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百病防治

令人纠结的“肺结节”——影像科医生教您正确认识肺结节

 广东省中医院 陈维翠 主治医师 来源: 《广州卫生健康》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加入了健康体检的行列,体检查出肺部结节的人不在少数。当看到影像诊断报告上提到“肺结节”三个字,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肺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那么到底什么是肺结节?肺结节与肺癌究竟有什么的关系?怎么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发现了肺结节该如何处理?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医生教您正确认识肺结节。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在肺内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直径小于 3 cm。其中直径小于1cm的称之为小结节,直径小于5mm的称之为微小结节。肺结节可以表现为单独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肺结节与肺癌的关系肺内很多疾病都会形成结节,良性的如炎症、结核、霉菌等,恶性的则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肺内转移瘤。影像医生需根据肺部结节的位置、大小、密度、形态(实性、非实性[磨玻璃]、部分实性[包含实性和非实性成分])、边缘(平滑、分叶、毛刺)等信息来综合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如果患者之前有做过影像检查,还需要将影像资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对比,以确定病灶是否有增大。如果结节的实性成分较多,边缘有毛刺,随访观察病灶逐渐增大,则需要警惕恶性的可能。

诊疗案例分析

案例1 小结节吓坏患者,消炎药击退小结节

患者老张着凉感冒后出现咳嗽,吃了一周的感冒药没见好转。到医院就诊,医生让老张接受胸部CT检查。CT检查报告上的一句话把他吓了一跳:双肺多发小结节,建议3个月复查。老张拿着报告找到我们,着急地说:“医生,这到底是不是肺癌?”我们看了一下老张带来的CT片子,左肺及右肺可见多发的类圆形实性结节,密度较高,边界清楚,直径约810毫米不等。结合其他确诊肺癌患者的CT图像,我们给他耐心解释,结合结节的形态及数量,考虑其肺部结节为炎性结节可能性大,让他先吃两周的消炎药,3个月再复查CT,如果结节变小或消失,则可以确定为炎性结节。

三个月后他又找到我,激动地说原来的肺部小结节部分变小,部分消失了,我们给他仔细对比两次CT片,发现最新的CT片上小结节确实已经变小、消失了,说明是炎性的结节。老张从此摆脱了心结。

案例2 发现结节很害怕,穿刺竟然是结核

患者陈女士60岁,偶然做CT发现右肺上叶的肺结节,直径约15毫米,边缘不光滑,周围有许多索条状高密度影。患者女儿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担心母亲是不是得了肺癌。母女俩拿着片子找到我们,我们仔细阅片后告诉母女俩,虽然结节体积不小,但结节中央及周围可见散在分布的小钙化灶,并与邻近的胸膜有粘连和牵拉。加之病灶位置在右肺上叶,为肺结核好发的部位之一。所以,我们认为该结节为结核球(肺结核的一种亚型)。但家属及患者还是表示很焦虑,坚持要手术切除。于是,在胸外科医生的帮助下,陈女士接受了肺结节切除术。病理科专家对该结节的组织成份进行分析,明确为良性病变——肉芽肿性炎,为陈旧性的肺结核。

案例3 中青年人遇到磨玻璃密度肺结节,警惕早期肺癌

40岁的小赵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CT发现左肺上叶一类圆形小结节,直径约1cm,大部分为磨玻璃密度,含有少许实性成份,边界清楚。他进行了两周的抗炎治疗,3个月后复查CTCT显示结节体积并无明显变化,但实性成份增多了。《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指出,磨玻璃密度的结节(尤其是直径>10mm)出现实性成分增加,通常预示为恶性转化,临床上需要高度重视。我们告知小赵,该结节考虑为早期肺癌可能性大,建议马上手术切除。小赵接受建议,随后做了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结节。术后证实为微浸润的肺原位腺癌,即早期肺癌,治愈的可能性在90%以上,不需要额外行化疗和放疗,术后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

发现了结节该怎么处理呢?

对于肺部出现结节的患者,获得权威、正确的诊断是当务之急,既不会耽误病情又能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胸部薄层CT扫描具有扫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费用低廉及无创评估等优势,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肺结节。

肺结节的精准诊断离不开影像科医生的帮助,影像科医生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内部结构特征及随访的动态变化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如果您也遇到肺结节的困扰,可以到广东省中医院来,影像专家将和您面对面就肺结节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您提供客观、科学的影像解读,并根据您的肺结节性质提供随访及后续治疗等一系列的科学建议。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