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人群保健

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

  来源:网上健康教育馆

临近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过节的气氛。

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卫健委第一次发布“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通报;

2020年1月8日:初步确认了新型冠状病毒为此次疫情的病原;

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引发此轮肺炎的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春节前后,正是人员广泛流动、密切接触的高峰期,疫情的发展给很多人的出行带来了疑惑和焦虑: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个人该怎么做好自我防护?

 

 

知 识 篇

——预防疾病,从了解做起

 

★认识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属于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一类具有囊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与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有关,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即人冠状病毒,下同)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但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虽然同属冠状病毒这一大家族,但基因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分属于不同的亚群分支。目前调查显示,“2019新型冠状病毒”人际间传播能力和致病性均较SARS弱。

相关知识:

人冠状病毒对热较为敏感,病毒在4℃合适维持液中为中等稳定,-60℃可保存数年,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病毒的抵抗力下降,如SARS-CoV于37℃可存活4天,56℃加热90分钟、75℃加热30分钟能够灭活病毒。

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

人冠状病毒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会有什么症状?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

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

相关知识:

常见的人冠状病毒通常会引起轻度或中度的上呼吸道疾病,如感冒。症状主要包括流鼻涕、头痛、咳嗽、咽喉痛、发热等,有时会引起肺炎或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疾病,心肺疾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婴儿和老年人中较为常见。MERS-CoV和SARS-CoV常引起较为严重症状。

 

★冠状病毒可能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由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掌握,可能的传播途径有:

Ÿ  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在空气传播

Ÿ  与病人的密切接触传播

Ÿ  触摸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用脏手触碰嘴巴、鼻子或眼睛

 

★冠状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吗?

是的,某些冠状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通常是在与被感染的患者密切接触之后,例如在家庭工作场所或医疗中心。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在解读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指出目前可确定存在有人传人的现象。他表示,目前疫情有三个特点。

第一,95%以上都跟武汉有关系,去过武汉,从武汉来;

第二,目前已经证实了有人传染,是在两个地区,一个在广东,一个在武汉,证实有人传染;

第三,证实了有医务人员的感染。围绕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护理等方面,有医务人员感染。

 

★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情形之一者:

Ÿ   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Ÿ   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Ÿ   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

Ÿ   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Ÿ   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4天?

目前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如果接到疾控部门通知,你是一个密切接触者,应该怎么办?

按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不用恐慌,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等。

 

★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方法吗?

对于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但是,许多症状都可以治疗,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支持治疗可能非常有效。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动态如何?

疫情发生后,相关医疗机构快速调查原因、隔离患者、追踪密切接触者,并对涉事市场进行了关闭和环境评估。此外,武汉市也已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在火车站、机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安装了体温仪,对离开武汉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公共交通工具进行消毒处理等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建立了“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在近期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世界卫生组织也发布了针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造成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处置指南。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钟南山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1月20日下午,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防控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表示,近日多地病例增加,一是因为检测试剂盒使用率的提升,另外也符合新发传染病早期爆发的过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是防止出现超级传播者。

中国此次很快定位了新型冠状病毒,再加上有很好的监控以及隔离制度,相信疫情不会像17年前SARS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经济损害。

相关提醒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院士这样说: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定可以人传人;

2.病毒很可能来自野味,例如竹鼠、獾这类野生动物;

3.新型冠状病毒跟SARS病毒完全不同。病毒的感染正在爬坡,现在的病死率不能说明全部问题,还得看疾病的发展;

4.目前已有医护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5.普通人要加强警惕,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有感冒要到发热门诊就诊;

6.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普通(外科)口罩也可以阻挡飞沫传播。

 

 

理念篇

——抱持积极而理性的防病意识

 

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当前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科学研究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在各职能部门加强联防联控、为防范疫情进一步扩散奋斗的同时,我们广大的市民更须从自身做起,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密切关注权威渠道发布的防控信息和知识,抱持积极、理性、科学的防病态度和理念,顾己及人,采取有效行动做好自身防护。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临时,个体保护自身健康的第一步,是要抱持积极而理性的防病理念和态度。具体包括:

○密切关注权威渠道发布的最新信息。例如人民日报、新华网、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各级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及手机移动端等平台发布的疫情动态、防治知识。

○对疾病保持高度警惕但无需恐慌。焦虑恐慌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对群体疾病防控起反作用,还会降低自身免疫力,增大自身得病机会。

○相信科学,理性看待目前尚未研究清楚的疾病相关内容,不信谣,不传谣。

○顾己及人,遵守公共卫生行为礼仪。如咳嗽打喷嚏捂住口鼻并尽可能避开他人,不随地吐痰,妥善处理清理过口鼻分泌物的纸巾,不随便乱丢。

 

行动篇

——加强防护,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牢记三大方面

简单来说,作为一名个体,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要牢记三大方面:

★一是外防病毒入侵——即避免自己接触到病毒;避免让病毒进入体内。

★二是内强体质——即增强自身抵抗力,即便不幸和病毒“正面交锋”,也能将感染危害降到最低。

★三是及时就医——即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状况,出现疑似病人的症状,带上口罩及时就医。

 

采取有效行动

★出行或者旅游避开疫区

★不到人流密集的地方活动

★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经常洗手,脏手不碰口眼鼻

★出入公共场所戴口罩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加强身体抵抗力,要做到:

1.      注意防寒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加减衣服

2.      加强体育锻炼

3.      三餐规律,合理膳食

4.      多喝水

5.      充足睡眠

6.      避免过劳

 

守护健康,从正确洗手开始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这个过程中往往有个勤劳的“快递员”帮忙,那就是——手。你以为你的手很干净,看不见一点脏东西,但其实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体此刻很可能就在你那看起来很干净的手上……

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首要条件。勤洗手,洗净手是防止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也是预防疾病的最简单、最经济、最快捷的方法。用洗手液彻底洗手或用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均可保持手部卫生。

从现在起,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也教会小孩和身边的人如何洗手!

★什么时候洗手

1. 在接触眼、鼻及口前;

2. 进食及处理食物前;

3. 如厕前后;

4. 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染污时,如打喷嚏及咳嗽后;

5. 触摸过公共场所设施,例如公共交通工具、公共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

6. 为幼童或病人更换尿片后,及处理被染污的物件后;

7. 探访医院及饲养场前后;

8. 接触动物或家禽后。

★掌握正确有效的洗手方法

用洗手液洗手, 程序如下:

1.开水龙头冲洗双手;

2.加入洗手液,用手擦出泡沫;

3.最少用二十秒时间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擦时勿冲水;

4.洗擦后才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5.用干净毛巾或抹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用干手机将双手吹干;

6.双手洗干净后,要再直接触摸水龙头,可先用抹手纸包裹着水龙头,然后把水龙头关上,或泼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

对于有效洗手, “搓”手这个步骤非常重要,牢记“内外夹弓大立腕“七字决,可以用以下这首健康童谣来帮助记忆:

健康童谣——搓手“神功”

淋湿双手擦肥皂,

搓手神功准备好。

内! 掌心相对搓一搓。

外! 手心手背搓一搓。

夹! 十指交叉搓一搓。

弓! 两手相扣搓一搓。

大! 手握拇指搓一搓。

立! 指尖手心搓一搓。

腕! 握握手腕搓一搓。

“ 内外夹攻大立腕”,

细菌病毒无处逃!

如果用酒精搓手液清洁双手,也按照上述七步搓手法,步骤同上。

★需注意的几个细节

1.切勿与别人共用毛巾或纸巾;

2.擦过手的纸巾用后应妥善弃置;

3.个人用的抹手毛巾应放置妥当,并应每日至少彻底清洗一次,如能预备多于一条毛巾作经常替换,则更为理想。

勤洗手,别做传染病的“幕后推手”!

 

正确使用口罩

正确使用口罩是预防呼吸道疾病传播的方法之一。凡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出入人流密集的场所、呼吸道疾病患者、须要照顾呼吸道受感染病者的人士或进入医院、诊所的人士,都应佩戴口罩,以减低疾病传播的机会。一般供外科手术使用的口罩,只要佩戴得宜,都有助于预防飞沫传播。

★佩戴外科口罩要注意的事项

Ÿ   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应洗手。

Ÿ   要让口罩紧贴面部:

1. 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属片的一边向上。

2. 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

3. 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4. 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Ÿ   佩戴口罩后,避免触摸口罩,以防减低保护作用。若必须触摸口罩,在触摸前、后都要彻底洗手。

Ÿ   脱下口罩时,应尽量避免触摸口罩向外部分,因为这部分可能已沾染病菌。

Ÿ   脱下口罩后,放入胶袋或纸袋内包好,再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弃置。

Ÿ   外科口罩应每天更换。口罩如有破损或弄污,应立即更换。

Ÿ   切忌随便塞进口袋里或是挂在脖子上。

Ÿ   如果是在医院等高危场所,建议无论使用时间长短,一旦拿下来就不要再使用,以免手碰触口罩发生污染。

 

如何不让疾病传染别人?

个人患有呼吸道传染病或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Ÿ   居家休息,尽量避免外出,避免将病原传染给他人,

Ÿ   外出公共场所时需佩戴口罩,如症状较重,应尽早就诊,及时治疗。

Ÿ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衣袖内侧、纸巾或毛巾等遮住口鼻。

Ÿ   不要随地吐痰。

Ÿ   对被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

 

身体出现不适怎么办?

如果出现咳嗽、胸闷、发热、咳嗽气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佩戴口罩及时就医。应主动告诉医生最近曾到访的地方及是否接触动物。

当身处外地时,如身体不适,特别是有发烧或咳嗽,应戴上外科口罩,立即通知酒店职员或旅游领队,并尽快求诊;


推荐认知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