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妊娠期血吸虫病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静脉系统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根据致病血吸虫的不同可分为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ia japonicum)、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iamansoni)、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ia haemato-bium)、湄公血吸虫(schistosomia mekongi)及间插血吸虫(schistosomiaintercalatum)5种,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是因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所致,因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为虫卵引起肝脏、结肠发生肉芽肿,晚期可发展为门静脉高压、巨脾与腹水。
  • -预防
    预防:
    采取以消灭钉螺为中心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对病人和病畜进行大规模的同步治疗。注意饮水卫生,加强粪便管理,强调个人防护,避免接触疫水。
    1.控制传染源在流行区,对病人进行普查普治。慢性患者采用单剂吡喹酮治疗。耕牛用2%硝硫氰胺混悬液一次静脉注射,治愈率可达98%以上。
    2.切断传播途径 消灭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的关键步骤。在水网地区采用土埋法等改造钉螺孳生环境的物理灭螺法。在湖沼地区采用围垦、种植、筑坝的方法。水淹灭螺适用于湖沼地区和山区。加强粪便管理与保护水源相结合,粪便需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使用,对家畜的粪便亦应加强管理,农村应推广应用沼气池,在流行区提倡使用井水。
    3.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卫生宣教、改变接触疫水行为。严禁儿童在疫区河水中游泳。因工作不能避免接触疫水时,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可使用防护用具,如涂擦防蚴笔。经常接触疫水者,应穿经1%氯硝柳胺碱性溶液浸染的衣、裤、袜,戴手套等,防止尾蚴感染。对重流行区特定人群实施蒿甲醚口服预防(剂量为每次8mg/kg,每半月1次,共4次),可能防止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生。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日本血吸虫首先在日本发现。除我国外,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泰国也有流行。我国血吸虫流行区与钉螺分布密切相关,基本可分为3种类型。①水网型:主要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平原,包括上海和江浙地区。钉螺沿河沟呈网状分布,人体因生产或生活接触疫水而感染。②湖沼型:流行最为严重,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两岸及临近湖泊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钉螺呈大片状分布,居民感染严重,易引起急性血吸虫病。此地被感染的耕牛常成为本病的重要传染源。③山丘型:指以川、滇两省为主体的高原山丘,钉螺沿山区水系自上而下呈线状分布,此处地广人稀,病人较少而分散。
    1.传染源 日本血吸虫病传染源为病人和储存宿主。水网型流行区主要传染源为病人;湖沼型流行区主要传染源为病人和储存宿主,如耕牛、猪等。山丘型流行区主要传染源可为野生动物。
    2.传播途径 日本血吸虫病的传播决定于带卵粪便污染水源、存活钉螺播散面积和易感宿主接触疫水这3个环节。
    (1)带卵粪便污染水源:带卵粪便污染水源主要途径为在水源中洗刷带卵粪便污染物,采用带卵的新粪施肥等,感染的储存宿主亦可污染水源。
    (2)存活钉螺播散面积: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存活钉螺的播散范围决定了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域。
    (3)易感宿主接触疫水:人体因生产、生活或赤足行走而接触疫水后即可感染。饮用生水,尾蚴亦可从口腔黏膜侵入。
    3.易感人群 人对血吸虫普遍敏感,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以15~30岁感染率最高。非流行区人群一旦遭大量尾蚴感染,易发生急性血吸虫病。
  • +病因
