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伤寒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持续菌血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受累、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小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表情淡漠、腹部不适、肝脾大和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低下,部分患者有玫瑰疹和相对缓脉。肠出血和肠穿孔为其严重并发症。
  • -预防
    预防:
    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卫生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改善饮食、饮水卫生和加强粪便管理,防蝇、灭蝇,消灭苍蝇孳生地,做好疫情监测。
    (一) 控制传染源
    1.及时发现患者和带菌者,给予肠道传染病隔离,直至正规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或临床症状消失及停药1周后,尿、粪培养连续2次阴性(2次间隔为2~3日),方可解除隔离。大小便等排泄物用等量20%漂白粉混合消毒2小时,便器用3%漂白粉浸泡1小时,食具可煮沸消毒。
    2.伤寒恢复期患者,在病后1个月和3个月,各粪检3次,每次间隔1~2日,以及时发现带菌者;历年的伤寒患者,可定期进行带菌检查,每年粪检3次,以便发现慢性带菌者。查出带菌者要及时调离岗位并予以彻底治疗。
    (二)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是本病预防措施的重点。应加强饮食、饮水卫生,保护水源,做好粪便、污水、垃圾的管理和处理,养成良好卫生与饮食习惯,如注意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不洁食物等。
    (三) 保护易感人群
    1.预防接种 流行区居民以及流行区旅行者、清洁工人、细菌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医务工作者、带菌者家属等可进行预防接种。
    (1)伤寒、副伤寒甲、副伤寒乙的三联混合灭活菌体疫苗:为国内常用,但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现已被新型伤寒疫苗所取代。
    (2)伤寒杆菌Ty21a活菌苗:为伤寒杆菌Ty21a变异株制成的减毒口服活菌苗,该菌苗经国内外现场试用后显示,以产生细胞免疫为主,对伤寒的保护率可高达96%,菌苗耐受性好、安全、稳定,且免疫效果较持久,有效免疫期3年以上。但该菌苗为减毒活菌苗,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或正在服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不宜服用。此外,因其生产工艺复杂,产量较低,疫苗冷链要求高,加上某些国家应用的预防效果并不理想,故未在发展中国家推广。
    (3)伤寒Vi多糖疫苗(单价,不包括副伤寒甲、乙):为伤寒杆菌Ty2株经甲醛处理后,提纯其多糖抗原制备而成。对伤寒的保护率为70%左右,接种反应轻微,安全度高,免疫效果好,并具有接种次数少的特点。适用于成人及2岁以上儿童,重点使用于军队、港口、铁路沿线工作人员,下水道、粪便、垃圾处理人员,饮食业、医疗防疫人员及水上居民,或本病流行区的人群。对本品有过敏史或有严重心脏病、肝病、肾脏病、高血压、活动性结核、发热者及孕妇或哺乳期均属禁忌。
    2.预防治疗 与患者密切接触者或实验室内口腔误食菌液后,应紧急预防服药,可予复方磺胺甲唑2片,每日2次,服用3~5日。
    (四)疫情监测 做好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追踪传染源和确定可疑暴露因素。一旦出现暴发流行,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站报告疫情。
    1.对密切接触者应行医学观察,一旦确诊,立即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2.对流行期间出现原因不明发热3天以上的患者和伤寒疑似患者,应采集血或粪便标本进行培养和血清学检查,以期早期发现伤寒患者。
    3.加强渔民、船民及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加强学校、餐饮业、建筑工地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管理。对来自伤寒疫区的民工进行医学观察,早期发现患者防止传播。对托儿所、食堂、饮食行业人员、粪管人员、清洁工人等应定期作粪培养,必要时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监测。
    4.对疫源周围及有关的水源应重点监测;对其他易受污染的食品、水源也应加强监测。
