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蛛网膜下腔出血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临床上将SAH分为外伤性与非外伤性两大类。非外伤性SAH又称为自发性SAH,是一种常见且致死率极高的疾病,病因主要是动脉瘤,约占全部病例的85%左右,其他病因包括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出血、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凝血功能障碍、吸食可卡因和垂体卒中等。近年来,血管介入技术、诊断方法与围手术期处理均有较大进展。但是,SAH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病死率高达45%,且存活者的残障率也较高。
  • -预防
    预防:
    目前尚无随机、对照试验提示哪种方法能降低SAH的发病率,观察性队列研究资料表明,对于年轻人来说,严格控制主要危险因素的效果较年老者好。尽管高血压是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但缺乏控制血压对SAH发病率影响的研究资料。一项由117006名女性参加的前瞻性研究提示,戒烟可减少患SAH的风险,且戒烟时间与SAH风险呈负相关。
    如果一级亲属中有2例以上动脉瘤性SAH者,建议做CT动脉造影(CTA)或MRA进行动脉瘤筛查。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自然人群的SAH发病率和患病率尚不明确,目前只有动脉瘤性SAH的流行病学资料,而其他原因导致的自发性SAH资料非常少,需要加强观察与研究。SAH的好发年龄在40~60 岁(平均≥50 岁),也可以发生在童年或老年,女男比例为1.6∶1,其差异可能与激素水平相关,晚育及月经来潮较晚的女性患SAH风险较低。
    一项WHO组织的大型多中心研究发现,根据年龄调整的SAH年发病率在各地区间相差10倍之多,中国仅为2.0/10万,而在芬兰可达22.5/10万 。日本发病率约为20/10万,其他地区的发病率约为9.1/10万。
    SAH发病也存在着人种的差异,如美国黑人较白人更易发生SAH,太平洋毛利人较新西兰白人风险更高。人群调查揭示,SAH发病率在过去的40 年中没有明显变化,在有些国家,如新西兰从20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发病率稍有下降。
    使用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检查8680 例无症状人群发现,动脉瘤发病率为7.0%,而具有SAH家族史的人, 动脉瘤的发病率升高至10.5%。另一项研究表明散发的SAH患者,其亲属中MRI检查发现仅4%存在动脉瘤 。
    美国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约5%为SAH,动脉瘤性SAH 的患病率为80/10万。动脉瘤治疗后每年新生动脉瘤的比例为1%~2%。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更易生成新的动脉瘤,尚不明确是基因还是外界因素导致动脉瘤的生成。
    动脉瘤性SAH 患者再破裂危险性较高,如2周内的再破裂出血率达22%,1个月内为33%,但1个月后再出血的危险减低,不过,每年仍有3%的再出血风险。血管造影中造影剂外渗是预示再出血及预后不良的征象。动脉瘤性SAH 患者的病死率较高,在出血第1周高达27%,2次出血的病死率可达70%。在发病3个月内病死率为45% ~49%。伴有巨大动脉瘤或伴有神经功能缺失者预后更差。存活者中50%留有残疾,动脉瘤治疗后出院回家的患者中64%的生活质量未恢复到病前水平。
    影响病死率的因素可分为3类:患者因素、动脉瘤因素、医疗机构因素。患者因素包括早期出血的严重程度、年龄、性别、就诊时间及并发症,例如高血压、心房颤动、充血性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病变、肾脏疾病等。动脉瘤因素包括大小、形态及是否位于后循环。医疗机构因素包括是否有介入治疗技术、SAH患者接诊量及首选的检查。每年诊治SAH<10例的医院30d 病死率远远高于诊治35例以上的医院(分别为39%、27%;OR =1.4) 。
    病死率与种族也有相关性,美国白人相对于美国黑人、西班牙裔、印第安/阿拉斯加土著族人、亚裔/太平洋岛居民,SAH病死率偏低。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粟粒样动脉瘤可能与遗传和先天性发育缺陷有关,尸解发现约80%的患者Willis环动脉壁弹力层及中膜发育异常或受损,随年龄增长由于动脉壁粥样硬化、高血压和血涡流冲击等因素影响,动脉壁弹性减弱,管壁薄弱处逐渐向外膨胀突出,形成囊状动脉瘤;动脉瘤体积越大越易破裂,直径<3mm较少出血,5~7mm极易出血。
    脑动静脉畸形是胚胎期发育异常形成畸形血管团,血管壁薄弱处于破裂临界状态,激动或不明显诱因可导致破裂。动脉炎或颅内炎症引起血管壁病变,肿瘤或转移癌直接侵蚀血管均可导致出血。
    1.主要病变部位 85%~90%的先天性粟粒样动脉瘤位于前循环,是血管壁分叉处发育薄弱形成,多为单发;约20%的病例为多发,多位于两侧相同血管(镜相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频率为:颈内动脉及分叉部40%,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30%,大脑中动脉及分支20%,椎-基底动脉及分支10%,后循环常见于基底动脉尖和小脑后下动脉。
    破裂动脉瘤多不规则或呈多囊状,常在动脉瘤穹窿处破裂。其他先天性异常如多囊肾病和主动脉缩窄常伴发粟粒状动脉瘤,感染性心内膜炎播散至脑动脉可引起“真菌性”(mycotic)动脉瘤。占破裂动脉瘤的2%~3%,多见于脑动脉远端。动静脉畸形由异常血管交通形成,动脉血不经过毛细血管床直接进入静脉系统,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
    2.大体与镜下病理变化 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使脑脊液染血,部分或全脑表面呈紫红色,红细胞沉积于脑池、脑沟,因而染色更深。出血量大,脑表面可有薄层血凝块覆盖,脑底部、脑池、脑沟等处可见血凝块及血液积聚,以脑底部最明显,甚至将血管及神经淹没。随着病程的延长,红细胞溶解释放含铁血黄素,使脑膜及脑皮质呈现不同程度的铁锈色,同时也有轻重不一的局部粘连。
    镜下早期为细胞反应及吞噬现象,逐渐出现成纤维细胞进入血块,最后形成一层闭塞蛛网膜下腔的瘢痕。