    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静脉系统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因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日本血吸虫雌雄异体,雌虫较细长,雄虫较粗短,常合抱一起,雄虫腹吸盘后部虫体向两侧延展,并略向腹面卷曲,形成抱雌沟,雌虫居留其中。两性成虫表皮层经常脱落更新,以逃避宿主免疫攻击。日本血吸虫主要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内,雌虫逆血流移行至肠壁黏膜下层末梢静脉内产卵,虫卵产出至发育成熟约需11日,成熟后经粪便排出至25℃~30℃水中,孵出毛蚴。毛蚴侵入中间宿主钉螺体内,经7周发育繁殖成尾蚴,不断溢出并浮游在水中。当人、畜接触疫水时,尾蚴从皮肤黏膜侵入宿主体内,脱去尾部形成童虫。童虫随血循环至肠系膜动脉后进入门静脉分支中寄生,经15日发育,雌雄童虫开始合抱、移行至肠系膜下静脉发育成熟,再交配产卵。牛、猪、马、羊等均为日本血吸虫的储存宿主。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中自尾蚴入侵、童虫移行、成虫产卵至虫卵堆积这4个阶段均可损害宿主的相应器官,其中以虫卵沉积及组织对虫卵的反应所造成的损害最为严重和持久。
    血吸虫虫卵肉芽肿主要是由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迟发型变态反应)所致,而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尚有其自身特点。日本血吸虫产卵量巨大,虫卵成簇地堆积在组织中,急性期肉芽肿常呈脓肿样改变,以多形核粒细胞浸润为主,在肉芽肿及门静脉周围可见较多浆细胞,在感染过程中肉芽肿致敏B细胞并合成抗SEA(可溶性虫卵抗原)抗体。由于大量虫卵的堆积,故所形成的肉芽肿较大,其周围细胞浸润亦多,细胞组成与其他血吸虫虫卵肉芽肿也有所不同。血吸虫虫卵肉芽肿一方面可将虫卵破坏和清除,并将渗出的抗原物质局限于虫卵周围,减少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全身性损害;另一方面,宿主免疫系统对虫卵抗原的过度反应和不断形成的肉芽肿及纤维化,却破坏了重要脏器的功能,最终将危及生命。
    急性血吸虫病是体液与细胞免疫反应的混合表现,慢性与晚期患者的免疫病理变化则属于迟发型变态反应。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是在肉芽肿基础上形成的。
    2.病理改变
    日本血吸虫主要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与直肠痔上静脉内。虫卵约50%沉积于结肠黏膜下组织中,10%沉积于小肠组织中,23%顺门静脉血流进入肝脏,16%随粪便排出体外。故病变以结肠与肝脏最为显著。
    (1)结肠病变: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与降结肠。
    ①急性期:肠黏膜红肿充血,有散在的点状出血和表浅溃疡。镜下可见黏膜和黏膜下层虫卵肉芽肿。黏膜坏死脱落后形成溃疡,虫卵由此落入肠腔,形成临床一系列症状。
    ②慢性期:轻度感染者,肠壁结缔组织轻度增生,临床上常无症状。重度感染者,结肠壁明显增厚,肠黏膜呈颗粒状增生,形成息肉,甚至结肠狭窄,有发生癌变可能;而肠系膜也增厚、缩短,结成团状。
    (2)肝脏病变:虫卵沉积于肝内门静脉分支后,形成急性虫卵结节,使肝血窦扩张充血,肝细胞变形。早期,肝脏肿大,表面可见粟粒状虫卵结节;晚期,门静脉分支管腔阻塞,血管周围、门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特征性的血吸虫病性干线型肝纤维化,及肝窦前性门静脉高压。沿门静脉分支增生的纤维组织影响肝内血循环,导致肝营养不良,使肝脏萎缩,表面凹凸不平,肝表面可有较大结节。门静脉阻塞与高压引起脾脏阻塞性充血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下端及胃底静脉曲张,血管破裂后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3)脾脏:血吸虫病感染早期,脾窦充血,脾小体增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脾脏肿大;晚期脾脏肿大显著,质硬,并可伴有脾功能亢进。
    (4)异位损害:重度感染时大量虫卵沉积于其他组织、脏器可引起肺、脑等异位损害。最常见为肺,其次为脑。肺部损害多见于初次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患者,主要为间质性粟粒状虫卵肉芽肿伴周围肺泡渗液。在脑则主要侵及顶叶与颞叶,主要为虫卵肉芽肿伴胶质增生和脑水肿。脊髓、淋巴结、心包、肾脏、生殖系统等偶可有虫卵沉着。
    3.与妊娠的关系
