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腹泻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在20世纪40年代被明确为是导致新生儿和婴儿院内及社区获得性腹泻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因,但在发达国家已很少见有流行,在发展中国家仍是婴儿严重腹泻的主要病因。
  • -预防
  • +流行病学
  • +病因
    EPEC感染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医院仍是感染的来源之一。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基于EPEC携带的毒力基因不同,将EPEC分为典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tEPEC)和非典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aEPEC)。主要区别在于tEPEC含有编码紧密素(eaeA)和束状菌毛(BFP)的基因,而aEPEC仅含有eaeA基因。近些年aEPEC作为新的肠道致病菌在世界各地广为流行。
    EPEC不产生目前已知的毒素。黏附和脱落(attaching and effacing,A/E)损伤是EPEC感染的典型组织病理学变化。由质粒编码形成束状菌毛(BFP)和染色体致病岛LEE位点编码的Ⅲ型分泌系统(T3SS)、EspA菌丝、紧密素及相应受体等共同参与了A/E损伤的发病机制。细菌首先通过BFP和EspA菌丝黏附到上皮细胞表面,通过T3SS将易位紧密素受体(Tir)和效应蛋白等分泌入宿主细胞,启动细胞信号途径,致使细胞骨架发生改变,肌动蛋白解聚和微绒毛脱落,最终在细菌黏附处形成杯状基底,使细菌能更紧密黏附上皮细胞。可出现肠绒毛萎缩,黏膜变薄,固有膜炎症表现,并有不同程度隐窝细胞增生。形态学改变伴随黏膜刷状缘酶分泌减少,导致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和腹泻。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不典型,很难与其他腹泻鉴别。主要为水样腹泻,可伴有低热和呕吐。重者可导致脱水。病程迁延者可导致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
  • +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
  • +其他辅助检查
  • +诊断
    诊断:
    目前对EPEC的分子生物学检测主要采用DNA探针或PCR方法。可以检测编码紧密素的eae基因、编码BFP结构亚单位的bfpa基因和编码志贺毒素的stx基因(证实不产志贺毒素的依据)。
  • +鉴别诊断
  • +治疗
    治疗:
    治疗主要是对症,有脱水者予以纠正。轻症患者无须抗菌药物治疗,重症患者采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可缩短病程,但是该菌已出现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现象。
  • +预后

相关检查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