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厅>百病防治

病从口入,吃出来的五大类消化病

  来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中心 马晋平 教授、主任医师

俗话说病从口入,本文盘点一下胡吃海喝对消化系统带来的五大危害。吃出来的病显然不止这些,我们列举五大类,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健康生活源于健康的饮食。病从口入不是吓唬人,希望大家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危害一:胃,染上幽门螺杆菌

随着社会交流越来越频繁,现代人在外应酬的机会越来越多,由于中餐的习惯是围在一桌边吃边喝边聊,这种围餐的习惯又容易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互相传播。幽门螺杆菌是诸多胃病的元凶: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以及胃癌。在中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60%-70%。因此多年老胃病治不好的朋友需注意这点,是不是经常在外应酬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或治疗后复发。

幽门螺杆菌可以存在唾液中,如果给别人用自己吃过的筷子夹菜,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就可能传播给他人。尽量使用公筷、公瓢,餐具不要混用,如果发现消化不良、反酸等胃部不适需检查一下是否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危害二:肝,变成脂肪肝

随着应酬越来越多,胡吃海喝几年后被查出脂肪肝的大有人在,但很多人压根也不把它当作是病,根本不重视。脂肪肝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年轻化趋势明显。据最新调查统计,我国脂肪肝的检出率已达20%。脂肪肝在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其实脂肪肝不仅是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一样会走上肝硬化的不归路,所以一旦确诊还需端正态度。对于长期胡吃海喝的人们来说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及甜食、零食摄入增多,大量饮酒,多坐少动、体力活动大幅减少等多种不良生活方式共同导致了脂肪肝的发生,可以说脂肪肝是一种生活习惯不合格的成绩单。这种生活方式给还可能带来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多个标签,这些疾病均为代谢综合征的组成部分。改变胡吃海喝、缺乏体育锻炼的生活方式是治疗的关键。

危害三:胰腺,发生急性胰腺炎

胡吃海喝的另一个常见危害还在于诱发急性胰腺炎。尤其是过年过节期间,医院里很多因为大吃大喝导致急性胰腺炎的病人。

在暴饮暴食,特别是大量喝酒后,易诱发急性胰腺炎,除了酒精直接对胰腺的损伤,大量喝酒会增加胰腺分泌旺盛、蛋白浓度增高,导致胰腺分泌的管道堵塞,诱使本来该消化食物的胰酶“提前”激活转而开始对胰腺本身开始消化,导致临床上危急的急性胰腺炎。胰腺炎有多种致病危险因素,除了与大量饮酒有关,国内还与胆石症密切相关,由胆石引起的胰腺炎称胆源性胰腺炎。

胰腺炎在临床上被称为“三要”疾病:要命、要钱、要时间。要命是形容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凶险,短时间内危及生命;要钱是指即使挽救了生命,整个治疗费用十分高昂;要时间是说即使花费巨大、维持了生命,整个住院治疗的时间也比较长,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时耗时必将更长。急性胰腺炎发病突然且凶险,然而预防却很简单——杜绝胡吃海喝,暴饮暴食。

危害四:肠道,长出大肠息肉大肠癌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饮食的喜好也在发生不断地变化。我们国家由过去传统的农业国,饮食以大米、蔬菜等纤维素、植物为主的饮食模式,逐渐向发达国家的肉类、加工食品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模式过渡。饮食习惯改变与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每年新发大肠癌病例达30万,以每年4%增幅不断攀升。

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除了容易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还增加了大肠息肉的发生率,要知道90%以上的大肠癌是从大肠息肉逐步发展而来的,这个过程一般需5-10年。预防大肠息肉和大肠癌的发生,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改变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少吃加工肉类,多吃新鲜蔬菜和果。

危害五:胆道,感染寄生虫

这点主要是指“尝鲜”,不少食客为了追求口感,新鲜打捞上来的淡水鱼、虾蘸调料生吃;也有将生鱼切成薄片,加入滚烫的粥或米线中的吃法。虽然味道鲜美,但这些吃法,可以导致寄生虫病,以吃了未熟透的淡水鱼虾为例,可导致肝吸虫病,因为几乎所有淡水鱼虾都有可能携带肝吸虫的幼虫,其幼虫在人体内被激活,一般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几小时内即可到达肝内胆管,此后便长期在肝胆系统内繁衍生息。

多数人感染后并不知情,轻度感染者可无症状,是多数人感染后的表现。随着感染时间延长,可发生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疲倦乏力、肝区隐痛、肝肿大等临床表现。慢性感染肝吸虫可出现肝内胆管结石、感染,胆管狭窄、甚至胆管癌,是其主要危害。肝吸虫病治疗起来并不困难,抗寄生虫药吡喹酮、阿苯达唑均可以有效杀死体内的肝吸虫。因而其危害主要在于不知情的慢性感染。所以建议曾经吃过鱼生的(主要指淡水鱼)最好做个粪便检查找找有没有寄生虫卵。预防的关键就是吃熟透鱼虾。

推荐认知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