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分娩后,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加上没有习惯照顾刚出生的宝宝,就会容易心情不佳,产后烦躁,稍不注意还会患上产后抑郁症呢。现就此话题作一简介,就是为了帮助妈咪们认识产后抑郁,了解预防和应对的方法,轻松迎接宝宝的来临,远离产后抑郁的困扰。
一、你了解产后抑郁症吗?
产后抑郁有“产后消沉”和“产后抑郁症”之分,前者跟妈咪体内的内分泌变化有关,属正常范围;后者则是情感更为强烈、持续时间更长的心理障碍。
1.产后消沉:许多新妈咪在产后都会有脆弱、孤独和烦乱的感觉,很多妈咪就会担心是不是患上产后抑郁。实际上,大约70%-80%的妈咪在分娩后有产后消沉的表现,一般在宝宝出生后2-3天,开始感到抑郁、焦虑及心烦意乱。妈咪会莫名其妙地向宝宝、丈夫和其他人发火,妈咪会出现没有明确原因的哭泣,也会在睡眠、饮食及抉择方面出现问题,还总会怀疑自己是否能照料好宝宝。这些感觉在分娩后的最初几天反复出现,看起来有些异样和惊恐,但家人不要过于担心,通常这种情况在一段时间或1-2周之后可以不治自愈。
2.产后抑郁症:是妈咪在分娩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症状,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美国精神病学会1994年制定的产后抑郁症诊断标准是:在产后2周内出现以下5条或5条以上症状(但必须具备1、2两条)的,则可诊断为抑郁症。
⑴情绪抑郁;
⑵对全部或多数活动缺乏兴趣或愉悦感;
⑶体重显著下降或增加,失眠或睡眠过度;
⑷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
⑸疲劳或乏力;
⑹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有负罪感;
⑺思维能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
⑻反复出现死亡想法。
二、产后抑郁症的类型
1.第三日抑郁:患者往往是新妈咪,发病于分娩的3天内,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沮丧、焦虑、失眠、食欲下降、持续数日后症状可自行缓解。
2.内因性抑郁:发病于分娩后2周内,表现为激动、情绪低落、焦虑、无助感、罪恶感、严重时会担心宝宝在世界上受苦而出现杀害婴儿的行为,然后自杀。
3.神经性抑郁:多数是妈咪有相关病史,在分娩后使得原有不良情绪体验加重、身体不适、情绪不稳、睡眠不安等。
三、产后抑郁的原因有哪些?
1.身体的变化:产后是妈咪身体产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这些变化可能影响妈咪的心情和行为数天或数周。在分娩以后的数小时内雌激素和孕酮的水平急剧下降。这一变化可能触发抑郁症,与月经期之前激素水平变化可能触发情绪不稳和紧张情况极为相似。一些妈咪较其他人对这些变化反应更敏感,更可能患产后消沉或产后抑郁。
另外,很多新妈咪很少得到必要的休息,在医院里,访客、医院治疗及给宝宝哺乳等都会干扰睡眠。而在家里,一天24小时都要喂养和照料宝宝,同时还要完成家务,疲劳和缺乏睡眠可能要继续几个月,这些都可能是导致抑郁的主要病因。
2.情感因素:许多情感因素可能影响妈咪的自尊和她应付压力的方式,这样有可能加重抑郁。宝宝也许会提前出生,可能导致家庭和日常工作的突然改变,对此妈咪往往没有预料到,混合情感有时来自于妈咪的以往经历,也许过早丧母,或与其母亲关系不佳,这会导致妈咪对宝宝的情感缺乏信心。或者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由于经验和信心不够,宝宝生病也会容易使妈咪产后抑郁。
3.生活方式:产后抑郁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缺乏来自他人的支持。爸爸的稳定支持,是新妈咪在怀孕期间和产后的最佳安慰。爸爸愿意承担家务和分担照顾宝宝是对妈咪极大的帮助,如果妈咪独身或远离家庭,就会缺少这种支持。哺乳的一些问题可使新妈妈感到抑郁,如果新妈咪无法哺乳或决定停止哺乳,也没必要有负罪感。同时爸爸也能在喂养宝宝方面予以一定的帮助,这能给新妈咪自己更多时间,让新妈咪充分休息。
四、如何赶走产后抑郁?