    5.监测区内伤寒杆菌的噬菌体分型、质粒分析和药物敏感试验,观察其动态变化。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一) 传染源 为患者及带菌者。患者从潜伏期开始即可从粪便排菌,从病程第1周末开始经尿排菌,故整个病程中均有传染性,尤以病程的2~4周内传染性最强。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原有慢性肝胆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等)的伤寒患者易成为慢性带菌者,约2%~5%患者在肠道和胆囊中隐藏伤寒杆菌达数月或数年之久。
    (二) 传播途径 伤寒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尿排出后,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和蟑螂等传播。其中,水源污染是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亦是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食物污染也可引起本病的流行,而散发病例一般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为多。
    (三) 人群易感性 人对伤寒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再次患病者极少。
    (四) 流行特征 世界各地均有本病发生,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多见,可呈散发、地方性流行或暴发流行。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因为水源污染而暴发流行,发达国家则以国际旅游感染为主。本病终年可见,但以夏秋季最多。年龄分布以儿童和青壮年居多,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为主,疫情多集中在农村和学校。近10余年来,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道,整体疫情呈平缓下降趋势,但伤寒耐药菌株有所增加,耐药谱也在逐渐扩大。除耐氯霉素、复方磺胺甲唑、氨苄西林外,少数菌株对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也产生耐药性。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随污染的水或食物进入消化道后,一般可被胃酸杀灭,若入侵病菌数量较多,或胃酸缺乏时,致病菌可进入小肠,侵入肠黏膜,此时部分病原菌即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在其胞质内繁殖,部分再经淋巴管进入回肠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不断生长繁殖,并经胸导管进入血流而引起短暂的菌血症,即原发菌血症期。此阶段患者并无症状,相当于临床上的潜伏期。
    伤寒杆菌随血流进入肝、脾、胆囊、肾和骨髓及回肠末端的孤立淋巴结,并继续在吞噬细胞内大量增殖,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二次严重菌血症,并释放强烈的内毒素,导致显著的毒血症,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等临床症状,以及皮肤玫瑰疹和肝脾肿大等体征。此时相当于病程的第1~2周,毒血症状逐渐加重。血液中细菌量平均为每毫升1个细菌(约66%在细胞内),血培养常为阳性;骨髓中伤寒杆菌最多,每毫升约10个细菌,且持续时间较长,故培养阳性率最高。到病程第2~3周,伤寒杆菌继续随血流播散至全身各脏器与皮肤等处,并经胆管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经肾脏随尿液排出,此时粪便、尿液培养可分离到致病菌。部分经胆管进入肠道的伤寒杆菌,穿过小肠黏膜再度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在原已致敏的肠壁淋巴组织中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和单核细胞浸润、增生和局灶性坏死。局灶性单核细胞聚集成伤寒结节,进一步可引起组织坏死、脱落而形成溃疡,若波及病变部位血管可引起肠出血,若侵及肌层与浆膜层则可引起肠穿孔。此外,伤寒杆菌也可在其他组织引起化脓性炎症如骨髓炎、肾脓肿、胆囊炎、脑膜炎、心包炎等。
    病程第4周开始,人体产生的免疫力逐渐加强,表现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在血流及脏器中的伤寒杆菌逐渐消失,肠壁溃疡逐渐愈合,疾病最终获得痊愈。少数病例可能由于免疫功能不足等原因,潜伏在体内的伤寒杆菌可再度繁殖,并侵入血流引起复发。