    显微镜检查,出血后1~4h即可出现脑膜反应,软脑膜血管周围可见少量多形核白细胞集结,4~6h多形核细胞反应即较强,16~32h即存在大量的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并可见到白细胞的破坏,一部分游离于蛛网膜下腔,一部分在吞噬细胞及白细胞的胞质内。出血后3天,各型炎性细胞都参与反应,多形核白细胞反应达顶峰后,淋巴细胞及吞噬细胞即迅速增加。在吞噬细胞内可见到完整的红细胞、含铁血黄素颗粒及变性的白细胞。7天后多形核白细胞消失,淋巴细胞浸润,吞噬细胞吞噬活跃。虽然还有一些完整的红细胞,但多为血红素的分解产物。10天后,有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逐渐浸入血块内,形成一层瘢痕组织。
    3.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 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有机械因素、神经因素和化学因素。
    (1)机械性因素:刺激狗的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时可引起血管痉挛,推测当蛛网膜下腔出血时,由于出血的冲击,凝血块的压迫,以及脑水肿,脑室扩张的牵拉等,可能是常见的机械性刺激,而这种机械性刺激常常仅造成短暂的局部性脑血管痉挛。
    (2)神经因素:动物实验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时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可并有心肌缺血或梗死以及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据认为是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交感神经亢进致使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高,后者同时引起高血压与心肌缺血的改变。同时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可引起脑血管痉挛。另外,蛛网膜下腔的血管上有一些蛛网膜丝伸进蛛网膜神经纤维结,当出血机械作用使血管移位或使蛛网膜下腔扩大时,或破入之血流入蛛网膜下腔时,这些神经纤维结即可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管痉挛。
    (3)化学因素:
    ①血管痉挛的神经介质:多数学者认为血小板细胞的破坏是导致血管痉挛的主要因素。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散布于蛛网膜下腔的血小板裂解,释放收缩血管的神经介质儿茶酚胺类和5-羟色胺所致。
    ②内皮素(ET):近年来研究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患者的脑脊液(CSF)和血浆中ET含量升高,推测血管痉挛和迟发性脑缺血可能系ET使大脑动脉持续收缩所致。
    ③其他因素:参与迟发性血管痉挛形成的因素更复杂,通过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有报道认为多种物质包括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胆红素代谢物、花生四烯酸以及乙酰胆碱等可以引起血管平滑肌持续性收缩、变性。而这些物质的异常释放又主要是因为红细胞进入蛛网膜下腔后释放出大量的氧合血红蛋白。因而有人提出急性痉挛是由血小板释放的5-羟色胺所致,慢性痉挛是由氧合血红蛋白所致的观点,而这些均与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有密切关系。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急性期表现 各年龄组均有发病,30~40岁青壮年多见,也有的报道80%的发病年龄在30~69岁。男性稍多于女性,秋季及冬初发病率较高。发病时多有情绪激动或用力病史,部分患者可有反复发作头痛史。发病时,90%患者为突然起病,少数起病缓慢。
    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在情绪激动、体力劳动、咳嗽、用力排便、饮酒、性交等情况下发病,主要表现是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检查有脑膜刺激征阳性,脑CT扫描有出血表现,腰穿有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症状的轻重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并且与发病年龄有关。
    (1)前驱期症状:少数患者发病前2周内有头痛、头晕、视力改变或颈项强直,这些表现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前驱症状。其产生与动脉瘤扩大压迫刺激邻近组织,或动脉瘤微量出血有关。一般年轻人比老人更多见,常被临床误诊为偏头痛或颈椎病。从前驱症状到发生大出血的间隔期约2~3周,约半数前驱症状是由反复的小量渗血引起,外渗的血液可以围绕血管壁或瘤壁引起一些纤维化的粘连反应,起到止血作用。
    (2)头痛与呕吐:是本病常见而重要的症状,患者从突然剧烈难以忍受的头痛开始,常伴有呕吐、颜面苍白、全身冷汗。头痛分布于前额、后枕或整个头部,并可放射至枕后、颈部、肩部、背部、腰部及两腿等,并持续不易缓解或进行性加重,头痛持续时间一般1~2周,以后逐渐减轻或消失。少数患者仅表现头昏或眩晕而无头痛。开始头痛的部位有定位意义,如前头痛提示小脑幕上和大脑半球(单侧痛)、后头痛表示后颅窝病变。头痛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内报告为68%~100%。中青年头痛严重,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的发生率低,这是因为老年人脑实质多有萎缩,蛛网膜下腔多有扩大,疼痛敏感组织如血管、神经、脑膜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感知与反应多较迟钝、疼痛阈增高。头痛重者伴有恶心及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系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少数患者呕吐咖啡样液体,提示应激性溃疡出血,预后不良。少数动脉瘤破裂导致大出血的病例,在剧烈头痛呕吐后随即昏迷,出现去皮质强直,甚至很快呼吸停止而猝死。
    (3)意识及精神障碍:多数患者在发病后立即出现短暂性意识丧失,少数患者在起病数小时发生。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出血部位及量、脑损害的程度有关。
