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志贺菌病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是由志贺菌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以往称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以结肠黏膜的炎症及溃疡为主要病理变化。临床上可见急起畏寒高热、腹痛、腹泻、排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终年散发,夏秋季可引起流行。痢疾为一古老传染病,我国医学书籍中,周朝(公元前11世纪后)即有本病的记载。远在2600多年以前的《内经至真要大论》中说:“民病,泻泄赤白。”晋代已能识别多种痢疾,葛洪的《肘后方》中有“天行诸痢”的描述,更认为与夏季饮食不调、风冷入胃肠有关。国外Hippocrates(公元前4世纪)将腹痛、腹泻及脓血便患者称为“痢疾”。历史上,“痢疾”一词曾包括现在的“阿米巴痢疾”和“细菌性痢疾”。直至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溶组织内阿米巴和志贺菌相继被发现,才使这两种疾病得以彻底分开。2001年,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率先完成福氏志贺菌全基因组精细测序,对促进相关疾病致病机制的认识及药物疫苗的研发意义重大。
  • -预防
    预防:
    菌痢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重点是切断传播途径,同时做好传染源的管理。
    1.管理传染源 主要是对急、慢性患者及带菌者。依靠农村合作医疗站及城市医疗单位,组织疫情报告,早期发现患者,特别对轻症不典型病,进行详细登记以便及时治疗。急性患者应住院或在家中进行隔离、消毒和彻底治疗,隔天1次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才可解除隔离。对从事托幼机构、饮食食品行业、食堂炊事人员及自来水厂给水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大便培养。
    2.切断传播途径 做到:“三管一灭”(即抓好饮水、饮食、粪便的管理,灭蝇);“四要三不要”(要彻底消灭苍蝇,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蔬菜水果要洗烫,得了菌痢要及早报告治疗,不喝生水,不吃腐烂不洁的食物,不随地大小便)。灭蝇要防止滋生地形成,根据苍蝇消长的规律,制定全年的灭蝇措施。要特别注意儿童机构及集体单位中菌痢的传播。必须严格贯彻各种卫生制度,如对食具、食物、居室、活动场所及儿童玩具的卫生制度。经常检查集中供水的水质是否合乎卫生要求,农村中井水和河水的水质应特别予以注意。实践证明,除四害、讲卫生、净化环境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 近年来主要采用口服活菌苗,一般采用三种菌苗:①自然无毒株;②有毒或无毒痢疾杆菌与大肠杆菌杂交的菌株;③变异菌株。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变异菌株,即使用依链株制备疫苗(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繁殖的变异无毒株)。我国试制的单价或双价疫苗在36个现场进行了数万人次的观察。证明有较好的效果,保护率为66.41%~99.47%。活菌苗主要通过刺激肠道产生分泌性IgA及细胞免疫而获得免疫性,免疫期可维持6~12个月,少数人服用后可出现腹泻。由于志贺菌属免疫有型的特异性,有时出现不同于所用菌苗的菌型流行,则无保护作用。有些地区在流行过程中,因地制宜,采用中草药预防,如大蒜、马齿苋等口服,也有一定效果。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无论在国内、国外,至今菌痢在传染病中仍占重要地位。它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有时有较大流行,发病率变化波动较大。我国菌痢发病率下降似不明显。研究表明,在1966年至1997年的30年间,全世界的菌痢的年发病人数为164.7×106,其中约163.2×106来自发展中国家。在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中,分别有69%和61%来自5岁以下的儿童。病原菌中位数分别为B型60%、D型15%、C型6%、A型6%。在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病原菌为2a型的福氏志贺菌,其次分别为1b,3a,4a和6型。志贺菌的菌群在全世界的分布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较大的变化。