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流行性乙型脑炎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Japanese encephalitis,JE)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媒介蚊虫叮咬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流行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均可发生。此病最早于1870年在日本发现,1934年在日本首次分离到病毒,故又名“日本脑炎”。临床起病急,有发热及不同程度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重型患者病后常留有明显后遗症。
  • -预防
    预防:
    (一) 人群免疫 接种乙脑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2007年乙脑疫苗被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在6岁以下儿童中进行接种。目前使用的疫苗是国内自主研制的乙脑减毒活疫苗SA14-14-2,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接种2剂后几乎达到完全保护(>98%)。疫苗接种的反应很少,仅有注射处红肿及发热。孕妇和免疫缺陷者不推荐接种减毒活疫苗。
    (二) 灭蚊 为预防乙脑的主要措施。要消除蚊虫的滋生地,喷药灭蚊能起到有效作用,可杀灭蚊虫、孑孓及虫卵。流行地区建议采用蚊帐、蚊香、搽用防蚊剂等防蚊措施。
    (三) 动物宿主的管理 猪是乙脑传播的主要动物。在乡村及饲养场要做好环境卫生。有条件者最好对母猪进行免疫接种,以控制猪乙脑病毒感染率,可有效地降低局部地区人群乙脑发病率。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一) 传染源 家猪(尤其是仔猪)为乙脑病毒重要传染源,尽管其他脊椎动物也可被乙脑病毒感染,但是猪自然感染后的病毒血症持续时间长且病毒载量高,其生存环境与人类又接近。每年大批新生仔猪在流行季节被蚊虫叮咬后,乙脑病毒的感染率近乎100%。猪的感染高峰期比人类流行高峰早1~2个月。涉水鸟是另一个重要的乙脑病毒扩增宿主,可以远距离传播乙脑病毒。
    (二) 传播途径 乙脑主要通过猪-蚊-人传播模式感染人。三带喙库蚊传播乙脑病毒的能力最强,伊蚊和按蚊也能传播本病。已从10种库蚊、4种按蚊和3种曼蚊体内分离出乙脑病毒。病毒在蚊肠道细胞内繁殖5万~10万倍后移行至唾液腺。蚊感染后10~12日能传播乙脑病毒,并可经卵传代越冬,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能从羽化幼蚊中分离出病毒。此外,受感染的候鸟、蝙蝠也是乙脑病毒越冬宿主。人与人之间传播未见报道。
    (三) 流行特征 乙脑主要流行于亚洲、西太平洋岛屿及澳大利亚等25个国家和地区,估计年发病数为50 000~175 000例。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使用乙脑疫苗以来,乙脑年发病率逐年降低,从20世纪60年代的11.90/10万下降到90年代的2.63/10万,降低78%;近5年全国年报告乙脑病例数约900~2600例,发病率已降至0.2/10万以下。近年来我国乙脑高发省份主要为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和湖南等。
    发病高峰为夏秋季节,热带地区全年散发,亚洲温带和热带北部地区呈季节性分布。我国乙脑发病在5月开始上升,7~8月为高峰期,9月开始明显下降。南方地区流行早于北方。
    (四) 易感性 人群对乙脑普遍易感,感染后绝大多数呈无症状隐性感染,仅少数发病,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比例约1 : 25~1: 1000。流行地区发病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为主,母体抗体对小婴儿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年长者因免疫力下降,发病率可上升。随着疫苗免疫预防的实施,乙脑患者的发病年龄构成也发生变化,开始向大年龄儿童和成人推移。病后1周血清中出现特异性抗体,有持久免疫力。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乙脑病毒随蚊虫叮咬进入人体后,在局部和淋巴结繁殖,经过短暂的病毒血症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乙脑病毒如何通过血脑屏障的机制尚未明确。哺乳动物研究显示神经细胞存在特异受体。该受体介导病毒进入细胞内,在神经细胞内病毒在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复制和成熟,最终导致细胞破坏。
    感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病毒的数量、毒力和机体的免疫力。绝大多数呈隐性感染,此时仅形成短暂病毒血症,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但可获终身免疫。当病毒数量多、毒力强、机体免疫力不足时会发病。原发感染后第7天血清和脑脊液均可检出IgM抗体。乙脑病毒感染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其分泌的趋化因子如IFN α/β、IFN-γ和TNF-α与感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可激活细胞内抗病毒通路,其他细胞因子如IL-1α/β、IL-2、IL-6、IL-12、IL-13和IL-18均参与炎症反应。
