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小儿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s,Nm)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最后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重者呈暴发型发作,即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型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起病急骤,病情危重,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危重急诊病。
  • -预防
    预防:
    流行期间做好宣传工作,开展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卫生,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儿童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提倡少开会、少走亲访友。
    1.早期发现和隔离患者 做好本病的预测和预报工作,以防止疫情传播和扩大。对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在某一局部地区有暴发流行时,可对该区及其周围地区人群作紧急菌苗预防注射。
    2.流脑菌苗免疫注射 A群多糖菌苗接种后保护率达90%左右,副作用极小,注射后2星期左右大多数受种者的体内即可测出杀菌抗体,且持续2年以上。剂量为30μg。最佳免疫方案是在预测流行到来之前,对易感人群进行一次普种,要求覆盖率达85%~90%以上,以后对6个月~2岁的婴幼儿每年基础免疫1针,共2针,间隔1年,可以降低低年龄组的发病率,提高人群的免疫反应性,起到延长流行间歇期的作用。
    3.药物预防 可以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药物预防。由于首发病例发病后4天内密切接触者即可发病,故必须及早进行药物预防。可应用利福平或米诺环素。利福平儿童剂量为10mg/kg体重,2次/d,共服2天。米诺环素亦有效,但有眩晕等副作用。对磺胺药敏感的地区,仍可用磺胺嘧啶预防,儿童100~200mg/(kg·d),分2次口服,共服3天。在流行期间,不论是否接受药物预防,均应对密切接触者作医学观察,早期发现病例,积极治疗。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本病儿童发病率为高,遍见于世界各国,呈散发或大、小流行,尤以赤道以北的中部非洲国家为甚,呈地方性流行,称“脑膜炎地带”。本病有周期性流行特点,每隔10年左右可有一次较大流行。我国在1957、1967和1977年均有较大流行发生。从1985年为儿童普遍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以后,发病率已明显降低。如今全国的发病率已降到0.25/10万以下。不过,近5年来疫情下降的幅度逐渐减小,与过去同期比较,到2001年4月下降的幅度只有6.5%。由此看来疫情可能降到谷底了。但应引起注意的是,出现疫情上升的地区逐渐增多,到2001年4月底已有11个省的疫情较2000年同期上升,而且出现流脑局部暴发的地方也较以前增多,其中多数暴发点以15岁以上的病例居多。
    1.传染源 人是惟一的传染源。病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飞沫传播。直接由现症患者传染者较少见。据调查,家庭中一人发病时,多数其他家庭成员均携带同一群型的脑膜炎球菌,但在流行期间一家有2人或以上发病者仅占2%~4%。因此,大多数患者均由带菌者作为传染源而受染。带菌者的带菌期限或为短期数星期间歇带菌,或为慢性长期带菌,可长达数月至数年。一般在流行期间人群中鼻咽部带菌率常显著增高,有高达50%或以上者。而在非流行期间则人群带菌率较低。过去认为人群带菌率超过20%时,则提示有发生流行的可能。但根据近年来调查,即使在非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亦相当高。此外,各菌群的致病性亦有明显差异。例如某调查指出:B,C,Y群带菌者中,每600,3800,13000人中各有1例发病。我国大量调查表明,带菌者以B和C群占大多数,而引起流行者主要为A群。因此,人群带菌率的高低和流行之间并不呈平行关系。而A群的带菌率升高则常预示有流脑流行的可能。20世纪90年代初10个省检查了9217人,其中78人(0.85%)携带A群Nm。2001年江苏、四川、湖北3个省检查了2140人;仅检出7人(0.33%)携带A群Nm。由此可见,健康人群中A群Nm的带菌率不高,而且还比过去有所降低。A群Nm带菌率低,流脑传染源较少;群体免疫水平较高,人群不容易被Nm感染。因此,我国流脑发病率比较低。