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脑梗死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血栓形成性脑梗死(thrombotic cerebral infarction)或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通常简称为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缺血性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最常见的病因是局部血栓形成或来自远隔部位如心脏或大血管的栓塞所致,引起缺血、缺氧等脑血液供应障碍,产生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或软化,导致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轻型1周内,重型1个月内。我国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个月内病死率约为2.3%一3.2%,3个月时病死率9%~9.6%,致形残疾率为34.5%~37.1%,1年病死率14.4%~15.4%,致形残疾率33.4%~33.8%。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包括早期诊治、早期预防再发(二级预防)和早期康复。2015年4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发布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总结了截至2014年7月以前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共识,对指导和规范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起到了重要作用。自《指南》发布以后,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方法有了新的进展,国内外指南也随之进行了更新或编写。2015年5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发布了《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15年10月美国心脏/卒中学会发布了(201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治疗指南更新》;2018年3月,美国心脏/卒中学会发布了(2018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处理指南》。基于此背景,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组织编写组,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进展,对《指南》进行更新,以期体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最新诊治规范,指导临床医师工作。
    1.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参考世界卒中组织指南制定方法,根据2014版《指南》使用经验和新研究证据,结合国情和可操作性进行更新修订。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了国际指南和常用标准(表1)。
    2.对每项治疗措施或临床问题,先进行当前研究证据的查询(文献检索至2018年6月)、归纳和分析评价,然后根据证据等级结合专家共识给出推荐意见。
    3.推荐意见尽可能依据最可靠的证据(如A级证据),缺乏高等级证据时则参考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
    4.对国内常用疗法,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优先参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等高质量研究证据,充分结合国情和经验达成共识。注意兼顾疗效、风险、价格和易使用性等多方因素。
  • -预防
  • +流行病学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了,早期阶段出现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LDL、同型半胱氨酸及自由基或感染因素有关,单个核细胞(MNC)及T淋巴细胞黏附于损伤的内皮并向内皮下迁移,MNC及巨噬细胞转化为充满脂质的泡沫细胞,形成脂纹(fatty streak)病变;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黏附于损伤内皮的血小板均释放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刺激内膜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迁移,导致纤维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增大或破裂可阻塞血管腔,或成为粥样硬化性或血小板性栓子来源。粥样硬化病变导致卒中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是收缩压及舒张压增高。一项5000例以上无症状的30~60岁男性与女性历经18年的前瞻性研究,高血压个体发生卒中可能性为非高血压者7倍;在任何一次门诊血压测量中均达到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95mmHg的患者,罹患卒中风险是对照组3倍。无高血压也可发生粥样硬化,此时遗传易感性、糖尿病、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或口服避孕药等可能参与发病机制。
    (2) 血液成分变化:在动脉管壁病变基础上,血液成分变化、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细胞比容增高、高脂血症及纤维蛋白原增加等可促进动脉血栓形成。
    (3) 血流动力学异常:脑梗死患者常在夜间睡眠中发病,可能与入睡后血压下降、血流缓慢,易在动脉壁病变基础上引起病变动脉血栓形成。抗血栓因子水平也与脑血栓形成有关,例如,血小板释放的血栓素A2,使血管收缩,促使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前列环素I2使血管扩张,不易形成血栓;以及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NO)、内皮细胞源性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endothelium-derived plasminogen activator)等(Kario 1994)。
    【病理生理】
    由于脑神经元储备能力极低,对缺血、缺氧损伤极敏感,脑血流阻断约30秒钟脑代谢即发生改变,1分钟后神经元停止功能活动,脑动脉闭塞后完全缺血超过5分钟可导致神经元死亡,是缺血性卒中致残与致死的重要因素。
    1.缺血性神经元死亡机制 缺血性神经元损伤是随时间进展的活跃的生化过程。缺血导致脑代谢底物如氧和葡萄糖供应中断,导致细胞能量耗竭,使细胞不能维持能量依赖性功能如膜电位和跨膜离子梯度,引起细胞膜去极化,通过电压门控性钙通道导致钙内流,引发突触前神经末梢大量释放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s,EAA)如谷氨酸(Glu)等神经递质。突触释放的Glu激活神经元突触后膜上与Na+和Ca2+离子通道偶联的EAA受体,激活了Na+和Ca2+内流入突触后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内,从而启动了一个连锁式生化过程,引起细胞水肿、线粒体损伤和毒性自由基产生。过量的Ca2+内流产生细胞内钙超载(Ca2+-overload),若Ca2+超过出细胞排出、螯合及缓冲的能力,可激活钙依赖酶类如蛋白酶、脂酶及核酸酶,这些酶类及其代谢产物如廿烷类(eicosanoids)及氧自由基可引起浆膜和细胞骨架成分崩解,导致细胞死亡。由于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起到枢纽性作用,因此将其称为兴奋性细胞毒作用。
    由此可见,缺血诱导的这一瀑布式电化学效应是导致缺血性神经元死亡的重要机制(Macdonald1998)。依据缺血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不同,神经元可迅速死亡发生坏死,也可以逐渐死亡发生程序化细胞死亡或凋亡。坏死性细胞死亡的特点是核皱缩、膜完整性早期丧失及线粒体结构改变等,并最终出现细胞溶解;凋亡依赖于新的蛋白合成,与核染色质附壁(margination)有关,细胞膜和线粒体的完整性相对保存,并有膜结合性细胞外囊泡(凋亡小体)形成。坏死与凋亡可以在缺血病变的不同区域同时存在。
    此外,脑梗死还可出现炎症细胞因子损害,引起炎性细胞反应,如多形核嗜中性粒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导致血-脑屏障破坏、血管渗出及组织水肿坏死;巨噬细胞、T细胞、星形细胞及小胶质细胞可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与靶细胞特异性受体结合,诱导白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表达CD11、CD18黏附分子及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损伤的神经元和轴突释放的细胞因子具有趋化作用,使白细胞从血管内向缺血脑组织迁移。在脑缺血区可见白细胞浸润及炎性细胞因子参与缺血组织损伤,白细胞介素-β1(IL-β1)及mRNA表达增高,刺激内皮细胞表达白细胞黏附分子,在缺血脑组织聚集,加重脑缺血损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使内皮细胞表达血小板活化因子,释放IL-1和Ⅷ因子,抑制抗凝机制,刺激释放血管激活因子,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加重脑缺血损伤(Nawashiro199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抗炎性细胞因子(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可抑制致炎性细胞因子,对脑缺血可能起保护作用。
    2. 缺血性脑损伤
    (1) 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这一概念是由Abstrup等在1977年提出的。通过阻断狒狒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梗死,当局部脑血流量(rCBF)降低至15ml/100(g·min)时体感诱发电位(SEP)消失,细胞外K+活性(Ke)无变化;当rCBF降至6ml/100(g·min)时Ke突然增高。于是提出在rCRF减少的过程中存在两个缺血阈值,K+释放阈值显著低于电活动消失阈值。在SEP消失后若及时增加rCBF至缺血水平以上,SEP可以再度出现,由此提出在神经元电活动终止和功能失活的状态下,神经元结构仍保持完整,仍然能够存活一段时间,这一功能状态即是脑缺血半暗带的概念。Abstrup在1981年将半暗带定义为:围绕梗死区中心的缺血脑组织生物电活动终止,但保持正常的离子平衡及结构完整性,急性期适当增加rCBF,半暗带缺血脑组织突触传递功能可完全恢复。因此,半暗带成为脑缺血中心坏死区以外可逆性损伤区的代名词。
    在围绕缺血脑组织核心的周边区存在缺血不完全区域半暗带,细胞可能较长时间地存活,可能启动其他调节细胞死亡的生化机制。这些过程包括参与程序化细胞死亡的蛋白表达,如Bcl-2(B细胞淋巴瘤)家族蛋白和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在天门冬氨酸残基处裂解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前体酶原)。这类蛋白的作用可导致凋亡,是一种有别于细胞坏死的程序化细胞死亡,特点是核染色质向边缘浓聚,DNA裂解成特定长度的片段(核小体),细胞膜相对保存完整,质膜呈泡状形成凋亡小体和不伴炎性反应的吞噬作用。如果在脑组织不可逆性坏死前缺血脑组织的血流得以恢复,临床症状和体征呈现为短暂性;如果持久性血流阻断导致不可逆的缺血损伤或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或半影区的特征是,由于存在侧支循环,可以获得部分血液供应,尚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如果血流恢复使脑代谢改善,脑组织损伤及功能缺失仍可逆转,但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或可转化为正常灌注区,也可转化为梗死区。因此,保护可逆性损伤的神经元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