    伤寒的主要病理特点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大单核细胞(吞噬细胞)的增生反应,以肠道最为显著。病程第7~10日,肠道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呈纽扣样突起,尤以回肠末段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最为显著,少数病例的结肠起始段亦有同样变化。肠系膜淋巴结也显著增生与肿大。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脾脏、骨髓、肝窦星形细胞亦增生。继而肠道淋巴组织的病变加剧,使局部发生营养障碍而出现坏死,形成黄色结痂。病程第3周,结痂脱落形成溃疡,可引起出血和肠穿孔。因回肠末段的淋巴结较大且多,病变最严重,故穿孔多见于此部位。溃疡常呈椭圆形或圆形,沿肠纵轴排列,周围肠黏膜充血。病程第4~5周,溃疡愈合,不留瘢痕,也不引起肠道狭窄。肠道病变不一定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伴有严重毒血症者,尤其是婴儿,其肠道病变可能不明显;反之,毒血症状轻微或缺如的患者却可突然发生肠出血与肠穿孔。
    镜下检查,上述病变的显著特征是炎症细胞的增生和浸润,以吞噬细胞为主而无中性粒细胞,此种吞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胞质内含被吞噬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是本病相对特征性的病变,故又称“伤寒细胞”。若伤寒细胞大量聚集在小肠溃疡的底部及周围,可形成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其他脏器中,脾和肝的病变最为显著。脾肿大,常重达500g以上,有充血、吞噬细胞增生及伤寒肉芽肿形成。肝的最常见病变是肝细胞局灶性坏死伴有单核细胞浸润。有人认为此种病变属于“肝脏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也可见于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及肠阿米巴病等患者。胆囊可呈轻度炎症,急性炎症少见。极少发生心内膜炎和心包炎。偶见血栓性静脉炎,多发生于左股静脉。膀胱炎和肾盂炎并不常见,睾丸炎罕见。骨膜炎和骨髓炎(胫骨多见)及脊椎炎偶可发生。神经系统无特殊病变,伤寒杆菌脑膜炎仅偶见。呼吸系统以支气管炎为常见,但亦有继发的支气管肺炎和大叶性肺炎。斑丘疹即玫瑰疹的镜下检查显示毛细血管扩张和单核细胞浸润,有时可见伤寒杆菌。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潜伏期平均1~2周,其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食物型暴发流行可短至48小时,而水源性暴发流行可长达30日。
    (一) 典型伤寒 自然病程约4周,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4期:
    1.初期 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75%~90%),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和干咳等症状。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梯形上升,于5~7日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热退时出汗不显著。半数以上患者有腹痛,呈弥漫性或位于右下腹回肠末端处。约1/3患者可出现腹泻,为水样或稀便,黑便少见。
    2.极期 相当于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的特征性表现。
    (1) 高热:高热持续不退,多数(50%~75%)呈稽留热型,少数呈弛张热型或不规则热型,持续约10~14日。
    (2)皮疹:病程7~13日,部分患者(5%~40%)皮肤出现散在淡红色斑丘疹(玫瑰疹),直径约2~4mm,压之褪色,量少,一般在12个以下,分批出现,主要分布于胸腹部,偶见于背部及四肢,多在2~4日内消失。水晶形汗疹(或称白痱)也不少见,多发生于出汗较多者。
    (3)相对缓脉:相对缓脉或有时出现重脉是本病的临床特征之一。约半数(20%~73%)患者出现相对缓脉,但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时则不明显。相对缓脉系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即体温升高与脉搏增快不成比例,如患者体温40℃,而脉搏仅90~100次,称为相对缓脉。重脉即当触诊桡动脉时,每一脉搏感觉有两次搏动,系末梢血管受内毒素影响扩张所致。
    (4) 肝脾大:病程第6日开始,部分患者(60%~80%)出现脾大,质软,可有触痛。少数患者(30%~40%)亦可肝大,质软,有触痛,重者出现黄疸,肝功能有明显异常者,提示为中毒性肝炎。