脑膜炎球菌的血清群虽多,但90%以上的病例均由A,B,C三群引起。以往大流行均由A群引起,B群和C群仅引起散发和小流行。近20余年来,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引起流行者主要为B群和C群,Y群和W135群引起的病例亦有所增多。但在世界其他各地如非洲等则仍以A群为主。我国各地引起发病和流行者仍以A群为主,如中国医学科学院收集1969-1977年全国各地从患者血液和脑脊液所分离的778株,A群占97.30%,B群占1.93%,C群占0.39%。20世纪80年代我国七省市协作组监测结果,全国流行菌群仍为A群,占患者菌株的95%。我国从1975-1982年所收集的患者Nm菌株中,A群占96.9%,B群占2.3%;1984-1989年是A群占89.8%,B群占10.2%;1990年以后,A群占61.7%,B群占38.3%。在A群Nm中是4型,P1-9与P1,P7,P10亚型,脂寡糖(LOS)免疫型L10和L11型多见。在B群菌株中以15,2a和14型,P1-1与P1-2型,LOS的L3-7-9。复合免疫型为主要的菌型。
    2.传播途径 病原菌借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因病原菌在体外的生活力极弱,故间接传播机会很少。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幼儿传播本病有重要意义。新兵服役集中时,亦易因密切接触而使该人群的带菌率和发病率升高。无论散发或流行,发病率随冬季的来临而增加。从11月开始上升,至2~4月达高峰,5月起下降。在流行年,流行前期逐月发病率递增的幅度较非流行年明显为大,对预测流脑是否发生流行,有一定意义。较多的室内生活、空气不流通、居住拥挤、人口流动、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等均为造成流行的有利条件。
    3.人群易感性 本病在新生儿少见。发病年龄从2~3个月开始,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以后则逐渐下降。现已公认,体液免疫是抵抗病菌发生全身性感染的主要因素。细胞免疫、鼻咽部局部抵抗力以及补体等亦起一定作用。新生儿出生时自母体接受抗体。在血液中大多可测到可预防全身性感染的杀菌抗体。该杀菌抗体在6~24个月时降至最低点,以后又逐渐升高,至20岁左右达到成人水平。这种免疫力的增强是由于人在一生不断间歇带菌和发生隐性感染,带菌后90%以上在2周内出现同群抗体升高,包括特异性免疫抗体IgG,IgM及IgA,此系对同群病原菌荚膜多糖抗原决定簇的反应。除对同群病菌有杀菌抗体外,对异群脑膜炎球菌亦可产生杀菌抗体,这是由于各菌群细菌的外膜存在共同的蛋白质抗原。人体可携带致病性很弱的奈瑟菌,包括脑膜炎球菌未定群和乳糖发酵奈瑟菌等而获得主动免疫。据调查,儿童期鼻咽部带乳糖发酵奈瑟菌的百分率较高,随年龄增长,免疫力亦逐渐增强,携带该菌的带菌率亦逐渐下降。B群脑膜炎球菌感染则在新生儿较为多见。这是由于B群的荚膜多糖为Ⅳ-乙酰神经氨酸仅α-(2→8)连接的涎酸多聚体,其结构和人体内若干个糖蛋白的寡糖相同,故人体可对该荚膜多糖产生免疫耐受,IgM产生后不再转为产生IgG。由于IgM不能通过胎盘,故婴儿出生时缺乏对B群脑膜炎球菌的抗体。各地区由于各年龄组的免疫力不同,而有发病率的差异。大城市发病分散,以2岁以下发病率最高;中小城市则以2~4岁或5~9岁年龄组为最高;而偏僻山区则一旦传染源介入,常引起点状暴发流行,15岁以上发病者可占总发病率的一半以上。且一户2人或以上发病者亦不少。新兵营、新建厂矿、水利工地等亦较易发生流行,其中来自农村的新成员亦较久居城市者为高。此外,在发生大流行时,发病年龄亦有所上升。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一般地区非流行年发病率在3~10/10万或以下;小流行年为30~50/10万;大流行年为100~500/10万或更高。平均每10年有一次流行高峰,这是因为相隔一定时间后人群免疫力下降,新的易感者逐渐累积增加之故。此外,引入新的有毒力的克隆型,由于多数人对其表面抗原缺乏免疫力,亦是产生流行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A群脑膜炎菌苗的广泛应用,已有效地控制了20世纪80年代的流脑流行。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脑膜炎球菌经患者或带菌者鼻咽部的病菌通过咳嗽、打喷嚏等形成的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在空气不流通处2米以内接触者均有被感染的危险。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但同睡、喂奶、接吻等亲密接触可传播给婴幼儿,尤其2岁以下儿童。