    老年患者意识障碍发生率高,文献报道50岁以上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占32%~63%,可能主要是由于老年人有脑动脉硬化,脑细胞功能减退,一旦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时更易导致脑血管痉挛,脑组织缺氧水肿,容易引起脑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神志清醒,但有表情较淡漠、畏光、怕惊、谵妄、幻觉、妄想、躁动等精神症状,多由于大脑前动脉或前交通动脉附近的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危重者可有谵妄,不同程度的意识不清甚至昏迷,少数可出现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
    (4)颈项强直及脑膜刺激征:是本病的主要阳性体征。颈项强直是由于支配颈肌群的颈丛神经受到血液的刺激引起颈部的伸屈肌群处于痉挛状态并伴有疼痛。而阳性的克氏征、布氏征则是由于相应支配的神经根受到血液的刺激所引起。脑膜刺激征下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起病数小时后出现,少数患者出现较晚。脑膜刺激征的强度取决于出血的多少、位置和年龄,表现为颈部肌肉(尤其是伸肌)发生痉挛、颈部僵直,或被动屈曲颈部时有阻抗,下颏不能贴近胸部。程度可有轻有重,严重时不能屈曲颈部,甚至呈角弓反张。据报道布氏征的发生率为66%~100%,克氏征出现率35%~60%,多在起病后3~4周消失。60岁以上的老年人,脑膜刺激征不明显,但意识障碍却较重,应引起注意。
    (5)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分为两种,即早期定位体征和晚期定位体征。
    ①早期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是指出血后短时间内出现的体征,常提示外侧裂中的大脑中动脉破裂,血液流入脑实质内。临床表现可有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轻偏瘫、四肢瘫,偏身感觉障碍等。肢体瘫痪是由于出血量较大或血肿压迫脑组织或血管痉挛甚至脑梗死所致。其体征出现在发病的初期,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随着病情的好转,瘫痪亦逐步好转。
    ②晚期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是指发生于出血3天以后,一般在4天~3周左右,最常见于出血后第5~10天之内,可持续2周左右,绝大多数于1个月内恢复正常,少数也有达数月之久,常提示为脑血管痉挛所致。
    (6)眼底改变: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可有在视盘周围、视网膜前的玻璃体下出血。可发生在一侧或两侧,从靠近中央静脉的视网膜和视网膜前间隙向他处扩散,外形可呈片状、条纹状、斑点状或火焰状。视网膜前出血后,紧接着可以发生玻璃体局限性或普遍性出血,引起视力模糊或黑矇。这些体征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依据之一。这是由于血液从蛛网膜下腔向前扩散,充满了视神经鞘的蛛网膜下腔。因而使视网膜静脉回流受阻,此时供应视网膜的动脉血液并未减少,导致视网膜静脉及毛细血管发生破裂而出血。出血最早可在起病后1h内出现,数小时内产生,约2周内吸收。有20%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由于颅内压增高,眼动脉回流受阻,可产生一侧或双侧视盘水肿、静脉充血,发生时间可在起病后几小时,一般在几天内,个别数周内,约3~4周才能消失。视盘水肿的程度通常在1~2天,偶尔可达3天,是颅内压增高的结果。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视网膜静脉常有淤血表现。
    (7)癫痫发作: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继发癫痫发作发病率为9%~20%。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发作与其出血量、脑组织直接受损部位、程度和范围密切相关。可有多种表现形式的发作,如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复杂部分性运动发作、简单部分性运动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常见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且多数为出血量较多,出血范围较大,血液遍及整个蛛网膜下腔,血液层厚,甚至部分脑室及基底池也有积血者,而复杂部分性运动发作和简单部分性运动发作则相对较少见,且出血量较少,出血范围亦较小。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发作多发生在发病早期,尤以发病当时最为常见,部分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且短期内(1~3天)频繁发作,过后则再无癫痫发作,而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期(2周后)癫痫发作者相对较少。
    (8)脑神经障碍:脑神经障碍有定位体征。最常见的是动眼神经麻痹,颈内动脉与后交通动脉连接处的动脉瘤常伴有眼球运动障碍、视野缺损,头痛部位多限于眼球、眼眶或同侧前额;较大的动脉瘤更易引起头痛和动眼神经麻痹。其次面神经、视神经、听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等。
    (9)腰腿疼:可因脑或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液流入椎管,刺激神经根所致。临床上所见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数是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脊髓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极少见,故临床医师常不容易考虑到该病。脊髓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因早期未侵犯脑膜,无明显头痛,仅因血液刺激脊神经根,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痛及下肢牵拉痛,行走困难。而“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亦可出现上述症状,故易误诊。
    综上所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轻者症状、体征均不明显,且消失快,恢复完全。重者可有中枢性高热、迅速昏迷、出现去皮质强直,甚至死亡。