    (5)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较初期更为明显,舌尖与舌缘的舌质红,苔厚腻(即所谓伤寒舌),腹部不适,腹胀,多有便秘,部分儿童及HIV感染的成人则以腹泻为主。由于肠道病变多在回肠末段和回盲部,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
    (6) 神经系统症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患者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有谵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此等神经系统症状多随体温下降而逐渐恢复。
    3.缓解期 相当于病程第3~4周,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脾肿大开始回缩。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警惕。
    4.恢复期 相当于病程第4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少数患者(1%~4%)可转为无症状带菌者,大多数患者伴有胆石症。
    (二) 不典型伤寒 根据发病年龄、人体免疫状态、致病菌的毒力与数量、病程初期不规则应用抗菌药物以及有无基础疾病等夹杂因素,伤寒又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轻型 全身毒血症状轻,发热38℃左右,病程短,1~2周内痊愈。多见于发病前曾接受伤寒菌苗注射,或发病初期已应用过有效抗菌药物治疗者,在儿童病例中亦非少见。由于病情轻,症状不典型,易漏诊或误诊。
    2.暴发型 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有畏寒、高热、腹痛、腹泻、中毒性脑病、心肌炎、肝炎、肠麻痹、休克等表现。常有显著皮疹,也可并发DIC。
    3.迁延型 起病与典型伤寒相似,由于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发热持续不退,可达45~60日之久。伴有慢性血吸虫病的伤寒患者常属此型。
    4.逍遥型 起病时毒血症状较轻,患者可照常工作。部分患者因突发性肠出血或肠穿孔就诊时才被发现。
    (三) 小儿伤寒 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随着年龄的增大,其临床表现越类似于成人患者。学龄期儿童症状与成人相似,但属轻型。患儿常急性起病,有持续发热、食欲不振、腹痛、便秘、表情淡漠、嗜睡、烦躁、舌苔厚、腹胀及肝脾肿大等表现,而相对缓脉和玫瑰疹少见。病程较短,有时仅2~3周即自然痊愈。由于肠道病变轻,故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也较少。婴幼儿伤寒常不典型,病程亦轻重不一。起病急,伴有呕吐、惊厥、不规则高热、脉搏快速、腹胀、腹泻、肝脾肿大等。相对缓脉和玫瑰疹也罕见,并发支气管炎或肺炎较为常见。小儿伤寒易波及多系统引起多脏器受损,临床上可以某一系统或脏器受损或其他症状为突出表现。加之玫瑰疹、相对缓脉少见,白细胞计数常无明显减少,因而易造成误诊。
    (四) 老年伤寒 体温多不高,症状多不典型,虚弱疲乏现象明显,易并发支气管肺炎和心功能不全,常有持续的肠功能紊乱和记忆力减退,病程迁延,恢复缓慢,病死率较高。
    (五) 复发与再燃 少数患者(5%~10%)在症状消失后1~2周再次发作,临床表现与初次发作相似,血培养又转为阳性,故称之为复发。复发的症状较轻,病程较短,与胆囊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潜伏的病菌大量繁殖,再度侵入血液循环有关。疗程不足、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易见,偶可复发2~3次。再燃是指体温逐渐下降而未至正常的病程中再度升高,此时血培养也常阳性,机制与复发相似。
  • +并发症
    并发症:
    近年来国内伤寒的并发症已显著减少,但国外报道伤寒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有增加趋势,并发DIC者也不在少数,应引起警惕。
    (一) 肠出血 为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4%~15%,多见于病程第2~3周。少量出血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头痛、脉搏增快;大量出血时热度骤降,脉搏细速,体温与脉搏曲线呈交叉现象,并有头晕、面色苍白、烦躁、出冷汗及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有腹泻者并发肠出血机会较多。病程中随意起床活动,饮食中含固体及纤维渣滓较多,过量饮食,排便时用力过度以及治疗性灌肠等均易诱发肠出血。
