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妊娠期沙门菌感染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沙门菌属肠杆菌科,可引起胃肠炎、伤寒、败血症及肠外灶性感染等多种症候群,统称为沙门菌病。沙门菌感染是指由非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沙门菌病(non-typhoidal salmonellosis)。本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通过进食被沙门菌污染的肉类食品、蛋制品和乳制品等而引起发病。由于致病菌及机体反应性的差异,其临床表现较复杂,可分为胃肠炎型、伤寒型、败血症型和局部化脓感染型。此外,还可表现为泌尿系感染和无症状感染等。
  • -预防
    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及早隔离、治疗患者。患者的大小便、便器、食具、衣物、生活用品均须作适当的消毒处理。慢性带菌者的管理应严格执行。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23天。有发热的可疑伤寒患者,应及早隔离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与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饮用生水、生奶等。严格执行水的卫生监督。
    3.保护易感者 伤寒预防接种对易感人群能够起一定的保护作用。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预防效果尚不够理想,反应也较大,不作为常规免疫预防应用。在暴发流行区应急免疫问题上意见不一,对控制流行可能有一定作用。Ty21a株口服减毒活疫苗,1989年美国已批准应用,不良反应较少,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动物是重要的原发传染源。沙门菌可寄居在哺乳类、爬行类、鸟类、昆虫及人的胃肠道中。沙门菌肠炎病人可排菌数周至数月而成为传染源。本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摄入污染沙门菌的食物或饮料是唯一的感染方式。水源污染可造成暴发流行,污水灌溉、生熟不分是散发或家庭、单位内流行最常见的原因。
  • +病因
    摄入污染沙门菌的食物或饮料造成的急性传染病。沙门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无荚膜,多数细菌有周身鞭毛和菌毛,有动力。沙门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水、牛乳或肉类食品中能生存几个月,温度适宜时还可继续繁殖。能耐低温,不耐高温和干燥,加热、65℃ 15~20分钟即被杀死。沙门菌有2000多种血清型,各血清型致病力的强弱可有很大差异。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沙门菌从口进入消化道,通常可被胃酸杀灭。但如入侵菌量较多,或者胃酸分泌、肠道正常菌群关系等防御屏障功能受到破坏,伤寒杆菌就能进入小肠,入侵肠黏膜。沙门菌在小肠内增殖,穿过肠黏膜上皮细胞到达肠壁固有层。部分病原菌被巨噬细胞吞噬,并在其胞质内繁殖。部分经淋巴管进入回肠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生长繁殖,然后经胸导管进入血流,引起短暂的菌血症,即原发性菌血症期。在摄入病菌后1~3天,进入血流的病原菌迅速被肝、脾、骨髓与淋巴结中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原发性菌血症期持续时间短,患者尚无症状,处于临床上的潜伏期。
    沙门菌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后,仍在细胞内繁殖,然后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第二次严重的菌血症,持续数天至数周,患者陆续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沙门菌向全身播散,侵入肝、胆、脾、肾、骨髓等器官组织,释放内毒素,临床上出现发热、全身不适、明显的毒血症状、肝脾肿大、皮肤玫瑰疹等表现。此时相当于病程第1~2周。血液及骨髓培养常可获阳性结果。沙门菌在胆道中大量繁殖,随胆汁排到肠道,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向外界散播病原菌,部分经肠黏膜再次入侵肠壁淋巴组织,使原先已经致敏的肠壁淋巴组织产生严重炎症反应,单核细胞浸润。淋巴组织肿胀、坏死、脱落而形成溃疡。如病变累及血管,则可引致肠出血,若侵及肌层与浆膜层,则可引起肠穿孔,均属临床严重并发症。这一病变过程,一般相当于病程的第2~3周。
    沙门菌释出的内毒素,对伤寒的病理过程起重要作用,但研究认为患者的持续发热、毒血症状等临床现象,并不是由内毒素血症直接所致,实际原因远较单纯的内毒素血症复杂得多。内毒素增强局部病灶的炎症反应,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使之产生及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加上坏死组织产生的有毒物质,都可能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此外,沙门菌内毒素也可诱发DIC或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后者是局限于肾脏的微血管内凝血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病程进入第4周以后,人体各种免疫能力逐渐加强,尤其是细胞免疫作用, 沙门菌从血液与脏器中逐渐消失,肠壁溃疡病变逐渐愈合,临床表现逐渐恢复,疾病终于痊愈。患者主要病理特征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包括肝、脾、骨髓、淋巴组织等),单核-巨噬细胞的增生性反应,形成“伤寒结节”。病变部位以肠道,尤其回肠末段最为显著。病变过程包括增生、坏死、溃疡形成、溃疡愈合等四个阶段。病程第1~2周,肠道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呈纽扣样突起,以回肠末段的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最显著,肠系膜淋巴结亦显著增生与肿大。