    (2) 时间窗(time window):大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表明,脑动脉阻塞后脑组织缺血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进程及脑梗死病变的形成需要数小时,因而临床上为阻断此病理过程提供了时间。在脑细胞不可逆死亡之前,可能抢救缺血半暗带可逆性损伤神经元的时间即为治疗窗(therapy window)。Lassen(1984)等认为,半暗带仅存在1~3小时。动物实验证明,MCA闭塞3小时时与最终闭塞时的脑梗死体积相同,提示必须在治疗窗内改善脑血流才能挽救缺血半暗带。抢救缺血半暗带的关键是超早期溶栓治疗,及时恢复脑缺血组织的血流。
    神经元对缺血最为敏感,其次是少突胶质细胞、星形细胞及内皮细胞。在实验动物,不同部位的神经元对缺血易感性依次为海马、小脑、纹状体和新皮质。脑缺血治疗窗与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缺血愈严重,导致神经元不可逆损伤的时间愈短。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通过侧支循环获得血流,使神经元维持在泵衰竭水平之上与电活动水平之下。脑缺血超早期治疗窗的机制,主要是自由基(free radical)过度形成,以及自由基瀑布式连锁反应,导致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细胞毒性及酸中毒等一系列变化。
    目前普遍认为,急性脑梗死治疗窗为发病后6小时,但介入性溶栓治疗窗通常为发病3小时内。超早期治疗通常是指在治疗窗内采取溶栓和脑保护措施,尽量使神经元得以存活,缩小梗死病灶的体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3) 再灌注损伤(reperfusion damage):脑动脉闭塞后若出现血流再通,恢复氧与葡萄糖的供应,脑组织缺血损伤理应得到恢复。事实上,存在有效的再灌注时间即再灌注窗(reperfusion window)。如果脑血流再通超过了再灌注窗的时限,脑损伤仍可继续加剧,导致死亡率增加,称为再灌注损伤。缺血半暗带及再灌注损伤概念的提出,更新了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观念,脑梗死超早期治疗关键是抢救缺血半暗带和减轻再灌注损伤。
    近年研究表明,减轻再灌注损伤的核心是积极采取脑保护措施。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在不增加血流情况下可能使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提示局灶性脑缺血的最终结局并非仅由血流阈所决定,竞争性与非竞争性谷氨酸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梗死周围半暗带去极化和Ca2+内流等,可能减小梗死的体积。这类脑保护剂包括:苯噻唑衍生物Lubeluzole可对抗NO导致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Hantson 1998);镇静剂和抗惊厥药氯甲噻唑(Clomethiazole)为GABA激动剂,对动物脑缺血模型有保护作用;镁盐可阻断NMDA受体,对全脑和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有保护作用;以及甘氨酸受体拮抗剂GV150 526、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Cerestat、稳定细胞膜的胞磷胆碱等。
    (4) 神经功能联系不能(diaschisis,DC):BrownSequard早在1870年就发现,脑局灶性损害时在远离病灶区域出现脑功能过度兴奋或抑制的现象,后来人们将其称为神经功能联系不能。近年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的研究证实,脑梗死中心区rCBF及代谢明显降低,周围的缺血半暗带出现一过性过度灌注,在远离病灶部位出现DC,表现rCBF及代谢率降低。例如,发生在大脑半球称为失联络现象;出现于对侧小脑称之为交叉性小脑联系不能(cross cerebellar dysconnection,CCD),长时间的CCD常伴持续性肌张力低下,提示小脑功能损害。CCD也称交叉性小脑远隔功能障碍,顶叶梗死时出现CCD最严重,额叶和颞叶梗死次之,基底节区较丘脑病变更易引起CCD,脑桥上部病变也可出现,脑桥中下部病变不出现,幕上肿瘤及动静脉畸形(AVM)也可能发生。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或AVM均可出现CCD,与病变的性质无关,可能与皮质-脑桥-小脑通路或齿状核-红核-丘脑通路损伤有关。
    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及PET的应用,使脑卒中的DC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一侧大脑半球梗死导致对侧半球的对应部位发生供血减少及代谢障碍,称为镜像性神经功能联系不能(mirror diaschisis)(Baron 1992)。在脑干、小脑卒中也可引起DC,例如一侧脑桥梗死时,同侧额叶及对侧小脑半球99m锝-六甲基丙烯胺污(99mTc-HMPAO)的相对活性降低,有时可见双侧小脑半球供血减少或显著不对称。有时临床可能发现脑卒中患者的部分症状体征难以用原发病灶来解释,可能与DC机制有关。例如,一侧丘脑卒中患者出现神经精神障碍,PET检查显示从发病4天至98个月,双侧大脑皮质的氧耗及葡萄糖利用率始终降低。一例61岁男性患者,MRI显示左侧丘脑前部小梗死灶,临床出现进行性智能障碍,如顺行性遗忘、语言障碍和口述困难等,SPECT显示病灶侧的额叶、颞叶和枕叶,以及对侧小脑的DC征象。脑卒中出现DC可能机制是,大脑皮质深部梗死可能合并皮质低灌注,病灶半暗带延伸至皮质所致。
    (5) 迟发性脑损伤(delayed brain damage):Kirino(1984)通过沙土鼠脑缺血实验提出海马区缺血的三种变化:CA4区出现缺血性细胞改变(ICC),CA2区出现反应性变化(RC),CA1区发生慢性广泛的神经元丧失,提出了迟发性神经元坏死(delayed neuronal death,DND)的概念,实际上DND就是细胞凋亡,可能与过度释放的兴奋性氨基酸(EAA)神经毒性作用,导致细胞内钙超载、自由基毒性、酸中毒、花生四烯酸产生及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失衡等有关。
    (6) 缺血性神经元凋亡(ischemic neuron apoptosis):传统观点认为,缺血性神经元死亡为细胞坏死,Gwag等(1999)首先在皮质神经元离体实验中揭示谷氨酸介导的细胞凋亡。海马、下丘脑、大脑及小脑皮质神经元对短暂性脑缺血极为敏感,短暂缺血后中心区神经元很快出现坏死,周围区神经元以海马CA1区锥形细胞最明显,经过1~2日潜伏期才出现迟发性神经元坏死(DND)。缺血后细胞凋亡的高峰出现在缺血后1~5日,持续约4周。在脑缺血周边区可出现神经元、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及内皮细胞表达bcl-2蛋白,提示非致死性脑损伤诱导细胞产生bcl-2抵抗细胞凋亡;缺血脑组织还可检出Fas抗原mRNA表达显著增加,提示Fas在细胞凋亡中也起作用。
    脑缺血性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表现是:①自由基形成增加;②转录信号激活,如细胞外液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EAA显著升高,缺血皮质内二磷酸肌醇分解物明显升高,磷脂酶C激活,蛋白激酶C(PKC)激活,磷脂酶A2激活导致花生四烯酸及代谢产物释放,诱导即刻早期基因(immediate early genes,IGEs)表达;③缺血后基因表达,应用Northern杂交、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在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发现c-jun,c-fos、jun-b等IEGs表达,用RT-PCR发现局灶性脑缺血模型Cyclin D1和c-myb表达;晚期基因(late gene)如神经生长因子基因等过量表达;诱导抗死亡基因p53表达等。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 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根据病变的部位、体积及性质,可分为:
    (1) 大面积脑梗死:通常是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完全性卒中,表现病灶对侧完全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椎基底动脉主干梗死可伴头痛、意识障碍、四肢瘫和多数脑神经麻痹等,呈进行性加重,可出现明显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征象,甚至发生脑疝。
    (2) 分水岭梗死(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CWSI):是相邻血管供血区之间的分水岭区或边缘带(border zone)缺血,多因血流动力学障碍所致,典型者发生于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伴全身血压降低时,亦可由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引起。临床通常呈卒中样发病,多无意识障碍,症状较轻、恢复较快。结合MRI检查可分为以下类型:
    1) 前型:是ACA与MCA供血区的分水岭脑梗死,表现以上肢为主的中枢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一般无面舌瘫,可有情感障碍、强握反射和局灶性癫痫发作等;主侧病变可出现经皮质运动性失语,双侧病变出现四肢瘫、智能障碍或痴呆。病灶位于额中回,可沿前后中央回上部呈带状前后走行直达顶上小叶。
    2) 后型:病灶位于顶、枕、颞交界区,是MCA与PCA,或ACA、MCA及PCA皮质支的分水岭区。偏盲最常见,多以下象限盲为主;可有皮质性感觉障碍、轻偏瘫或无瘫痪;约1/2的病例有情感淡漠,可有记忆减退和Gerstman综合征(角回受损),主侧病变出现认字困难和经皮质感觉性失语,非主侧病变偶见体象障碍。
    3) 皮质下型:是ACA、MCA及PCA的皮质支与深穿支间,或ACA回返支(Heubner动脉)与MCA豆纹动脉间分水岭区梗死。病灶位于大脑深部白质、壳核、尾状核等,可出现纯运动性轻偏瘫和(或)感觉障碍及不自主运动等。
    (3) 多发性脑梗死(multiple infarct):通常是2个或2个以上不同供血系统的脑血管闭塞,导致多个梗死,为反复发生脑梗死所致。
    (4)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由于脑梗死供血区内动脉坏死,血液漏出继发出血,常见于大面积脑梗死。
    2.依据脑缺血事件的症状体征及演进过程,可分为以下常见类型:
    (1) 完全性卒中(complete stroke):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完全,常于起病6小时内病情达到高峰。通常为大血管主干或多支动脉如MCA、ACA闭塞,出现完全性偏瘫,病情重,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深昏迷或死亡;但并不意味受累血管支配区完全受累,也并非病情不能改善。
    (2) 进展性卒中(progressive stroke):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小时或更长时间仍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甚至经过治疗仍继续恶化。
    (3) 短暂性缺血发作(TIA):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
    (4)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reversible ischemic neurologic deficit,RIND): 临床可见某些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但可在数日内完全或近于完全消失,一般不遗留后遗症,有时用RIND描述,临床也称为小卒中。可能由于侧支循环较充分地代偿,缺血未导致不可逆性神经元损伤。
    3.TOAST病因分型 当前国际上广泛使用。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进行病因分型有助于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及选择二级预防措施。该分型将缺血性卒中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及不明原因型等(Adams1993)。