    (1)妊娠对血吸虫病的影响:初进疫区的妊娠妇女,尤其在产后、流产或剖宫产后,由于免疫功能降低,一旦遭受大量尾蚴感染后易发生急性血吸虫病。一旦罹患血吸虫病,病情易呈慢性化。晚期血吸虫病有肝硬化者,妊娠后可造成病情加重甚至恶化,出现腹水、肝功能衰竭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妊娠合并血吸虫病患者,并常伴有其他肠道寄生虫感染,如钩虫感染率为40%、蛔虫感染率为47%,这些感染往往使病情加重。
    (2)血吸虫病对妊娠的影响:初发的轻度血吸虫感染在症状和体征尚不明显时,对妊娠影响不大。且因血吸虫卵不能通过胎盘,故对胎儿无直接影响。但血吸虫病病程越长,越到晚期,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越大。据报道,妊娠合并血吸虫病时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子痫前期发生率达6.1%~20%,几乎所有孕妇均合并继发性贫血;肝脾肿大者占78.7%;难产发生率高;新生儿预后不良,早产21.5%,死胎24.4%;产后发热者占85%;产妇病死率高达3.28%。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复杂且多样化,临床上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三期以及异位损害。
    1.急性血吸虫病 多发生于夏秋季,以7~9月为常见,患者有疫水接触史,多见于初次感染者。感染后,在疫水接触处尾蚴侵入部位有蚤咬样红色皮损,伴咳嗽胸痛等尾蚴皮炎和童虫移行表现,损伤2~3日内自行消退,常因症状轻微而被忽视。平均潜伏期为40天左右,发病大多较急,以发热、寒战、出汗、乏力、四肢酸痛为主。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经杀虫治疗后,患者常迅速痊愈。
    (1)发热:均有发热,一般持续1个月左右,体温多在38℃~40℃之间,热型多为间歇型,次为弛张型,伴畏寒。无明显毒血症症状,但常伴贫血、消瘦。重度感染者,高热持续不退,可有精神萎靡、意识淡漠、重听、腹胀等,可有相对缓脉。
    (2)过敏反应:以荨麻疹为主,其他尚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全身淋巴结肿大。
    (3)腹部症状:大部分患者有腹痛、腹泻,每日2~5次,便中带血和黏液,少数便秘。重症者因虫卵在结肠浆膜层和肠系膜大量沉积,引起腹膜刺激征,腹部有柔韧感和压痛,似结核性腹膜炎。
    (4)肝脾肿大:90%以上患者有肝脏肿大和压痛,以左叶为主。半数病人有轻度脾肿大。黄疸少见。
    (5)肺部表现:稍有咳嗽,可有少许干湿啰音。
    (6)肾脏损害:急性血吸虫病造成的免疫复合物导致肾脏损害,使少数患者有蛋白尿。
    2.慢性血吸虫病 急性血吸虫病如不及时治疗,则可发展为慢性甚至晚期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自幼小量反复感染,绝大多数表现为慢性血吸虫病。部分慢性患者可无临床表现,仅在粪便普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偶然发现。临床症状以腹泻、腹痛为主,每日1~2次,重者有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常有肝脾肿大,早期以肝肿大为主,脾肿大一般在肋下2~3cm,无脾功能亢进及门静脉高压征象。
    3.晚期血吸虫病 长期反复感染未经有效病原治疗,最终导致巨脾、脾功能亢进、贫血、腹水、脐疝、腹壁静脉曲张等。临床表现主要与肝脏和肠壁纤维化有关。晚期血吸虫病可分为巨脾型、腹水型、结肠增殖型和侏儒型,各型间可交互存在。
    (1)巨脾型:患者左上腹出现逐渐增大的脾脏,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内缘常可扪及明显切迹。严重者,脾脏下缘和侧缘均可过脐平线。常主诉有重坠感,但一般情况和食欲尚可,肝功能正常。胃底和食管下端静脉曲张和脾肿大程度不呈正比关系。
    (2)腹水型:随着病情发展,门静脉高压、肝功能失代偿和水钠代谢紊乱将导致腹水,而并发感染、严重腹泻、上消化道出血、劳累或手术等常为诱发因素。腹水分为轻、中、重度。
    ①轻度(Ⅰ度):腹水可反复消长,孕前腹围多<80cm,有自发性利尿反应,对利尿剂反应敏感,无低蛋白血症或低钠血症。
    ②中度(Ⅱ度):腹水明显,孕前腹围80~90cm,能耐水但不耐钠,对间歇应用利尿剂反应良好,部分患者有低蛋白血症,少数病人有低钠血症。
    ③重度(Ⅲ度):腹水持续3个月以上,孕前腹围>90cm,不能耐受水与钠,对利尿剂不敏感,有低蛋白血症,半数以上有低钠血症,可有肾功能衰竭表现。
    (3)结肠增殖型:因大量虫卵肉芽肿纤维化、腺体增生、息肉形成,反复溃疡和继发感染,致肠壁形成炎性赘生物、肠腔狭窄与梗阻。患者临床以肠道症状为突出表现,有经常性腹痛、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变形,甚至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左下腹常可扪及痉挛性条索状物。结肠镜检查见黏膜增厚、粗糙、息肉形成或肠腔狭窄。本型有并发结肠癌可能。
    (4)侏儒型:儿童期反复感染血吸虫使腺垂体(垂体前叶)功能受抑制,进而性腺功能减退,临床表现为垂体性侏儒。此型患者一般无生育能力,现已极少见。
