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内脏利什曼病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系利什曼原虫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由不同虫种引起的利什曼病的临床表现也不同,可分为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皮肤利什曼病(cutaneous leishmaniasis,CL)和黏膜皮肤利什曼病(mucocutaneous leishmaniasis,ML)三种。内脏利什曼病也称黑热病(kala-azar),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以长期发热、肝脾肿大、末梢血白细胞数减少和血浆球蛋白增高为其主要临床特征。
  • -预防
    预防:
    预防措施包括普查普治病人,消灭贮存宿主犬,以及喷洒杀虫剂消灭白蛉,对控制人源型及犬源型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具有较好的效果。对野生动物源型内脏利什曼病的控制比较困难,主要在于消灭野生白蛉媒介及提高个体抵抗力。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本病呈全球性分布,主要见于亚洲的中国和次大陆及中东一些国家,非洲和欧洲地中海沿岸国家,以及南美巴西、秘鲁等国。我国的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陕西、四川、湖北、甘肃、新疆、内蒙均曾有本病的流行。建国后开展大规模防治工作,至1958年已基本控制了本病的流行,但在新疆、甘肃南部和四川北部仍有散发病例发生。在流行病学上本病可分为人源型(平原型)、犬源型(山丘型)和自然疫源型(荒漠型)三大类型,前两型的传染源为病人和犬,后型主要为野生动物如野鼠等。我国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中华白蛉,在新疆则为长管白蛉。荒漠型内脏利什曼病主要见于新疆及内蒙,患者主要为2岁以下的婴儿,外来人群的成人感染者可以表现为淋巴结型利什曼病,传播媒介为野栖蛉种吴氏白蛉和亚历山大白蛉。人类对本病有普遍的易感性,但10岁以下儿童更为易感。营养不良等因素也有利于本病的发生,而免疫状态的低下可使本病的病情更为严重。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当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自白蛉喙部进入人体后,即为宿主的吞噬细胞所吞噬。前鞭毛体表膜上的糖蛋白Gp63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C3受体结合,而其表膜上另一大分子膦酸酯多糖(lipophosphoglycan,LPG)则可激活补体,使C3沉着在虫体表面,并通过CR3(C3biR)受体而使虫体附着于巨噬细胞,而使之被吞噬。前鞭毛体转变为无鞭毛体,并在巨噬细胞内繁殖,直至将吞噬细胞胀破,无鞭毛体又为其他吞噬细胞所吞噬,并继续繁殖。网状内皮系统大量增生,导致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
    病理学变化主要为肝大,枯氏细胞增生,胞浆内充满大量无鞭毛体,常有浆细胞浸润。脾肿大,髓索中有大量吞噬细胞和网织细胞增生,并有浆细胞浸润,窦内皮细胞增生,吞噬细胞内有大量无鞭毛体。脾小结数量明显减少,结构不清,且显著萎缩,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胸腺依赖区内小淋巴细胞几乎全部丧失。各类血细胞的减少与脾功能亢进有关。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本病的潜伏期为3~3.5月,有的可达5.5个月或更长。
    2.临床症状与体征 本病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典型者呈双峰热型,也可呈弛张热型或稽留热型。常伴有出汗、疲乏、全身不适及无力。全身淋巴结轻度肿大及肝、脾肿大,后者尤为明显。有时皮肤可出现斑丘疹,红斑或色素减退斑,刮片可找到无鞭毛体,皮疹也可在治疗后出现,后者则称为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PKADL,post kala-azar dermal leishmaniasis)。末梢血液白细胞明显减少,继之出现贫血、鼻出血、齿龈出血或皮肤瘀点。感染较重的患者面部、四肢等处皮肤逐渐呈暗黑色,因而本病也被称为黑热病。
    3.临床类型 李宗恩及钟惠澜(1935)将本病的早期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临床类型:
    (1)结核型:缓慢发病,午后发热,盗汗,咳嗽,食欲缺乏,常被误诊为肺结核。
    (2)伤寒型:约有1/3的病例先有发热,头痛等症状,继之体温上升至39~40℃,持续不退,并有便秘和腹胀,脾肿大及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减少,很类似伤寒病。
    (3)波浪热型:有时患者热型呈波浪状,出汗多,脾肿大及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减少,类似布氏杆菌病,但无关节疼痛。
    (4)疟疾型:发冷、发热及出汗,类似疟疾之发作,可每日或间日发作一次,一般只连续2~3天,但也可持续数周。
    (5)双峰热型:约1/3的早期病例呈双峰热型,即24h内体温有两次升降,一次在清晨,另一次在午后或夜间。
    (6)呼吸道感染型:不少病例的初期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其中有些病例可类似流感。
    (7)胃肠型:常见于儿童,表现为胃肠道不适,轻度腹泻、便秘、腹痛等。
  • +并发症
    并发症:
    肺炎多见于儿童病例,预后较差。成人病例常可见到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如不及时治疗,多在2周内死亡。走马疳或坏死性口腔炎是很严重的并发症,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现已甚为罕见。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患者末梢血液白细胞数及粒细胞减少,继之血小板数及红细胞数也均下降。血浆中球蛋白量明显增多,故球蛋白水试验也呈阳性。麝香草酚浊度试验也阳性。血沉增快。
    1.血清免疫学检查 常用的有直接凝集试验(DAT),补体结合试验(CFT),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T)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其中以DAT、IFAT及ELISA较为敏感,ELISA与麻风患者有交叉反应。血清循环抗原(CAg)的检测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考核具有重要价值。
    2.分子生物学检查 以PCR检测患者体内利什曼原虫的KDNA,其有特异性与敏感性均高,且可有早期诊断与考核疗效的价值。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晚期脾功能亢进,B超显示肝、脾大。
  • +诊断
    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有在流行区居住或逗留史,是否为白蛉活动季节(5~9月)。
    (二)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长期、反复不规则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轻,进行性肝、脾肿大,贫血、白细胞减少及营养不良等。
    (三)实验室检查
    全血细胞减少,甚至中性粒细胞缺乏;血红蛋白呈中度贫血改变,血小板减少;血清球蛋白显著增高,白蛋白下降。血清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阳性有助于诊断。尽早行骨髓、淋巴结或脾、肝组织穿刺涂片;找到病原体是确诊的主要依据。检测利什曼原虫核酸可确诊并评估疗效。
    (四)治疗性诊断
    对高度疑似而未检出病原体者,可用锑剂试验性治疗,若疗效显著有助于本病诊断。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结核病(常有肺部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抗结核治疗有效)、伤寒(相对缓脉,中毒症状明显,肥达反应阳性、血培养阳性),布氏杆菌病(有牛、羊、猪等家畜的接触史,头痛明显,关节疼痛,血清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等病相鉴别。
  •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应加强口腔卫生及护理,严重患者特别是合并急性粒细胞缺乏或走马疳者,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一般情况差者可予输血或输注粒细胞,抗感染治疗等。
    (二)病原治疗
    首选5价锑制剂葡萄糖酸锑钠(sodium stibogluconate),一般成人一次6ml(1支,含五价锑0.6g),一天1次,连用6~10天;或总剂量按体重90~130mg/kg(以50kg为限),等分6~10次,每天1次。小儿总剂量按体重150~200mg/kg,分为6次,每天1次。对敏感性较差的虫株感染,可重复1~2个疗程,间隔10~14天。对全身情况较差者,可每周注射2次,疗程3周或更长。对新近曾接受锑剂治疗者,可减少剂量。5价锑制剂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有很强的杀虫作用。疗效迅速而显著,不良反应少,病原体消除率为93%~99%,2年复发率低于10%。复发病例可再用本品治疗。病情危重或有心、肝疾患者慎用或改用3周疗法。
    对锑剂无效或禁忌者可选下列非锑剂药物:
    米替福新(miltefosine):是近年来合成的一种口服治疗内脏利什曼病的新药,疗效好而且安全。成人每天口服100mg,相当于2.5mg/kg,28天为1疗程。其疗效优于肌内注射葡萄糖酸锑钠,近期治愈率可达100%,但复发率较高(2%~10%)。目前认为口服米替福新可作为肌内注射葡萄糖酸锑钠的替代治疗。
    两性霉素B脂质体(liposomal amphotericin B,L-AMB):对于本病具有良好的疗效,但价格过高阻止了其在低收入国家的广泛应用,新提出的短疗程、大剂量方案有望改善这一现状。有研究显示单剂量10mg/kg的L-AMB与传统的两性霉素B方案(每次剂量为1mg/kg,每2天用药一次,15次为1疗程)在疗效上无明显差异,且不良反应较轻。
    巴龙霉素(paromomycin):在印度及一些国家经过三期临床试验已经批准用于黑热病的治疗。成人按15mg/(kg·d),21天为一个疗程,可达到与葡萄糖酸锑钠剂相似的效果,且安全、便宜。
    为了进一步缩短疗程,增强难治性病例的临床治愈率,有研究者提出联合治疗方案。一项联合治疗的效价比研究显示米替福新联合巴龙霉素优于两性霉素B脂质体与巴龙霉素。两性霉素B脂质体与巴龙霉素、两性霉素B脂质体与米替福新或米替福新联合巴龙霉素均可达到97%的治愈率。
    治愈标准:体温正常,症状消失,一般情况改善;增大的肝脾回缩;血象恢复正常;原虫消失;治疗结束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患者经特效药物治疗后,痊愈率较高,一般不会再次感染,可获得终生免疫。
    (三)脾切除
    巨脾或伴脾功亢进,或多种治疗无效时应考虑脾切除。术后再给予病原治疗,治疗1年后无复发者视为治愈。
  • +预后
    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未经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死于继发感染。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