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小儿利什曼病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是由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寄生于哺乳类动物网状内皮单核细胞如巨噬细胞所引起的一类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包括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又称黑热病(kala-azar)、皮肤利什曼病(cutaneus leishmaniasis)(包括单纯性皮肤利什曼病、弥散性皮肤利什曼病)和黏膜皮肤利什曼病(mucocutaneous leishmaniasis)或称鼻咽黏膜利什曼病(espundia)。利什曼病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动物源型流行区发病人群主要为儿童和婴幼儿,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
    利什曼病的病原体为利什曼属(Genus,Leishmania)下的利什曼亚属(Subgenus,Leishmania)和Viannia亚属(Subgenus,Viannia)的利什曼原虫。迄今已描述和命名的利什曼原虫已有30多种,其中有10种存在于亚洲、欧洲和非洲,20余种存在于美洲。在这30余种中有近20种对人类有致病作用。利什曼原虫通过双翅目昆虫白蛉(Phlebotominae sandflies)中可吸恒温动物和人血的蛉种进行传播。
    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的病原体是趋内脏的杜氏利什曼原虫种团(L donovani complex)内的三种利什曼原虫,即杜氏利什曼原虫(L.donovani)、婴儿利什曼原虫(L.infantum)和恰加斯利什曼原虫(L.chagasi),这些原虫主要寄生在内脏器官,引起内脏病变,危害最为严重,可致命。
    皮肤利什曼病分布广,全球每年新发病例数约150万。本病的病原体是一些趋皮肤的利什曼原虫。在亚洲、欧洲和非洲主要有热带利什曼原虫(L.tropica)、硕大利什曼原虫(L.major)和埃塞俄比亚利什曼原虫(L.aethiopica);在美洲则由属利什曼亚属的墨西哥利什曼种团(L.mexicanacomplex)以及Viannia亚属的巴西利什曼种团(L.braziensiscomplex)和圭亚那利什曼种团(L.guyanensis complex)内的10余种利什曼原虫引起。另外,婴儿利什曼原虫一些品系也可引起皮肤利什曼病。由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皮下组织内的巨噬细胞所引起的皮肤利什曼病,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在白蛉叮咬部位的皮肤上产生含有利什曼原虫的丘疹,继而发展为溃疡,大部分可自愈,但愈后可留下永久性瘢痕。由埃塞俄比亚利什曼原虫引起的皮肤利什曼病则可发生弥漫性皮肤损害。
    黏膜皮肤利什曼病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由巴西利什曼原虫(L.braziliensis)、巴拿马利什曼原虫(L.panamensis)及圭亚那利什曼原虫(L.guyanensis)等引起,这些原虫感染首先导致患者皮肤损害,若干年后(此时皮肤损害已痊愈)原虫转移至黏膜,损害患者口、鼻、咽等处的黏膜,产生的溃疡可使鼻、咽等缺损或畸形,致患者严重毁容而致终身心理疾患,病变部位溢出的分泌物流入气管可引起吸人性肺炎或因呼吸道阻塞而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利什曼病不但危害身体健康甚至生命,还可致严重心理疾患。
    我国没有发现黏膜皮肤利什曼病病例,仅在新疆克拉玛依发现由婴儿利什曼原虫引起的皮肤利什曼病病例。而内脏利什曼病在我国流行悠久,分布广,危害严重,对儿童的危害尤甚。本节主要对内脏利什曼病进行重点描述,同时简单提及其他利什曼病。
  • -预防
    预防:
    1.传染源管理 对现症内脏利什曼病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及时消除传染源。若是在白蛉活动季节期间发现患者,除了要对该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外,还应对其家属和邻居进行检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感染者。另外,还要对患者的居室和周围环境进行灭蛉药物喷洒,以阻断传播。
    内脏利什曼病可分人源型和动物源型两种。对于人源型,患者或感染者是唯一传染源;而对于动物源型,动物(往往是犬或犬科动物)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对此不仅要管理好患者还要管理好动物,及时发现并处理病犬和感染犬,对正常犬要采取措施以阻止犬-蛉接触。
    2.媒介控制 控制媒介是防止利什曼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可采用在每年白蛉活动季节前对居室、鸡棚、畜圈、可能的白蛉孳生地及周围环境进行喷洒长效灭蛉药物以控制或降低白蛉的密度。
    3.健康教育 与个人防护采用各种形式对生活于疫区或进入疫区的儿童及其父母进行黑热病基本知识和防护知识的宣传,并使其知晓黑热病的危害,做好对儿童的防护工作,包括在白蛉活动季节多穿长袖衣,对暴露的皮肤涂驱避剂,不露宿,避免夜晚到户外活动,居室要安装细孔纱门纱窗,睡觉时应使用细孔蚊帐。患病要及时就诊治疗等。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1.分布与危害
    利什曼病危害严重,位列世界卫生组织所列虫媒传播寄生虫病第3位。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全球有200万新发病例,受感染人数约1200万,受威胁人口3.5亿。其中内脏利什曼病年新发病例数约50万,死亡约7万,2亿人受威胁。全球90%的内脏利什曼病例发生在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苏丹和巴西5国。皮肤利什曼病年新发病例约150万,其中90%的病例来自阿富汗、阿尔及利亚、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巴西等地。
    利什曼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甚广,波及亚、欧、非及拉丁美洲四大洲的88个国家,其中62个国家有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均有分布,东南亚和澳洲是有合适气候但未有流行的较大地域。利什曼病的地理分布主要由传播媒介白蛉决定。
    内脏利什曼病依据流行特征可分为两大类型,即人源型和动物源型。传统型的内脏利什曼病即属前者,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人是唯一传染源,目前还未发现有任何动物宿主,易暴发流行。内脏利什曼病主要分布于我国周边地区及东非和西南非洲一些国家,其中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和苏丹为重点流行区,因此要注意病例输入问题。除巴西为重流行区外,西欧、北非、中东、西亚、中亚和中南美洲40余个国家为散发。婴儿型内脏利什曼病即属动物源型,由婴儿利什曼原虫或恰加斯利什曼原虫引起,犬是主要传染源,一些野生动物如狼、狐等也是保虫宿主,参与野外循环(自然疫源型)。主要危害未成年人,尤其是婴、幼儿。婴儿型内脏利什曼病环地中海分布,并向东扩展经西南亚直到中国,向西扩展到中、南美洲(大部分病例发生在巴西),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西非、美洲(恰加斯利什曼原虫)、西亚、中国西部和巴基斯坦。