    4.异位血吸虫病 异位血吸虫病最主要为肺型,其次为脑型,此外尚可累及脊髓、淋巴结、心包、肾脏、生殖系统等,但极少见。本节就肺型和脑型做一讨论。
    (1)肺型血吸虫病:多见于急性期,呼吸道症状轻微,常为全身症状所掩盖。在肺部虫卵沉积部位,有间质性病变、灶性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
    (2)脑型血吸虫病: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型,病变多位于大脑顶叶与额叶。
    ①急性型:表现为脑膜脑炎,脑脊液检查正常或蛋白质与白细胞轻度增多。
    ②慢性型:表现为局限性癫痫发作,伴头痛、偏瘫等,无发热。
    颅脑CT扫描显示单侧多发性高密度结节阴影,数厘米大小,其周围有脑水肿。脑型血吸虫病是流行区局限性癫痫的主要病因。若能及时诊治预后多良好,而无须手术。
  • +并发症
    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晚期患者肝纤维化导致门静脉高压,并发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者占16%~31%。临床表现大量呕血和黑粪,可引起出血性休克,病死率约15%。出血后可诱发腹水、肝昏迷、原发性腹膜炎和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2.肠道疾病 血吸虫病常可并发急性阑尾炎,此时易引起阑尾穿孔、局限性脓肿或腹膜炎。血吸虫病结肠肉芽肿还可并发结肠癌。
    3.感染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常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我国晚期病例合并乙肝感染率高达31%~60%,此类患者肝功能损害严重,临床症状改善缓慢,病理变化常呈混合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患者合并伤寒或副伤寒时,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血嗜酸粒细胞一般不低,单用抗生素疗效不佳,需同时治疗血吸虫病才能控制病情。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急性期患者白细胞总数为10×109~20×109/L(1万~3万/mm3),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占20%~40%,甚至达90%;但如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粒细胞减少,甚至消失,为病情凶险之兆。慢性患者嗜酸粒细胞在20%之内;晚期患者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均减少,表现为脾功能亢进。
    2.粪便检查 常用方法为尼龙绢集卵孵化法。每克粪便虫卵数(EPG)<100为轻度感染,100~400为中度感染,>400为重度感染。在流行病学调查时,本法可测知人群感染率、感染度,考核防治效果。
    3.血清免疫学检查
    (1)抗体检测:常用检测方法有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①环卵沉淀试验:干虫卵与待测血清混匀,覆以盖玻片密封,置37℃温箱中48~72小时后,计数100个成熟虫卵中,虫卵周围出现泡状、指状或菊花状沉淀物,且沉淀物>100μm的虫卵数,算得环沉率。环沉率>5%为阳性,1%~4%为可疑。此法敏感性85%~97%,假阳性率0.5%~8.3%。
    ②间接血凝试验:将血吸虫抗原致敏的“O”型红细胞悬液与以l:10稀释的受测血清混匀,如红细胞凝集是为阳性,提示有相应抗体存在。本法灵敏度达90%,但与肺吸虫有交叉反应。
    ③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本试验的灵敏度为90%~100%,假阳性反应为0~2.3%,且稳定性和重现性极好。
    ④其他:有尾蚴膜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免疫海染色试验、酶联免疫印迹试验、乳胶凝集试验、放射免疫测定等。由于患者血清中抗体在治愈后持续时间长,不能区别既往感染与现症病人,血清免疫学诊断方法对药物疗效考核价值不大。
    (2)抗原检测: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研究所建立的单克隆抗体斑点-酶联法(Dot-ELISA)检测循环抗原(CAg)诊断急、慢性血吸虫病,敏感性分别为90%和85%,特异性为98%,常人均阴性。其优点在于CAg的存在表明有活动性感染,治疗后CAg较快消失,故可用于考核药物疗效。
    4.肝功能 急性患者血清转氨酶可轻度升高,γ-球蛋白可中度增高;慢性患者肝功能多正常;晚期患者血清白蛋白降低,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1.超声影像学检查 有助于确定肝、脾和门脉血管的病变。通过超声影像学检查,可测定肝叶大小;肝表面情况;了解肝实质病理分级,其中Ⅰ级为散在的灶性致密回波区,Ⅱ级为鳞状致密回波区,直径>20mm,Ⅲ级为相联成网络的致密回波带;了解门静脉直径及脾脏大小;确定有无腹水及侧支循环等。