20世纪40年代以前A群痢疾志贺菌引起的痢疾占30%~40%,以后A群减少;50年代以B群福氏志贺菌占主要地位;1965年以来以D群宋内志贺菌上升。国外自60年代后期逐渐以D群占优势,我国目前仍以B群为主(占62.8%~77.3%),D群次之,近年局部地区A群有增多趋势。菌痢主要集中在温带或亚热带国家。我国各地区菌痢发病率差异不大,终年均可发生,一般从5月开始上升,8~9月达高峰,10月以后逐渐下降。但是我国南北地区发病曲线也有所不同。如广州地区高峰出现早,持续时间长,流行曲线平坦。北方城市长春则相反。菌痢夏秋季发病率升高可能和降雨量多、苍蝇密度高及进食生冷瓜果食品的机会多有关。若在环境卫生差的地区,更易引起菌痢的大暴发流行。
    1.传染源 包括急性、慢性菌痢及带菌者。急性典型菌痢患者有脓血黏液便,排菌量大。非典型患者仅有轻度腹泻,往往诊断为肠炎,在流行期间和典型菌痢的比例为1∶1,在其粪便内也可以分离出志贺菌,由于发现和管理均比较困难,在流行中起的作用不容忽视。慢性菌痢病情迁延不愈,排菌量虽少,但持续时间长,提示慢性菌痢患者有长期贮存病原体的作用,而且在春季复发较多,对这个阶段维持流行过程起了重要作用。痢疾带菌者分为恢复期带菌及健康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病后1~2周内占45.7%;3~4周内占21.9%;5~7周内占5.7%和8周以内占2.6%。人群中的健康携带者,在一般居民中为1%~2%,患者接触者的携带率为5%~7%,虽然携带者排菌数量少,排菌时间短,但在人群中数量较大。近年对携带者在菌痢流行中的作用看法不一。菌痢的发病取决于细菌对肠黏膜的侵袭能力和是否为致病株,有些健康携带者排出的细菌为无侵袭力的非致病菌株,能否引起他人发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传播途径 志贺菌从粪便排出,通过手、生活接触、苍蝇、食物和水,经口感染。生活接触传播系指接触患者或带菌者的生活用具而感染,如门把手、被单、床铺、玩具、桌椅都有可能检出志贺菌。北京调查菌痢家庭接触者发病率为4.4%,其患病机会比一般居民高出十几倍。苍蝇有粪、食兼摄的习性,带菌率可高达8%~30%。不少地方观察到菌痢流行曲线与苍蝇消长曲线呈相关现象。说明苍蝇在菌痢传播上有重要作用。食物型传播与水型传播是菌痢在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传播方式。食物型传播大多发生于夏季进食受污染的凉拌菜及冰棒、豆浆、肉汤等,可引起大暴发流行。水型大暴发不受当地流行季节特点的限制,凡有构成粪便污染水源的条件(如降雨、化雪后)均可造成水型大暴发。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年龄分布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可能和周岁以后的儿童食物种类增多,活动范围扩大,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增多有关;第二个高峰为青壮年期(20~40岁),可能和工作中接触机会增多有关。任何足以降低抵抗力的因素,如营养不良、暴饮暴食有利于菌痢的发生。患病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但不同菌群及血清型之间无交叉保护性免疫,易于重复感染。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志贺菌进入人体后的发展过程取决于人体情况和病菌的致病力与数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志贺菌致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具光滑型脂多糖O抗原;②具有能侵袭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繁殖的基因编码;③侵袭后能产生毒素。志贺菌属,包括宋内菌第一相及福氏菌2a型,均必须具有不光滑型O抗原,才有致病性,致病性O抗原具有重复多聚物,可能和细菌黏附性有关。但是志贺菌致病的更重要的因素是侵袭力;有侵袭力的菌株在豚鼠可引起化脓性角膜、结膜炎,在组织培养上可以感染Hela细胞,猴子口服后可引起痢疾症状。无毒株虽可在肠内增殖,但不引起病变。在电镜下可见致病性细菌在结肠上皮细胞内被单层或双层膜包围,但细胞的微器官可以出现退行变,细胞膜表面出现小疱,线粒体嵴消失,引起核固缩或核溶解。志贺菌引起内源性细胞毒过程可能和细菌的代谢产物有关,可能为一种不耐热的物质;双价离子如钙、镁、铁等可以加强其细胞毒作用。人吞食志贺菌后,抵抗力较强的人其胃酸可将细菌大部杀死,正常肠道菌丛对志贺菌有干扰作用。具有免疫力的患者,肠道特异性分泌IgA,可以阻止志贺菌对肠黏膜上皮的黏附。如果人体抵抗力下降,如营养不良、暴饮暴食、胃酸缺乏、过度疲劳,即或感染小量细菌,亦引起发病。