    2.继发性表现 蛛网膜下腔出血经治疗后可完全恢复健康,一般不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但部分患者可有再次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急性脑积水或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等。
    (1)再出血:再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①发病率为11%~15.3%,再出血的发生时间,国内报道50%发生在2周内,81%发生在1个月内。
    ②临床表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经治疗病情稳定的情况下,突然剧烈头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或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明显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和体征者常首先考虑为再出血。脑CT扫描在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可见新鲜高密度影,腰穿脑脊液为新鲜血、红细胞增多或大量的红细胞。
    ③常见诱因有:头痛剧烈,影响休息以及焦虑不安、血压波动明显,或经治疗后头痛缓解,过早下床活动、咳嗽、打喷嚏等,使尚未修复好的血管破裂再出血;卧床休息,肠蠕动减少或不习惯床上排便而导致便秘,用力排便而致再出血;亲友探视过多或有使情绪激动的因素、血压骤增亦可致再出血。
    (2)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引起严重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导致脑梗死,成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病情恶化的原因,有些作者报道认为颅内压增高不是惟一的主要原因,他们研究中发现,血压降至正常,但仍不能防止意识的进行性恶化,脑血管痉挛的患者中儿茶酚氨浓度增高,说明交感神经活性的亢进导致脑血管痉挛和临床情况的恶化。
    ①发生率: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发生率高达30%~90%。有意识障碍的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更高。有报道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血管痉挛发生率为47%,而脑外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仅为6.4%。
    ②发生时间:多数学者认为脑血管痉挛具有两期:即急性血管痉挛和迟发性血管痉挛。
    急性血管痉挛: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立即出现,持续时间短,多在24h内缓解,国外学者动物实验证明当向动物颈部蛛网膜下腔注入新鲜血液时,即出现Willis动脉环及其分支的急性双侧弥漫性血管痉挛。3min内痉挛最为明显,多数持续在30min以内,少数可达数小时之久。并且第2次出血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常常比第1次更强烈而持久。
    迟发性血管痉挛:多在蛛网膜下腔出血3天后发生,最常见于出血后第5~10天,一般在4天~3周,可持续2周左右,绝大多数于1个月内血管管径恢复正常,少数也有达数月之久。
    ③发生部位: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之脑血管痉挛可发生于颅内动脉的各个部位,但以Willis环动脉及其分支最为常见。过去认为脑血管痉挛主要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随着MRA、DSA的广泛应用,发现椎-基底动脉的脑血管痉挛也不少见。血管痉挛范围与动脉瘤部位有密切关系。常见的动脉瘤部位有前交通动脉瘤、颈内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瘤、椎-基底动脉瘤、多发性动脉瘤等。
    ④临床表现:脑血管痉挛致脑缺血梗死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经治疗或休息好转后出现恶化或进行性加重;意识障碍与脑血管痉挛关系密切,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为昏迷→清醒→再昏迷的病程;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出现头痛加重等颅内压升高症状;腰穿证实无新鲜出血;脑CT扫描没有发现新鲜出血高密度影。多数患者表现病情发展缓慢,经数小时或数天逐渐出现较重神经障碍体征,可伴或不伴有意识变化,极少数患者亦可急性起病,迅速发展。
    (3)脑积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脑积水发生率在20%左右。根据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脑积水是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2周内发生,较常见;慢性脑积水则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2周以后形成。有时甚至在半年后出现。正常颅压脑积水是其中的一种类型。按脑积水的类型可分为梗阻性脑积水和交通性脑积水,两者均可见于急性脑积水,而慢性脑积水则多为交通性脑积水。
  • +并发症
    并发症:
    1.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个重要及严重的并发症,是指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数小时至7天以内的急性或亚急性脑室扩大所致的脑积水。脑室系统充满血液是急性脑室扩张的先决条件,使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而导致颅内压急骤升高,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提示预后不良。如在早期发现双侧侧脑室扩张、腰穿压力可以不高,提示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应立即行脑室引流,有时可转危为安。
