成。王小同等对12例由广州管圆线虫所致的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病例观察发现:①有急性广州管圆线虫病病史;②肺部无症状和体征;③肺部CT呈炎症性改变;④支气管镜检查呈炎症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含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⑤预后良好。对这些病例的胸部CT表现异常,包括小结节病灶、小斑片状毛玻璃样浸润灶、外带部支气管血管束呈“Y”形增粗等。病灶具有两肺周边部散在分布的特点,其主要病理学基础是胸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在成人广州管圆线虫病例中很少能够看到肺动脉有广州管圆线虫寄生者,而这一现象在儿童却相对多见,特别是4岁以下的儿童,国内报道的4例死于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儿童,在尸检病理切片中发现,肺动脉有广州管圆线虫的断面,并且肺部出现广泛的炎性浸润。儿童肺部容易出现广州管圆线虫寄生的机制可能与儿童机体特征有关。
    3.眼部受累表现
    眼部内查见广州管圆线虫报道较少,泰国、印度、日本、英国等国家有报道,目前我国报道过3例,其中1例为1岁4个月的男童,因腹泻、呕吐、发热入院,住院期间发现睑结膜、球结膜充血,前房下方房水内白色异物,镜下行左眼前房异物取出术,发现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活体。有研究表明,广州管圆线虫侵入眼部可能有3种途径:一是三期幼虫未进入脑内而直接进入眼,在眼中发育成第四、五期幼虫;二是在脑中发育成第五期幼虫后,再通过视网膜中央动脉或从涡静脉或睫状动脉入眼;三是在脑中发育成第五期幼虫后,沿脑表面移行至颅底,再到视神经,然后在视神经的脑膜间隙中潜行,到达眼球后极,最终经巩膜筛板入眼,或幼虫继续沿眼球表面前行,从角巩膜缘入眼。第3种假说,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
    4.鼻部受累表现
    鼻部广州管圆线虫病非常罕见,我国有1例成人病例报道。患者为45岁女性,天津市居民,从未去过南方。在1998年一条大约30~40mm长的虫体从其鼻孔中排出。至1999年5月,共有5次类似的虫体从鼻孔排出。该虫经证实为广州管圆线虫幼龄雌虫。在发病前,她曾吃过生熟不分的螺类和虾。认为患者可能因食入螺类而感染,幼虫在体内移行过程中,停留于肺,上行至气管、咽喉部,经鼻咽管进入鼻腔所致。
    5.儿童临床症状
    广州管圆线虫病在儿童患者的症状表现与成人相比有其特点。儿童患者以发热、呼吸道症状、烦躁、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嗜酸性脑膜炎及脑膜脑炎为特征,虽侵犯脊髓少见,但常伴有严重的神经根、脑的病变,有时脑膜刺激征可不明显。
    儿童病情一般较重,常见发热、呕吐、极度烦躁不安、哭闹、嗜睡、肌肉抽搐、四肢无力或软瘫、昏迷等。成人常形成一过性脑膜炎,预后较好,而在儿童患者中可引起其他致命的严重疾病。这种年龄分布的差异性原因还不清楚。
    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周围血象和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研究报道儿童患者外周血象中白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也有增多现象,还常见肺部感染及肺部炎症。儿童患者视神经盘水肿等与眼部累及的症状比成人也更多见。
    因此,对诊断颅内感染病例出现外周或脑脊液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应警惕广州管圆线虫病,需进行必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查。
  • +并发症
    并发症:
    本病可出现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即 Guillain-Barre综合征,表现为弛缓性瘫痪,逐渐发生,呈上行性及对称性,伴感觉障碍。此外,尚可发生脑神经损害,单侧肢体瘫痪和脑积水等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查
    能够从脑脊液、眼部或肺组织中发现广州管圆线虫虫体是确诊的依据。肉眼观察脑脊液可发现变化明显,外观呈乳白色、淡黄色、浅棕色或浑浊,压力升高,有时可在一些患者的脑脊液中查到虫体,但概率很小。从我国目前的病例统计看,病原检出率仅为4.8%。在2006年,北京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中的160例患者中,均未在脑脊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病原确诊率低有几个原因:一是一般情况下人体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度较低,能够从脑脊液中抽取病原体概率较小;二是对脑脊液抽取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针头太细可能无法将线虫抽取到针管内,针头太粗可能会导致脑脊液压力骤然下降而引起其他不良后果;三是患者依从性差。
    2.免疫学检查
    (1)抗体检测法:
    ①免疫荧光检测法(FAT):包括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溴化氰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法(CNBr2IFAT)和直接荧光抗体法(DFAT)。李小龙等用IFAT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者血清特异抗体阳性率达83%(10/12),健康人血清和生理盐水对照均为阴性。
    ②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以寄生虫病原的组织切片、印片或培养物涂片为固相抗原,当其与待测标本中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可再与酶标记的第二抗体反应形成酶标记免疫复合物,后者可与相应底物作用而出现肉眼或光镜下可见的呈色反应。有研究显示,用广州管圆线虫成虫冰冻切片IEST检测感染大鼠血清抗体,阳性率达84%,对照健康鼠血清为阴性,表明此法具有较高敏感性。另外,不同发育时期的广州管圆线虫制备的抗原检测感染大鼠血清抗体,敏感性为60%~100%。由于抗原制备简单,抗原较稳定,结果易观察、可较长期保存,并且在感染早期就能测出抗体,因此,IEST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③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国内有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可疑患者血清抗体,获得较好结果,可作为广州管圆线虫病诊断的辅助检测手段。由于该检测抗体为IgG,在人体内存在时间长,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很宽的检测时限。朱佩娴等采取Dot-ELISA检测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SD大鼠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00%。Cross等用从鼠脑获得的第四期幼虫制备的抗原检测16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4例经病原学确诊)血清,均呈阳性反应。Chye等也证实患者和感染大鼠血清抗体ELISA效价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但动物实验发现与犬弓首线虫抗原有交叉反应。使用纯化的抗原可降低交叉反应率。近年来已相继报道了用纯化的特异性抗原来检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抗体。Maleewong等纯化广州管圆线虫雌童虫中分子质量单位为29kD的抗原,以及Chye等纯化第五期幼虫得到的分子质量单位为204kD的抗原,均大大降低了与其他线虫之间的交叉反应,提高了实验的特异性。
    (2)循环抗原检测法:尽管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患者血清抗体有较好的敏感性和一定的特异性,但抗体检测有其缺陷:一是感染后抗体的出现较晚;二是完全治愈后抗体仍会在体内存在较长时间,无法进行现症感染诊断和疗效考核;三是与其他蠕虫有较高的交叉反应。这些问题已经限制了抗体检测方法的可靠性。检测循环抗原则可以克服以上的问题,然而与抗体检测相比,循环抗原的含量较低,对方法的敏感性要求更高。近年来杂交瘤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为检测循环抗原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
    3.其他检查
    (1)血液检查: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是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主要特点之一,一般在0.08~0.37之间,白细胞总数一般无异常。
    (2)脑脊液检查: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一般可达到0.10~0.62,白细胞总数略有增高,而蛋白、糖、氯化物等多在正常范围。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根据临床需要作X线检查、B超检查、心电图、CT和MRI等检查。
    肺部CT可见小斑片状毛玻璃样浸润灶、小结节病灶,外部支气管血管束呈“Y”形增粗,病灶具有两肺周边部散在分布的特点。头颅、脊髓MRI可以发现脑膜及脊髓膜呈线状强化影,脑实质及脊髓内可见多发增强小结节影,可呈棒状或新月形,若累及视神经等可在相应部位有阳性表现。影像学检查不具有特异性表现,只作为本病的辅助检查。
  • +诊断
    诊断:
    广州管圆线虫病病原学确诊比较困难。目前我国报道的300多例患者中,不到5%的患者得到病原学确诊。因此,广州管圆线虫病主要依据患者生食螺肉等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等辅助检查结果等来判定。该病潜伏期通常为2周(1~35天),因此,在发病前大约1个月之内患者有可疑食物进食史对诊断非常关键。广州管圆线虫病缺少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因此,诊断需要结合多项临床指标,如剧烈头痛、颅内高压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和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清免疫学阳性等)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由于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症状无特异性,因此极易造成误诊。本病的诊断需与常见的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脑炎、神经性头痛及化脓性脑膜炎等进行鉴别。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者有外周血及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现象,而化脓性脑膜炎等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重者有败血症、休克,血象可明显升高,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脑脊液嗜中性粒细胞数升高,多有其他部位感染灶等,与广州管网线虫等寄生虫感染有所不同。
    一般嗜酸性细胞增多性的脑膜脑炎与寄生虫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特别是与蠕虫感染有关,需与脑囊尾蚴病、脑型并殖吸虫病、脑型颚口线虫病等蠕虫感染进行鉴别诊断。脑囊尾蚴病在我国较常见,患者一般有猪带绦虫病史或有误食猪带绦虫虫卵的流行病学史;脑脊液中以淋巴细胞为主;头颅CT或MRI有典型的囊尾蚴图像或信号改变;血清/脑脊液IgG抗体阳性;手术摘除皮下等浅表部位结节,经活检可证实为囊尾蚴。对于脑型并殖吸虫病,患者多在并殖吸虫病流行区生活,并有生食溪蟹、蝲蛄、淡水虾或饮用生溪水史;通常具有并殖吸虫病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如咳嗽、咯血、咳铁锈色痰、不同程度的胸痛、胸腔积液、皮下游走性包块等;免疫学检测阳性;痰或粪便中可查见并殖吸虫卵;皮下包块等活体组织或脑脊液中检及虫体或虫卵;肺部影像学检查发现环状、空泡状、囊状、蜂窝状和结节状阴影等具有特征性的并殖吸虫病理改变,且经抗并殖吸虫病原药物治疗后,病情迅速改善而鉴别。脑型颚口线虫病在我国相对少见,但在东南地区较为常见,因此应与广州管圆线虫病相鉴别。患者发病前曾有生食或半生食鱼、蛙、蛇、鸡、鸭、猪等肉类史,或喝生水等史;身体某些部位的体表曾经出现过典型的“匍行疹”或皮下游走性肿块;脑部的临床表现,比广州管圆线虫病更为严重,且脑脊液为血性或黄色,血清免疫学检查棘颚口线虫特异性抗体阳性;活组织检获棘颚口线虫幼虫等。
    对以不明原因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提倡反复、仔细检查外周血象及脑脊液,或送样本到相关机构进行实验室检查,以提高广州管圆线虫病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
  • +治疗
    治疗:
    1.病原治疗
    迄今,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尚无特效药物。目前首选药物为高效广谱的阿苯达唑。剂量为每天15~20mg/kg,分2次服用,9天1个疗程,—般2个疗程,前后相隔2周。若第1疗程结束后症状体征消失,各项化验指标恢复正常则可不行第2疗程。也有每天分3次服阿苯达唑,每天200~400mg,治疗1周,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服药过程中,因虫体死亡及脑水肿等易引起颅内压升高,所以本病应住院治疗,可给予甘露醇、高渗葡萄糖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处理。阿苯达唑属于咪唑类驱虫药,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有报道称可引起脑炎综合征,也可致血液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儿童应仔细计算,2岁以下儿童多禁用。
    眼部寄生广州管圆线虫可能会引起视力模糊等症状,通过手术取出虫体而获得治疗。
    2.对证治疗
    广州管圆线虫病引起的头痛可根据病情应用镇静剂,但是,由于病原体的存在,头痛等症状仍可反复。在病原治疗期间,可同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明显减少由治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地塞米松被认为较有效。当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心率变慢、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等颅内高压症时,应及时应用20%的甘露醇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的发生。
    3.并发症治疗
    由于广州管圆线虫寄生于脉管系统,形成无菌性炎症,因此,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并发症较少见。在病重患儿通常可能出现肺部继发感染。在以往死亡儿童尸检中,发现大量广州管圆线虫寄生于肺部,同时造成继发性感染。对于儿童肺部继发感染可以进行抗菌治疗。
  • +预后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