    4.英国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的Bamford分型,近年来被广泛采用。根据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表现分为四型,简便适用,具有极好的临床可操作性。
    (1) 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表现为三联症: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如意识障碍、失语及视空间障碍等;对侧同向性偏盲;对侧偏瘫。
    (2) 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表现为上述三联症中之二项,或只有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或感觉、运动功能缺失,症状较TACI局限。
    (3) 后循环梗死(POCI):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综合征。例如,交叉性瘫或交叉性感觉障碍;四肢瘫及双侧感觉障碍;双眼共轭运动障碍;小脑功能障碍不伴长束体征;孤立的视野缺损或皮质盲等。
    (4) 腔隙性梗死(LACI):通常表现为常见的腔隙性综合征,如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感觉运动性卒中,以及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等。
    1.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中老年,动脉炎以中青年多见。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患者常患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约25%的病例曾有TIA,诸如肢麻、无力发作等,局灶性体征多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 ~2日达到高峰,意识清楚或有轻度意识障碍。缺血性卒中综合征包括:前循环缺血综合征、后循环缺血综合征及边缘带缺血综合征。前循环及后循环缺血症状和体征(表3-6-10)主要取决于闭塞的动脉及病变部位、血栓形成速度及大小、侧支循环状况等,多数患者通常有多个症状和体征。
    表3-6-10 前循环和后循环缺血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和体征发生率(%)
    前循环后循环
    头痛253
    引自Greenberg DA,et al. 临床神经病学.第5版. 王维治,王化冰,等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是指非常有用的鉴别特征)
    2. 巨细胞动脉炎患者导致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不常见的原因,体格检查可见颞动脉触痛、结节或波动消失,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管造影或彩色双通道超声检查显示动脉狭窄或闭塞,颞动脉活检可以确诊。对短暂性单眼失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尤其老年患者应考虑巨细胞性动脉炎的可能,因本病对皮质类固醇治疗反应良好,可避免发生永久性失明并发症。肉芽肿性血管炎可导致头痛、轻偏瘫等,CSF通常可见淋巴细胞增多,蛋白增高,血管造影可证明小动脉和静脉局灶性和节段性狭窄,但全身血管不受累,脑膜活检有诊断价值;单用皮质类固醇或合用环磷酰胺治疗可能有益。
    3.患者的病史常提示存在诱发因素或危险因素,如TIA、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女性口服避孕药,吸烟史等;缺血性或瓣膜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及血液病可增加卒中风险;以及脑血管近于完全阻塞或侧支循环不良患者,如应用降压药过度降压可促发脑卒中。
    4.相关症状 如少数卒中患者起病时伴癫痫发作,栓塞可能更常见。卒中后癫痫发生率约为10%,皮质卒中的癫痫风险约25%,如皮质卒中伴持续运动功能缺失则为50%。头痛见于约25%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可能由于侧支血管急性扩张所致。
    5.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一般体格检查重点是寻找潜在的全身性病因,特别是可治性病因,诸如高血压,比较两侧血压与脉搏可发现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或主动脉缩窄;检眼镜检查在视网膜血管发现栓塞物可提示前循环栓塞的证据;颈部检查可发现颈动脉搏动消失或颈动脉杂音,但需注意颈动脉显著狭窄可不闻及杂音,而大的杂音也可能不伴狭窄;心脏杂音或心律失常可能提示心源性栓塞;颞动脉触诊发现触痛、小结节或无脉症可提示巨细胞动脉炎的诊断。
    6.神经系统检查可能确定病变部位,并提示卒中的病因及最佳处理方法。例如,若有明确证据显示前循环受累,可采用血管造影评估介入治疗矫正颈动脉病变的方案;若确定症状归诸于后循环或腔隙性梗死,则可能采取药物治疗。若发现认知功能障碍伴有失语,提示前循环皮质病变,潜在病变不可能在后循环,也不可能是腔隙性梗死;如有非优势半球病变导致的顶叶综合征,如偏侧忽视或结构性失用,提示为大脑中动脉下部分支卒中;如存在视野异常同样可排除腔隙性梗死,但前循环或后循环卒中均可出现偏盲,如单独出现偏盲提示大脑后动脉梗死;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或核间性眼肌麻痹提示后循环病变导致脑干梗死;轻偏瘫可由前循环供血的脑皮质区病变、椎基底动脉供血的脑干下行运动通路病变或皮质下(放射冠、内囊)或脑干腔隙性梗死所致,以面部、手及上肢为主的轻偏瘫通常提示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病变,面部、上肢及下肢均等性轻偏瘫可能为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或为内囊腔隙性梗死;交叉瘫如一侧面部与对侧肢体瘫通常定位于脑桥面神经核水平与延髓锥体交叉之间;皮质感觉如实体觉和图形觉缺失而初级感觉形式保存,意味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的脑皮质功能缺失;孤立的偏身感觉缺失不伴运动受累通常源于腔隙性梗死;交叉性感觉缺失常见于延髓外侧(Wallenberg)综合征;偏身共济失调通常指示同侧脑干或小脑病变,但也可因内囊腔隙性病变所致。
  • +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为检出可治性病因及排除临床颇似卒中的疾病。全血细胞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可能发现卒中的病因,如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贫血病等;红细胞沉降率增高可指示巨细胞动脉炎或其他血管炎;血糖检出低血糖或高渗性非酮性高血糖症可出现貌似卒中的局灶性神经体征;血清胆固醇和脂质检测可为卒中风险因素等;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1. CT或MRI检查 作为卒中患者首要的常规检查,可区别梗死性与出血性,排除颇似卒中的其他病变如肿瘤、脓肿,并定位病灶的所在。由于CT极为普及与快速,对缺血与出血易作出关键性鉴别,初诊时优先选用。MRI有利于证明早期缺血性梗死,显示脑干和小脑缺血性卒中,以及发现静脉窦血栓性闭塞等。
    CT通常在24小时后逐渐显示脑梗死为边界不清的稍低密度病灶(图3-6-7),梗死灶常为楔形,分水岭梗死可呈条形;脑沟变浅或消失,灰白质分界不清,较大的梗死可有不同程度脑水肿及占位征象;数日后低密度梗死灶显示愈加清楚,出血性梗死呈混杂密度;CT显示较小的脑干、小脑梗死灶可不清楚。在脑梗死后2~3周(亚急性期)的梗死吸收期,因缺血灶水肿消退及吞噬细胞浸润,梗死区密度较前增高,梗死区内及边缘出现弧形或结节状等密度或高密度影,病灶边缘变得不清,小病灶可为等密度,称为模糊效应(fogging effect)。
    图3-6-7 CT显示右侧顶枕叶低密度梗死灶
    脑栓塞或大面积脑梗死常发生出血性梗死,可能与应用溶栓、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有关。出血性梗死在CT上可见:①中心型:楔形梗死区较大,出血发生于梗死中心区,出血量较大;②边缘型:梗死灶可大可小,出血灶见于梗死区周边,量较小,呈带状、弧状、脑回状或环状等;③混合型:为上述两型的表现,以一种为主。由于出血性梗死的低密度梗死灶通常较大,梗死区内血肿密度不均匀,不破入脑室系统,可与脑出血鉴别。
    MRI检查在发病数小时后可显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脑梗死灶(图3-6-8),可显示血管源性水肿。出血性梗死可见梗死灶中混杂T1WI高信号及T2WI低信号。弥散加权像(DWI)在出现症状数分钟后即可发现缺血灶,并可早期确定病变部位、大小,早期检出小梗死灶较标准MRI更敏感(图3-6-9);灌注加权像(PWI)可显示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发现弥散-灌注不匹配,即PWI显示低灌注区而无与其相应大小的弥散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但目前常规用于选择溶栓患者的证据尚不充分。梯度回波序列可发现CT不能显示的无症状性微出血。
    图3-6-8 MRI可见右颞、枕叶大面积脑梗死病灶,T1W略低信号(A),T2W高信号(B),外侧裂池明显变窄,脑沟消失,该患者的枕叶由颈内动脉供血,为变异型
    图3-6-9 48岁男性高血压患者,左侧肢体无力伴语笨21小时,DWI显示右侧脑室旁弥散受限的急性期缺血病灶
    2. 脑血管造影 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需要选择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MRA及CTA通常可显示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以及动脉瘤、血管畸形及moyamoya病等,以DSA作为参考标准,MRA发现椎动脉及颅外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0%-100%,MRA可显示颅内大血管近端闭塞或狭窄,但对远端或分支显示不清(图3-6-10)。DSA是当前检查血管病变的金标准,被广泛用于动脉闭塞、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以及与卒中相关的血管炎、moyamoya病、纤维肌性发育异常、颈动脉或椎动脉夹层等,以及确定前循环TIA适合外科治疗的颈动脉颅外段病变;但主要缺点是有创性和有一定的风险。
    图3-6-10 56岁男性患者MRA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局限性狭窄
    3. 常规心电图 检出未被发现的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如房颤导致栓塞性卒中。
    4.超声检查 颈动脉彩色双通道超声对发现颅外颈部血管病变,特别是狭窄和斑块很有帮助,但不能作为手术治疗的依据。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检查颅内血流、微栓子及监测治疗效果,但受操作技术水平和骨窗影响较大。
    5.超声心动图 检查在房颤患者可证实栓塞性卒中的心脏病变,可发现心脏附壁血栓、心房黏液瘤和二尖瓣脱垂等。
    6.脑电图 对评价卒中极少有用,但在合并癫痫发作患者或难以区分癫痫发作与TIA的患者,可能有助于鉴别。
    7.腰穿及脑脊液检查 仅在选择性病例进行,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证明脑膜血管性梅毒(反应性VDRL)导致的卒中。
    8.【病理】
    1).脑动脉的梗死分布 尸检大体所见,新的梗死通常累及皮质与白质,可见病变组织肿胀、软化。显微镜下显示神经元急性缺血改变,如皱缩、小空泡形成及深染,胶质细胞破坏,小血管坏死,神经轴突和髓鞘破坏,以及血管源性水肿引起间质液体积,某些病例可见梗死区血管周围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典型伴脑水肿,发病后4~5天为高峰。大多数大面积脑梗死发病后1周内死亡归因于脑水肿继发脑疝所致,可见肿胀的受累半球引起同侧扣带回疝,在大脑镰游离缘下方脑组织越过中线,随之经小脑幕切迹向下移位。
    2). 脑动脉硬化(cerebral arteriosclerosis)包括三种病变
    (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早期病变为血管内膜条状脂质浸润,镜下可见内膜下吞噬类脂质的巨噬细胞聚集,病变进展条状浸润可演变为粥样硬化斑,镜下见细胞内类脂质形成晶体,HE染色可见菱形间隙,纤维细胞增多,钙盐沉积,内膜坏死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等;脱落的斑块形成栓子导致颅内远端血管栓塞缺血。