    皮肤利什曼病也可分为动物源型和人源型两种。动物源型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西南亚和中亚及北非;人源型局限于亚洲、欧洲和非洲。弥散型皮肤利什曼病主要局限于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和多米尼加。黏膜皮肤利什曼病可发生在百利兹、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圭亚那、洪都拉斯、苏里南、巴拿马、委内瑞拉、巴西和阿根廷等国。人源型和动物源型的皮肤利什曼病在亚洲、欧洲和非洲大部分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前者发生在中亚和西亚的人口密集的城市,而后者主要发生在半沙漠的农村。由墨西哥利什曼原虫、亚马逊利什曼原虫和巴西利什曼原虫等引起的皮肤利什曼病广泛分布在南美洲和中美洲。
    黑热病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早在清朝光绪年间,由江苏淮阴人高映清所著的《乳石山房医案》(1885-1895年)一书内就有类似黑热病症状的记载,说明黑热病在光绪初年已在苏北和皖北流行。国内病例报告开始于1903年,而在我国最早经病原检查确定诊断的黑热病病例是在1904年,而对白蛉的研究则从1923年开始。历史上我国黑热病分布很广泛,曾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含天津)、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四川、湖北、山西、辽宁、内蒙古和北京市郊等16个省(区、市)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其中以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河北5省为重流行区,陕西、甘肃和新疆次之,其他省(区、市)仅有轻度流行。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调查确定,全国有黑热病的县(市)共665个,均位于长江以北,当时全国约有53万患者。无论是在平原、山丘或在荒漠地区都有黑热病发生。苏北、皖北、山东、豫东、冀南、湖北、陕西关中和新疆喀什等流行较重的地区全系平原;甘肃、川北、陕北、青海、宁夏、冀东北、山西、辽宁和北京市郊等中、轻流行区为山丘地区;内蒙古额济纳旗和新疆大部分流行区属荒漠地带。各地患者在年龄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在平原地带青少年患者较为常见。而在山丘地区患者大多数是10岁以下的儿童。在新疆塔里木和内蒙古额济纳旗荒漠内的患者几乎全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积极防治,黑热病在我国绝大部分流行区已告消除。据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2001-2004年),在山西、四川、贵州、甘肃、新疆和内蒙古6省(区)共调查16295人,查出黑热病患者96例,患病率0.59%,其中新疆、四川和甘肃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黑热病流行地区。目前,仅在新疆、四川、甘肃、陕西、山西和内蒙古等6省(区)尚有50余个县(市)出现当地感染的黑热病病例,另50个县有输入性病例报告,其中以川北、陇南和新疆的患者最多。四川省黑热病散发于川北的汶川、九寨沟、茂县、理县、黑水和北川等6县。在甘肃陇南市以文县、武都和舟曲的患者为多。上述地区犬的感染率都很高,是主要传染源。新疆有20余县(市)出现新发病例,而且近年疫情不稳定,新疫区不断出现,主要分布在喀什三角洲及其周围的农场,涉及喀什、疏附、疏勒、阿图什和阿克陶等县(市),其余县市呈散发。
    我国黑热病的病原体有杜氏利什曼原虫和婴儿利什曼原虫两种。依据流行特征,我国的内脏利什曼病可分为3类流行区,即平原型(或称人源型)、山丘型(或称人犬共患型)和荒漠型(或称野生动物源型,或自然疫源型)。①平原型:分布在平原地带,包括冀南、山东、苏北、皖北、豫东、陕西关中平原、湖北江汉平原及新疆喀什绿洲。病原体是杜氏利什曼原虫,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以儿童和青、壮年为主,传播媒介为家栖的中华白蛉,在喀什则为近家栖的长管白蛉。除喀什以外这些地区的黑热病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有效控制,已有20余年未发现当地感染的新发病例,当地残存的媒介白蛉密度很低或几乎绝迹。②山丘型:分布在山区及黄土高原地带,病原体是婴儿利什曼原虫,犬的感染率很高,是主要传染源,人是机会性感染,病例比较分散,患者大多数是10岁以下的儿童,传播媒介为野栖或近野栖的中华白蛉。目前,此类型的病例主要来自甘肃的陇南和邻近的四川川北,包括九寨沟县,到此地旅游时要注意防护。③荒漠型: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内蒙古的荒漠地带,病原体为婴儿利什曼原虫,传染源是野生动物,人在野外偶然被感染。患者大都为3岁以下的婴幼儿,传播媒介有野栖的吴氏白蛉和亚历山大白蛉。
    2.流行环节
    (1)传染源:在人源型内脏利什曼病疫区,患者(可能还有无症状感染者)是唯一传染源。在动物源型内脏利什曼病疫区,犬及一些野生动物(主要是犬科动物,如狼、狐等)为主要传染源,患者为次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内脏利什曼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双翅目昆虫白蛉(雌性)叮咬传播,另外也有通过输血或共用注射器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的报道。
    白蛉属双翅目白蛉科昆虫。体型细小(体长为2~3mm),能通过防蚊网。白天栖息在黑暗潮湿的地方,夜晚最活跃,飞行时悄无声息。白蛉科分为五属,即白蛉属、司蛉属、异蛉属、罗蛉属和斑蛉属,约600余种。呈世界性分布,以热带和亚热带为多。我国有白蛉属、司蛉属和异蛉属的蛉种发现,约35种。罗蛉属和斑蛉属仅分布于拉丁美洲。本病的传播媒介在亚洲、欧洲和非洲有白蛉属的劳蛉亚属、阿蛉亚属和优蛉亚属的一些蛉种,在美洲则以罗蛉属的长须罗蛉为主要传播媒介。在我国,中华白蛉、长管白蛉、吴氏白蛉和亚力山大白蛉为主要传播媒介,但媒介蛉种随不同疫区而异,白蛉成虫的活动期为5~9月。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在不同流行区易发病人群有所不同,学龄前儿童、学生、农民为高危险人群,患病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青少年。在人源型流行区,青少年发病的比例较高;在动物源型流行区,婴幼儿、儿童为易感人群。从非疫区新进入疫区的无免疫力的人群普遍易感,且发病后他们的临床表现多较疫区居民为重。
    3.流行因素
    利什曼病是由媒介白蛉传播,任何能导致白蛉分布和密度改变及利什曼原虫分布改变的自然或社会因素都会对其流行产生影响。
    (1)自然因素:气候(如气温、雨量等)、土壤条件(如湿度、酸碱度、有机质的丰富性等)均可影响白蛉分布、白蛉密度及白蛉成虫活动时间跨度,从而影响黑热病的流行程度和范围。保虫宿主的密度和活动范围也对利什曼病的流行程度和范围产生影响。
    (2)社会因素:贫穷、社会动乱、自然灾害、人口流动等因素深刻影响利什曼病的流行;与其他疾病(如艾滋病、结核病等)的共流行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甚至会改变流行模式。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免疫学基础