    急性脑积水除了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脑膜刺激征外,常有意识障碍加重等颅内高压表现。尤其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3天内逐渐出现昏迷、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病情恶化。
    2.正常颅压脑积水(normal pressure hydroencephalus,NPH) 是指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几周或几年后出现脑室扩大,是因多种原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又称隐匿性脑积水、低压力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或脑积水性痴呆。
    正常颅压脑积水的发病机制是凡能在脑室系统以外,即在脑基底诸池或大脑凸面处阻碍脑脊液正常流向上矢状窦者,均可引起正常颅压脑积水。正常颅压脑积水的三大主征为精神障碍、步态异常和尿失禁。还可出现性格改变、癫痫、锥体外系症状、强握反射、吸吮反射等。晚期双下肢发生中枢性瘫痪。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若怀疑SAH,但急性期CT阴性,可行腰椎穿刺检查,如存在均匀血性脑脊液,可协助诊断少量的SAH。发病1周后,脑脊液黄变,显微镜下见大量皱缩红细胞,并可见吞噬了血红蛋白或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心电图检查有助于发现SAH引起的心肌受损,如P波高尖、QT间期延长和T波增高。血常规、血糖、出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钩端螺旋体抗体等检查有助于判断病情及相关病因。
    临床病程与体温和白细胞相关。入院时白细胞计数高于15×109/L 或体温高于37.5 ℃,患者的病死率为55%~60%,上述两种情况发生血管痉挛的风险高,低于上述指标的患者,病死率为25%~35%。病程中可发生低钠血症,继发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尿中的水和钠丢失,从而导致血容量减少和利尿性低钠血症。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参数均应记录。血黏度增高伴血细胞比容超过40%,血清纤维蛋白原超过250mg,高渗透压等与预后不良有关。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CT是SAH诊断的首选。在SAH发病后12h 内,CT的敏感度高达98%~100%,24h 内逐渐降至93%, 6d内降至57%~85%。CT可发现脑池和脑沟内的高密度影,有时脑室也有高密度出血影。但出血10d 后或出血量较少时,CT检查可阴性。
    CTA诊断动脉瘤的敏感度为77%~100%,特异度为79%~100%。动脉瘤的大小、部位和影像设备质量影响着CTA检查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当动脉瘤直径≥5mm 时,CTA的敏感度可达95%~100%,若动脉瘤直径<5 mm,则敏感度仅为64%~83%。干扰CTA特异度的因素主要是血管管腔过于迂曲,可被误诊为颅内动脉瘤,多见于大脑中动脉分支区域、前交通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Velthuis等调查发现80%~83%的病例中CTA与DSA效果相同。经CTA检查后再行DSA检查,74%的患者结果相同。因此,凭CTA结果施行常规手术的做法是合理的,若因未行DSA而耽搁手术的做法缺乏依据。
    CTA还可弥补DSA的不足,对于动脉瘤壁钙化、动脉瘤腔内血栓、动脉瘤导致脑实质出血的倾向及动脉瘤与骨性结构的关系等CTA具有一定优势。CTA具有快速成像、普及率广等优点,适用于急性重症患者。而CTA的缺点主要在于需使用碘造影剂、骨性伪影对成像质量产生干扰、对远端小血管尚不可及。CTA的伪影主要归咎于金属物质,因此动脉瘤已置入血管夹或弹簧圈的患者可能影响结果。随着CTA技术的不断完善,将更好地用于急性SAH的无创性诊断。
    MRI也是确诊SAH的主要辅助诊断技术。FLAIR序列、质子密度成像、DWI、梯度回波序列有助于诊断。MRI在急性期的敏感度与CT相近, 但随着病程的发展, 其敏感度优于CT。因许多医院未开展急诊MRI检查、部分急症患者不配合检查、运动伪影、检查时间较长、费用高等问题限制其应用。 在SAH后的不同时间,MRI各序列的表现不同。发病数小时,T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高信号。发病24h 后,出血处TWI高信号、T2WI低或高信号、FLAIR、DWI均为高信号,而梯度回波或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为低信号。
    MRA 尚不能在动脉瘤定位、定性方面替代DSA。三维时间飞跃法MRA 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可达55%~93%。动脉瘤的大小决定了敏感度的高低,若动脉瘤直径≥5mm, 敏感度可达85%~100%; 而若<5mm, 则敏感度降至56%。MRA 对于判断动脉瘤颈与所属血管的关系也存在着局限性。但MRA 无需碘造影、无离子辐射,适用于孕妇,可用于SAH的病因筛查。
    DSA是明确SAH病因、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首次DSA阴性的患者大约占20%~25%,1 周后再行DSA,约有1%~2%患者发现之前未发现的动脉瘤。但是因为DSA有一定风险且费用偏高,是否一定行二次检查应因人而异。
  • +诊断
    诊断:
    突发剧烈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癫痫、脑膜刺激征阳性及头颅CT检查发现蛛网膜下腔呈高密度影,即可确诊SAH。若头痛不严重,脑膜刺激征不明显,头颅CT检查未发现异常,但仍怀疑SAH,则尽早行腰椎穿刺检查,腰椎穿刺结果提示为均匀血性脑脊液,亦可确诊SAH。 病情评估和临床分级
    SAH 患者的临床分级评分标准有多个版本,包括Hunt-Hess量表(表1)、改良Fisher量表(主要评估血管痉挛的风险,表2)、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等评分标准。尽管如何选择量表仍存争议,但仍推荐急诊时使用至少一种上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记录在案。
    判断SAH 患者预后常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WFNS)量表(表3)以及动脉瘤性SAH入院患者预后(Prognosis on Admission of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PAASH;表3)量表评分。