如果妈咪在生宝宝后感到抑郁,不必太过担心。在刚刚生完宝宝的一段时间里,很多新妈咪都会出现产后抑郁的症状,其实通过新妈咪的自我调节和家人的帮助,产后抑郁完全可以自愈。
方法一:照顾自己。
首先,对自己好一些,确保自己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新妈咪要尽可能多休息,当孩子入睡时,新妈咪也要小睡一下。照顾新宝宝会让你筋疲力尽,加上不眠之夜,很容易导致情绪低落,为了对抗疲惫和抑郁,你必须休息好。同时妈咪要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适度锻炼身体,不要一直睡在床上,不要因为照顾自己的需要而感到内疚。
方法二:积极寻求帮助。
一个好妈咪知道何时寻求帮助,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刻不要犹豫。帮助可以有很多种形式,例如请丈夫帮助完成家务和夜间喂奶的工作,请家人帮助准备食物或处理家务等等。
方法三:分享你的感受,不要忍受孤独。
妈咪在心情不佳时,最好和爸爸谈谈,确保他知道你的感受和担忧。妈咪也可以找一个信任的朋友,和她倾诉你的感受,妈咪也可以和其他新妈咪交流感受和育儿经验,你也许会惊奇发现,如此多的妈咪曾有过类似的感受,你并不孤独,同时你也可以学习她们应对的方法和经验。
方法四:给两人生活留一点时间。
妈咪的产后,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宝宝,还有自己和爸爸,妈咪可以把宝宝托付给家人照顾一会儿,放松地洗个澡,化个淡妆,让自己看起来容光焕发,和爸爸出去约会一天。妈咪也可以为自己买几件漂亮的新衣服,让自己衣衫光鲜,让心情美美的。妈咪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宝宝身上,留一段时间和爸爸单独相处,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
方法五:户外活动。
妈咪不要总是和宝宝待在屋里,带着孩子到户外活动。新鲜的空气、温暖的阳光对你和宝宝都有好处。如果妈咪觉得自己现在还应付不了这样的运动,那么走出户外,在温暖的阳光中坐几分钟,深呼吸几次,也会有好处。
方法六:合理的期望。
妈咪需要改变自己和家人的期望,放弃完美主义的想法,不要期望自己可以像以前一样把家里每一件事都打理的井井有条,不要迫使自己做所有的事情。宝宝的到来会占用你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不感到疲惫和前提下尽力而为,其他的就交给别人去做吧。
方法七:简化生活,避免改变。
在怀孕和分娩1年内,妈咪最好不要做出任何重大的生活改变。重大改变会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使生活更加难以应对。每个宝宝都有权利拥有一个健康的妈咪,每个妈咪都有权利享受生活和宝宝带来的乐趣。不要独自忍受不良情绪的折磨,只要应对得当,产后的生活虽然依旧劳累、繁忙,宝宝和妈咪却都会快乐而幸福。
方法八:放下思想负担。
妈咪应消除不必要的担心,有些妈咪由于宝宝生理性黄疸、自己没有育儿经验、怕家人埋怨自己没生男孩等而发生抑郁。其实,宝宝黄疸、生男或生女都是十分正常的,至于没有育儿经验,也可以通过请教专家来解决。医学界认为,有些产后抑郁是由于妈咪性格上的原因,或对周围一切的疑虑。所以,有时会发生由于爸爸平时的言语不当、周围人谈话中无意的刺激而引起自责、多疑,导致产后抑郁。其实这个时候妈咪自己根本用不着担心,也不要有太重的思想负担。
方法九:必要时请教医生。
当郁闷的心情持续2周左右时,就要向专业医生咨询,最好在健康检查时跟医生咨询,可能跟妇产科医生咨询,也可以跟宝宝的保健医生咨询,需要多跟医生沟通。但当郁闷的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时,每天的心情变得越来越糟糕、感到很痛苦时,就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