    (1)利什曼原虫建立感染的机制:利什曼原虫一旦进入哺乳类宿主后,马上面对宿主两个最古老而又有效的免疫机制:补体溶解和吞噬细胞的破坏。然而利什曼原虫不但避免了补体溶解和吞噬细胞的破坏,而且实际上还利用了补体的调理特性,促进其进入巨噬细胞,并在巨噬细胞内生存和繁殖。
    利什曼原虫可以通过3种途径有效激活补体系统,即经典途径、在缺乏抗体情况下的旁路途径和凝集素介导的途径,原虫表面的LPG和gp63分子可能涉及补体激活。
    即使在缺乏抗利什曼原虫抗体的情况下,非感染性前循环形式的前鞭毛体对血清补体系统引起的直接溶解也非常敏感,然而具感染能力的后循环前鞭毛体确能有效抵抗补体成分引起的直接溶解。其原因有:①具感染性后循环前鞭毛体表面LPG分子表达大量增加,侧链延长,形成一层厚厚的糖萼,阻止了补体激活形成的膜攻击复合体(C5b-C9)插入原虫细胞膜;②利什曼原虫蛋白激酶的表达在后循环期鞭毛体达到高峰,这些蛋白激酶使补体系统一些成分(C3、C5和C9)磷酸化而抑制了补体经典和旁路途径;③前鞭毛体从前循环形式向后循环形式过度时表面gp63表达增加,gp63作为膜蛋白其水解特性能切割补体成分C3b而产生C3a和C5a,不但使补体膜攻击复合体不能形成,而且C3a和C5a作为趋化性多肽还能吸引单核细胞到原虫部位,新到单核细胞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含量较低,不能有效递呈抗原,对原虫来说是安全的宿主细胞。gp63还能加速C3b向C3bi转化。C3bi对利什曼原虫起调理作用,促进原虫与巨噬细胞上补体受体CR3的结合;CR3是巨噬细胞上涉及原虫摄人的优势受体,最主要的是补体受体的交联阻止了单核细胞的氧化暴发;C3的固定增加了原虫在巨噬细胞内的生存能力,因此利什曼原虫不但避免了补体溶解性膜攻击复合体的激活,还利用了C3而侵入寄主巨噬细胞。
    吞噬作用是根除侵入微生物的重要效应机制,它是由“专责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执行的。巨噬细胞吞噬微生物后形成的吞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小体。吞噬溶酶小体是酸性环境,具有丰富的毒杀微生物的肽和水解酶,吞噬过程中也产生过氧化物和一氧化氮(NO),这些都能毒杀和降解微生物。当有细胞内微生物时巨噬细胞也能传递信号给获得性免疫系统,而后者反过来可以激活巨噬细胞以毒杀细胞内的微生物。利什曼原虫作为巨噬细胞专性寄生虫寄生于吞噬溶酶体内,不但破坏了巨噬细胞毒杀微生物的活性,还使巨噬细胞成为其适宜的寄生细胞。
    若要在哺乳类细胞寄生,利什曼原虫首先必须避免吞噬过程的伤害,以后必须能抵抗吞噬溶酶体内酸性和丰富蛋白的环境。众多不同的分子例如LPG、gp63和糖肌醇磷酸脂(GIPL)等在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表面分化表达,可能对原虫在吞噬小体和吞噬溶酶体内的生存起保护作用。
    两个主要主动抗微生物效应机制是超氧化物(O2-)的释放和NO的合成。前鞭毛体被内吞后首先位于吞噬小体,在吞噬过程中,人嗜中性单核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能通过NADPH氧化酶复合体释放反应性氧化中间体O2-和H2O2。当NOS-2或iNOS在巨噬细胞内发生时,其能催化精氨酸和分子氧合成NO,而利什曼原虫能干扰O2-的释放和NO的合成。当蛋白激酶C(PKC)由胞质转到胞膜内层时而被激活,PKC的激活是氧化暴发的关键。LPG能抑制PKC穿越脂双层从而能抑制PKC的活性;gp63和GIPL也能抑制氧化暴发,GIPL磷酸聚糖能强烈抑制NOS-2的诱导。
    LPG还能抑制吞噬小体与溶酶体的及时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小体,从而为前鞭毛体转化成无鞭毛体赢得了时间,而无鞭毛体的结构对吞噬溶酶体内的酶和酸性pH更具抗性。原虫表面的gp63分子是金属蛋白酶,其最适蛋白水解活性是中性或酸性pH,gp63蛋白酶活性保护原虫免于在吞噬溶酶体内被水解酶水解和降解。
    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还分泌大量的其他酶进入吞噬溶酶体内,这些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和一组高度相异的蛋白磷酸聚糖。预示这些分子可能对原虫在吞噬溶酶体内的生存发挥作用。
    宿主抵御利什曼原虫的关键成分是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D4+1型辅助细胞(Th1)和(或)CD8+ T细胞,及一些细胞因子,像白细胞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这些成分对于消除各种利什曼原虫感染和持久的保护性免疫都非常重要。巨噬细胞、NK细胞和T细胞的激活状态依赖于相关刺激和抑制性细胞因子的存在。而这些细胞因子的产生可以为利什曼原虫调节、抑制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细胞因子诱导产生。
    抗原递呈细胞激活宿主保护性CD4+或CD8+T细胞,要求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体(MHC)Ⅰ类或Ⅱ类抗原的表面表达、共刺激受体和配体对(如CTLA-4-B7,CD28-B7,CD40-CD40L,MHCⅡ族-CD4,MHCⅠ族-CD8)间相互作用、及MHC分子进行的抗原加工和递呈。利什曼原虫可能利用不同的机制来干扰保护性T细胞反应的诱导,这些机制包括:抑制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抑制B7-1的上调、通过吞噬溶酶体内的无鞭毛体内吞和降解宿主MHCⅡ类分子、抑制MHC分子的抗原加工和多肽装载、阻碍无鞭毛体抗原的递呈或缺乏必需的MHC分子或不允许MHC肽复合体转运到细胞表面等。
    除了要求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存在外,寄生虫来源的肽能否载于MHC分子上对于激活寄生虫特异的T辅助淋巴细胞也是关键因素。然而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表面由GIPL和宿主来源的鞘糖脂(GSL)组成的复杂糖萼,保护了吞噬溶酶体内的原虫免受蛋白水解的攻击,并构成了一种免疫逃避机制,因为在这些原虫表面仅有极少量的肽表位能被检测到。众多实验表明,感染无鞭毛体的巨噬细胞不能激活无鞭毛体表面抗原特异的T淋巴细胞,而当阻止吞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后,感染无鞭毛体的巨噬细胞又恢复了抗原递呈功能。显然随着吞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无鞭毛体的抗原陷入吞噬溶酶体。而吞噬溶酶体或缺乏必需的MHC分子或不允许MHC肽复合物转运到细胞膜,结果感染无鞭毛体的巨噬细胞不为CD4+ T辅助细胞所注意。
    (2)对利什曼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不同形式的利什曼病具不同形式的免疫反应。皮肤利什曼患者表现为由细胞介导的强烈免疫应答。用利什曼原虫抗原进行皮试显示很强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此反应在自愈或治愈前就已出现,且一旦阳性将长期维持。然而皮肤利什曼患者体液免疫反应极其微弱,尽管也能检测到特异抗体,但效价很低;弥散型皮肤利什曼患者缺乏细胞免疫反应;在黏膜皮肤利什曼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均存在,但不清楚在细胞免疫存在的情况下,原虫如何从原发皮肤损害处转移到黏膜。