    (2) 淀粉样血管病(amyloid angiopathy)或称为嗜刚果红血管病(congophilic angiothy):淀粉样变性多见于脑叶,刚果红染色显示清楚,出现动脉壁节段性纤维变形坏死,引起血管扩张或微动脉瘤,易发生出血。
    (3) 小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发生在毛细血管前小动脉,与粥样硬化不同,无内膜类脂质沉积。早期管壁中层平滑肌增生,随后中层及内膜胶原纤维增生及玻璃样变,导致管壁变厚及管腔狭窄,可破裂或阻塞引起局灶性脑软化。
    3).血栓形成是活体血管内发生血液凝固,发生率在颈内动脉起始部及虹吸部为29%,大脑中动脉43%,大脑后动脉9%,大脑前动脉5%,基底动脉7%,椎动脉7%。多发生于动脉粥样硬化内膜溃损面,镜下可见血管损伤处血小板附着,呈颗粒状突入管腔,脱落形成栓子,红细胞和白细胞被网入纤维素网内,反复发生形成血栓。血栓头部主要由血小板、纤维素和白细胞组成,呈白色,称为白色血栓;血栓尾部主要由红细胞组成,呈红色,称红色血栓。
    4). 脑梗死 约4/5的脑梗死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仅占1/5。血栓形成和栓塞引起血管闭塞,导致供血区脑软化或梗死,软化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动脉闭塞多导致缺血性软化,静脉阻塞几乎完全为出血性软化。
    (1) 缺血软化病变分三期:①坏死期:与正常组织不易区别,坏死区略肿胀,脑膜血管显著充血,切面略显隆起,较正常稍硬;镜下神经细胞大片消失,胶质细胞核固缩、破裂或溶解,小血管高度充血,管腔内有多数白细胞,坏死区可见散在或聚集的中性多形核细胞;②软化期:数日后病变区变软,切面呈淡黄色,灰白质界限不清;镜下可见神经细胞及纤维消失,被格子细胞(即小胶质细胞在普通包埋时因脂肪溶解而成格子状)、星形胶质细胞及纤维替代;③恢复期:病变区呈凹陷状,大者为囊肿样,囊中含清亮或浑浊液体,囊可形成多房状,或为较硬的瘢痕组织,镜下可见瘢痕组织主要由星形细胞及纤维组成。
    (2) 脑缺血病变临床病理分五期:①超早期(1 ~6小时):病变区脑组织常无明显改变,可见部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肿胀,线粒体肿胀空泡化;②急性期(6~24小时):缺血区脑组织苍白,轻度肿胀,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呈明显缺血性改变;③坏死期(24~48小时):可见大量神经细胞消失,胶质细胞坏变,中性粒细胞、单个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脑组织明显水肿;④软化期(3日~3周):病变区液化变软;⑤恢复期(3~4周后):液化坏死的脑组织被吞噬清除,胶质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增多,小病灶形成胶质瘢痕,大病灶形成卒中囊,此期持续数月至2年。
    5). 出血性脑软化 常为脑栓塞和静脉阻塞所致,风湿性心脏病继发脑栓塞和接近皮质的脑梗死易继发出血。大体可见黄色囊壁或黄色液体;镜下除出血灶,与缺血性软化改变基本相同,可见充满含铁血黄素的格子细胞。
  • +诊断
    诊断:
    脑卒中的评估和诊断包括:病史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疾病诊断和病因分型等。
    (一)病史和体征
    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若于睡眠中起病,应以最后表现正常的时间作为起病时间。其他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血管及心脏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 用、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
    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3.用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常用量表有:(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2)中国脑卒 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3)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
    (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
    1.脑病变检查:(1)平扫CT:急诊平扫CT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2)多模式CT:灌注CT可区别 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改变,因此可识别缺血半暗带。对指导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及血管内取栓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3)常规MRI:常规MRI(T1加权、T2加权及质子相)在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及 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方面明显优于平扫CT。可识别亚l临床缺血灶,无电离辐射,不需碘造影剂。但有费用较高、检查时间稍长及患者本身的禁忌证(如有心脏起搏器、金属植入物或幽闭恐怖症)等局限。(4)多模式MRI :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水抑制成像和梯度回波、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等。DWI在症状出现数分钟内就可发现缺血灶并可早期确定大小、部位与时间,对早期发现小梗死灶较常规MRI更敏感。 梯度回波序列/SWI可发现CT不能显示的无症状性微出血,但对溶栓或抗栓治疗的意义研究结果不一致,尚待更多证据,AHA/ASA不推荐在静脉溶栓治疗前常规进行MRI检查来排查颅内微出血。PWI可显示脑血流动力学 状态。CT灌注及MR灌注和弥散成像可为选择适合再灌注治疗(如静脉溶栓、血管内取栓及其他血管内介入方法)的患者提供更多信息,弥散一灌注不匹配(PWI显示低灌注区而无与之相应大小的弥散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缺 血半暗带。然而,目前常规用于选择静脉溶栓患者的证据尚不充分,正在进行更多研究。AHA/ASA不推荐对发病6 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用灌注检查来选择适于机械取栓的患者,推荐对于距最后正常时间6—24 h 的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进行包括CT灌注、MRI—DWI或MRI灌注成像在内的多模影像辅助患者的评估、筛选是否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
    2.血管病变检查:颅内、外血管病变检查有助于了解卒中的发病机制及病因,指导选择治疗方法,但在起病早期,应注意避免因此类检查而延误溶栓或血管内取栓治疗时机。
    常用检查包括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
    颈动脉超声对发现颅外颈部血管病变,特别是狭窄和斑块很有帮助;TCD可检查颅内血流、微栓子及监测治疗效果,但其局限性是受操作技术水平和骨窗影响较大。
    MRA和CTA可提供有关血管闭塞或狭窄信息。以DSA为参考标准,MRA发现椎动脉及颅外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约为70%~100%。MRA和CTA可显示颅内大血管近端闭塞或狭窄,但对远 端或分支显示有一定局限。HRMRI血管壁成像一定程度上可显示大脑中动脉、颈动脉等动脉管壁特征,可为卒中病因分型和明确发病机制提供信息。
    DSA的准确性最高,仍是当前血管病变检查的金标准,但主要缺点是有创性和有一定风险。
    (三)实验室检查及选择
    对疑似卒中患者应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以便排除类卒中或其他病因。
    所有患者都应做的检查:①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②心电图和心肌缺血标志物;③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④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 间(AFIT);⑤氧饱和度。
    由于人群中出现血小板异常和凝血功能异常的几率低,一项单中心研究提示结合患者临床特点及病史判断没有显著出血倾向时,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在血液化验结果回报之前,开 始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显著缩短DNT,且未降低安全性。AHA/ASA也有相关推荐,不过在我国临床实践中一定在充分评估获益与风险后决定。
    部分患者必要时可选择的检查:①毒理学筛查;②血液酒精水平检测;③妊娠试验;④动脉血气分析(若怀疑缺氧);⑤腰椎穿刺(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CT未显示或怀疑卒中继发于感染 性疾病);⑥脑电图(怀疑痫性发作);⑦胸部X线检查。
    (四)诊断标准
    过去对缺血性脑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鉴别主要依赖症状、体征持续时问,TIA一般在短时间内很快完全恢复,而脑梗死症状多为持续性。近年来影像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脑 卒中认识精确性的提高,对二者诊断的时间概念有所更新。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一11)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定义,有神经影像学显示责任缺血病灶时,无论症状/体征持续时间长短都可诊断缺血性脑卒中, 但在无法得到影像学责任病灶证据时,仍以症状/体征持续超过24 h为时间界限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应注意多数TIA患者症状不超过0.5—1 h。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影像学出现责任病灶或症彬体征持续24 h 以上;(4)排除非血管性病因;(5)脑CT/MRI排除脑出血。
    (五)病因分型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发病机制分型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和选择二级预防措施。当前国际广泛使用急性卒中Or910172治疗试验(TOAST)病因/发病机制分型,将缺血 性脑卒中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5型。
    (六)诊断流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流程应包括如下5个步骤:
    第一步,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
    第二步,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第三步,卒中严重程度?采用神经功能评价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第四步,能否进行溶栓治疗?是否进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核对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五步,结合病史、实验室、脑病变和血管病变等资料进行病因分型(多采用TOAST分型)。