    (二) 肠穿孔 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4%~4%,多见于病程第2~3周。肠穿孔常发生于回肠末段,但亦可见于结肠或其他肠段;多为单个穿孔,少数为多发。肠穿孔的表现为突然右下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意识模糊、体温与血压下降(休克期),1~2小时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暂时缓解(平静期)。不久体温又迅速上升并出现腹膜炎征象,表现为腹胀,持续性腹痛,腹壁紧张,广泛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内有游离液体,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白细胞数较原先增加伴核左移(腹膜炎期)。肠穿孔的诱因大致与肠出血相同,有的病例同时并发。
    (三) 中毒性心肌炎 发生率3.5%~5%,常见于病程第2~3周伴有严重毒血症者。临床特征为心率加快,第一心音减弱,心律不齐,期前收缩,舒张期奔马律,血压偏低,心电图显示PR间期延长,ST-T波改变等,血清心肌酶谱有不同程度升高。这些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改变随着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但有报道伤寒痊愈1年仍遗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并曾一度并发阿-斯综合征。
    (四) 中毒性肝炎 最为常见,发生率为12.8%~60%,常见于病程1~2周,主要特征为肝大,可伴有压痛,少数(0.4%~26.6%)患者出现轻度黄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轻度增高。临床不易与病毒性肝炎相区别。但随着毒血症状改善,患者肝大及肝功能可于2~3周后恢复正常,仅个别有肝病基础的患者因深度黄疸,并发肝性脑病而危及生命。
    (五) 支气管炎及肺炎 小儿以支气管肺炎为多,成人以肺炎多见,发生率约为6.75%。发病初期(病程第1周)大都由伤寒杆菌引起,并随伤寒治疗好转,其肺部症状和体征也随之消失,胸部X线片复查恢复正常。病程极期或后期(病程第2~3周)多为继发其他细菌或病毒感染,极少由伤寒杆菌。与伤寒发热期不同步,少数患者在热退后出现,严重者可有呼吸急促、脉搏快速及发绀,咳嗽却不明显,体检可发现肺部啰音和(或)实变征。一般按伤寒治疗效果不显著。
    (六)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近年来国外报道的发病数有增加的趋势,达12.5%~13.9%,国内亦有零星报道。一般见于病程第1~3周,约半数发生于第1周。临床表现为寒战、腰痛、尿色呈酱油样、少尿、面色苍白、黄疸等。主要因溶血性贫血和肾衰竭所致,并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血小板减少及红细胞破碎现象。其发生与伤寒病情的轻重,患者红细胞G6PD有否缺陷以及氯霉素应用无关,可能为伤寒杆菌内毒素诱使肾小球微血管内凝血所致。
    除上述并发症外,伤寒杆菌所致的急性胆囊炎、膀胱炎、血栓性静脉炎、DIC等也可见。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一) 常规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大多为(3~4)×109/L,部分患者可出现白细胞总数正常,甚至增高。同时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乃至消失,后者随病情的好转逐渐回升。高热、全身毒血症明显,但嗜酸性粒细胞>2%,绝对计数>4×109/L者可基本除外伤寒。高热时可有轻度蛋白尿,有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儿童伤寒白细胞数升高相对多见,病症初期白细胞升高较极期为多,合并其他细菌感染者常有白细胞升高,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减少或消失对婴幼儿伤寒的诊断意义不如成人或学龄儿童。
    (二) 细菌学检查
    1.血培养 是确诊的依据。病程早期即可阳性,第7~10日阳性率可达90%,第3周降为30%~40%,第4周时常阴性。为提高阳性率,应在抗菌药物应用之前采血,10分钟内在不同部位采集2~3次,每次分送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成人每瓶采血量至少为培养基的1/10(5~10ml),已用抗菌药物者可取血凝块培养。
    2.骨髓涂片与培养 骨髓涂片找到伤寒细胞有助于伤寒的早期诊断。骨髓培养较血培养阳性率高,第7~10日阳性率可达80%~95%,尤其适合于已用抗菌药物治疗而血培养阴性者。
    3.粪便培养 从潜伏期起即可获阳性,第3~4周可高达80%,病后6周阳性率迅速下降,3%的患者排菌可超过1年(因粪便间歇性排菌,故应留取多份标本)。
    4.尿培养 病程后期阳性率可达25%,采集时应避免粪便污染;玫瑰疹的刮取物或活检切片也可获阳性培养结果。
    (三) 免疫学检查