    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导致细胞免疫的严重损害,缺乏迟发型变态反应,周边T淋巴细胞反应也呈阴性;而在成功地进行化学治疗后,皮试迟发型变态反应和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都转为阳性。与细胞免疫反应相反,内脏利什曼患者有显著的体液免疫反应,由于多克隆B淋巴细胞激活,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M和IgG水平相当高,其中也有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存在。尽管有高效的抗体存在,一般认为体液免疫反应不但对控制细胞内寄生的利什曼原虫无任何作用,反而促进病理损害。在补体存在的情况下,抗利什曼原虫抗体体外能溶解前鞭毛体,并促进巨噬细胞吞噬,但没有证据说明抗体在体内有相应的作用。在实验动物,利什曼原虫感染的结果与抗体反应的效价和抗体类型无关联,因此大多认为抗体在控制利什曼病方面不起关键作用。
    所有证据表明,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控制利什曼病方面处于中心地位,这也可以从不同迟发型变态反应中窥见一斑。活动期或治愈的皮肤利什曼患者有强烈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和利什曼原虫诱导的离体T细胞刺激应答,这些应答在特异抗体效价降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后仍能持续。内脏利什曼患者在急性期发病期间缺乏利什曼原虫抗原特异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离体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也为阴性,而这时特异抗体的效价处于高水平。当症状消除后(通过治疗),皮试迟发型变态反应和离体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转为阳性。
    皮肤利什曼患者强烈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和离体/在体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常与自愈或治愈相关联,且具巨大溃疡损害的患者一般也有较强的在体/离体细胞反应;活性期黏膜皮肤利什曼患者有很强的迟发型过敏皮试反应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来自黏膜皮肤利什曼患者的淋巴细胞能产生IFN-γ,而IFN-γ能抑制细胞内利什曼原虫的增殖。黏膜皮肤利什曼病可能代表了对利什曼原虫的一种变态反应,这一反应导致对寄主组织的破坏攻击和损害处原虫的消灭。
    对于皮肤和内脏利什曼病,一旦皮试迟发型变态反应阳性(治疗或自愈后出现),宿主将能抵御利什曼原虫的再感染,这一点从亚临床状态内脏利什曼病的不同发展也得到印证。对于内脏利什曼病迟发型变态反应从阴性转为阳性表明治疗成功。亚临床状态是亲内脏利什曼原虫感染的最普遍的表现形式,只有少部分感染者发展成急性内脏利什曼病。大部分亚临床状态感染者(血清学检测),随着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出现而消除感染,一般这些感染者不再发展成急性疾病。而疾病的发展与感染早期缺乏针对利什曼原虫抗原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是一致的。对利什曼原虫抗原显示强烈增殖反应并显示阳性皮试的人一般不会出现急性内脏利什曼病。
    T细胞可能主要通过两个机制来对付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①激活宿主细胞,例如激活被感染的巨噬细胞以杀死细胞内的寄生虫;②溶解感染的靶细胞。这两个效应机制与两种抗原递呈途径相联系,可能由表型相异的T细胞亚族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介导。表达CD4+分子的T细胞识别外源抗原,外源抗原通过内吞小体途径加工并载于MHCⅡ类分子上。这些T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刺激其他细胞。许多病原体包括利什曼原虫寄生于非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内并在其内繁殖,这些细胞可以被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激活,因而获得了抗细胞内原虫的能力,也可能增加巨噬细胞产生毒性的O2-和NO的能力。这些细胞因子包括IFN-γ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按照分泌细胞因子的不同,小鼠CD4+ T细胞又进一步分成两个功能亚类:Th1和Th2细胞。TH1细胞分泌IFN-γ、IL-2和TGF-β;Th2细胞分泌IL-4、IL-5、IL-6和IL-10;而Thl和Th2都能分泌IL-3、GM-CSF和TNF-α。Th1细胞能介导DTH反应,而Th2不能。Thl和Th2都能为抗体产生提供帮助,而Th2更有效,既能提供抗原特异的又能提供非抗原特异的帮助;Thl细胞在抗原特异的次级反应中为致敏的B细胞提供帮助,IFN-γ能抑制Th2细胞增殖而对Th1细胞无作用;Th2细胞分泌的IL-10抑制TH1细胞合成细胞因子,间接减少Th1细胞增殖;在对抗原递呈细胞反应方面看,Th1细胞偏嗜来自巨噬细胞的刺激,而Th2细胞偏嗜来自B细胞的刺激。在小鼠,Th1和Th2选择激活将决定感染的结果:Th1细胞激活将产生IFN-γ和IL-2,保护小鼠免受利什曼原虫感染;而Th2激活不但没有保护作用还将使病情恶化。保护小鼠抗大型利什曼原虫的感染依赖于能激活巨噬细胞的Th1应答能力的诱导。Th1应答导致产生IFN-γ而不是产生IL-4;Th2型应答和IL-4产生将不能控制疾病发展或导致病毒恶化。在鼠皮肤利什曼病,疾病的严重性与IL-4出现有很好的相关性,而与IFN-γ相关程度较小。遗传学上抗性的C57BL/6小鼠显示仅有一个Th1表型,而敏感鼠BALB/c则发展了一个Th2细胞因子表型。一个弱的Th1型应答的引发足以起保护作用,而一个相伴Th2应答将破坏一个甚至是很强的Th1效应功能,这可能是由于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所致。因此保护性免疫的产生依赖于一个排它的Th1应答的诱导,最重要的是防止激活Th2细胞产生IL-4。CD8+细胞主要识别内源性加工的抗原,这些抗原在细胞内结合到MHC Ⅰ类分子并被转运到细胞表面。CD8+细胞常有细胞毒功能,也分泌细胞因子,例如IFN-γ和TNF,这两个细胞因子在激活巨噬细胞杀死利什曼原虫过程中是重要的。已有实验证明CD8+T细胞直接溶解感染的靶细胞,因此CD8+细胞在控制利什曼病中可能也起了重要作用。
    2.发病机制
    利什曼原虫感染后的致病性及疾病形式由虫种、宿主的遗传和免疫特性等多种因素决定。亲皮肤的利什曼原虫感染常致皮肤利什曼病,感染利什曼原虫的巨噬细胞主要局限于皮肤损害处;而亲内脏的利什曼原虫常致内脏利什曼病,感染的主要部位在脾、肝和骨髓等,但感染的细胞也肯定会出现在皮肤和循环系统,成为媒介传播利什曼原虫的来源。在小鼠模型,近交系小鼠株如C57BL/6等对硕大利什曼原虫的感染具有抗性,而BALB/c对此种原虫的感染却非常敏感。即使入侵的利什曼原虫成功建立了感染,但大部分感染并没有发展成临床形式的疾病,即使致病但疾病的严重程度也表现不一,这些事实与个体免疫反应的差异密切相关。
    各种利什曼原虫感染使宿主致病都有一共同特点,即单核吞噬细胞在受染组织的早期聚集,导致所涉及器官内网状内皮细胞大量增生;宿主特异细胞介导的免疫被抑制,从而有利于原虫不受限制增殖和扩散,累及相关器官组织而致病理变化。亲内脏的利什曼原虫遍布整个网状内皮系统,导致内脏利什曼病。而亲皮肤的虫种如硕大利什曼原虫常居留在白蛉叮咬处的皮肤内,引起皮肤利什曼病。而巴西利什曼原虫可以迁移到口咽黏膜,在此可以多年保持休眠状态,随后可以被激活导致破坏性的黏膜皮肤利什曼病。
    3.病理学改变