    2.其他检查 急性重型患者心电图提示有心肌损害表现;胸部X线摄片可见肺纹理增多,粟粒状或絮状阴影,胸膜炎等表现。晚期患者可见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结肠黏膜充盈缺损、息肉、狭窄等器质性改变;还可有内分泌功能等改变。
  • +诊断
    诊断:
    依据临床特点并结合流行病学史可予拟诊,确诊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
    1.流行病学史 疫水接触史是本病诊断的必要条件。
    2.临床特点
    (1)急性血吸虫病:多在夏秋季节发病;有尾蚴性皮炎、发热、肝肿大伴压痛、腹痛腹泻等表现;血白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多。
    (2)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在流行区如有长期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尤以左叶肝肿大为主者,有巨脾、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腹内痞块者,孕妇出现局限性癫痫发作者,均应考虑晚期血吸虫病。
    3.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诊断:粪便涂片检查虫卵简便易行,但阳性率低。新鲜粪便沉淀后进行虫卵毛蚴孵化法,可提高阳性检出率。粪便检查检得虫卵或孵出毛蚴,提示体内有活成虫寄生。但慢性与晚期患者粪检常为阴性,必要时可行直肠黏膜活检,以检出肠黏膜中的虫卵。
    (2)免疫学诊断:目前我国已基本消灭血吸虫病,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与感染度均明显下降,采用以血清学诊断为主的综合查病方法不仅可诊断活动性感染,并可作为疗效的考核依据。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急性血吸虫病 应与伤寒、副伤寒、阿米巴肝脓肿、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败血症等相鉴别,血吸虫病血象中嗜酸粒细胞显著增高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2.慢性血吸虫病 肝脾肿大型应与慢性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相鉴别,且两者可同时存在。以腹泻、便血为主要表现者应与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结肠癌等相鉴别。血清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是主要的鉴别方法,必要时可行直肠镜检查。
    3.晚期血吸虫病 需多次进行病原学、血清学检查,与门脉性及肝炎后肝硬化相鉴别。
    4.对流行区的癫痫患者,应除外脑血吸虫病可能。
  • +治疗
    治疗:
    1.吡喹酮 吡喹酮为1977年我国合成的异喹啉吡嗪化合物,对各种血吸虫、绦虫、华支睾吸虫及姜片虫等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对日本血吸虫作用尤强。血吸虫与药物接触后,立即发生痉挛性麻痹及肝移,肝移后虫体大量死亡,部分虫体在门脉血管中即死亡,对雌虫损伤尤甚。吡喹酮对移行期童虫无杀灭作用,但对成熟的虫卵有毒性作用。吡喹酮还可减轻肝脏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抑制肝纤维化。
    吡喹酮为外消旋化合物,由左旋和右旋光学异构体各半组成。临床观察显示左旋吡喹酮毒性显著低于右旋吡喹酮和消旋吡喹酮,疗效显著优于消旋吡喹酮,而右旋吡喹酮几乎无作用。半量左旋吡喹酮与全量消旋吡喹酮的疗效相仿,因此,以左旋吡喹酮代替消旋吡喹酮较为合理。此外,维持一定时间的有效血药浓度可提高吡喹酮疗效。临床应用吡喹酮缓释片,顿服40mg/kg治疗血吸虫病患者,与普通片同剂量双盲对照观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而缓释片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普通片,是值得注意的进展。
    吡喹酮口服后由肠道吸收完全,血药浓度于0.5~2小时达高峰,血中半衰期为3~8小时。主要在肝脏代谢,不能通过胎盘屏障,其代谢产物24小时内从肾脏排出,无体内蓄积。药物分布以肝脏为最高,胃肠道次之,脑、肺、胰、肾上腺等组织中药物浓度均高于外周血药浓度,在门静脉血中药物浓度较外周血高10倍以上。本药难以通过胎盘血流屏障,但在母乳中的浓度相当于血清中的25%。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疗效确切。急性患者按正规剂量治疗,粪便孵化于第18~20天转阴。慢性患者,在轻流行区无重复感染者;在重流行区可能由于重复感染,远期疗效为68%~85%。