    该菌自鼻咽部侵入人体,此后的发展过程取决于人体免疫及防御与病原菌毒力和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体免疫力强,则可迅速将病原菌杀死,或成为带菌状态,或产生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若体内缺乏特异性杀菌抗体,细菌毒力增强时病菌才可从鼻咽部黏膜侵入血液,大多数菌血症患者可不治而愈,仅少数患者发展为败血症,继而累及脑脊髓膜形成脑脊髓膜炎。近年来研究发现,从患者脑脊液中分离到的细菌与带菌中分离的细菌有基因序列上的差异,提示病原菌致病力存在区别。病原菌侵入后,病菌本身或其毒素作用下炎性细胞开始浸润,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蛋白,神经细胞释放活性氨基酸,产生一氧化氮(NO)、活性氧(ROS)、毒性氮氧化物(ONOO-),最终神经细胞功能损伤。该菌所产生的酶能切断局部IgA重链。先天性或获得性IgM缺乏或减少,补体C5~C8中先天缺乏均易发病,反复发作或易致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原因。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分为败血症休克型、脑膜脑炎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研究证实内毒素、细菌的外膜蛋白、中性粒细胞和细胞因子的相互和多重作用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发生微循环障碍致毒素中毒性休克,最终导致DIC是其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在败血症休克型期间,细菌侵袭皮肤小血管内皮,引起栓塞、坏死、出血与细胞浸润,从而出现瘀点或瘀斑。由于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及内毒素作用,内脏有广泛出血,肾上腺也可有出血、坏死等严重病变。细菌内毒素可激活体内反应系统(包括激肽系统、补体系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凝血与纤溶系统等),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及细胞因子,作用于微循环,以致微循环障碍,引起内毒素性休克,常发生DIC。临床上出现血压下降及出血现象。脑膜脑炎型则在形成败血症后,病原菌即可经血播散人脑脊髓膜,引起化脓性炎症。内毒素引起脑血管痉挛,脑缺氧,脑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加以脑实质炎症、充血和水肿,最终引起脑水肿,重度脑水肿引起呼吸衰竭。当水肿的脑实质向小脑幕裂孔及枕骨大孔突出时形成脑疝。脑膜脑炎型的发生亦与内毒素有关,Ⅲ型变态反应可能在发病机制中起某些作用,如在受损的血管内可以见到免疫球蛋白、补体及脑膜炎球菌抗原的沉积。混合型则具备上述二型的发病机制。
    2.病理改变 败血症休克型主要病理改变是血管内皮损害、炎症、坏死和血栓形成,皮肤、心、肺、胃肠道和肾上腺有广泛出血。心肌炎和肺水肿亦颇为常见。
    脑膜脑炎型主要病变部位在软脑膜、蛛网膜和脑脊髓膜。早期有充血、少量浆液性渗出以及局灶性小出血点,后期则有大量纤维蛋白存在,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血浆外渗、脑脊液混浊。渗出液在颅底和脊髓背侧沉积尤为显著。由于颅底部炎症和粘连可累及视神经、动眼神经、面神经、听神经等,造成脑神经损害。脑组织表面由于毒素影响而有退行性变。暴发性脑膜脑炎的病变以脑组织为主,有明显充血和水肿,产生高热、惊厥、昏迷等现象。细菌裂解后释放强烈内毒素,引起严重的微循环障碍。部分患儿伴脑疝。慢性患儿可由于脑室孔阻塞,造成脑脊液循环障碍而发生脑积水。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较少见,但临床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可分为3型:
    1.败血症休克型 小儿多见,成人亦非罕见。起病急骤,以高热、寒战、头痛、呕吐开始,中毒症状严重,精神极度萎靡,可有意识障碍或惊厥。短期内(12小时)出现广泛皮肤、黏膜瘀点及瘀斑,且迅速发展并融合成大片状皮下出血,中央坏死。同时有严重的循环衰竭、面色苍白、皮肤花纹且发绀、肢冷、脉细速、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脑膜刺激征大多缺如。早期脑脊液可澄清,很快呈化脓性改变。瘀点涂片及血培养检查细菌往往阳性。此型临床上有DIC表现。