    患者就诊后应全面采集病史及完善相关体检,了解有无SAH 危险因素、有无药物滥用史,年轻患者应予毒物筛查等。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如年龄、既往高血压史、就诊时间、入院时血压等均应记录在案。
    SAH 是神经科急症之一,需要迅速、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图1)。
    Hunt-Hess量表简单方便,临床常用于选择手术时的参考。在预后评估方面,PAASH量表比WFNS量表的效能更好。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SAH 需要与脑膜炎、偏头痛发作鉴别。此外,有些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CT扫描有纵裂或横窦区域的高密度影,容易误判为SAH。
    具体疾病鉴别如下图:
     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硬化烟雾病脑瘤卒中
    发病年龄40~60岁35岁以下50岁以上青少年多见30~60岁
    出血前症状无症状癫痫发作高血压史肢体麻木颅压高和病灶症状
    血压正常或增高正常增高正常正常
    复发出血常见且有规律年出血率2%可见可见少见
    意识障碍较严重较重较重有轻有重较重
    脑神经麻痹Ⅱ~Ⅵ脑神经少见少见颅底肿瘤可见
    偏瘫少见较常见多见常见常见
    眼症状可见玻璃体出血可有同向偏盲眼底动脉硬化少见可有视乳头水肿
    CT检查蛛网膜下隙高密度增强可见AVM影脑萎缩或脑梗死灶脑室出血铸型或脑梗死灶增强可见脑瘤影
    脑血管造影或CTA动脉瘤和血管痉挛AVM脑动脉粗细不均脑底动脉异常血管团有时可见肿瘤染色
  • +治疗
    治疗:
    SAH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发热、血压和血糖升高,有意识障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误吸及呼吸道阻塞等,其与预后相关,需要密切的监测和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虽然多数SAH患者不表现出气道受阻症状,但潜在的神经损伤可继发相关疾病,因此呼吸监护仍为第一要务。如果呼吸功能障碍,有必要气管插管,以维持气道通畅,保持正常血氧饱和度。
    SAH并发高血压的管理应更为严格,应该及时使用效果较强的药物,静脉推注或持续滴注,控制血压。但血压过低容易诱发缺血性损伤。因此,血压控制的变异性大,不同病因、不同并发症状态下的处理不同。
    至今尚无病例对照研究明确急性SAH患者控制血压对再出血的影响。一项综述分析发现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其再出血风险降低,再出血可能与血压波动的关系较血压本身更密切 。一项针对179例SAH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在发病24h 内入院的SAH患者中,17%的再出血患者收缩压曾达150 mmHg (1 mmHg=0.133 kPa)。救护车上或初级医院中发病2 h内的患者,再出血率为13.6%,且收缩压高于160 mmHg的患者更易再出血。但有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报道入院后再出血率为6.9%,且与血压无明显关联。由于这些研究观察时间不同,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各异,结果存在差异 。当血压偏高时,应予静脉持续给药,例如尼卡地平、拉贝洛尔及艾斯洛尔等。
    国内学者回顾性研究800例SAH患者发现,发病3 d内的患者66%出现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水平下移或T波深度倒置。患者年龄、发病时意识障碍、Fisher分级以及合并脑疝、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等因素均与心电图异常相关,心电图异常与预后显著相关 。因此建议对于急性SAH患者,应重视心电监护,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保护心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据报道, SAH后发生低钠血症的概率约为10%~30%。低钠血症在前交通动脉瘤、脑积水等临床情况较差的病例中更为普遍。前瞻性、非对照研究提示低钠血症与过度的尿钠排泄和低血容量相关。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病率上升与体液减少相关,而且后者与脑血管痉挛也存在一定联系。2项随机对照研究证明了氟氢可的松可纠正低钠血症及体液平衡,因为激素能够纠正水钠负平衡,其次激素可减少对液体的需求并提高血钠浓度 。另一项回顾性研究提出3%的氯化钠溶液可有效改善低钠血症,5%的白蛋白也有同样的作用。
    发热是SAH最常见的并发症,中枢性发热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出血量、血管痉挛的发展有关。发热是存活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独立预测因素。治疗发热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但亚低温治疗却未能显示改善预后的治疗作用。
    血糖的增高也是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控制血糖能改善预后。但是评分差的危重SAH患者,即使血糖正常,也存在脑内能量代谢危机和乳酸-丙酮酸比值的增高。一般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10 mmol/L 以下。
    贫血也是SAH常见的一个并发症,前瞻性研究发现,高血红蛋白的患者预后较好。输注单采红细胞能提高SAH患者脑氧运输和脑氧利用率。但具体的血红蛋白水平尚未得知。
    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约为5%,但其发生与预防深静脉血栓时使用的肝素无关,而是与造影过程中使用的肝素量有关。发生肝素诱发的Ⅱ型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血栓类的并发症和症状性血管痉挛或迟发性脑缺血,病死率更高,预后更差。针对此并发症,似乎只能减少肝素的使用,改为使用其替代物。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是SAH尤其是有意识障碍的危重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以使用弹力袜。高危患者可使用间断的充气压力装置进行预防。但是预防血栓需要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时间应控制在动脉瘤手术或栓塞12h以后。