    药物不良反应轻微,一般多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反应,但大多以症状为主,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少有异常。主要有头痛、头晕、肌肉酸痛、乏力、眩晕、步态不稳、恶心、腹胀、腹泻、食欲减退、呕吐、肝痛等。个别病人可有黄疸、松弛性瘫痪(补充钾盐后迅速恢复)、共济失调等。少数病人有心悸、胸闷、期前收缩,心电图示T波改变、ST段压低、QT延长,偶见心房颤动、结性逸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各种传导阻滞等。此外,个别病人有短暂晕厥、癔症或癫痫发作等。对伴有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未获控制、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肝肾功能失代偿、精神病及癫痫患者,用吡喹酮治疗亦应极其慎重,并采取相应措施。如需用药时,应适当减少总剂量或延长疗程,否则有引起严重心律失常的可能。
    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FDA)对吡喹酮的妊娠安全性分级定位B级,但哺乳期妇女服用本药期间直至停药后72小时内不宜喂乳。
    吡喹酮治疗各型血吸虫病的剂量与疗程如下。
    (1)急性血吸虫病:总剂量为120mg/kg,总疗程4~6日,每日剂量分2~3次口服,一般病例可给10mg/kg,每日3次,连服4日。
    (2)慢性血吸虫病:总剂量60mg/kg,体重以60kg为限,分2日4~6次餐间服。现场大规模治疗:轻、中度流行区用总剂量40mg/kg,一剂疗法;重流行区可用50mg/kg,一日等分2次口服。
    (3)晚期血吸虫病:晚期病例多数伴有各种夹杂症,口服吡喹酮后药物吸收慢,在肝脏内首次通过效应差,排泄慢,生物半衰期长,且药物可由门静脉侧支循环直接进入体循环,使血药浓度明显提高。因而药物剂量宜适当减少。一般总剂量40mg/kg,分1~2次口服,一日服完。
    综上所述,吡喹酮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抗血吸虫药,服用方便,吸收快,疗效好,疗程短,无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适用于妊娠合并血吸虫病的治疗。
    2.对症治疗
    (1)巨脾症:脾缘超过脐线,有明显脾功能亢进,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及上消化道出血史者,应改善全身情况后行外科治疗。可做脾切除加大网膜腹膜后固定术,或静脉断流术,或脾-肾静脉分流术等。脾切除能降低人体抗感染免疫力,故对仅有脾肿大者不主张行脾切除术。
    (2)上消化道出血:予补充血容量,输血,纠正休克,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以6℃~8℃盐水洗胃,减少胃壁血流量,灌洗液随后吸出;也可在100ml盐水中加去甲肾上腺素8mg,在洗胃后灌注。
    (3)腹水:控制钠盐和水分摄入。轻型患者限制日钠盐摄入量<2g,不限制水分摄入。中度患者限制日钠盐摄入量1~2g,入水量1000ml左右,并结合适用利尿剂,维持钠负平衡。重度患者限制日钠盐摄入量<0.5g,并适当限制入水量。利尿剂以间歇适用为宜,常用者为螺内酯(安体舒通),可酌量加用呋塞米(速尿)或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并发症如肝性昏迷等的治疗同门脉性肝硬化。此外,全身支持疗法亦属重要。
    3.产科处理
    (1)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有巨脾、肝硬化、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及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者,均不宜妊娠。一旦妊娠应于早期及时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
    (2)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决定继续妊娠时,除及时治疗血吸虫病外,在整个妊娠期间应注意补充营养,纠正贫血。对合并钩虫感染引起的严重贫血,在纠正贫血后给以驱钩虫药物治疗。
    (3)孕期积极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产后要注意头盆不称,除因产科因素或其他并发症需行剖宫产外,单纯血吸虫病患者可以胜任阴道分娩。
    (4)产前要严密监测孕妇的凝血功能,及时补充维生素K1及凝血因子。产后要防止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低下、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和产道血肿。
    (5)产后采用足量高效抗生素,防治产褥感染。
  • +预后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