    1.肥达反应 即伤寒血清凝集试验,对伤寒、副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传统采用试管法检测,现已采用微量凝集法。将伤寒杆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鞭毛抗原共5种标准抗原,分别与稀释的待测血清反应,测定患者血清中各种抗体的凝集效价。病程第1周阳性反应不多,一般从第2周开始阳性率逐渐增高,至第4周可达90%,病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之久。肥达反应方法简便快速,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法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部分患者抗体很迟才升高,甚至整个病程中抗体效价均很低或阴性,可能与过早应用抗生素、机体的免疫状态及病情的轻重有关,故不能据此而排除本病。有些非伤寒发热性疾病,如各种急性感染、肿瘤、风湿性疾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出现假阳性结果。因此对肥达反应结果的判定宜审慎,必须密切结合临床资料,还应强调与恢复期血清前后抗体效价的对比。
    2.其他免疫学检查 近年采用被动血凝试验、对流免疫电泳、协同凝集试验、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大大提高其特异性,有助于伤寒的早期诊断,有待临床广泛应用。
    (四) 核酸检测方法 目前主要为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CR)扩增伤寒基因组特异性靶序列,具有特异性高、敏感性好及快速、简便等优点,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但目前尚未正式应用于临床。
  • +其他辅助检查
  • +诊断
    诊断:
    伤寒可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经过及免疫学检查结果作出临床诊断,但确诊则以检测出伤寒杆菌为依据。
    1.临床诊断标准 在伤寒流行季节和流行地区有持续性高热(40~41℃),为时1~2周以上,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临床可诊断为伤寒。
    2.确诊标准 临床诊断病例如有以下项目之一者即可确诊。
    (1)从血、骨髓、尿、粪便或玫瑰疹刮取物等任一种标本中分离到伤寒杆菌。
    (2)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如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则更有意义。因预防接种后,“H”抗体凝集效价明显上升,可持续数年之久;或在高发区,许多正常人因既往感染亦可有较高滴度,此时应根据双份血清效价增高4倍以上为标准。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伤寒早期(第1周以内) 特征性表现尚未显露,应与病毒感染、疟疾、钩端螺旋体病、急性病毒性肝炎等相鉴别。
    2.伤寒的极期(第2周以后) 多数病例无典型伤寒表现,需与败血症、粟粒性结核、布鲁菌病、地方性斑疹伤寒、结核性脑膜炎等疾病相鉴别。
  • +治疗
    治疗:
    (一) 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 患者入院后,即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7日送检粪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发热期间患者必须卧床休息,热退后2~3日可在床上稍坐,热退后2周可轻度活动。
    应给予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包括足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以补充发热期的消耗,促进恢复。发热期间宜进流质或细软无渣饮食,少量多餐,腹胀、腹泻时忌食豆、奶制品。热退后,食欲增加,可逐渐进食稀饭、软饭,忌吃坚硬多渣食物,以免发生肠穿孔和肠出血,一般热退后2周才恢复正常饮食。
    有严重毒血症者,可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常用氢化可的松25~50mg或地塞米松1~2mg,每日1次静脉缓慢滴注,或口服泼尼松5mg,每日3~4次,疗程不超过3日。对兼有毒血症状和明显鼓肠和腹胀的患者,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宜慎重,以免发生肠出血和肠穿孔。
    (二) 抗菌药物的选择