    亲内脏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婴儿利什曼原虫和恰加斯利什曼原虫主要寄生于脾、肝、淋巴结和骨髓等器官和组织,它们是病变发生的最重要之处,也是巨噬细胞大量集聚之处,大多数巨噬细胞为原虫所寄生,并且大量繁殖,最终导致寄生细胞破裂,释出的原虫又为其他未感染的巨噬细胞所吞噬。此外,除脑等少数器官外,几乎全身组织内均显示巨噬细胞的增生,且大多数为原虫所寄生。原虫寄生可抑制巨噬细胞凋亡。巨噬细胞和浆细胞大量增生、血流受阻及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脾大、肝大和淋巴结肿大。凝血素生产及血小板数减少可导致黏膜出血。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受抑制,原虫浸润骨髓,血小板减少,脾内红细胞死亡及伴随的溶血、出血、血液稀释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因而黑热病导致贫血是很常见的现象(96%)。补体激活导致红细胞裂解进一步加重贫血。肠道由于原虫寄生致溃疡或次级肠炎而引起腹泻。强烈的体液免疫反应导致浆细胞大量增生,球蛋白大量增加,肝脏受损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及肾脏受损,白蛋白由尿排出,导致黑热病患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亲内脏利什曼原虫感染至发病的潜伏期一般是3~5个月。潜伏期长短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免疫力和营养状况)、感染机会的多寡及感染原虫种类和数量的多少。短则十几天,长则数月、甚至数年。大多数感染者能自愈而不表现任何症状。
    黑热病临床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盗汗、消瘦,进行性脾大,轻度或中度肿大,全血细胞减少或高球蛋白血症,或有鼻出血及齿龈出血等症状。婴幼儿患者发病早期除了有发热及腹泻等症状外,还有夜啼和烦躁等现象。患者一般都有较强烈的体液免疫反应,而特异的细胞免疫反应受到抑制。人体一旦建立了细胞免疫(包括感染者和治愈的患者)将获得终生免疫力,不再受黑热病困扰。
    患者在发病2~3个月后,临床症状逐渐明显,其主要表现为长期的不规则发热和脾大,同时可伴有贫血、鼻出血、齿龈出血、咳嗽和腹泻等,病程中常出现缓解期,这时患者的体温正常,食欲增强,脾肿略有缩小,一般情况也良好,但经过一个时期又复发热,脾脏继续肿大,其他症状也随之而来,如此反复发作,病情日益加重,至疾病晚期则症状不再缓解。晚期患者大都消瘦,精神萎靡,头发稀少且无光泽,皮肤干燥,面色苍黄。肝脏也常肿大,腹部常因肝大和脾大而隆起,四肢细瘦,儿童患者发育受阻。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大都在发病1~2年内因并发其他疾病如肺炎、结核等而死亡。
    1.发热 发热是黑热病最主要症状,一般都在下午发热,有疲倦感,夜间常盗汗。热型极不规则,升降无定时,有时连续,有时间歇或弛张,有时1天内可以出现2次升降,此所谓双峰热型,在发病早期较常见。当体温升到39℃以上时,可伴有恶寒、头痛,但患者一般都神志清醒。
    2.脾大 脾大是黑热病的主要体征,是由于脾内巨噬细胞及浆细胞大量增生,血流受阻及纤维组织增生所致。一般在初次发热半个月后脾大即可触及,2~3个月时,肿大的脾脏下端可达脐部,半年后可超过脐部,最大的脾肿可达耻骨上方,在小儿患者可超过1000g。肿大的脾脏在早期较柔软,晚期则因纤维化而变硬。脾脏表面一般较平滑,无触痛。
    3.肝大 有半数黑热病患者肝大,出现也较脾大为迟,肿大程度也不如脾大明显,多为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在右肋下4~6cm左右。
    4.消化系统症状 患者常有口腔炎,如黏膜溃疡、齿龈糜烂等,且易出血。儿童患者易并发走马疳。患者食欲减退,常有消化不良及食后有饱胀感觉,甚至可引起恶心、呕吐和腹痛等症状。
    5.循环系统症状 患者的脉搏大都增速,血压较健康人为低。脸部和下肢常发生水肿。由于血小板减少,可出现鼻出血,发生在发热期,来得也较突然。有些患者有齿龈出血现象。
    6.其他症状 精神萎靡,食欲缺乏,发病晚期毛发稀疏且无光泽,腹股沟及颈部的淋巴结常轻度或中度肿大,夜间咳嗽较常见。少数患者在晚期时可因肝脏受损而发生腹水。
    7.荒漠型黑热病 流行于我国新疆等地的荒漠型黑热病病例基本都是婴幼儿,其基本症状和体征与经典黑热病相同,但同时又具有其特点,包括发病较急,伴有高热、寒战的病例比例较高;进行性肝大的比例相当高;病程在半年内即可出现黄疸、腹壁静脉曲张和腹水,表明肝脏的损害发展较快。腹泻非常常见,持续的腹泻伴随长期发热和食欲缺乏,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如不及时治疗,患儿大都在发病后1年内死亡。
    8.皮肤利什曼病和黏膜皮肤利什曼病 皮肤利什曼病(或称东方疖)由一些亲皮肤的利什曼原虫(如热带利什曼原虫、硕大利什曼原虫、埃塞俄比亚利什曼原虫、墨西哥利什曼原虫、亚马逊利什曼原虫、秘鲁利什曼原虫和巴西利什曼原虫等)引起。潜伏期在几周到几个月不等。受染的白蛉叮人不久,皮下组织内的肥大细胞即释放出组胺和炎性细胞趋化因子,使局部皮肤真皮层的血管扩张,发生充血和水肿,形成皮肤丘疹,寄生有原虫的巨噬细胞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有不同程度破坏。随着病程进展,丘疹逐渐变大,形成结节。结节部位的皮肤变薄,并由于白细胞的移人而隔离了感染区域及供血不足而使皮肤发生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溃疡边缘的真皮层则呈现充血和水肿,并在损害部位的底部形成肉芽组织。浸润区内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几乎消失。在浸润区可查见含利什曼原虫的巨噬细胞。当皮损部位结核样结节形成后,病灶内含原虫的巨噬细胞即大量减少,而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却明显增加,并向坏死部位伸展。最后,皮肤溃疡的缺失部分被不断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所取代,直到瘢痕组织形成。
    由硕大利什曼原虫、巴拿马利什曼原虫和巴西利什曼原虫等引起的皮肤利什曼病,病灶处皮肤坏死的进程很快,导致巨大的开放的湿性溃疡;而热带利什曼原虫、埃塞俄比亚利什曼原虫及秘鲁利什曼原虫等导致的损害发展缓慢,无明显溃疡。皮肤利什曼病大都不经治疗而能自愈,但自愈时间极大依赖于感染的虫种和损害发生的部位。同样,皮损大小也是相异的,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硕大利什曼原虫感染可同时出现众多损害,导致患者破相而致心理压力。
    弥散型皮肤利什曼病由埃塞俄比亚利什曼原虫或亚马逊利什曼原虫引起,通常这些原虫引起的是局限性皮肤损害,但在免疫抑制患者这些损害可扩展至全身,出现斑块、丘疹及一些复合型皮损,形同麻风,导致患者毁容。
    黏膜皮肤利什曼病病原体是巴西利什曼原虫,此种原虫主要引起的是单纯性皮肤损害,但在有些患者,在皮损痊愈多年后,转移性损害可出现在口腔和鼻黏膜处,导致黏膜和软骨被销蚀,最后患者的相当部分面部受到破坏。
  • +并发症
    并发症:
    可发生全血细胞减少,可伴有贫血。患者大都消瘦,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发育受阻。并发其他疾病如肺炎、结核等而死亡。肿大的脾脏在晚期则因纤维化而变硬,因肝脏受损而发生腹水,出现黄疸、腹壁静脉曲张。儿童患者易并发走马疳。皮肤利什曼病皮损可形同麻风,导致患者毁容。黏膜皮肤利什曼病最后可致患者的相当部分面部受到破坏。成人病例常可见到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如不及时治疗,多在2周内死亡。走马疳或坏死性口腔炎是很严重的并发症,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现已甚为罕见。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当前黑热病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种类繁多,但总体可归为3大类,即证明利什曼原虫的存在(病原学方法)、检测利什曼原虫的特异DNA分子(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检测利什曼原虫的特异抗原或特异抗体(免疫学方法)。病原学方法是本病确诊的唯一方法,是“金”标准,其他方法可为辅助。另外,还应做一些临床检验以辅助诊断。