    密切观测败血症休克型病例临床病情的演变过程,是及时采取相应抢救措施的有力依据,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情况,第一:如果患儿皮肤出现苍白或发绀,肢端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提示毛细血管灌注不足,已发生休克。当肢端发冷,心率加快,血压正常或略偏低,提示早期休克;若症状加重,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皮肤花纹,脉搏细速,提示中期休克;若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肘部、膝部甚至躯干的厥冷,穿刺点血液不凝固,出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为晚期休克。第二:仔细观察皮肤出现的瘀点、瘀斑,包括大小、色泽、消长与融合的情况。要仔细查找,初时可能仅出现数个0.1~0.2cm大小的瘀点,可以先用笔圈出范围,并记录数量,继续动态观测瘀点的颜色、数量和分布范围。瘀点、瘀斑的特征是颜色呈暗红色,压之不褪色,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四肢躯干均可见。如瘀点、瘀斑颜色变淡,无新增,表示疾病在好转;如数量增多、面积扩大、融合成大片,表示疾病在加重。第三:要仔细记录每小时的尿量,必要时可留置导尿。
    2.脑膜脑炎型 小儿为主,除高热、皮肤瘀点和瘀斑外,脑实质损害的临床表现明显。突出表现为剧烈头痛、反复惊厥、并迅速进入昏迷。部分患者可发生脑疝。临床上有呼吸衰竭现象,表现为呼吸快慢及深浅不均,甚至呼吸暂停;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眼球固定等。不及时抢救,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脑实质受损脑组织明显充血和水肿导致脑水肿的临床观察十分重要,必须认真观察患儿的神志、头痛、呕吐、惊厥及颈项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及体征。如呕吐的次数、性质,颈项抵抗的程度,抽搐时间累及的部位、范围和程度,每一次持续的时间,两次发生间隔的时间。如出现剧烈头痛、烦躁不安、频繁喷射状呕吐、两眼凝视、反复惊厥、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的改变、呼吸节律的改变、血压增高等现象时,就要警惕发生脑疝可能。
    3.混合型 兼有败血症休克型与脑膜脑炎型的临床表现,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不同脑膜炎双球菌血清群所引起的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特点有所不同。北京儿童医院报道,对104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98例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发病年龄、并发症、暴发型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对照研究,结果发现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年龄小,并发症多,暴发型的发生率为31.4%及病死率为11.8%,较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型的发生率24.4%、病死率6.1%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但临床资料显示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增高趋势,并提示B群脑膜炎双球菌致病力可能较强。文献记载北京地坛医院收治3例C群脑膜炎双球菌患者,全身出现大片瘀斑,腔道出血明显,并伴有严重的肾脏损害,酷似流行性出血热,其中2例死亡。据报道C群引发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较多见,约占50%的病例。X群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病死率与A群相似。2000年在麦加朝圣的人群中出现的W135流行,流行前期50岁以上患者占66%,后期为17%,患者症状重,可有严重的感染中毒性休克表现,或出现严重脑水肿、脑实质病变。可并发呼吸衰竭、DIC、肾衰竭、顽固性休克、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心肌炎、关节炎等出现多个脏器损害与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18%。
    6个月以内婴儿患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死率高,早期临床多不典型,常以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就诊,若同时伴有高热、头痛、精神差、面色苍白、瘀点和瘀斑等暴发型症状与体征时,必须及时救治。
  • +并发症