    病理表现以灰质受累为主,常见部位为丘脑、基底核、中脑、大脑皮质、小脑和脊髓前角。早期病理表现为组织充血,点状出血灶及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周围套式细胞浸润;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可见噬神经细胞现象,脑实质形成大小不等的软化灶,伴单核细胞浸润;后期神经细胞缺失伴局部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小结,在基底核、丘脑和大脑皮质可出现钙沉积。
    乙脑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流产或死产。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潜伏期通常为5~15日,可长至14天。大多呈隐性感染或轻症,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典型患者病程分为4个阶段。
    (一)初热期 病初3日,为病毒血症期。有发热、神萎、食欲缺乏、轻度嗜睡及头痛。体温持续在39℃左右。此时常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
    (二) 极期 病程3~10日,体温持续上升,可高达40℃以上并持续不退直至极期结束。全身症状加重,出现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意识障碍加重,渐转入昏迷,并出现惊厥。严重者惊厥可反复发作,出现肢体强直性瘫痪,昏迷加重,深浅反射均消失,颈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明显。也可出现锥体束征及四肢不自主运动。患者有不同程度脑水肿和颅内高压,严重者表现为:①反复或持续惊厥、肌张力增高、体温升高;②呈浅昏迷或深昏迷;③瞳孔大小不等或对光反应迟钝;④呼吸节律改变,进展至中枢性呼吸衰竭,甚至发生脑疝。少数病例病变可累及脊髓而发生脊髓质炎样弛缓性瘫痪。
    (三)恢复期 极期过后即进入恢复期。体温下降,昏迷者经短期的精神呆滞或淡漠后渐清醒。神经系统体征逐渐改善或消失。重症患者恢复期表现为:①中枢性发热,低温持续不退2周以上;②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多汗、失眠等;③神志呆滞、反应迟钝,部分记忆力丧失、精神及行为异常;④肢体强直性瘫痪或有癫痫样发作。半年后上述症状仍不能恢复者称为后遗症。
    (四) 后遗症 约5%~20%患者有不同程度后遗症,主要为认知障碍、癫痫样发作及肢体强直性瘫痪等。
    根据病情轻重,乙脑可分为四型:
    1.轻型 神志清,体温38~39℃左右,嗜睡、轻度脑膜刺激症状,一般无惊厥。病程1周,无后遗症。
    2.普通型 体温39~40℃,昏睡、头痛、呕吐,出现浅昏迷。脑膜刺激症状明显,深浅反射消失,有1次或数次短暂惊厥。病程约10~14日,部分患者可有恢复期轻度神经精神症状。一般无后遗症。
    3.重型 体温持续在40℃或更高,出现不同程度昏迷,反复或持续惊厥。病程在2周以上。恢复期可有神经精神症状,部分患者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
    4.极重型 初热期体温迅速上升达40.5~41℃或更高,伴反复发作并难以控制的持续惊厥。于1~2日内转入深昏迷,肢体强直,有重度脑水肿的表现,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或脑疝。病死率高,存活者均有严重后遗症。
    少数极重型患者可出现循环衰竭,其原因是延髓血管舒缩中枢严重病变或因乙脑病毒引起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所致。
    乙脑患者临床表现以轻型和普通型为多,约占2/3。
  • +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10~20)×109/L,儿童可达40× 109/L。病初中性粒细胞可高达80%以上,1~2日后,淋巴细胞占优势。部分患者血常规始终正常。
    2.脑脊液检查 呈无色透明,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50~500)×106/L,个别高达1000×106/L。病初1~2日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则单核细胞增多。蛋白质轻度增高,糖及氯化物正常。极少数患者脑脊液细胞数可正常。
    3.血清学检查 乙脑病毒IgM抗体在感染后4天即可出现,2~3周达高峰。采用IgM抗体捕获酶联免疫法(MAC ELISA)检测起病7~10天的血清标本,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达95%,是目前最常用的早期诊断检测方法。建议同时检测血清及脑脊液标本,脑脊液IgM抗体出现更早,起病10天内几乎所有患者两种标本均可获得阳性结果。其他还可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乙脑IgM和IgG抗体。
    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中和试验是流行病学调查常用的传统方法,均需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进行检测,抗体升高4倍以上可确诊,诊断费时又费力,不能进行早期诊断。