    1.病原学检查
    用患者组织、器官穿刺物涂片染色(通常是用吉氏染液染色)镜检查见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是常用方法,或将穿刺物注入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检查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或将穿刺物接种动物观察其发病情况而得到诊断,后两种方法费时,但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最常用的材料是脾和骨髓的穿刺物,还有淋巴结和肝穿刺或抽吸物,从周边血分离的白细胞等。不同组织器官穿刺物用于涂片镜检检查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总体来说以脾穿刺物涂片镜检方法为最敏感。例如以观察1000个油镜视野为例,骨髓涂片镜检的敏感性为60%~85%,肝穿刺物镜检的敏感性为50%~85%,淋巴结检出率更低,而脾抽吸物涂片的敏感性最高,可超过95%,但脾穿刺的技术要求较高,危险性也较大。当血小板计数低于40×109/L时禁止对脾脏进行穿刺。
    在严格无菌操作下,上述的各种组织器官穿刺物均可置于三恩氏(NNN)培养基内,22~24℃恒温培养15天后,取少量培养液置高倍显微镜镜检,若查到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即可确定诊断。原虫培养常能增加病原检测的敏感性,但由于时间太长,此法通常不采用。用于培养的培养基种类较多,但以NNN培养基较常用,效果也最好。由于原虫较少而镜检不到,培养基不合适而培养不成功,在此情况下,可将穿刺物等接种动物,几个月后观察发病情况,或镜检观察动物有关组织或器官涂片是否有利什曼原虫而得到诊断。
    2.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查
    利什曼原虫存在不同寻常的:DNA分子即动基体DNA(kDNA)分子,每个kDNA分子具有上万拷贝的小环DNA,且小环DNA在种株间既存在保守序列也存在广泛差异的序列;另外利什曼原虫核基因组也存在大量特异的重复DNA序列,因此kDNA和重复DNA分子是极好的诊断分子靶,常用于诊断的分子靶包括核糖体RNA基因、源于RNA基因的小外显子、基因组重复序列及kDNA等,利用其作为分子靶诊断内脏利什曼病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特点。常用于诊断利什曼病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有特异探针杂交法和各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PCR方法本身具有放大效应(可达上百万倍),用于标记探针的标记物往往也有放大效应,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探针杂交法是第一批能确定分子特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中的一种。80年代早期就开始探索将此方法应用于黑热病的诊断。方法是从患者相应组织材料(各种穿刺物、外周血)抽提DNA,将此DNA点于或印迹到合适的杂交膜上,再用标记的探针检测利什曼原虫特异DNA分子的存在而得到诊断。常用的标记物有同位素、地高辛和荧光素等。此法有相当的敏感性(可检测50~100个原虫),而特异性高低极大地依赖于所选用的探针。传统PCR方法是用特异引物对处理的组织材料(包括抽提DNA)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或电泳后印迹到合适的杂交膜上进行杂交,以观察特定的DNA序列是否出现而进行诊断。检测的特异性由所选用的引物对决定,总体来说特异性非常高。而检测的敏感性由扩增的靶序列和所用的组织材料决定。在苏丹的一项研究证明,用PCR方法检测骨髓和淋巴结的穿刺物的利什曼原虫,其敏感性均超过镜检,用周边血作材料检测敏感性也达到70%。在印度用周边全血作材料,检测的敏感性高达96%。传统PCR方法与免疫学检测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如PCR-ELISA法最近也广泛用于黑热病的诊断,方法是用生物素等标记用于PCR扩增的引物,将扩增的产物包被酶标板,最后按ELISA方法进行检测。此法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检测免疫抑制患者周边血的敏感性为75%,而其他方法很低,如镜检方法对此类患者的检出率只有26.3%,血培养方法检出率为42.3%。此外PCR方法能够区分治疗过的患者是复发或再感染。也是疗效考核最佳方法。
    3.免疫学检查
    (1)抗体检测:一般来说内脏利什曼病患者体液免疫反应非常强烈,导致抗体水平显著提高,抗利什曼原虫的抗体也随病程的进展而增加,IgM首先出现,随后是IgG,其中也有大量非特异性的抗体,所产生的IgG的量非常大以至可以用甲醛溶液从血清中沉淀出。这一免疫反应特征被广泛应用于黑热病的诊断。几十年以前非特异性检测抗体的方法就已应用于黑热病的诊断,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确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各种检测特异抗体的免疫学方法都曾尝试用于黑热病的诊断。
    传统检测抗体的方法包括凝胶扩散法(gel diffusion)、补体固定试验(complement fixation test)、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hemagglutination test)和对流免疫电泳等均为非特异检测方法,均曾应用于黑热病的诊断,但由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局限,现在这些方法已很少用于黑热病的常规诊断。
    当前常用于黑热病诊断的几种特异检测方法是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直接凝集试验(D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ICT)。
    ①IFA:以前鞭毛体或无鞭毛体作为抗原,以荧光标记的第二抗体识别检测与利什曼原虫特异结合的患者血样中特异抗体,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检测结果。此方法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分别可达96%和98%,而以无鞭毛体作抗原特异性更高。
    ②DAT:此法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完整前鞭毛体用0.4%的胰蛋白酶处理,用2%的甲醛固定,再加终浓度为0.1%的考马斯亮蓝染色,与系列稀释的患者血清混匀后孵育过夜,第2天观察凝集反应。在血清稀释中加2-巯基乙醇能进一步改善检测效果。检测的敏感性在91%~100%之间,特异性为72%~100%。本方法的缺点是抗原制备较复杂、抗原储存需冷链系统、检测时间较长、血清需系列稀释、结果的非标准化阅读等。现已发展使用冻干抗原,不需冷链系统,适合现场使用。