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脾脏、骨髓、肝窦星形细胞亦有不同程度增生。肠道淋巴组织病变加剧,局部发生营养障碍而坏死,形成黄色结痂。病程第3周,结痂脱落形成溃疡,溃疡呈椭圆形或圆形,沿着肠道的长轴分布。坏死若波及血管可致出血,侵及肌层与浆膜层可致肠穿孔,因回肠末段病变最严重,穿孔亦以这部位为多见。病程第4~5周,溃疡愈合,不留瘢痕,也不引起肠道狭窄。光镜检查下,上述病变的显著特征是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大量见于溃疡的底部及周围,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强,胞质内含有被吞噬的淋巴细胞、红细胞、沙门菌及坏死组织碎屑,故又称为“伤寒细胞”,是本病较为特征性的表现。此类细胞聚集成团,构成所谓伤寒肉芽肿或伤寒结节。肠道病变轻重不一定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如毒血症状轻微或缺如的患者可突然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
    在肠道外的脏器中,脾脏与肝脏的病变最为显著。脾肿大,脾窦扩张充血,髓质明显增生,巨噬细胞浸润,并可见伤寒结节。肝脏明显肿胀,肝细胞浊肿,变性,灶性坏死,血窦扩张,亦可见伤寒结节。胆囊呈轻度炎症。严重毒血症者,心肌与肾可呈混浊。玫瑰疹为皮肤表层毛细血管充血、扩张、单核细胞浸润,可发现沙门菌。呼吸系以支气管炎较常见,亦可有继发性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偶尔可有肾、脑膜、骨髓、心包、肺、中耳等迁徙性化脓病变。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肠炎型(食物中毒) 是沙门菌病最常见的形式。潜伏期8~48小时。起病突然,以发热、腹痛、腹泻为特征,有的先有短期恶心、呕吐,发热多不严重,通常在38℃~39℃之间,伴轻度畏寒。
    2.伤寒型 非伤寒沙门菌感染可引起类似伤寒的临床表现,长期发热,伴胃肠道症状,或以胃肠炎为前驱表现。脾肿大,白细胞总数低下。症状一般较伤寒轻,病程仅1~3周。
    3.败血症 以长期发热为主要特征,体温可高达40℃以上,呈不规则热(弛张热或间歇热),伴反复寒战、出汗、头痛、恶心、厌食、体重下降,部分患者有胃肠炎症状,偶见脾肿大。婴儿的脑膜易受侵犯。
    4.局部化脓性感染 仅有脓肿形成,而无胃肠炎或全身症状。脓肿除慢性化倾向外,临床特征不显著,须靠病原菌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 +并发症
    并发症:
    并发症复杂多样,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支气管炎及肺炎、急型胆囊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溶血性贫血、DIC及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有局灶性化脓性病变时明显升高。
    2.粪便检查 部分患者粪便有黏液和血,镜下白细胞增多。
    3.细菌学检查 胃肠炎时易从呕吐物和粪便中分离出沙门菌,并与可疑食物中分离到的一致。胃肠道外感染时,可从血、脓液、脑脊液等中检查沙门菌,因细菌间歇入血,反复培养可提高阳性率。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各项辅助检查。可作X线、B超和心电图等检查。
  • +诊断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
    1.沙门菌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伴明显发热,且时间较长,有不洁饮食史。从排泄物及可疑食物中分离出病原菌即可确诊。
    2.伤寒型和败血症型 持续发热l周以上,无明显系统症状,或有胃肠道表现,肝脾肿大,白细胞正常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多次重复血培养可明确诊断。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早期(第1周以内)应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鉴别。各型疟疾尤其恶性疟疾易与鉴别。其他钩端螺旋体病、急性病毒性肝炎、败血症、粟粒型肺结核、地方性斑疹伤寒等应与之鉴别。
  • +治疗
    治疗:
    1.治疗原则
    (1)按肠道传染病隔离,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天取粪便标本做细菌培养,连续2次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
    (2)在给予抗菌治疗前应留取血标本或粪、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获病原菌后做药敏试验。必要时可按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3)疗程一般为10~14天。病情较重者病程初期可静脉给药,病情稳定后可改为口服给药。
    (4)抗菌治疗结束后仍需随访粪、尿培养,以除外带菌状态。如为带菌者,应予治疗。
    2.一般治疗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胃肠炎患者应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为重点,尤其孕妇应注意勿使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有失水时需静脉补液,情况改善后再改为口服。选用对胎儿无害的抗生素口服或静脉滴注。
    3.病原治疗:
    (1)首选氟喹诺酮类,但儿童和妊娠期、哺乳期患者不宜应用。
    (2)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适用于儿童和妊娠期、哺乳期患者以及耐药菌所致患者。
    (3)亦可选用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或氯霉素。新生儿、妊娠期患者及肝功能明显损害的患者避免应用氯霉素。应用氯霉素期间应定期复查周围血象,监测其血液系统毒性。
    (4)带菌者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或氟喹诺酮类口服,疗程6周。
  • +预后

相关检查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