    乙脑病毒与黄病毒属中其他病毒有交叉抗体反应,如登革热、黄热病和西尼罗病毒等。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急性期交叉反应率4%~10%,恢复期IgG抗体交叉反应率16%~71%,常见于同时有数种黄病毒流行的地区。
    4.病毒分离 可能由于血病毒载量低,很难从患者的血浆和脑脊液中分离到乙脑病毒,仅死亡病例尸检脑组织中可分离到病毒。
    5.核酸检测 疾病早期(病毒血症)可采用RT-PCR方法检测血乙脑病毒核酸。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检查可见异常,急性期典型表现为丘脑和基底核出现低密度影。MRI较CT更敏感,突出表现在丘脑、基底核、黑质、小脑、脑桥、大脑皮质和脊髓等部位,T1加权影像显示为低密度影,T2为增强影;90%以上有丘脑异常改变,双侧丘脑损害高度提示为乙脑。
    2.脑电图 表现非特异性、弥漫性慢波及癫痫样放电等改变。
  • +诊断
    诊断:
    主要依靠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一) 流行病学资料 本病多见于7~9月份多蚊季节,易感者以10岁以下儿童为多。
    (二) 主要症状和体征 起病急,有发热、头痛、呕吐、嗜睡等表现。重症患者有惊厥及昏迷,脑膜刺激征阳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一) 中毒性菌痢 与乙脑同见于夏秋季。起病也急骤,数小时内出现高热、惊厥、昏迷、休克、甚至呼吸衰竭。一般不出现脑膜刺激征。用生理盐水灌肠,粪便有黏液、脓血,镜检和粪便培养可明确诊断。特殊情况下可进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检查,中毒性菌痢脑脊液无变化。
    (二) 化脓性脑膜炎 多发生在冬、春季,脑脊液混浊,其中白细胞可数以万计,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糖及氯化物量均减低,蛋白质升高。脑脊液涂片及培养有细菌生长。
    (三) 其他病毒所致脑炎
    1.腮腺炎脑炎 在病毒性脑炎中较常见,好发于冬、春季,大多有腮腺炎接触史或腮腺肿大。血清及脑脊液腮腺炎病毒抗体升高。
    2.肠道病毒脑膜脑炎 埃可或柯萨奇病毒所致脑膜脑炎一般发生在上呼吸道炎后,婴幼儿可发生在腹泻后。临床症状较轻,无明显脑水肿及惊厥等症状,恢复快。
    3.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病情重,发展迅速,常有额叶及颞叶受损的症状,CT或MRI常显示该二脑叶受损病灶,脑电图显示局限性慢波。脑脊液疱疹病毒抗体升高。
  • +治疗
    治疗:
    尚无特异性抗病毒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一) 急性期治疗
    1.一般治疗 保证足够的营养。高热、惊厥者易有脱水,应静脉补液,补液量根据有无呕吐及进食情况而定,成人一般每日1500~2000ml,小儿每日60~80ml/kg。昏迷者用鼻饲,注意口腔卫生。观察患者精神、意识、呼吸、脉搏、血压及瞳孔变化等。
    2.对症治疗
    (1)高热:高热可加快脑代谢、增加脑血流量,继而促进颅内高压脑水肿形成,室温应控制在25℃以下,采用药物及物理降温,控制体温在38.5℃以下。
    (2)控制颅内压:保持15°~30°半卧体位,利于脑脊液引流和脑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灌注压;高热、疼痛、惊厥等均会导致颅内压升高,除控制体温外,还需应用镇静剂,积极控制惊厥,中重度昏迷者需控制液体输入量。最常用的脱水剂是20%甘露醇,0.5~1g/kg 30分钟内静脉输注,必要时4~6小时重复使用,可有效降低颅内压,但是持续时间短,联合使用呋塞米(速尿)能提高疗效,后者可干扰脑脊液形成和远端肾小管水排泌,使颅内压快速降低且持续时间较长。
    (3)惊厥:用止痉剂,如地西泮、水合氯醛、苯巴比妥(鲁米那)、异戊巴比妥(阿米妥)钠等,对发生惊厥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①因脑水肿所致者,应以脱水剂治疗为主,可用20%甘露醇合用呋塞米、肾上腺皮质激素等;②因气道分泌物堵塞致脑细胞缺氧者,应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或切开;③儿童因高热所致惊厥,应迅速降温。
    (4)呼吸障碍和呼吸衰竭:深昏迷患者喉部痰液增多影响呼吸时,应加强吸痰。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应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采取机械通气。
    (5)循环衰竭:如为心源性心力衰竭,应用强心药如毛花苷丙(西地兰)或地高辛等洋地黄类药物。如因高热、昏迷、脱水过多,造成血容量不足而致循环衰竭,则应以扩容为主。
    (6) 其他:尽管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抗炎、退热、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保护血脑屏障、减低脑水肿抑制免疫复合物形成、并有保护细胞溶酶体膜等作用,但双盲试验也未证实有效,因此目前在临床被经验性使用,重症患者可早期短程应用,一般不超过3~5日。
    (7) 中医中药治疗:醒脑静有苏醒作用,可每隔2~4小时静脉推注一次。
    (二) 恢复期及后遗症治疗 康复治疗的重点在于功能锻炼,可用理疗、体疗、中药、针灸、按摩、推拿等。
  • +预后
    重型及极重型乙脑由于重度脑水肿、中枢性呼吸衰竭及脑疝等,病死率高,幸存者多遗留后遗症。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