起病时常先有水样腹泻,然后出现痢疾样大便,但有人将福氏菌2a5×1010给猴子口服,76只猴子中31只(41%)发病,发病者中29%仅有痢疾症状,32%仅有腹泻,39%出现上述两种症状,志贺菌如何引起水样腹泻的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志贺菌在小肠及大肠中均可增殖,但在小肠内不引起侵袭性病变,由所产生的肠毒素引起分泌性腹泻。由于不同人或动物的肠上皮细胞的肠毒素受体数量不等,所以人或动物服等量细菌后,有的出现水样腹泻症状,有的则否,这和个体基因编码有一定关系。志贺菌可以侵袭结肠黏膜,并产生毒素抑制蛋白合成引起细胞死亡。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广泛侵袭及坏死可以引起脓血便。但也有人发现出现水泻症状的患者空肠中多数并无致病菌,从而提出由侵入结肠上皮细胞的细菌产生毒素进入血流,由毒素或通过前列腺素间接引起小肠分泌增多。但有人直接将致病菌注入结肠,并未引起水样泻,因此否定了毒素入血的学说。志贺菌侵入结肠上皮细胞后,通过基底膜而进入固有层,引起黏膜炎症反应,很少进入黏膜下层,极少侵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感染痢疾志贺菌I型可引起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福氏志贺菌则罕见。有人发现引起这种综合征的患者有内毒素血症及循环免疫复合物,肾小球内有纤维性血栓沉积,可引起肾皮质坏死,提示由志贺菌严重结肠炎引起的内毒素血症,导致凝血病、肾性微血管病变及溶血性贫血。中毒性菌痢主要见于儿童,发病原理尚不清楚,可能和特异性体质有关,由于志贺菌内毒素从肠壁吸收入血后,可引起发热、毒血症及急性微循环障碍。内毒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及兴奋交感神经系统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使小动脉和小静脉发生痉挛性收缩。由于内毒素的直接作用或通过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组氨酸脱羧酶活性增加,或通过溶酶体酶释放,导致大量血管扩张物质释放,如组胺、缓激肽、球蛋白通透因子等,使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还可使血小板聚集,释放血小板因子3,促使血管内凝血,加重循环障碍。中毒性菌痢上述病变在脑组织最为显著。脑组织缺氧可并发脑水肿,脑疝亦可引起呼吸衰竭,是中毒性痢疾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感染志贺菌属,包括福氏及宋内菌感染1周后,血清中可以出现对其脂多糖及侵袭性质粒编码抗原(Ipa-s)的抗体,包括IgA、IgM及IgG抗体。对志贺菌高发区患者,则对Ipa-s的抗体升高不十分显著。
    病理:菌痢的肠道病变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为主,但在重症患者可以累及整个结肠、回盲部,甚至回肠末端。少数病例回肠部的损害可以较结肠明显,甚至直肠病变轻微或接近正常。肠黏膜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肠黏膜上皮部分损害,形成多数不规则的浅表溃疡。显微镜检查,可见黏膜上皮细胞部分脱落;早期以绒毛顶端最为显著,严重者肠黏膜坏死可深入黏膜下层,但穿孔少见。黏膜下组织及固有层内中性粒细胞与吞噬细胞浸润。黏膜上皮细胞表面敷有大量黏液脓性渗出液。严重者肠黏膜大片脱落,由坏死的上皮细胞、纤维蛋白、中性粒细胞及志贺菌等形成灰白色纤维假膜。轻症病例肠道仅见弥漫性充血水肿,肠腔内含有黏液血性渗出液。肠道严重感染可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肾等实质脏器有中毒变性。慢性菌痢肠黏膜水肿、增厚,常有程度不等的充血,肠溃疡不断形成和不断修复,溃疡修复处黏膜上皮细胞再生,形成凹陷性瘢痕并可见肠腺黏膜囊肿与肉芽组织形成的肠息肉。少数病例因肠壁纤维瘢痕组织收缩而引起肠腔狭窄。近年来发现慢性菌痢肠道分泌性IgA减少,目前难肯定究系菌痢慢性化的原因,抑系慢性肠道病变造成的后果。中毒性菌痢肠道病变轻微,多数仅见充血水肿,个别病例结肠有浅表溃疡,突出的病理改变为大脑及脑干水肿,神经细胞变性。部分病例肾上腺充血,肾上腺皮质萎缩。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潜伏期数小时至7天,多数为1~3天。菌痢患者潜伏期长短和临床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抵抗力强弱、感染细菌的数量、毒力及菌型等因素。所以任何一个菌型,均可有轻、中、重型。但从大量病例分析中,痢疾志贺菌引起的症状较重,根据最近国内个别地区流行所见,发热、腹泻、脓血便持续时间较长,但预后大多良好。宋内菌痢疾症状较轻,非典型病例多,易被漏诊或误诊,以儿童病例较多。福氏菌痢疾介于两者之间,但是排菌时间较长,易转为慢性。治疗后1年随访,转为慢性者10%。慢性痢疾占菌痢总数10%~20%或以上。根据病程长短和病情轻重可以分为下列各型:
    1.急性菌痢 根据毒血症及肠道症状轻重,可以分为四型。
    (1)普通型(典型):急起畏寒高热,伴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并出现腹痛、腹泻,多数患者先为稀水样大便,一两天后转为脓血便,10~20次/d或以上,大便量少,有时纯为脓血,出现脓血便后则里急后重明显。部分病例开始并无稀水样便,以脓血便开始。患者常伴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急性菌痢自然病程为1~2周,多数病例可以自行恢复。
    (2)轻型(非典型):无明显发热。急性腹泻,大便10次/d以内,稀黏液便,可无脓血。有腹痛及左下腹压痛,里急后重较轻或缺如。大便显微镜检查可见少数脓细胞。大便培养有志贺菌生长则可确诊。
    (3)重型:多见于老年、体弱、营养不良患者,急起发热,腹泻30次/d以上,稀水脓血样便,偶尔排出片状假膜,甚至大便失禁,腹痛,里急后重明显。后期可出现严重腹胀及中毒性肠麻痹,常伴呕吐。严重失水可引起外周循环衰竭。部分病例中毒性休克为突出表现者,则体温不升,常有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少数患者可出现心、肾功能不全。由于肠道病变严重,偶见志贺菌侵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
    (4)中毒性痢疾:多见于2~7岁儿童,多数病儿体质较好。成人罕见。多数起病急骤,突起高热39~41℃或更高,同时出现烦躁、谵妄、反复惊厥,继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迅速发生中毒性休克。惊厥持续时间较长者可导致昏迷,甚至呼吸衰竭。常于发病数小时后才出现痢疾样大便,部分病例肠道症状不明显,往往需经灌肠或肛拭子检查发现大便中白细胞、红细胞方得以确诊。部分病例开始为隐性菌痢,1~2天后转为中毒型。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三型:
    ①休克型(外周循环衰竭型):较多见,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由于微循环血管痉挛,导致微循环障碍,早期面色灰白,肢冷,指(趾)甲发白,心率快(150~160次/min),脉细速加重,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口唇、甲床发绀,气急加重,并可出现心、肾功能不全的症状。
    ②脑型(呼吸衰竭型):是中毒性痢疾最严重的一种表现。由于脑血管痉挛引起脑缺氧、脑水肿甚至脑疝,并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由于频繁或持续性惊厥引起昏迷,开始表现为呼吸节律不齐、深浅不匀,进而出现双吸气、叹息样呼吸、下颌呼吸及呼吸暂停等;开始时瞳孔忽大忽小,以后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消失,有时在1~2次惊厥后突然呼吸停止。
    ③混合型:最为严重,具有循环衰竭的综合征象。惊厥、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是中毒性痢疾的三种严重表现。一般先出现惊厥,如未能及时抢救,则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
    2.慢性菌痢 菌痢病程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即为慢性菌痢。菌痢慢性化的原因大致可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为患者抵抗力低下,如急性期失治、营养不良、胃肠道疾患、肠道分泌性IgA减少等;另一方面为细菌菌型,如福氏菌易致慢性感染;有些耐药性菌株感染也可引起慢性痢疾。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三型。
    (1)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半年内有痢疾史,常因进食生冷食物或受凉、劳累等因素诱发,可出现腹痛、腹泻、脓血便,发热常不明显。
    (2)慢性迁延型:急性菌痢发作后,迁延不愈,常有腹痛、腹泻、稀黏液便或脓血便。或便秘、腹泻交替。有左下腹压痛,可扪及增粗的乙状结肠。长期腹泻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乏力等。大便常间歇排菌,大便培养志贺菌的结果有时阴性有时阳性。
    (3)慢性隐匿型:有痢疾史,无临床症状。大便培养可检出志贺菌,乙状结肠镜检查可有异常发现。慢性菌痢中以慢性迁延型最为多见,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次之,慢性隐匿型占少数。