    并发症:
    1.并发症 包括继发感染,在败血症期播散至其他脏器而造成的化脓性病变,脑膜炎本身对脑及其周围组织造成的损害,以及变态反应性疾病。
    (1)继发感染:以肺炎最为常见,尤多见于老年和婴幼儿。其他有褥疮、角膜溃疡,因小便潴留而引起的尿路感染等。
    (2)化脓性迁徙性病变:有化脓性关节炎(常为单关节性)、全眼炎、中耳炎、肺炎、脓胸、心包炎、心内膜炎、心肌炎、睾丸炎、附睾炎等。
    (3)脑及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而引起的损害:有动眼肌麻痹、视神经炎、听神经及面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脑脓肿等。在慢性患者,尤其是婴幼儿,因脑室间孔或蛛网膜下腔粘连以及脑膜炎引起桥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可分别发生脑积水或硬膜下积液,可借CT或MRI等检查以证实。
    (4)变态反应疾病:在病程后期可出现血管炎、关节炎及心包炎等。关节炎分为早期与后期。早期(2~3天)变态反应性关节炎常见,为多关节性,关节有急性炎症,但关节腔渗液则较少或缺如,常随治疗而迅速好转。后期(4~10天)常表现为亚急性单关节炎,且有关节腔渗液,伴再起发热、胸膜心包炎。渗液为血清血液样。治疗包括抽液及抗炎症药物。
    2.后遗症 常见者有耳聋、失明、动眼肌麻痹、瘫痪、智力和性情改变、精神异常和脑积水。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一般在20×109/L左右,高者可达40×109/L,中性粒细胞占0.80~0.90。暴发型有DIC者血小板减少。
    2.脑脊液检查 压力升高,外观混浊或米汤样,白细胞数每升可达数百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增高,糖明显减少,氯化物降低。如病初临床上有脑膜炎症状及体征,而早期脑脊液检查正常,应于12~24小时后复验脑脊液。脑脊液涂片和培养可发现病原菌。
    3.细菌学检查 ①涂片:用针尖刺破皮肤瘀点表层,尽可能不使出血,挤出少许组织液,涂片染色后显微镜检查,阳性率高达80%以上。脑脊液经高速离心后取沉淀物做涂片的阳性率达60%~70%。②细菌培养:应在使用抗生素前采血标本、脑脊液标本,培养阳性者作药敏试验。
    4.免疫学检查
    (1)特异性抗原:采用对流免疫电泳法(阳性率约80%)、乳胶凝集试验(阳性率约85%~93%),ELISA或免疫荧光法灵敏度高、特异度强、快捷。
    (2)特异性抗体:间接血凝法,杀菌抗体试验,ELISA及RIA法检测(阳性率约70%),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阳性率约90%)。
    (3)核酸检测:PCR检测病菌特异性DNA片段,更敏感,尤其对已用抗生素者(阳性率约92%)。
    5.快速非特异性方法包括
    (1)RIA法检测脑脊液微球蛋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明显增高,且与脑脊液中蛋白及白细胞数一致,但在脑脊液尚正常时即可升高。
    ((2)C-反应蛋白动态观察,脑脊液中乳酸浓度和免疫球蛋白测定,乳酸脱氢酶及酶谱的检测,都有利于诊断化脓性脑膜炎。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部分患者X线检查可见节段性或大叶性炎症阴影,患者可有少量胸腔积液。
  • +诊断
    诊断:
    1.病史 在冬末春初流行季节或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接触史,患儿常以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就诊,若同时伴有高热、头痛、呕吐、精神差、面色苍白发灰,迅速出现尿少、四肢末端发凉发绀、呼吸及心率增快等循环衰竭和(或)呼吸衰竭等征象。
    2.体征 皮肤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可阳性。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在病后12小时内,约有95%皮肤迅速出现瘀点、瘀斑并融合成片,因此,对患儿全身的皮肤和黏膜要仔细检查
    3.实验室资料 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皮肤瘀点和脑脊液沉渣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发现,以及血液和脑脊液的细菌培养阳性,后者为确诊的主要依据。血液和脑脊液用免疫血清检测抗原阳性,以及PCR检测阳性,对早期诊断有助。由于本病病程发展迅速,故在流行期间,患者有突起高热,中毒症状严重,伴有迅速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者,不论有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是否有异常发现,均应于采集标本后立即按流脑积极进行治疗,对于有上述临床症状而伴有早期休克时,更应分秒必争,按暴发休克型抢救。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相鉴别。