    ③ELISA:用间接法。将抗原吸附于酶标板,加血清后抗原与血清中的抗体结合,再加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以检测特异抗体的存在而得到诊断。此法具有高敏感性,几乎在所有传染病的诊断中都得到应用。此法应用于诊断内脏利什曼病,其特异性极大地依赖于所用抗原。常用的可溶性粗抗原(CSA)是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悬液经反复冻融后离心所得的上清液,以此抗原(浓度在100~5000ng/ml)进行ELISA诊断黑热病的敏感性在80%~100%,但与多种疾病患者(如锥虫病、麻风病及弓形虫病等)的血清存在交叉反应。
    用电泳等方法分离特定组分的抗原用于诊断黑热病能显著提高特异性,但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敏感性。例如用分子量为116kDa、72kDa和66kDa组分抗原诊断黑热病其特异性可达100%,但其敏感性大大降低,有的甚至降到37.5%。
    ④ICT:具有快速简便,不受实验设备、场地和人员等条件限制优点,因此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发明是疾病诊断领域的一场革命。目前在黑热病诊断方面已有一种试纸条在应用,此试纸条是以rk39检测患者的特异性抗体。重组抗原rk39来自于有39个氨基酸重复序列的驱动蛋白,在杜氏利什曼原虫种团原虫的驱动蛋白区域是保守的,此重组抗原用于诊断黑热病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100%。另外此抗原特异抗体的效价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推测编码此抗原的基因在疾病活动期才表达,因此可预测疾病急性期的开始和疾病的进程。在疾病活动期此抗原特异抗体的效价升高,当化学治疗后效价迅速降低,而治疗后复发其效价又陡然升高。方法是将rk39抗原以区带的形式包被于硝酸纤维膜上,其上端包被羊抗A蛋白抗体,标记胶体金的A蛋白预先吸附在检测试纸条上。检测时取10μl血,或1滴指血或耳垂血涂于样品垫上,再滴4~5滴试剂盒配送的缓冲液,当检测血样中有抗体存在,抗体与标记胶体金的A蛋白结合,并随混合液向试纸条另一端移动,当移动到包被rk39抗原处时若有特异抗体存在,标记胶体金A蛋白结合的抗体与rk39抗原结合,若抗体数量足够将形成可见的粉红色条带,液体继续移动,无论是黑热患者与否,均在包被羊抗A蛋白抗体形成可见的粉红色条带(质控带),否则表明试纸条有问题。检测的特异性非常高,可达98%。而敏感性有地区差异,在印度可达100%,在苏丹和欧洲分别只有67%和71.4%,原因可能是人种差异导致的免疫反应差异所致。
    (2)抗原检测:理论上讲抗原检测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诊断方法,抗原水平一般与虫荷相关,而且特别适合诊断免疫抑制的患者。检测抗原比检测抗体有更高的特异性。但在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原时受到太多因素干扰,例如高水平抗体的出现、循环免疫复合体、类风湿因子和自身抗体的存在可能掩盖了抗原决定子或竞争性抑制了游离抗原的结合,因此直到目前还未有令人满意的抗原检测试剂系统可利用。
    多用抗利什曼原虫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检测特异抗原,多克隆抗体也常应用。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ELISA、Dot-ELISA等。最近开发了一种胶乳凝集试验用于检测患者尿液中利什曼原虫抗原而诊断黑热病。方法是将杜氏利什曼原虫特异的多克隆抗体包于乳胶颗粒,将等体积(50μl)制备的乳胶试剂和纯尿样滴于陶瓷板上混合2分钟即可观察结果。其诊断黑热病的特异性达到100%,敏感性为68%~100%。
    4.血象变化
    患者的红、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其原因与脾功能亢进有关。白细胞在疾病早期即开始减少,并随病程的进展而日益显著。白细胞的减少主要是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减少所致,大单核细胞大致正常,嗜酸和嗜碱粒细胞亦都减少,因而淋巴细胞的比例相对地增高。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根据临床需要作X线检查、B超检查、心电图等检查。晚期患者,B超显示肝、脾大。
  • +诊断
    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史、疾病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对黑热病进行诊断。黑热病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和体征并不为其所独有,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对其进行诊断。
    1.疑似病例 为黑热病流行区内的儿童,或曾在白蛉季节(5~9月)内在流行区居留过的儿童,有长期不规则发热、脾脏呈进行性肿大、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白细胞计数降低、贫血、血小板减少或有鼻出血及齿龈出血等症状和体征者可诊断为黑热病疑似病例。
    2.临床诊断病例 对疑似病例进行分子生物学或免疫学检查,阳性者判为临床诊断病例。
    3.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经病原学检查阳性者判为确诊病例。
    由于皮肤利什曼病患者特异抗体水平极低,免疫学检测方法不实用,对其诊断主要依赖病原学方法。可取皮损边缘的皮下组织、或皮肤组织、或抽取组织液进行涂片或切片,染色后镜检,发现原虫即可确诊;或将上述材料进行培养,或接种动物来进行诊断。分子生物学方法也可应用。
    感染HIV的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常有不同寻常或非典型的临床症状,患者黑热病的症状不典型,不到一半的患者有发热、肝脾大、腹水、胸膜积液或心包积液的症状,疾病可能还累及肺、扁桃腺和皮肤,甚至作为广泛散播性疾病出现;原虫在体内的分布很分散,有时会出现在一些不寻常的位点,例如在支气管肺泡的灌洗物、胸积液或在胃肠道的组织中均可出现,而有时在骨髓涂片中反而查不到原虫;患者的抗体水平低下或缺乏。因此对合并感染HIV的黑热病患者的诊断常用PCR方法检测患者的外周血或分离的白细胞中的利什曼原虫特异分子,而镜检法和检测抗体的免疫学方法均不适合应用。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常见到婴幼儿早期病例因发热、咳嗽、腹泻而被误诊为急性呼吸道感染、肠炎、中毒性消化不良;因持续发热、肝脾大而被误诊为伤寒、沙门菌感染、结核病、疟疾、布鲁菌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另有一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与黑热病有相似之处,极易混淆,需加以鉴别。
    1.组织胞浆菌病 该病临床表现与黑热病极相似,大都发生在南方诸省(区、市),临床表现有肝脾大、发热、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体重下降等症状和体征。组织胞浆菌也寄生于巨噬细胞内,涂片中观察到的病原体形态也与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极相似。但可从以下特征进行鉴别:组织胞浆菌的孢子较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稍大,外膜较厚,菌体内有一弯月形染红色的原浆块,但无动基体类似结构。可用真菌培养法或组织胞浆菌皮内试验来确定诊断。