  • +并发症
    并发症:
    菌痢的肠外并发症并不多见。
    1.菌血症 主要见于儿童,有营养不良、镰状细胞贫血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国外已有100多例,国内也有少数病例报道,合并菌血症者症状较严重,病死率高达46%。菌血症多见于发病后1~2天,抗生素治疗有效。
    2.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主要见于痢疾志贺菌感染。有些病例开始时有类白血病反应,继而出现溶血性贫血及DIC。部分病例出现急性肾衰竭,肾脏大小动脉均有血栓及肾皮质坏死,肾小球及动脉壁有纤维蛋白沉积,约半数病例鲎试验阳性,多数病例血清中免疫复合物阳性。内毒素血症可能和发病有关,但其他细菌引起的内毒素血症并无类似表现。本病预后严重。
    3.关节炎 多发生于菌痢后2周内,可能为变态反应所致,主要累及大关节,可引起膝、踝关节红肿、渗液。关节液中有凝集志贺菌的抗体,血清抗“O”效价正常。用激素治疗可以迅速缓解。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急性菌痢常有白细胞增多,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慢性病例有轻度贫血。
    2.粪便检查 大便量少,为脓血黏液便。镜检可见成堆脓细胞,其中有红细胞及巨噬细胞。脓细胞常在10个以上/高倍视野。大便培养分离出致病菌对诊断及指导治疗都有重要价值。宜在抗菌疗法开始前采取标本,取脓血部分,立即送检。搁置过久或与尿液混合,可影响阳性率。采取标本时的病期可以影响阳性结果,发病第1天阳性率最高。可达50%,第6天降至35%,第10天为14.8%。多次送检可以提高阳性率。为了便于分离致病菌,常采用选择培养基,过去常用SS琼脂平板,近年发现对志贺菌属也有抑制作用。采用木糖-赖氨酸去氧胆酸盐琼脂平板,可以提高阳性率,国内亦有采用HE琼脂(Hektoen enteric)培养基及Mac Conkey琼脂平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分离出阳性菌株,及时进行抗生素敏感度测定,对指导临床用药有参考意义。
    3.快速病原学诊断 包括免疫荧光菌球法、增菌乳胶凝集法、协同凝集试验、免疫艳蓝染色法,可以快速从粪便中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可达90%以上,对菌痢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4.单克隆抗体点免疫结合夹心法(DIAB)及反向间接血凝法 最近有人用来检测粪便中福氏痢疾菌的抗原,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5.DNA探针法 有人采用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探针和粪便标本进行杂交。早期阳性率可达85%,较常规培养阳性率56%显著增高,增加了早期诊断阳性率。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1.乙状结肠镜检查 急性菌痢结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并有浅表溃疡及渗出物,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徒有增加患者痛苦,且有一定危险性,一般不宜采用。慢性菌痢则可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及浅表溃疡,黏膜可呈颗粒状且可见息肉等增生性改变,刮取黏液脓性分泌物送培养可以提高阳性率。
    2.X线检查 慢性菌痢进行钡餐或钡剂灌肠,可见肠道痉挛、袋形消失、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及肠段缩短等改变。
  • +诊断
    诊断:
    通常根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确诊依赖于病原学的检查。菌痢多发于夏、秋季,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急性期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左下腹有明显压痛。慢性菌痢患者则有急性痢疾史,病程超过2个月而病情未愈。中毒性菌痢以儿童多见,有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及呼吸、循环衰竭,起病时胃肠道症状轻微,甚至无腹痛、腹泻,常需盐水灌肠或肛拭子行粪便检查方可诊断。粪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15个/高倍视野)、脓细胞及红细胞即可诊断。确诊有赖于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菌痢应与多种腹泻性疾病相鉴别,中毒性菌痢则应与夏秋季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其他病因所致的感染性休克相鉴别。