    (1)按上述诊断流程处理疑似脑卒中患者(I级推荐,C级证据)。(2)对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行头颅平扫CT或MRI(T1/T2/DWI)检查(I级推荐,C 级证据)。(3)应进行必要的血液学、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查(I级推荐,C级证据),尽量缩短检查所需时间(I级推荐,C级证据)。(4)应行心电图检查(I级推荐,C级证据),有条件时应持续心电监测(Ⅱ级推荐,C级证据) 。(5)运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病情程度(1I级推荐,C级证据)。(6)在不影响溶栓或取栓的情况下,应行血管病变检查(Ⅱ级推荐,C级证据);必要时根据起病时间及临床特征行多模影像评估,以决定是否进行血管 内取栓(Ⅱ级推荐,A级证据)。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 脑梗死与小量壳核出血的临床表现颇相似,大面积脑梗死的症状体征也与大量脑出血类似,应注意鉴别(见表3-6-11)。在所有的鉴别点中,起病状态与起病速度最为重要,临床上动态起病、病情进展较快常提示脑出血,安静状态起病、病情进展较缓慢常提示脑梗死。此外,与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鉴别可根据外伤史,硬膜下血肿CT显示新月形混杂密度病变,伴占位效应;与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可根据发病时极剧烈头痛、较显著意识水平下降或体检发现颈强等,CT或MRI可排除这些疾病。
    表3-6-11 脑梗死与脑出血的鉴别点
  • 鉴别点脑梗死脑出血
    发病年龄多为60岁以上多为60岁以下
    神经体征多为非均等性偏瘫(大脑中动脉主干或多为均等性偏瘫(基底节区)
    CT检查脑实质内低密度病灶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
    ·是指最重要的是起病状态和起病速度两条
    (2) 脑栓塞起病急骤,局灶性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常有心源性栓子来源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或合并心房纤颤等,常见大脑中动脉栓塞引起大面积梗死,导致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可伴痫性发作。
    (3) 急性起病的CNS局灶性功能功能缺失患者,如其症状体征与任何单一的脑动脉分布区功能不一致时,应怀疑局灶性脑缺血以外的潜在病变。例如某些颅内肿瘤可呈卒中样发病,出现偏瘫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若颅内压增高征象如视乳头水肿时不明显,可与脑梗死混淆,CT或MRI检查可发现肿物、明显脑水肿及占位效应等。
    (4) 代谢性障碍,特别是低血糖和高渗性非酮症性高血糖可出现卒中样表现,因此,所有表现卒中的患者都应检测血糖水平。应谨记卒中患者若无很严重的局灶性功能缺失时,典型地不会出现意识障碍,在代谢性脑病患者却可出现。
  • +治疗
    治疗:
    (一)呼吸与吸氧
    推荐意见:(1)必要时吸氧,应维持氧饱和度>94%。气道功能严重障碍者应给予气道支持(气管插管或切开)及辅助呼吸。(2)无低氧血症的患者不需常规吸氧。
    (二)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
    (1)脑梗死后24 h内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病情,有条件时进行持续心电监护24 h或以上,以便早期发现阵发性心房纤颤或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2)避免 或慎用增加心脏负担的药物。
    (三)体温控制
    (1)对体温升高的患者应寻找和处理发热原因,如存在感染应给予抗感染治疗。(2)对体温>38 度的患者应给予退热措施。
    (四)血压控制
    1.高血压:约70%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1I,原因主要包括:病前存在高血压、疼痛、恶心呕吐、焦虑、躁动等。多数患者在卒中后24 h内血压自发降低。病情稳定面无颅 内高压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24 h后血压水平基本可反映其病前水平。目前针对卒中后早期是否应该立即降压、降压目标值、卒中后何时开始恢复原用降压药及降压药物的选择等问题的研究进展不多,尚缺乏充分 可靠研究证据。国内研究显示,入院后约1.4%患者收缩压≥220 mm Hg(1 mmHg=0.133 kPa),5.6%患者舒张压≥120 mm Hg。由于发病后48或72h内启动降压治疗的获益尚不明确,AHA/ASA推荐对收缩压I>200 mmHg或 舒张压≥110 mmHg、未接受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无需要紧急降压处理的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可在发病后24 h内将血压降低15%。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降压试验(TheChina Antihypertensive Trial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CATIS),观察了4 07l例48 h内发病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人院24 h后)患者接受强化降压治疗对14d内、出院时及3个月死亡和严重残疾的影响,结果提示强化降压组无明显获益,但可能是安全的。
    对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较为一致,但对于接受血管内治疗患者血压管理,尚无高水平临床研究。AHA/AsA推荐对未接受静脉溶栓而计划进行动脉内治疗的患者,手 术前应控制血压水平≤180/110 mmHg。血管开通后对于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低于基础血压20~30mmHg,但不应低于90/60 mmHg。我国推荐接受血管内取栓治疗患者术前血压控制在180/105mmHg。
    2.卒中后低血压:卒中后低血压很少见,原因有主动脉夹层、血容量减少以及心输出量减少等。应积极查明原因,给予相应处理。
    (1)缺血性脑卒中后24 h内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应先处理紧张焦虑、疼痛、恶心呕吐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血压持续升高至收缩压≥20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的患者,可予降压治疗,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可选用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等静脉药物,建议使用微量输液泵给予降血压药,避免使用引起血压急剧下降的药 物。(2)准备溶栓及桥接血管内取栓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00 mmHg。对未接受静脉溶栓而计划进行动脉内治疗的患者血压管理可参照该标准,根据血管开通情况控制术后血压水平,避免过度灌 注或低灌注,具体目标有待进一步研究。(3)卒中后病情稳定,若血压持续≥140/90 mmHg,无禁忌证,可于起病数天后恢复使用发病前服用的降压药物或开始启动降压治疗。(4)卒中后低血压的患者应积极寻找和处理 原因,必要时可采用扩容升压措施。可静脉输注0.9%氯化钠溶液纠正低血容量,处理可能引起心输出量减少的心脏问题。
    (五)血糖
    1.高血糖:约40%的患者存在卒中后高血糖,对预后不利。目前公认应对卒中后高血糖进行控制,但对采用何种降血糖措施及目标血糖值仅有少数随机对照试验,目前还无最后结论。
    2.低血糖:卒中后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尽管缺乏对其处理的临床试验,但因低血糖直接导致脑缺血损伤和水肿加重而对预后不利,故应尽快纠正。
    (1)血糖超过10 mmol/L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应加强血糖监测,可将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在7.8~10 mmol/L。(2)血糖低于3.3mmol/L时,可给予10%~20%葡萄糖口 服或注射治疗。目标是达到正常血糖。
    特异性治疗包括改善脑血循环(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扩容等方法)、他汀及神经保护等。
    (一)改善脑血循环
    1.静脉溶栓:静脉溶栓是目前最主要恢复血流措施,药物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尿激酶和替奈普酶。rt—PA和尿激酶是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现认为有效挽 救半暗带组织时间窗为4.5 h内或6 h内。本指南结合相关领域研究进展或共识,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适应证、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进行了部分修改和调整。对相对禁忌证的修订,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接受治疗的患者 人群,但对有相对禁忌证的患者选择是否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时,需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对可能获益的程度及承担的风险充分交代,以保障医疗安全。
    (1)rt—PA:已有多个临床试验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的治疗时间窗包括发病后3 h内、3~4.5 h及6 h内。NINDS试验结果显示,3 h内 rt-PA静脉溶栓组3个月完全或接近完全神经功能恢复者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两组病死率相似,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ECASSⅢ试验结果显示在发病后3~4.5 h静脉使用rt-PA仍然有效。系统评 价分析了12项rt-PA静脉溶栓试验,提示发病6 h内rt-PA静脉溶栓能增加患者良好临床结局。在发病3 h内,80岁以上与80岁以下患者效果相似。发病3~4.5 h内,年龄>80岁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有效性与安全性 与<80岁患者一致,对有卒中既往史及糖尿病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发病3 h内接受治疗同样有效,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如果INR≤1.7,PT≤15 s,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相对安全有效。
    目前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患者13益增多。尚缺乏临床研究评估这些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对于正在服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或直接Xa因子抑制剂的患者,rt—PA静 脉或动脉溶栓可能不利,一般不予推荐,除非实验室检查,如APTT、INR、血小板计数以及蛇静脉酶凝结时间(ECT)、凝血酶时间(TT)或直接Xa因子活性测定正常,或超过48 h未服用这些药物(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 考虑使用。
    在临床工作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适应证尚不能包括所有的情况,原则上无禁忌证均可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不过由于患者情况各异,需结合患者情况个体化考虑。
    对于轻型非致残性卒中、症状迅速改善、发病3~4.5 h内NIHSS评分>25分、痴呆、孕产妇、既往疾病遗留较重神经功能残疾、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惊厥发作(与此次卒中发生相关)、颅 外段颈部动脉夹层、未破裂且未经治疗的颅内小动脉瘤(<10 mm)、少量脑内微出血(1~10个)、近2周有未伤及头颅的严重外伤、使用违禁药物的患者,可在充分评估、沟通的前提下考虑静脉溶栓治疗。