    2.流行性乙型脑炎 患者以儿童多见。但有严格季节性,在7~8月间流行。突起高热、惊厥、昏迷,无皮肤黏膜瘀点及口角疱疹。脑脊液澄清,白细胞数很少超过1000×106/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但早期中性粒细胞可稍多于淋巴细胞,糖含量正常或稍高。血液补体结合试验有诊断价值,血液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亦可诊断。
    3.虚性脑膜炎 败血症、伤寒、肺炎、恶性疟、斑疹伤寒等严重全身性感染常因有高度毒血症而发生脑膜刺激征。但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增高外,一般正常。且以上各病均有其独特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可和流脑相鉴别。
    4.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主要见于儿童,发病季节主要在夏秋季。短期内有高热、惊厥、昏迷、休克、呼吸衰竭等症状,但无瘀点,脑脊液检查正常。冷盐水灌肠后排出液或肛拭检查可有黏液脓血,镜检有成堆或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确诊依靠粪便细菌培养。
    5.其他 其他需要鉴别诊断的有肠道病毒和其他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斑疹伤寒、恙虫病等。
  • +治疗
    治疗:
    抢救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必须争分夺秒,每例患儿予心电、血压、呼吸监护,记录出入液量,插导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密切观察病情(意识、面色、肢体循环、心率、呼吸、尿量、皮肤瘀点、瘀斑等)。
    1.败血症休克型 除首选应用青霉素为主的抗生素外,应迅速纠正休克。
    (1)扩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①0.9%氯化钠每次20ml/kg,20分钟内静注,如循环无改善,可继续追加1~2次(1小时内),第一小时内总量40~60ml/kg。
    ②上述晶体液输注后血压未恢复正常,可考虑输注5%人血白蛋白(+生理盐水稀释)或血浆10~20ml/kg。
    ③经液体复苏无效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5~l0μg/(kg·min),微量泵维持]。
    ④经扩容后仍有末梢循环障碍,可给予山莨菪碱(654-2)每次1~2mg/kg,间隔15~30分钟静注,待四肢转暖,面色好转或微红,呼吸及循环改善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并减量至停用,一般维持12~24小时。
    ⑤血压平稳后继续输液(6~8小时内):1/2~2/3张液体,用量为5~10ml/(kg·h);维持输液(24小时内):1/3张液体,用量为2~4ml/(kg·h)。
    (2)扩容后纠正酸中毒,维持电解质平衡。
    (3)减轻脑水肿:20%甘露醇每次2.5~5ml/kg,静推,每4~6小时一次。
    (4)肾上腺皮质激素:早期、足量、短程应用,可起到减轻毒血症,稳定溶酶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及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有利于纠正休克。
    (5)抗DIC治疗:对皮肤瘀点不断增多且融合成痕斑,无论有无休克均可应用肝素,每次剂量1mg/kg,静脉推注。同时测定血小板计数,若血小板继续下降或瘀点继续增多,4~6小时可重复使用。疗程不宜过长,多数用1~2次即可见效。肝素除有抗凝作用外,尚有抗炎、抗过敏、缓解支气管痉挛、降低血液黏稠度、加速血流速度、降低血脂和扩张冠状动脉、促进炎症吸收等功能。使用肝素后瘀点仍增加,可输新鲜血液或血浆以补充被消耗的凝血因子,同时给予维生素K。/DIV>
    2.脑膜脑炎型 除用抗生素外,治疗中应以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和呼吸衰竭为重点。
    (1)脱水剂:
    ①常选用20%甘露醇,小儿剂量可每次用0.25g/kg静脉推注,成人常每次用1g/kg。小剂量同样可起到脱水作用,可减少因大量甘露醇推注而加重心功能不全,并可减轻因药物引起的局部血管的刺激。甘露醇可与甘油果糖交替使用。