    2.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该病在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湖南、香港等省(区)都有发生,常被误诊为黑热病。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表现有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并常有咳嗽等肺部症状,X线透视可见肺部有炎性阴影。肝、脾和淋巴结也常肿大,且有显著贫血,但白细胞常增多。有时在体表可发生丘疹、结节和脓肿,皮损可自行愈合,但此起彼伏,持续不断。在骨髓、淋巴结穿刺物涂片上可见在巨噬细胞内大量菌体聚集成桑葚状或葡萄串状,菌体内无一定结构。本病可用抗真菌药物治愈。
    3.儿童白血病 患者大都是急性白血病。主要症状有面色苍白、显著衰弱、精神委靡、常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溃疡和各种出血现象。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可增至100×109/L以上或降至1×109/L,血液内可出现异常的单核细胞,其数量常常占白细胞总数的60%~80%,红细胞及血小板数则显著减少。病程进展迅速,如延误治疗,数月内即可死亡。血涂片上可见许多异常无粒的单核白细胞,可与黑热病相鉴别。
    4.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该病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主要有持续不规则发热、乏力、消瘦、衰竭,同时伴有肝、脾和淋巴结肿大、黄疸和皮疹等。患者红细胞、白细胞减少,血涂片上有时可查见异常组织细胞。骨髓涂片上可见异常组织细胞,以及吞噬有红细胞、白细胞的巨噬细胞,这些对本病有重要诊断价值。患者的病程大都为6个月至1年,死亡率极高。
    5.毛细胞白血病 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是脾大非常明显,可以达到盆腔,而且全血成分减少,易与黑热病混淆。在毛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液、骨髓、肝或脾涂片上可以查到典型的多毛细胞,从而予以鉴别。
  • +治疗
    治疗:
    1.病原治疗
    目前,黑热病一线病原治疗药物只有唯一一种,即五价葡萄糖酸锑钠(国产商品名为斯锑黑克)。初治儿童患者用药总剂量为200~240mg/kg,6天为1个疗程,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锑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部分患者可有肌痛、关节痛、食欲减退、头晕和恶心等,少数患者有一过性肝转氨酶升高。大剂量可出现心电图QT间期延长,严重者有出血、心肌炎、胰腺炎和肾功能损害。在治疗过程中应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和血清淀粉酶,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对病情严重、营养不良、严重贫血的患者应住院治疗,在给予锑剂前须进行支持治疗。有明显出血者应予输血。有较重的心、肝、肾功能异常、急性发热、出血性疾病者禁用。
    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半个月复查时,若体温未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未增加,脾肿依旧,原虫未消失,应视为治疗无效。在此情况下进行第2疗程治疗,总剂量比第1疗程增加1/3,采取8天8针疗法。
    经过葡萄糖酸锑钠治疗3个疗程无效或复发的患者,经病原学确诊,可视为抗锑病例。可采用二线药物治疗或联合用药方法治疗。常用的二线药物为两性霉素B。
    对于两性霉素B粉针剂,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剂量为0.5mg/(kg·d),静脉滴注,至总量达到20mg/kg时为1个疗程。印度对抗锑病例主要采用本药治疗,治愈率可达100%。国内尚缺乏治疗经验。使用前先用注射用水溶解,然后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忌用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时药瓶用黑布遮盖,避免药效降低。滴注速度要慢,需6个小时以上。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常见且严重,在滴注过程常可发生低血压、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患者出现不可逆的肾脏损害,包括尿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蛋白和管型,血清尿素氮、肌酐升高,肌酐清除率降低等,使用前一定要权衡利弊。在治疗过程中,如发现尿素氮和肌酐升高应减少剂量或间隔数天给药,延长用药时间。脂质体两性霉素B极大减轻不良反应。由于注射脂质体多分布在人体网状内皮组织(肝、脾、淋巴结)和肺组织中,肾脏组织内分布较少,因而降低了对肾脏的毒性,使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在欧洲和南美洲用总剂量为18~24mg/kg,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治愈率为90%~100%。
    对于抗锑病例也可使用巴龙霉素与葡萄糖酸锑钠联合治疗。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联合治疗方案为:巴龙霉素每天15mg/kg,葡萄糖酸锑钠每天20mg/kg,两种药物分开注射,疗程30天。
    不论何种原虫感染,超过90%的皮肤利什曼病例在3~18个月内不加治疗都会自愈,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治疗原理及疗效评判都不同于内脏利什曼病。对于可致毁容的病例、复发病例和黏膜皮肤型病例可用葡萄糖酸锑钠进行治疗,20mg/(kg·d)肌肉或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续3周。对于早期丘疹或结节,可直接将葡萄糖酸锑钠注射到病灶内,1~2天1次,连续3次;或采用液氮冷冻疗法,即用饱含液氮的棉签紧压皮损处,反复2次,每次间隔0.5分钟,使冷冻处的皮肤完全变白,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患处。
    2.对症治疗
    患者若有中度贫血,在治疗期间应给予铁剂。对严重贫血者除给予铁剂外,可进行小量多次输血,待贫血好转后再行锑剂治疗。另外,要加强营养。对于鼻出血,应清洗鼻腔,用浸以1:1000的肾上腺素液、3%的麻黄碱的棉花置于出血处,或用吸收性明胶海绵覆盖在出血部位。
    3.并发症治疗
    并发肺炎的患者不宜进行抗黑热病药物治疗。肺炎若发生在治疗黑热病过程中,应立即停止注射,先进行抗生素治疗,待肺炎症状消失后再进行抗黑热病药物治疗。对于并发走马疳患者,可按常规方法给予抗黑热病治疗并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并发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应立即使用青霉素治疗以防继发感染。若发生在锑剂治疗过程中,应停止注射锑剂,待症状消失后再进行抗黑热病药物治疗。若此症状是由黑热病所致,使用锑剂不但无害,且随黑热病的好转而促使粒细胞回升。
  • +预后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