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首页
资讯厅
展览厅
演播厅
测评室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氯气中毒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氯气是黄绿色的刺激性气体,其比重为空气的2.5倍,引起呼吸道的严重损伤,对眼睛、黏膜和皮肤有高度刺激性。在化学和塑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造纸和纺织业用其作漂白剂,液态氯广泛用于日常生活消毒和清洁剂。
-
预防
预防:
预防参见氨气中毒。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氯气曾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现在出现的接触多见于工业界,也可见于非工业界,受累及者不止一人。
+
病因
大部分氯气中毒发生于工业事故。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氯和组织中的水发生反应形成盐酸和次氯酸同时还有氯元素及氧自由基。更有意思的是,氯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作用是盐酸的10~30倍,这取决于接触的浓度和时间,使整个呼吸道均可受累。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吸入氯气后,即刻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空气中氯气浓度达到或超过90mg/m
3
起咳嗽,并出现肺水肿等症状。开始时有胸闷、气急、咳嗽、胸痛、发热、头痛,以及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偶有血性泡沫痰,肺部可闻干湿啰音,白细胞增多。接触高浓度的氯气导致非心源性肺水肿,呼吸极度困难,表现为发绀、大量血性泡沫痰、神志障碍、惊厥、昏迷、休克、肾功能障碍和酸碱平衡紊乱。据报道无咳嗽者约占2.7%~52.4%。本病的临床特点是发病快,肺部阴影消失也快。
+
并发症
并发症:
并发支气管肺炎、肺水肿、呼吸衰竭。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末梢血象,白细胞增多。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X线表现:病情轻时胸片可正常,亦可表现为肺间质改变和(或)肺实质改变。
+
诊断
诊断:
1.患者多数有氯气接触史,受累及者多数为集体多人发生。
2.根据临床表现有流泪、结膜刺激症状、干咳、咽喉炎、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诊断并不困难。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参见氨气中毒。
+
治疗
治疗:
主要是支持性治疗,应特别注意保证氧合与通气。如存在喉头水肿,根据需要进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宜采用较大直径的插管,有时需将气管内炎性渗出物和碎片吸出。呼吸衰竭和肺水肿的病人可进行机械通气,一般采用容量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可改善因非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严重低氧血症。需吸入高浓度氧,注意湿化以稀释黏稠的分泌物,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以扩张阻塞气道。在排出支气管栓子时体位引流可能有用。皮质激素在严重的气流受阻病人可能有效。不主张预防性抗菌治疗。
+
预后
预后参见氨气中毒。
相关检查
知识库
血小板计数
知识库
不稳定血红蛋白
知识库
红细胞计数
知识库
白细胞计数
知识库
白细胞分类计数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