    严重头痛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睡眠,甚至促进血压升高。必要时可给予止痛剂治疗。
    Guglielmi等于1991年报道可通过血管介入技术放置铂制电离可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弹簧圈可导致血栓形成,将动脉瘤与循环阻隔开来。但是弹簧圈栓塞过程中存在动脉瘤穿孔、缺血等风险。动脉瘤SAH研究(International Subarachnoid Aneurysm Trial,ISAT)报道介入治疗2个月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总和为25.4%。影响栓塞治疗效果的因素为再出血率及栓塞是否完全。
    手术治疗能降低再出血风险。动脉瘤夹闭术的效果与夹闭是否完全有关。Brilstra等研究发现,与保守治疗相比,动脉瘤夹闭术可使再出血风险下降19%。国际合作动脉瘤手术时机研究显示SAH的手术时间与术前再出血密切相关(0~3d,5.7%;4~6d,9.4%;7~10d,12.7%;11~14d,13.9%;15~32d,21.5%),延迟手术影响预后。
    对一个具体的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预后有重要的影响。
    动脉瘤的部位与采取何种治疗方法有关。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由于其形态不一,所以使用弹簧圈栓塞有一定困难,而外科手术夹闭的治疗效果则相对较其他部位更好。但大脑后循环动脉瘤尤其是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则较难手术治疗,这些部位的动脉瘤用弹簧圈栓塞更佳。
    并发症和患者病情将影响治疗方式的选择,例如,大面积的实质血肿具有占位效应时,医生会倾向于用开颅减压术去除血肿以降低颅内压,若是神经功能较差或有明确的脑肿胀但没有占位效应的患者,医生会倾向于介入治疗。联合使用栓塞术和减压手术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弹簧圈栓塞不能完全治愈的,需采用手术治疗。危重患者特别是老年危重患者更适合介入手术治疗。
    医师及医院的医疗水平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栓塞技术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应该有一套专业的训练项目。条件允许时,年治疗SAH例数<10 例的医院最好把患者转给年治疗SAH例数>35 例的医疗机构。
    目前比较介入与手术治疗效果的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是ISAT ,从9559例SAH患者中入选2143例,术前评估,然后随机分为介入或手术治疗组,1年后评估。下面为两组比较的结果。但这些结果的前提是患者年轻、清醒、为前循环动脉瘤,尚不能普及到其他不同情况。
    1.病死率:两组没有明显差异(介入组和手术组分别为:8.1%、10.1%)。
    2.致残率:手术组高于介入组(分别为21.6%、15.6%),综合显示手术治疗比介入治疗可能带来更高的致死、致残率(分别为30.9%、23.5%,绝对危险增加7.4%,P =0.0001)。
    3.再出血率:介入组为2.9%,而手术组为0.9%。
    4.未完全性闭塞率及动脉瘤复发率:手术组均显著低于介入组。
    5.手术时间:理论上,介入治疗可在诊断性造影的同时进行,既节省时间也不会增加风险。介入治疗距发病的平均时间为1.1 d,而外科手术为1.8d。这项研究中介入治疗组几乎没有术前出血。
    1967年首次应用抗纤溶药物防止再出血。迄今为止,在30篇发表的著作中,仅一半是随机对照研究,11项研究是近似随机分组。Adams等综述了3项研究(2个随机研究,1个前瞻性Ⅳ期研究)结果,显示抗纤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再出血的风险显著降低。但近1/3 的治疗组患者在发病2周时的状况较入选时恶化。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发现,使用氨甲环酸治疗组再出血风险减少60%,但增加了脑梗死风险,抵消了其益处。加强早期动脉瘤治疗结合预防性治疗脑血管痉挛,可减少因抗纤溶药物带来的缺血损害,发挥其减少术前再出血的作用。
    Hillman等根据氨甲环酸的特性,使用抗纤溶药物以降低早期转运中再出血的风险。他们随机选择505例发病48h 内的SAH患者,首先给予1g的氨甲环酸,随后每6h 给予1g,直到动脉瘤得到治疗,最长治疗时间不超过72h。结果发现这种早期、短疗程、足量的止血治疗能够使患者早期再出血率从10.8%降至2.4%,且病死率也下降80%之多。
    包括卧床休息,直到病因解除(例如动脉瘤处理),其他情况的卧床时间尚无定论,可个体化处理。控制血压也是防止再出血的措施之一。一般情况下,收缩压低于160 mmHg 是合理的治疗目标,但要注意保持脑灌注压。SAH患者常有明显的头痛,可使用吗啡、强痛定等止痛剂治疗,烦躁不安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如氟哌啶醇5 mg,肌肉注射。保持大、小便通畅。
    预防再出血最根本的措施是针对病因治疗,去除动脉瘤等潜在的风险。
    脑血管痉挛是颅内动脉由于SAH后痉挛变细,影像学上可见相应动脉远端受累,脑血流灌注减低。动脉瘤性SAH发生后,血管造影可发现30%~70%患者出现血管痉挛。就目前的医疗水平, 仍有15%~20%的患者因血管痉挛导致卒中或死亡。50%做过手术但仍旧死亡的患者死因与血管痉挛有关。
    大约一半的SAH患者因为血管痉挛造成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其临床表现与脑梗死过程类似,可出现偏瘫、感觉障碍、语言甚至意识障碍,在排除脑积水或再出血后应考虑血管痉挛。此时血压可能升高。昏迷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对于评分较差的患者需加强观察。CT或MRI灌注成像可以明确脑缺血的范围。
    DSA过程中发现大脑中动脉主干或大脑前动脉A1 段直径小于1mm,或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远端支直径小于0.5mm,可判断发生了血管痉挛。