    1.急性菌痢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阿米巴痢疾:见表2。
    (2)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①空肠弯曲菌肠炎: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超过菌痢而接近于沙门菌感染,上海地区报道认为系仅次于菌痢的肠道多发病。发病季节及年龄与菌痢相似,有发热、腹痛、腹泻或有脓血黏液便。少数人可有家禽或家畜接触史,依靠临床表现和粪便镜检常难鉴别。需采用特殊培养基在微需氧环境中分离病菌。②大肠杆菌感染:有些大肠杆菌能侵袭肠壁,能引起像志贺菌感染所致病变,有发热及黏液便;有些能产生耐热或不耐热肠毒素,能引起稀水样大便。主要鉴别均需依靠大便培养分离并鉴定致病菌型。
    (3)细菌性食物中毒:鼠伤寒沙门菌、变形杆菌肠道感染都可引起腹泻,特别是副溶血弧菌肠道感染可引起血水样便。后者多见于沿海地区,多有进食被污染的海产品史,可以集体发病。腹痛显著,少数有里急后重,粪便培养在4%氯化钠胨水或4%氯化钠琼脂平板,可获阳性结果。
    (4)急性肠套叠:多见于小儿。婴儿肠套叠早期无发热,因腹痛而阵阵啼哭,发病数小时后可排出血黏液便,镜检以红细胞为主,腹部可扪及包块。
    (5)急性坏死性出血性小肠炎:多见于青少年。有发热、腹痛、腹泻及血便。毒血症严重,短期内出现休克。大便镜检以红细胞为主。常有全腹压痛及严重腹胀,大便培养无志贺菌生长。
    (6)中毒性菌痢:发病季节、年龄及高热、惊厥等均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相似,但是中毒性菌痢病势凶猛,早期出现休克和(或)呼吸衰竭,用生理盐水灌肠后检查粪便可发现脓细胞。乙型脑炎病情发展略缓,常在发热数天后进入昏迷或呼吸衰竭,休克少见,脑脊液检查有阳性发现。由于金葡菌败血症或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引起的中毒性休克。患者常有原发病灶如疖、痈等,或胆囊、泌尿道感染,血培养阳性。后期X线可以发现血源性金葡菌肺炎等可与中毒性菌痢鉴别。
    2.慢性菌痢应和下列疾病相鉴别:
    (1)直肠癌与结肠癌:结肠癌或直肠癌易合并肠道感染,当癌肿患者有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腹泻及脓血便。所以凡是遇到慢性腹泻患者,不论何种年龄,都应该常规肛指检查和乙状结肠镜检查,对疑有高位肿瘤应行钡剂X线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2)血吸虫病:可有腹泻与脓血便。有流行区接触疫水史,常伴肝大及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粪便孵化与直肠黏膜活检压片可获得阳性结果。
    (3)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为一种自身免疫病,病程长,有脓血便或伴发热,乙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充血、水肿及溃疡形成,黏膜松脆易出血。血清中有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脂多糖抗体,常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抗菌痢治疗常无效。
  • +治疗
    治疗:
    (一)急性菌痢
    1.一般治疗 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毒血症状重者必须卧床休息。饮食以流食为主,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2.抗菌治疗 轻型菌痢患者可不用抗菌药物,严重病例则需应用抗生素。近年来志贺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增长,因此,应根据当地流行菌株药敏试验或粪便培养的结果进行选择。抗生素治疗的疗程一般为3~5天。
    常用药物包括以下几种:
    (1)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好,不良反应小,耐药菌株相对较少,可作为首选药物。首选环丙沙星,其他喹诺酮类也可酌情选用。不能口服者也可静脉滴注。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如非必要不宜使用。
