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脊髓灰质炎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简称脊灰,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引起的急性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后出现肌肉迟缓性麻痹,而后留有后遗症,重症患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我国长期大力执行脊灰疫苗的免疫预防,现已无脊灰野病毒流行。
  • -预防
    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对患者及时传报,自发病之日起隔离40天,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必须消毒后才倾倒。有密切接触史者,行医学观察20天。
    (二)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公共环境卫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规范洗手。加强饮食、饮水卫生及管理工作。
    (三)保护易感人群 维持高水平的免疫覆盖率,对外来人群查漏补种,重点地区开展强化免疫接种是预防输入野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措施。
    1. 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 由政府提供纳入国家计划免疫的3型混合口服减毒活疫苗,其免疫程序为婴儿生后2、3、4月龄时各服1剂,4岁时再加强1次。凡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肛旁脓肿的患儿,均应禁服减毒活疫苗,也需避免与服苗者接触。
    2.应用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因非活疫苗,不会发生疫苗相关病例,可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儿童。WHO第58届世界卫生大会再次确定了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提出全球逐步停用OPV的时间表。我国在6省市试点基础上,2016年起全面实施IPV(1~2剂次)后续OPV(2~3剂次)共4剂次的序贯免疫程序,续步替代OPV,至全球消灭脊灰后最终停用IPV。
    3.被动免疫 因禁忌接种脊灰疫苗的易感儿童,在流行地区或与脊灰患儿密切接触,可及时使用人体免疫球蛋白0.3~0. 5ml/kg,以提高被动免疫力,可维持2~4周,每月一次连用2月,可暂免发病或减轻症状。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起了全球消灭脊灰行动。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持续接种脊灰疫苗,使全球范围内脊灰病例减少了99%以上,>1000万人免于肌肉迟缓性麻痹。2014年全球只有9个国家有脊灰野病毒病例,其中与我国接壤的有2个,即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由于国内外交往频繁,仍不能放松维持无脊灰工作。
    (一) 传染源 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于潜伏期末即从鼻咽部分泌物和粪便中排毒,病后一周内排毒最多,持续时间可达3~6周,少数可长达3~4个月。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粪便中含病毒量多,持续排毒时间长,可污染水、食物、手和玩具等。早期可由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三) 易感性 儿童为易感人群,好发年龄4个月至5岁,占90%以上。病后可获特异性持久免疫力。
    (四) 流行特征 可呈流行或散发,夏秋季多见。热带和亚热带无明显季节性。尼日利亚、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的地方性传播仍在继续。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一) 发病机制 致病与病毒量、毒力和宿主特异性免疫力相关。病毒侵入易感者咽部及肠道壁的淋巴组织内增殖,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抗体,阻止其增殖,使感染中断。少数患者病毒侵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使病毒到达全身淋巴组织和单核-巨噬细胞内继续增殖,病毒再次入血(即第二次病毒血症),此时有发热等前驱期症状出现,若机体免疫反应能清除病毒使疾病停止发展,则成为顿挫型。若病毒量大、毒力强或机体免疫力弱,则病毒通过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侵犯脊髓和脑干,沿神经轴索侵犯脊髓前角灰质细胞。按病变轻重,呈现无瘫痪至不同程度的瘫痪类型。
    (二) 病理改变 病变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尤其颈段和腰段脊髓,其次为脑干和小脑神经核。病灶呈多发性散在分布,可见神经细胞内细胞器溶解、细胞核浓缩及坏死,周围组织充血、水肿,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神经胶质纤维增生。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潜伏期5~14日(3~35天),按症状轻重及有无麻痹分四型:
    (一) 隐性感染(无症状型)
    占感染者90%~95%,无症状,咽部、粪便可分离到病毒,感染2~4周后中和抗体可高于平均水平的4倍。
    (二) 顿挫型
    约占5%,有短时发热、咽部充血、头痛、乏力、恶心、腹泻等。症状持续1~3天自行恢复。
    (三) 无麻痹型
    约占1%,出现顿挫型症状外,且症状稍重,体温高、头痛、烦躁、肌痛。Kernig征阳性,深、浅反射活跃→减弱,脑脊液(CSF)细胞数稍高。发热持续3~5日内热退,能完全恢复,不发生麻痹。
    (四) 麻痹型
    约占1%~2%,在无麻痹型临床基础上累及脊髓前角灰质、脑等中枢,出现麻痹,此型按其病程又分五期:
    1.前驱期 发热1~4天,症状与顿挫型相似,儿童伴上呼吸道及胃肠症状为主。
    2.麻痹前期 经1~6天热退后再度升高或持续下降时出现脑膜刺激征、颈背强直、全身或四肢肌痛、脑脊液呈无菌性脑膜炎样改变。此期持续2~3天。
    3.麻痹期 典型者在第2次发热1~2天高峰时或开始下降时(称双峰热)发生麻痹,逐渐加重,至热退尽麻痹不再进展。麻痹期按主要病变部位分四型:
    (1)脊髓型:最为多见,以下运动神经元呈急性迟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单肢尤以下肢多见,近端大肌群轻,远端大肌群为重。麻痹肌群分布不对称,无感觉障碍,麻痹后腱反射消失。