    1.氟喹诺酮类药物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伤寒杆菌(包括耐氯霉素、多重耐药菌株)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体内分布广,组织渗透性强,体液及细胞内药物浓度高,可达有效抑菌和杀菌浓度,有利于彻底消灭患者吞噬细胞和胆囊内的伤寒杆菌,减少复发和降低病后带菌率,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同时,该类药物还可降低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但因其有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孕妇、儿童和哺乳期妇女不宜选用。此外,近年部分地区对喹诺酮类耐药率明显增高,应根据药敏试验来选择用药。新近国外研究也特别指出,现有药敏试验对环丙沙星的可靠性不够,要求同时做萘啶酸药敏试验,如果对萘啶酸耐药的话,尽管菌株对部分氟喹诺酮类敏感,但疗效也有可能降低,此时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不宜作为首选,可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阿奇霉素等。目前常用的有左氧氟沙星500mg,每日1次口服或静滴,疗程10~14日;环丙沙星500mg,每日2次,或每8小时1次口服,或每日400~600mg分次静滴,疗程10~14日。
    2.第3代头孢菌素 因其抗菌活性强,在胆道内药物浓度高,不良反应小,尤其适用于孕妇、儿童、哺乳期妇女以及氯霉素耐药菌所致伤寒。常用有头孢曲松成人1~2g,每12小时静滴1次,儿童100mg/(kg·d),疗程14日;头孢噻肟成人1~2g,每8~12小时静滴1次,儿童100~150mg/(kg·d),疗程14日。
    3.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 该药毒性反应小,在肝胆系统浓度高,价格便宜,孕妇、婴幼儿、白细胞总数过低及肝肾损害者仍可选用。但治疗效果不太理想,故疗程宜长,以减少复发和慢性排菌。此外,一旦出现药疹,应立即停药。成人氨苄西林4~8g/d,儿童100~150mg/(kg·d),分3~4次口服或静滴。阿莫西林成人(2~4)g/d,分3~4次口服,疗程14日。
    4.复方磺胺甲唑 口服吸收完全,价格低廉,但与氯霉素相似,对其耐药现象比较严重,且胃肠道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较为明显,影响其在伤寒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常用剂量为成人2片,每日2次口服,儿童每日SMZ 40~50mg/kg,TMP 10mg/kg,分2次口服,疗程14日。
    (三) 带菌者的治疗 首选抗菌药物治疗,对于有胆结石等疾病的患者,若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原发病的手术处理。
    1.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 成人氨苄西林4~6g/d或阿莫西林4g/d,或加丙磺舒2g/d,分3~4次口服,疗程6周。
    2.左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 成人左氧氟沙星500mg,每日1次口服,环丙沙星500~750mg,每日2次口服,疗程6周。
    (四) 并发症的治疗
    1.肠出血 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神志和便血情况;暂禁食,或进少量流质;静脉滴注葡萄糖生理盐水,注意电解质平衡,并加用维生素K、卡巴克络(安络血)、抗血纤溶芳酸或止血粉等止血药;根据出血情况,酌量输血;如患者烦躁不安,可注射镇静剂,如地西泮、苯巴比妥钠,禁用泻剂及灌肠;经积极治疗仍出血不止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2.肠穿孔 除局限者,肠穿孔并发腹膜炎者应及早手术治疗,同时加强有效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3. 中毒性心肌炎 严格卧床休息,加用糖皮质激素、维生素B1、ATP,静注高渗葡萄糖液。如出现心力衰竭,应积极处理,可使用洋地黄和呋塞米,并维持至临床症状好转。但患者对洋地黄耐受性差,故用药时宜谨慎。
    4. 中毒性肝炎 除护肝治疗外,可加用糖皮质激素。
    5.胆囊炎 按一般内科治疗。
    6.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控制伤寒杆菌的原发感染,可用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输血、补液;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龙等,使用后可迅速缓解病情,尤其是儿童患者;抗凝疗法,可用小剂量肝素每日0.05~0. 1mg/kg,分次静注或静滴;必要时行腹膜或血液透析,以及时清除氮质血症,促进肾功能恢复。
    7. DIC 给予抗凝治疗,酌情输血,并应积极控制原发感染。
  • +预后
    病死率约为1%~5%。老年人、婴幼儿预后较差,明显贫血、营养不良、胃酸缺乏者预后也差,并发肠穿孔、肠出血、心肌炎、严重毒血症等病死率高。曾接受预防接种者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相关检查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