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龙线虫病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龙线虫病(dracunculiasis,dracontiasis)又称几内亚虫感染(guinea worm infection),是由麦地那龙线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人体深部结缔组织及皮下组织,可伸出体外。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皮肤溃疡。
  • -预防
    预防:
    预防本病应从改良卫生习惯,严禁患者污染水源,改进梯井结构,改变取水方式,禁饮生水等着手。煮沸或加氯消毒杀死水中的剑水蚤是避免饮水感染的简便方法。生物方法可在有剑水蚤的水域中饲养嗜食剑水蚤的鱼类(如柳条鱼)。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本病在热带地区,特别在西非、尼罗河谷、印度、巴基斯坦等地流行,1986年全球有20个国家350万感染者,1.2亿人受到感染威胁。此后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了“消除龙线虫病”(eradication of dracunculiasis)活动,至2001年12月,年发病率骤降,有七个国家(喀麦隆、乍德、印度、肯尼亚、巴基斯坦、塞内加尔和也门)不再有病例报道。目前全球78%病例发生在连年内战的苏丹南部。但本病在亚洲和非洲的食肉类动物中仍广泛流行,亚洲地区如我国(1995年)、日本(1986年)和朝鲜(1926年)均发现本病本土感染的病例。我国早在1933年就有北京犬感染本虫报道,1995年首次报道的麦地那龙线虫病患者为安徽一名男性儿童,从其腹壁皮下肿块中取出一条雌性虫体。
    成虫除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犬、马、牛、狼、豹、貂、猴、狒狒、狐、银狐、浣熊、水貂、猫等动物。食肉动物及猴虽可感染,但它们作为本病保虫宿主的意义不大。中间宿主为剑水蚤属,其中最常见为广布中剑水蚤(cyclops)。浅水塘、水池及井水为剑水蚤习惯栖身之处。在印度及非洲某些地区,居民习惯于进入没胫的水中取水,使雌虫有机会与水接触,幼虫逸出,含有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蚤随水入桶,人饮后即可感染。流行区居民喜在池塘中洗澡、涉水、洗衣、漱口,因此有很多受感染的机会。有些地区习惯饮用生水,印度宗教习惯在斋戒沐浴时以生水洗口,亦增加了感染机会。因此流行区居民取水及食用水的方式与本病流行有密切关系。含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蚤也能从阴道侵入,由于阴道内的酸性渗出液能破坏剑水蚤,释放的幼虫可钻入邻近组织,使人感染。
    本病多发生于14~40岁农民,感染季节以5~9月为高,通常感染的虫数仅为1~2条,少有超过6条者。曾报道1例病人在同一时间查出56条虫体。感染本虫后,产生的免疫力不强,可重复感染。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麦地那龙线虫常侵犯的部位为四肢和躯干的结缔组织,感染期幼虫在患者体内移行和发育过程中,所在部位无任何病变。成虫成熟时,穿过结缔组织,朝下移行。85%病例的寄生部位在小腿以下(跖骨间、脚底或踝部),但也可发生于生殖器官、臀部、上肢或背部,偶见于其他部位,在成虫移行至皮肤表面和准备排出幼虫前,常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当移行至皮肤表面时,在雌虫躺伏处可见螫刺性丘疹,几天后,受损部位起水疱,水疱可大至数厘米。水疱内为黄色液体,内含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多核粒细胞及相当数量的幼虫。水疱形成时常伴有局部瘙痒和剧烈灼痛。水疱破裂后即形成一疼痛性的表浅的溃疡,创面直径1.25~1.8cm,中央可见一微小洞孔,孔径如同普通探针头大小,有时可见成虫的部分躯体伸出洞孔。此时溃疡若与水接触,就流出含有幼虫的乳状液体。幼虫排出呈间隙性,如没有继发感染,雌虫10天左右死亡,易将其取出,溃疡4~6周时愈合。在局部病变出现时,有些患者可出现过敏症状,如荨麻疹、恶心、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甚至哮喘等,这可能系机体吸收雌虫释放的具有组胺性质的毒素所致。动物实验亦证实这些症状属于过敏反应,给山羊注射成虫浸出液,可产生类似症状,而注射肾上腺素可迅速消除这些症状。水疱破裂后,全身症状随之减轻。有时成虫在其到达成熟阶段前即死亡,仔细检查,可在皮下扪及一硬的盘旋的索状物,数月后可钙化。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继发感染为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虫体若在组织内破裂,可引起严重的蜂窝织炎,并在虫体周围形成脓肿。当伸出皮肤的成虫被损伤或搔裂时,局部皮肤可发生疼痛、炎症和水肿,在皮肤溃疡处可继发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引起蜂窝织炎,亦可感染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破伤风,这在非洲农村流行区相当常见。子宫破坏使幼虫进入邻近组织可引起闭合性无菌性病变,有时幼虫进入关节腔内引起无菌性关节炎。此外,还可引起滑膜炎、附睾炎、肌腱挛缩和关节强直。虫体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截瘫。亦曾有在眼部、心脏及泌尿生殖系统发现成虫及其所引起病变的报道。
  • +并发症
    并发症:
    继发细菌感染,可并发滑膜炎、附睾丸、无菌性关节炎。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内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在溃疡面洞孔查见成虫,或在洞孔排出的乳状浆液内,或在邻近组织、关节腔无菌积液中查见幼虫。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X线检查可发现已死的钙化虫体。
  • +诊断
    诊断:
    检查溃疡面及幼虫为确诊本病的最可靠方法。在流行区,如发现患者下肢皮下组织有滑动而硬的长带状虫体即应考虑本病可能,如在溃疡面洞孔查见成虫,或在洞孔排出的乳状浆液内,或在邻近组织、关节腔无菌积液中查见幼虫即可确定诊断。有时在典型丘疹形成前,患者可感觉到皮肤内的虫体,但应与皮下寄生的裂头蚴相鉴别。死亡钙化虫体依据X线平片可作出追溯性诊断。感染早期,血内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免疫学试验尚处于探索阶段,包括虫体抗原皮内试验及荧光抗体检查,有辅助诊断意义。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应与皮下寄生的裂头蚴相鉴别。
  • +治疗
    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摘出虫体是惟一可靠方法。
    1.化学疗法 阿苯达唑15~20mg/(kg·次),2次/d,服2天或3天,或甲硝唑(metronidazole)400 mg/次,3次/d,服10~20天,可迅速缓解症状,并减轻局部炎症与水肿,促进虫体自行排出或较易摘除。
    2.取虫疗法 自古以来,本病流行区居民习惯采用这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即将暴露的虫头端缠缚于一根小棒上,慢慢卷绕其虫体,每次可卷出5cm长,每天重复1次,约3周可将虫体完全卷出。若整个虫体已在皮肤内或在深部脓肿内,可采用外科手术取出。
    3.对症治疗 包括抗过敏、止痛、抗感染及破伤风抗毒素对症治疗。皮肤局部可用氢化可的松软膏涂布。
  •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若虫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截瘫。

相关检查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