    严格意义上类卒中患者不应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但对于在短时间内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是否进行静脉溶栓治疗需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决定。类卒中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发 生症状性脑出血的风险较低,在排除禁忌证后可对疑似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尽早启动治疗流程,避免由于安排其他诊断性检查延误治疗,但应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代治疗或不治疗的利弊,如发现证据不支持缺 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则应立即停止溶栓治疗。
    在血管内取栓疗效得到证明之前,用多模式MRI或CT帮助选择超过4.5 h但存在半暗带可以溶栓的患者是研究热点,多模影像(如DWI/FLAIR失匹配、MRA/DWI失匹配)可能有助于识别适于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或血管内取栓患者。目前AHA/ASA不推荐使用影像评估方法(多模CT、包括灌注成像在内的MRI)在醒后卒中或发病时问不明患者中筛选接受静脉溶栓候选者。不过最近公布的WAKE-UP卒中研究结果有可 能改变这一观点,研究结果显示利用DWI/FLAIR失匹配原则来指导选择发病时间不明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可获益。
    rt-PA溶栓治疗除存在出血风险外,还有因血管源性水肿引起呼吸道梗阻的报道,应及时发现和紧急处理。
    (2)尿激酶:我国“九五”攻关课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6 h内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试验分为两阶段。第1阶段开放试验初步证实国产尿激酶的安全性,确定了尿激酶使用剂量为100 万~150万IU。第2阶段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发病6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尿激酶(剂量100万IU和150万IU)溶栓相对安全、有效。由于缺乏进一步临床研究,尿激酶静脉溶栓的适 应证、禁忌证及相对禁忌证尚未修订或更新,有待进一步研究。
    (3)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监护:3 h内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相对禁忌证见表2。3~4.5 h内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相对禁忌证见表3。6 h内尿激酶静脉溶栓的适应 证、禁忌证见表4。静脉溶栓的监护及处理见表5。
    (1)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 h内(I级推荐,A级证据)和3—4.5 h(I级推荐,B级证据)的患者,应按照适应证、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见表2,3)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 给予rt-PA溶栓治疗。使用方法:rt-PA 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静脉滴注,其中lO%在最初1 min内静脉推注,其余持续滴注1 h,用药期间及用药24 h内应严密监护患者(见表5)(I级推荐,A级证据)。(2)发病 在6 h内,可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标准严格选择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参照表4)。使用方法:尿激酶100万~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持续静脉滴注30 min,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护患者(表5)(Ⅱ级推荐,B 级证据)。(3)小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0.6 mg/kg)出血风险低于标准剂量,可以减少病死率,但并不降低残疾率,可结合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出血风险等因素个体化确定决策(Ⅱ级推荐,A级证据)。(4)对发病时间未 明或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如果符合血管内取栓治疗适应证,应尽快启动血管内取栓治疗;如果不能实施血管内取栓治疗,可结合多模影像学评估是否进行静脉溶栓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5)静脉团注替奈普酶(0.4 mg/kg)治疗轻型卒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与阿替普酶相似,但不优于阿替普酶。对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且不伴有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替奈普酶(Ⅱ级推荐,B级证据)。(6) 不推荐在临床试验以外使用其他溶栓药物(I级推荐,c级证据)。(7)静脉溶栓治疗是实现血管再通的重要方法(I级推荐,A级证据),静脉溶栓应尽快进行,尽可能减少时间延误,在DNT 60 min的时间内,尽可能缩短时 间。(8)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医师应充分准备应对紧急的不良反应,包括出血并发症和可能引起气道梗阻的血管源性水肿(I级推荐,B级证据)。(9)患者在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尚需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应推迟到溶 栓24 h后开始(I级推荐,B级证据),如果患者接受了血管内取栓治疗,应评估获益与风险后决定是否使用(Ⅱ级推荐,B级证据)。
    2.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血管内机械取栓、动脉溶栓、血管成形术。
    (1)血管内机械取栓:血管内机械取栓是近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最重要的进展,可显著改善急性大动脉闭塞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推荐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由经规范培训 的临床医疗团队执行,严格掌握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适应证。相关进展及推荐意见详见《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18》。
    (2)动脉溶栓:动脉溶栓使溶栓药物直接到达血栓局部,理论上血管再通率应高于静脉溶栓,且出血风险降低。然而其益处可能被溶栓启动时间的延迟所抵消。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显 示,对发病后6 h内重症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动脉使用重组尿激酶原,治疗组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和血管再通率均优于对照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和总病死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0年发表的动脉溶栓系 统评价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提示动脉溶栓可提高再通率和改善结局,但增加颅内出血,病死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缺乏充分的证据证实动脉溶栓的获益,因此,目前一线的血管内治疗是血管内 机械取栓治疗,而不是动脉溶栓。
    (3)血管成形术[急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CEA或CAS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有助于改善脑血流灌注,但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尚不明确。对于神经功能状 态不稳定的患者(例如进展性卒中),急诊CEA的疗效尚不明确。AHA/AsA不推荐常规CEA治疗有重度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经过评估、存在缺血“半暗带”(临床或脑部影像显示脑梗死核心小、 缺血低灌注脑组织范围大)的患者行CEA的疗效尚未确定,应个体化决定。
    (1)遵循静脉阿替普酶溶栓优先原则,静脉溶栓是血管再通的首选方法(I级推荐,A级证据)。如果该患者符合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机械取栓指征,应该先接受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2)对存在静脉溶栓禁忌的部分患者使用机械取栓是合理的(Ⅱ级推荐,C级证据)。(3)缩短发病到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时间,有利于显著改善预后,在治疗时间窗内应尽早实现血管再 通,不应等待观察其他治疗的疗效而延误机械取栓(I级推荐,B级证据)。(4)推荐结合发病时间、病变血管部位、病情严重程度综合评估后决定患者是否接受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5)对发病后不 同时间窗内的患者[发病后6h内可以完成股动脉穿刺者(I级推荐,A级证据)、距最后正常时间6~16 h(I级推荐,A级证据)及距最后正常时间16~24 h者(Ⅱ级推荐,B级证据)],经严格临床及影像学评估后,可进行血管 内机械取栓治疗(参见《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人诊疗指南2018))。(6)发病6 h内由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或未能接受血管内机械取栓的患者,经过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医 院进行动脉溶栓(I级推荐,B级证据)。(7)由后循环大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或未能接受血管内机械取栓的患者,经过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单位进行动脉溶栓,虽目前有在发病24 h内使用的经 验,但也应尽早进行避免时间延误(Ⅲ级推荐,C级证据)。(8)对于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未能实现血管再通的大动脉闭塞患者,进行补救性动脉溶栓(发病6 h内)可能是合理的(Ⅱ级推荐,B级证据)。(9)紧急颈动脉支架 和血管成型术的获益尚未证实,应限于临床试验的环境下使用(Ⅲ级推荐,c级证据)。
    3.抗血小板:大型试验(CAST和IST)研究了卒中后48 h内口服阿司匹林的疗效,结果显示,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随访期末的病死率或残疾率,减少复发,仅轻度增加 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早期(发病后24 h内)联合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21 d可减少轻型卒中(NIHSS评分≤3分)患者90 d内缺血性卒中复发率,近期完成的POINT研究也显示早期(发病后12 h内)使用联合氯吡格雷和 阿司匹林并维持90 d也可降低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但增加出血的风险。