    TCD判断血管痉挛的标准是血流速度超过100~120 cm/s。典型患者在出血后第4天出现血流速度增快,在第11~18天达高峰,到第3~4周恢复正常。血流速度增快通常发生在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出现之前,与血管造影上血管痉挛期相对应。用扩容疗法减轻血管痉挛可导致血液稀释,减少循环颗粒密度,改善血流,但由于血细胞比容减少引起多普勒速度增快,有时会被误认为血管痉挛逐渐加重。
    TCD的绝对值受到血压、血容量、血液动力学方面的影响导致其存在偏差。但Lindegaard比值(目标脑血管血流速度与同侧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流速度的比值)在下面这种情况下具有临床意义:若颈内动脉鞍上段、大脑前动脉、中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比值在5~6之间,说明存在重度血管痉挛,需根据临床情况进行治疗。
    治疗血管痉挛的原则是通过控制颅内压、减少需氧量、增加脑血流量达到减轻缺血性损害的目的。既往使用“3H”方法(即血液稀释、高血压、高血容量)治疗脑血管痉挛。但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等容量、高血压方法似乎更为有效。
    如果诱导高血压治疗血管痉挛无效,可以选用球囊血管扩张术治疗突发的血管痉挛,可以通过DSA在痉挛血管处行球囊扩张,并使用减轻血管痉挛的药物,多为钙离子拮抗剂,一氧化氮发生器也可能有效。不主张使用罂粟碱,因为其具有神经毒性。
    预防全身性和代谢性损伤,对预防脑血管痉挛和避免不可逆的缺血性损伤十分重要,如:高血糖、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缺氧、高热、脓毒血症。白蛋白可防止因脑盐耗综合征导致的水电解质缺失;发热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糖需胰岛素静脉点滴治疗。另外,SAH患者常发生低镁血症,与血管痉挛、预后差相关。大样本、安慰剂对照试验发现镁剂静脉滴注持续14d,可使迟发性脑缺血下降34%,3个月时的预后不良率下降23%,预后良好率增加3.4倍(95% CI 为1.3~8.9)。
    钙离子拮抗剂特别是尼莫地平,可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其用法是60 mg,每4小时口服1次,持续3周。如果不能口服,可以鼻饲。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可选择静脉用药,但具体的剂量并不明确。由于在血管造影中未发现尼莫地平具有显著的血管扩张作用,所以其对改善预后的机制尚未明确。有趣的是,尼卡地平作为与其类似的L型钙离子通道阻断剂,通过静脉给药可减少30%的血管痉挛,但对预后却没有改善。
    头部振颤法有助于血块溶解,通过对230例患者进行试验发现,该方法可降低永久缺血性神经损伤8.8%~2.5%,Rankin量表评分显示对预后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如依布硒啉、内皮素1a拮抗剂和硝酸甘油贴膜治疗血管痉挛具有一定前景。除此之外,还有他汀类初步试验(辛伐他汀及普伐他汀)都提示具有减少血管痉挛,提高生存率的可能。
    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通过扩张近端大血管改善远端血管的血流,但不良反应较多,如血管阻塞、血管破裂、血栓形成以及动脉瘤易位等。早期治疗( <2h)可改善血流分布,而更重要的是可使院内病死率降低16% 。
    急性脑积水(<72h 内脑室扩张)发生率在15%~87%,临床评分或Fisher量表评分较差的病例更易出现急性脑积水。约1/3的急性脑积水患者没有症状,大约1/2的患者在24h 内脑积水会自发缓解。但如果脑积水导致病情恶化或有脑疝风险,需要尽快行脑室外引流或者腰椎穿刺放液治疗,使颅内压维持在10~20mmHg。在脑室引流后,有40%~80%意识水平下降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脑室引流与再出血的相关性尚未确定。
    8.9%~48.0%慢性脑室扩大的患者需行永久性分流术。手术适合于年龄较大、早期脑室扩大、脑室内出血、临床情况差的患者以及女性。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患者,其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室分流术、脑室腹膜分流术、椎管腹膜分流术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有颅内压升高的时候,可以使用甘露醇、高渗盐水、甘油果糖等渗透性脱水剂治疗,血渗透压应维持在300~320 mOsm/kg。用法:20%甘露醇250ml 静脉快速滴注,每天2~4次。与呋塞米(速尿)合用,可增加疗效。甘油果糖250 ml 缓慢静脉滴注,每日2次或23畅4%高渗盐水30ml 团注。
    如果颅内压仍高于20 mmHg,可以使用止痛和镇静治疗,如异丙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吗啡、阿芬他尼,或者使用神经肌肉阻滞治疗。
    已证实SAH后癫痫样发作与动脉瘤破裂有关,最近的回顾性研究报道癫痫样发作的发生率为6%~26%。大多数发作发生于就诊之前,在入院后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则几乎不发作,迟发性癫痫约占7%,回顾性研究发现其相关因素包括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出血的厚度、伴发实质血肿、再出血、脑梗死、评分差以及有高血压病史。但目前尚缺乏癫痫样发作对预后影响的研究,所以不清楚其是否与预后不佳相关。
    SAH患者也可表现为无阵挛性癫痫。一组选择性观察研究发现,通过脑电图监测可以探查到19%因SAH昏迷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存在无阵挛性癫痫,可持续约18d,这些患者均使用了预防性的抗癫痫药物治疗,但均死亡。几个研究结果显示,围术期使用预防性抗癫痫药物也未能显示对预后的改善作用。一项非随机研究结果显示,开颅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有益,但病例很少。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在操作前后未诱发癫痫性发作,但迟发性癫痫发生率为3%。根据ISAT随访结果,血管内弹簧圈治疗的患者癫痫性发作率更低。还有研究显示预防性抗癫痫药物苯妥英的浓度与SAH后3 个月时的认知功能低下独立相关。综上,关于SAH继发性癫痫样发作的研究还需完善。
  • +预后
  • 相关检查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