    (2)其他WHO推荐的二线用药:匹美西林(pivmecillinam)和头孢曲松(ceftriaxone)可应用于任何年龄组,同时对多重耐药菌株有效。阿奇霉素(azithromycin)也可用于成人治疗。二线用药,只有在志贺菌菌株对环丙沙星耐药时才考虑应用。
    (3)小檗碱(黄连素):因其有减少肠道分泌的作用,故在使用抗生素时可同时使用,每次0.1~0.3g,每天3次,7天为一疗程。
    3.对症治疗 只要有水和电解质丢失,均应口服补液(ORS),只有对严重脱水者,才可考虑先静脉补液,然后尽快改为口服补液。高热可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适当使用退热药;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给予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腹痛剧烈者可用颠茄片或阿托品。
    (二)中毒性菌痢
    中毒性菌痢应采取综合急救措施,力争早期治疗。
    1.对症治疗
    (1)降温止惊:高热应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退热药;高热伴烦躁、惊厥者,可采用亚冬眠疗法。
    (2)休克型
    1)迅速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快速给予葡萄糖盐水、5%碳酸氢钠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液体,补液量及成分视脱水情况而定,休克好转后则继续静脉输液维持。
    2)改善微循环障碍:可给予山莨菪碱(654-2)、酚妥拉明、多巴胺等药物,以改善重要脏器血流灌注。
    3)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主要是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4)其他: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早期DIC表现者可给予肝素抗凝等治疗。
    (3)脑型:可给予20%甘露醇每次1~2g/kg快速静脉滴注,每4~6小时注射一次,以减轻脑水肿。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脑部微循环,同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助于改善病情。防治呼吸衰竭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如出现呼吸衰竭可使用洛贝林等药物,必要时可应用呼吸机。
    2.抗菌治疗 药物选择基本与急性菌痢相同,但应先采用静脉给药,可采用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或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剂量和疗程同急性菌痢。
    (三)慢性菌痢
    由于慢性菌痢病因复杂,可采用全身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1.一般治疗 注意生活规律,进食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积极治疗可能并存的慢性消化道疾病或肠道寄生虫病。
    2.病原治疗 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选用有效抗菌药物,通常联用2种不同类型药物,疗程需适当延长,必要时可给予多个疗程治疗。也可药物保留灌肠,选用0.3%小檗碱液、5%大蒜素液或2%磺胺嘧啶银悬液等灌肠液1种,每次100~200ml,每晚1次,10~14天为一疗程,灌肠液中添加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提高疗效。抗菌药物使用后,菌群失调引起的慢性腹泻可给予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菌和益生元。
    3.对症治疗 有肠道功能紊乱者可采用镇静或解痉药物。
  • +预后
    菌痢在多数情况下属于自限性疾病,多于1~2周内痊愈。预后和下列因素有关:①年老体弱、婴幼儿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并发症多,预后严重;②中毒性菌痢病死率较高,尤其是呼吸衰竭型;③痢疾志贺菌Ⅰ型引起症状较为严重,而福氏菌易致慢性,耐药性菌株则影响疗效;④采用适当抗菌药物对清除感染有重要作用。用药不当、疗程不足、治疗不及时均影响疗效。

相关检查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