    (2)延髓型(脑干型):常与脊髓型同时发生,因危及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脑神经而病情危重。
    (3) 脑炎型:主要见于婴幼儿,常呈高热、谵妄、惊厥、嗜睡、昏迷、神志不清、肌张力增强。
    (4)混合型:兼存上述各型混合,常见脊髓型与脑干型的混合。
    4.恢复期 麻痹后1~2周麻痹肢体逐渐恢复,从远端麻痹肌开始,腱反射也逐渐复常,轻者1~3个月即可恢复,重者需12~18个月。
    5.后遗期 指起病满2年,受损肌群因神经损伤而不能恢复,持久麻痹,肌肉挛缩,导致骨骼发育受阻,肢体畸形,如足内翻、外翻及下垂等,脊柱弯曲、跛行等。
    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后,出现由疫苗株引起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经证实因所服疫苗病毒VP1区的核苷酸发生碱基突变,引起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和出现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感染。易感个体尤其免疫功能低下者可以发生,也可发生在其周围免疫力差的易感接触者。
  • +并发症
    并发症:
    当累及呼吸肌患者可发生支气管肺炎、肺不张、肺水肿等。累及消化系统发生胃肠道肌麻痹可发生胃扩张、肠麻痹而致麻痹性肠梗阻。累及泌尿系统常易发生尿潴留,并发泌尿道感染。长期瘫痪麻痹不起者易有压疮、肾结石、骨质脱钙和骨骼萎缩。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一) 血液常规和脑脊液检查
    血中白细胞正常或增多,早期可以中性为主。脑脊液白细胞数麻痹前期轻度增加,以单核细胞为主,热退后细胞数较快恢复正常。而蛋白质稍有增加可持续稍久,恢复期蛋白细胞呈轻度分离现象。
    (二) 病原学检查
    1.病毒分离
    起病1周内从咽部和在出现麻痹后14天内采集2份粪便标本,2份间隔至少24小时,冷藏送规定实验室,易分离到病毒。急性期从血液、脑脊液中也可分离病毒,但阳性率低。
    2.特异性抗体检查
    血清和脑脊液中检测脊灰特异性IgM抗体,若阳性提示近期感染。早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脊灰特异性IgG抗体呈≥4倍增高,有辅助诊断意义。
  • +其他辅助检查
  • +诊断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尤其未接种过脊灰疫苗的易感者与类似病例接触及外出外来史。
    2. 临床特征
    有发热、咽痛、多汗、烦躁、肌肉酸痛、颈背强直。当发热持续,在热度下降时或双峰热型第二峰热度下降时出现不对称性肌张力减退,腱反射减弱至消失,但无感觉障碍,患本病的可能性极大,确诊则需有病原学证据。
    3. 实验室检查依据
    当血、脑脊液脊灰IgM抗体阳性和(或)血清脊灰IgG抗体双份前后增高≥4倍,具有辅助诊断价值。经咽部、血液、脑脊液或粪便中分离到脊灰病毒才可确定诊断。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脊灰发生AFP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吉兰-巴雷综合征)
    多见于年长儿急性起病,不发热,迟缓性麻痹呈上行性、对称性,多伴有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伴有面神经、舌神经麻痹,重者亦常有呼吸肌麻痹。脑脊液呈典型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肌电图为神经源性损害。麻痹可以恢复,后遗症少。
    2.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急性起病,常有脊髓休克期,急性迟缓性麻痹呈典型截瘫,脊平面下除麻痹外,伴感觉障碍及尿潴留或失禁。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和蛋白含量轻度增加。
    3.家族性周期性麻痹
    有家族史及既往发作史,麻痹突然发生,发展迅速,呈全身性和对称性。发作时血钾低,补钾后很快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4. 少年型重症肌无力
    四肢及躯干易疲劳性无力,常可伴眼外肌无力,经休息或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后症状减轻或消失。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药物实试验阳性。血中抗烟碱型乙酰受体(nAchR-ab)阳性。
    5.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迟缓性麻痹
    常见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有感染起病史,但大多麻痹程度较轻、范围较小,不呈流行,多半无后遗症。需依赖病原学及血清免疫学检测来确诊。
    6.婴幼儿假性瘫痪
    因局部损伤、骨折、骨髓炎、关节炎及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骨膜下血肿等,不愿移动肢体而误诊为瘫痪。需详细询问病史及进行肢体检查,结合X线摄片以明确诊断。
  • +治疗
    治疗:
    本病至今仍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强调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护。
    (一)前驱期及瘫痪前期
    对症支持治疗如镇静剂、解热止痛剂,避免肌内注射、手术等刺激及损伤,以减少瘫痪的发生。保证足够的体液量及电解质,给予营养丰富适于消化的饮食。卧床至热退尽后1周,仍需避免运动1~2周,康复后60天仔细体检有无轻微肌力、肌张力异常。
    (二)瘫痪期 维持呼吸、血压平稳,保持气道通畅,防治肺部继发感染。鼓励进食给予足够的水量和营养,不能进食则静脉供给。保持功能体位,防止肢体受压。适当选用神经营养类中、西药物。发现呼吸肌受累,给予吸氧,必要时采取辅助呼吸。累及颅部按需纠正并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降低颅内压、止痉、复苏等救治措施。
    (三)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加强对麻痹肌群的功能锻炼,可用针灸、按摩、推拿、理疗等康复手段促进麻痹肌肉的恢复。如因严重后遗症导致脊柱、肢体畸形,可行手术矫治。
  • +预后
    严重病例可死于呼吸肌麻痹和脑干炎症引起的呼吸衰竭。急性弛缓性麻痹可留有难以恢复的后遗症,常见表现为肢体瘫痪、肌肉萎缩和肢体畸形,从而不能站稳,行走跛行等。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