    (1)对于不符合静脉溶栓或血管内取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50~300 mg/d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急性期后可 改为预防剂量(50~300 mg/d)。(2)溶栓治疗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栓24 h后开始使用(I级推荐,B级证据),如果患者存在其他特殊情况(如合并疾病),在评估获益大于风险后可以考虑在阿替普酶静脉溶 栓24 h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Ⅲ级推荐,c级证据)。(3)对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考虑选用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Ⅱ级推荐,c级证据)。(4)对于未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轻型卒中患者(NIHSS评分≤3分),在发病24 h内应尽早启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并维持21 d,有益于降低发病90 d内的卒中复发风险,但应密切观察出血风险(I级推荐,A级证据)。(5)血管内机械取栓后24 h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替罗非班的 疗效与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可结合患者情况个体化评估后决策(是否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等)(11级推荐,C级证据)。(6)临床研究未证实替格瑞洛治疗轻型卒中优于阿司匹林,不推荐替格瑞洛代替阿司匹林用于轻型 卒中的急性期治疗。替格瑞洛的安全性与阿司匹林相似,可考虑作为有使用阿司匹林禁忌证的替代药物(Ⅲ级推荐,B级证据)。
    4.抗凝:急性期抗凝治疗虽已应用50多年,但一直存在争议。Cochrane系统评价纳入24个随机对照试验,所用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类肝素、口服抗凝剂和凝血酶抑制剂等 。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抗凝药治疗不能降低随访期末病死率;随访期末的病死率或残疾率亦无显著下降;抗凝治疗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降低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但被症状性颅内出血增加所 抵消。心脏或动脉内血栓、动脉夹层和椎基底动脉血栓所致缺血性脑卒中等特殊亚组尚无证据显示抗凝的净疗效。3 h内进行肝素抗凝的临床试验显示治疗组90 d时结局优于对照组,但症状性出血显著增加,超早期抗 凝不应替代溶栓疗法。凝血酶抑制剂,如阿加曲班(argatroban),与肝素相比具有直接抑制血块中的凝血酶、起效较快、作用时间短、出血倾向小、无免疫原性等潜在优点。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显示症 状性颅内出血无显著增高。在一项小样本的随机临床研究中,rt—PA静脉溶栓患者联合阿加曲班并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
    (1)对大多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推荐无选择地早期进行抗凝治疗(I级推荐,A级证据)。(2)对少数特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如放置心脏机械瓣膜)是否进行 抗凝治疗,需综合评估(如病灶大小、血压控制、肝。肾功能等),如出血风险较小,致残性脑栓塞风险高,可在充分沟通后谨慎选择使用(Ⅲ级推荐,C级证据)。(3)特殊情况下溶栓后还需抗凝治疗患者,应在24 h后 使用抗凝剂(I级推荐,B级证据)。(4)对存在同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抗凝治疗的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Ⅲ级推荐,B级证据)。(5)凝血酶抑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尚待更多研究证 实。目前这些药物只在临床研究环境中或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使用(Ⅲ级推荐,B级证据)。
    5.降纤:很多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液黏滞度增高,降纤制剂可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并有轻度溶栓和抑制血栓形成作用。
    (1)降纤酶(defibrase):2000年国内发表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显示,国产降纤酶可改善神经功能,降低卒中复发率,发病6 h内效果更显著,但纤维蛋白原降至130 mg/dl以下时增加了出血倾向。2005年发表的中国多中心降纤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3个月功能结局优于对照组,但病死率较对照组轻度增高;治疗组颅外出血显著高于对照组, 颅内出血无显著增加。
    (2)巴曲酶:国内已应用多年,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提示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不良反应轻,但应注意出血倾向M引。另一随机 、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比较了6 h内使用巴曲酶或尿激酶的疗效,显示两组残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其他降纤制剂:如蚓激酶、蕲蛇酶等临床也有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不适合溶栓并经过严格筛选的脑梗死患者,特别是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者可选用降纤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6.扩容:对大多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目前尚无充分随机对照试验支持扩容升压可改善预后。Cochrane系统评价(纳入18个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卒中后早期血液稀释疗法有降低肺栓塞 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趋势,但对近期或远期病死率及功能结局均无显著影响。
    (1)对大多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推荐扩容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2)对于低血压或脑血流低灌注所致的急性脑梗死如分水岭梗死可考虑扩容治疗,但应注意 可能加重脑水肿、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对有严重脑水肿及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不推荐使用扩容治疗(Ⅱ级推荐,C级证据)。
    7.扩张血管:目前缺乏血管扩张剂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证据,需要开展更多临床试验。
    对大多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推荐扩血管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8.其他改善脑血循环药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目的除了恢复大血管再通外,脑侧支循环代偿程度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密切相关,建议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寻找有利于改善脑 侧支循环的药物或方法。
    除前述的药物外,目前国内改善脑血循环的药物主要有:(1)丁基苯酞:丁基苯酞是国内开发的I类化学新药,主要作用机制为改善脑缺血区微循环,促进缺血区血管新生,增加缺血区 脑血流。几项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口服丁基苯酞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显示:丁基苯酞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安全性好。一项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试验对丁基苯酞 注射液和其胶囊序贯治疗组与奥扎格雷和阿司匹林序贯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提示丁基苯酞组功能结局优于对照组,无严重不良反应。(2)人尿激肽原酶:人尿激肽原酶是国内开发的另一个I类化学新药,具有改善脑 动脉循环作用。一项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使用人尿激肽原酶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显示:人尿激肽原酶治疗组功能结局较安慰剂组明显改善且安全。
    在临床工作中,依据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个体化应用丁基苯酞、人尿激肽原酶(Ⅱ级推荐,B级证据)。
    (二)他汀药物
    观察性研究显示他汀药物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但还有待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ASSORT研究显示早期(发病后7 d内)启动他汀治疗与延迟(发病后21 d)启动 疗效并无差异,但发病前已经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继续使用可改善预后。发病后应尽早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他汀药物开展二级预防,他汀药物的种类及治疗强度需个体化决定。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前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可继续使用他汀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2)在急性期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卒中亚型、伴随疾病及耐受性 等临床特征,确定他汀治疗的种类及强度(Ⅱ级推荐,C级证据)。
    (三)神经保护
    理论上,神经保护药物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动物研究也显示神经保护药物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但临床上研究结论尚不一致,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证实。依达拉奉是一种 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国内外多个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提示依达拉奉能改善急性脑梗死的功能结局并安全,还可改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胞二磷胆碱是一种细胞膜稳定剂,几项随机 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对其在脑卒中急性期的疗效进行了评价,单个试验未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项评价胞二磷胆碱对中重度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未显示两组间差异。近年一项荟萃分析提示胞 磷胆碱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获益有限。吡拉西坦的临床试验结果不一致,目前尚无最后结论。
    (1)神经保护剂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I级推荐,B级证据)。(2)上述一些有随机对照试验的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可根据具体情况个体 化使用(Ⅱ级推荐,B级证据)。
    (四)其他疗法
    高压氧和亚低温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五)传统医药