    ②必要时可加用呋塞米(速尿)每次1~2mg/k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脱水剂使用至呼吸、血压恢复正常,瞳孔等大及其他颅内高压症状好转为止。但要注意钾盐和其他电解质的补充。
    (2)其他措施:对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可予洛贝林(山梗菜碱)、尼可刹米等呼吸中枢兴奋剂。大剂量洛贝林(每次1mg/kg)静脉注射能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激素对减轻脑水肿有一定疗效,必要时可用地塞米松每次2~3mg/kg,每天1次,疗程不超过3天。发生呼吸衰竭时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
    3.混合型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死亡的主要因素是感染性休克,以及休克基础上发生的混合型。该型病情复杂,循环衰竭与颅内高压可先后出现,或同时发生。因此,临床治疗时应该密切观测症状和体征,综合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可选择上述相关临床类型的治疗措施,积极抢救治疗。
    4.抗生素治疗
    (1)青霉素及氯霉素:青霉素为首选用药,脑脊液浓度是血浓度的10%~30%,应大剂量、间断静脉滴注,成人每天(800~1200)万U,儿童每天(20~40)万U/kg,至少持续7日或至热退后4~5日,近年来有耐药菌株上升趋势。氯霉素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浓度为血浓度的30%~50%,剂量:儿童每天30~50mg/kg,成人每天2~4g,分4次静脉滴注。青霉素过敏者,氯霉素可作选用。注意对骨髓抑制的副作用。
    (2)头孢菌素:严重患儿亦可及时选用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钠对脑膜炎球菌感染有效。C群菌株对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故应作为首选。这类药物毒性低,对β内酰胺酶稳定,且脑脊液内浓度较高,尤其适用于当不能除外其他病原菌所致的脑膜炎时,也可与氯霉素同时应用。
    (3)磺胺药:鉴于我国流行的A群菌株大多对磺胺药敏感,故当地仍可作为首选,且易穿透血脑屏障,当脑膜有炎症时可达血浓度的80%~90%。但自1960年耐药性逐年增高达48.3%~70%。首次剂量在成人为2g,以后每次1g,每天2次;儿童每次30mg/kg,每天2次。复方磺胺甲噁唑作用较单独用磺胺噁唑为强,两者均可静脉滴入。治疗48小时后症状无减轻、体温不降,则考虑耐药而改用其他药物。如培养阳性,则依据药敏结果指导抗生素应用。
    (4)耐药菌株的抗生素选择:脑膜炎双球菌的耐药菌株主要为B群和C群,因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也可产生耐药。自1980年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比利时、南非、西班牙等均有脑膜炎双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度进行性下降(MIC≥0.25mg/L)的报道,氯霉素耐药在国外亦有报道。广谱的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等药物抗革兰阴性菌效果好,脑脊液中浓度高,对耐青霉素的菌株推荐使用。
    5.监护及对症处理
    (1)密切观测病情: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情变化快,首先对患儿进行早期全面评估,判断有无休克征象或休克程度,要观察患儿的意识、面色、皮肤花纹、尿量,触摸肢端温度,监测体温、心率、血压、呼吸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等,要诊断正确,抢救及时。
    (2)对症处理:呼吸道隔离,病室安静,空气清新。根据不同症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高热时给予物理和药物降温;发生惊厥可应用止惊剂如苯巴比妥、地西泮等;有心力衰竭时即予纠正;抗休克扩容一旦达到复苏目标,及时减慢速度和量,警惕肺水肿的发生;维护眼睛、口腔清洁卫生,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皮肤瘀点、瘀斑的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 +预后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