    1.中成药:中成药在我国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已有多年。一项纳入191个临床试验、涉及22种中成药的荟萃分析显示其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研究予以证 实。一项研究中成药(MLC60l/NeuroAiD)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CHIMES)结果显示远期结局指标mR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提示在卒中48 h后接受治疗的患者有获益趋势,有待进 一步研究。
    2.针刺:目前已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疗效的临床试验研究质量参差不齐,结果不一致。Cochrane系统评价共纳入14个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针 刺组远期死亡或残疾人数降低,差异达统计学意义l临界值(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但对针刺与假针刺进行比较的试验未能重复以上结果。2015年发表的针刺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应用的多中心随机单 盲试验结果提示针刺用于急性期是安全的,荟萃分析显示可降低6个月时的病死率或残疾率。
    中成药和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尚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建议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患者意愿决定是否选用针刺(Ⅱ级推荐,B级证据)或中 成药治疗(11I级推荐,C级证据)。
    (一)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
    严重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是急性重症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重症缺血性脑卒中的管理参照《中国重症脑血管病管理共识2015》。应对患者包括年龄、临 床症状、梗死部位、病变范围、颅内压增高的程度及系统性疾病等在内的多种因素综合分析,结合患者及家属治疗意愿,确定脑水肿与颅内压增高的处理原则。
    (1)避免和处理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头颈部过度扭曲、激动、用力、发热、癫痫、呼吸道不通畅、咳嗽、便秘等(I级推荐,D级证据)。(2)建议对颅内压升高、 卧床的脑梗死患者采用抬高头位的方式,通常抬高床头大于30度。(3)甘露醇(I级推荐,c级证据)和高张盐水可明显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少脑疝的发生风险,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种类、治疗剂量及 给药次数。必要时也可选用甘油果糖或呋塞米(Ⅱ级推荐,B级证据)。(4)对于发病48 h内、60岁以下的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伴严重颅内压增高患者,经积极药物治疗病情仍加重,尤其是意识水平降低的患者,可请脑 外科会诊考虑是否行减压术,手术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减少残疾率,提高生活自理率(I级推荐,B级证据)。60岁以上患者手术减压可降低死亡和严重残疾,但独立生活能力并未显著改善。因此应更加慎重,可根据患 者年龄及患者/家属对这种可能结局的价值观来选择是否手术(Ⅲ级推荐,B级证据)。(5)对压迫脑干的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可请脑外科会诊协助处理(I级推荐,B级证据)。(6)因为缺乏有效的证据及存在增加感染性并 发症的潜在风险,不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常规或大剂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I级推荐,A级证据)。(7)不推荐在缺血性脑水肿发生时使用巴比妥类药物(Ⅱ级推荐,c级证据),应进一步研究 低温治疗重度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Ⅱ级推荐,B级证据)。
    (二)梗死后出血性转化
    脑梗死出血转化发生率约为8.5%~30%,其中有症状的约为1.5%~5%。心源性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显示占位效应、早期低密度征、年龄大于70岁、应用抗栓药物(尤其是 抗凝药物)或溶栓药物等会增加出血转化的风险。研究显示无症状性出血转化的预后与无出血转化相比并无差异,目前尚缺乏对其处理的研究证据;也缺乏症状性出血转化后怎样处理和何时重新使用抗栓药物(抗凝和 抗血小板)的高质量研究证据。有关处理措施可参见我国脑出血诊治指南。目前对无症状性出血转化者尚无特殊治疗建议。
    (1)症状性出血转化:停用抗栓(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等致出血药物(I级推荐,c级证据)。(2)恢复开始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时机:对需要抗栓治疗的患者,可于症状 性出血转化病情稳定后10 d~数周后开始抗栓治疗,应权衡利弊;对于再发血栓风险相对较低或全身情况较差者,可用抗血小板药物代替华法林。
    (三)癫痫
    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早期发生率为2%~33%,晚期发生率为3%~67%。目前缺乏卒中后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的研究证据。
    (1)不推荐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I级推荐,B级证据)。(2)孤立发作一次或急性期痫性发作控制后,不建议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Ⅱ级推荐,D级证据)。(3)卒中后2 —3个月再发的癫痫,建议按癫痫常规治疗进行长期药物治疗(I级推荐,D级证据)。(4)卒中后癫痫持续状态,建议按癫痫持续状态治疗原则处理(I级推荐,D级证据)。
    (四)肺炎
    约5.6%卒中患者合并肺炎,误吸是主要原因。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是导致误吸主要危险因素,其他包括呕吐、不活动等。肺炎是卒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5%~25%卒中患者 死于细菌性肺炎。
    (1)早期评估和处理吞咽困难和误吸问题,对意识障碍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肺炎(I级推荐,c级证据)。(2)疑有肺炎的发热患者应根据病因给予抗感染治疗,但不推荐 预防性使用(II级推荐,B级证据)。
    (五)排尿障碍与尿路感染
    排尿障碍在卒中早期很常见,主要包括尿失禁与尿潴留。住院期间40%~60%中重度卒中患者发生尿失禁,29%发生尿潴留。尿路感染主要继发于因尿失禁或尿潴留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约5%出现败血症,与卒中预后不良有关。
    (1)有排尿障碍者,应早期评估和康复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2)尿失禁者应尽量避免留置尿管,可定时使用便盆或便壶(I级推荐,c级证据)。(3)尿潴留者应测 定膀胱残余尿,可配合物理按摩、针灸等方法促进恢复排尿功能。必要时可间歇性导尿或留置导尿(Ⅱ级推荐,D级证据)。(4)有尿路感染者根据病情决定抗感染治疗,但不推荐预防性使用(I级推荐,D级证据)。
    (六)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包括静脉血流淤滞、静脉系统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瘫痪重、高龄及心房颤动者发生DVT的比例更高,症状性DVT发生率为 2%。DVT最重要的并发症为肺栓塞。根据相关研究和指南建议处理如下:
    (1)鼓励患者尽早活动、抬高下肢;尽量避免下肢(尤其是瘫痪侧)静脉输液(I级推荐)。(2)抗凝治疗未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及降低病死率,且增加出血风险,不推荐在 卧床患者中常规使用预防性抗凝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I级推荐,A级证据)。(3)对于已发生DVT及肺栓塞高风险且无禁忌者,可给予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有抗凝禁忌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I级推荐 ,A级证据)。(4)可联合加压治疗(交替式压迫装置)和药物预防DVT,不推荐常规单独使用加压治疗;但对有抗栓禁忌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推荐单独应用加压治疗预防DVT和肺栓塞(I级推荐,A级证据)。(5)对于无抗凝 和溶栓禁忌的DVT或肺栓塞患者,首先建议肝素抗凝治疗,症状无缓解的近端DVT或肺栓塞患者可给予溶栓治疗(I级推荐,D级证据)。
    (七)压疮
    (1)对有瘫痪者定期翻身,以防止皮肤受压;保持良好的皮肤卫生,保持营养充足。(2)易出现压疮患者建议使用特定的床垫、轮椅坐垫和座椅,直到恢复行动能力(I 级推荐,c级证据)。
    (八)营养支持
    卒中后由于呕吐、吞咽困难可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卒中患者营养状况与预后密切相关。应重视卒中后液体及营养状况评估,可使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如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必要时给予补液和营养支持。提倡肠内营养支持,详细内容参见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共识。
    由于约50%的卒中患者人院时存在吞咽困难,3个月时降为15%左右,为预防卒中后肺炎与营养不良,应重视吞咽困难的评估与处理。
    (1)患者开始进食前,采用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估(Ⅱ级推荐,B级证据)。(2)发病后注意营养支持,急性期伴吞咽困难者,应在发病7 d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 (3)吞咽困难短期内不能恢复者可早期放置鼻胃管进食(Ⅱ级推荐,B级证据),吞咽困难长期不能恢复者可行胃造口进食(Ⅱ级推荐,c级证据)。
    (九)卒中后情感障碍
    (1)应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注意卒中后焦虑与抑郁症状,必要时请心理专科医师协助诊治。(2)对有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应该行相应干预治疗(Ⅱ级推荐,B级 证据)。
    五、早期康复
    卒中康复是脑卒中整体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功能残疾,改善预后。详见《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
    (1)推荐经过规范培训的卒中康复专业人员负责实施康复治疗(I级推荐,c级证据)。(2)推荐康复专业人员与临床医师合作,对患者病情及神经功能缺损综合评估,确 定康复治疗开始时间,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及疗程(I级推荐,D级证据)。(3)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对轻到中度神经功能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在发病后24 h后进行床边康复、早期离床期的康复 训练,包括坐、站、走等活动。卧床者病情允许时应注意良姿位摆放。
  • +预后
    脑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后的转归可以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导致神经功能缺失的病变性质及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卒中病因及并存的内科疾病等也可影响预后。急性期病死率为5%~15%,死因中约1/3是由脑病变直接引起,约2/3因严重并发症所致。存活的患者残疾率较高,1/2~2/3的患者仍保持独立的功能,可部分或完全恢复工作的仅约30%,约15%的患者需要特殊照护。
  •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