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血吸虫病与肝胆疾病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血吸虫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寄生虫病,历史久远且流行广泛。人体因接触疫水而感染,成虫主要寄生于门静脉系统,其虫卵沉积所导致的复杂的免疫病理反应可引起全身多组织器官损害,本文着重讨论与外科密切相关的由血吸虫病所致的肝胆系疾患。
  • -预防
    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在流行区每年对病人、病畜进行普查普治。
    2.切断传播途径 消灭钉螺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粪便须经无害处理后方可使用。保护水源,改善用水。
    3.保护易感人群 严禁在疫水中游泳,戏水。接触疫水时应穿着防护衣裤和使用防尾蚴剂等。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在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为日本血吸虫病,早在公元前206年的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女尸的内脏中就发现有血吸虫卵,因此本病在我国已经有大约2000年以上的历史。
    1.地理分布 除我国外,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也有本病流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及上海等12个省、市、自治区。根据地形、地貌、钉螺生态及流行特点,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可分为湖沼,水网和山丘3种类型。疫情以湖沼区为重要,钉螺(oncomelania)成片分布,有螺面积最广,呈片状分布;水网地区主要是苏、浙两省,钉螺随河沟成网状分布;山丘型见于各省,钉螺面积和病人较少,呈点状分布,给防治工作造成困难。
    2.传染源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保虫宿主。保虫宿主种类较多,主要有牛、猪、犬、羊、马、狗、猫及鼠类。传染源视流行地区而异,在水网地区是以病人为主,湖沼地区除病人外,感染的牛与猪也是重要传染源。而山丘地区野生动物,如鼠类也是本病的传染源。
    3.传播途径 造成传播必须具备下述3个条件:即带虫卵的粪便入水;钉螺的存在、孳生;以及人体接触疫水。
    (1)粪便入水:病人的粪便可以各种方式污染水源:如河、湖旁设置厕所,河边洗刷马桶等。有病畜随地大便亦可污染水源。
    (2)钉螺孳生:钉螺是日本血吸虫惟一的中间宿主,水陆两栖,生活在水平面上下,孳生在土质肥沃、杂草丛生,潮湿的环境中。它可随着水草、畜以及人的鞋夹带等方式扩散至远处,寒凉的冬季在地面荫蔽处蛰伏越冬,并能深入地缝数厘米。钉螺感染的阳性率以秋季为高。
    (3)接触疫水:本病感染方式可因生产(捕鱼、种田等)或生活(洗涤、洗手洗脚、戏水等)而接触疫水,遭致感染。饮用生水、尾蚴也可自口腔黏膜侵入。赤足行走在河边也有感染的可能。
    4.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分布均随接触疫水的机会而异,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渔民感染率最高,夏秋季感染机会最多,感染后有部分免疫力,无免疫力的非流行区的人如遭受大量尾蚴感染,则呈暴发流行。儿童初次大量感染也常发生急性血吸虫病。
  • +病因
    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主要为日本血吸虫感染,虫卵随患者粪便排出,在水中孵化出毛蚴,毛蚴钻入中间宿主钉螺发育成尾蚴后逸出水中,当人接触疫水,尾蚴即钻入皮肤或黏膜成为童虫,童虫经静脉或淋巴管进入右心至肺循环,再从体循环经毛细血管进门静脉最后入肝发育为成虫,寄生于门脉系统。钉螺是必需的中间宿主,人和家畜为终宿主。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肝脏损害 业已证明,由虫卵所引起的复杂免疫病理反应是产生血吸虫病基本病变的主要原因。肝脏是血吸虫侵犯的主要脏器,虫卵随血流到达肝脏,沉积在肝内门静脉分支及入口形成肉芽肿,肉芽肿是本病的病理基础。而肉芽肿的形成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致敏原是成熟虫卵毛蚴排泌物——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肉芽肿引起门静脉炎与门静脉周围的纤维化,随病程迁延,形成具有血吸虫肝硬化特征性的干线型纤维化及接踵而至的门脉高压症。由于病变主要发生在汇管区,肝小叶未遭受严重破坏,一般无肝细胞再生结节形成,故此种门脉高压属窦前性。但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亦存在肝细胞结节增生,根据江绍基等的资料,肝静脉后嵌入压亦有增高,可能尚存在窦后阻塞的因素。血吸虫肝硬化极少衍变为原发性肝癌。
    2.胆系损害 与血吸虫病流行程度相比,胆道系统病变则较少见,乃因门静脉系统内的血吸虫卵通过血管吻合支沉积于胆囊和胆管黏膜下层抑或童虫在移行过程中停留在胆系发育所致。血吸虫卵在胆总管壁沉积而形成局部纤维瘢痕性狭窄或血吸虫肉芽肿压迫胆管均可引起胆道梗阻。血吸虫卵在胆囊沉积可形成嗜酸性肉芽肿,虫卵也可发生钙化,使胆囊壁纤维组织增生,如位于胆囊颈管可使颈管狭窄;成虫或虫卵在胆囊内可以成为结石核心;胆囊壁黏膜损害可形成溃疡而发生胆道出血;胆囊壁长期炎性浸润或血吸虫肉芽肿形成可与周围肠管粘连而发生胆囊-肠道内瘘。尚无确切证据表明胆囊血吸虫病与胆囊癌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3.结肠 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为最重,横结肠、阑尾次之。早期为黏膜充血水肿、片状出血,黏膜有浅表溃疡等。慢性患者由于纤维组织增生,肠壁增厚,可引起肠息肉和结肠狭窄。肠系膜增厚与缩短,淋巴结肿大与网膜缠结成团,形成痞块,可发生肠梗阻。虫卵沉积于阑尾,易诱发阑尾炎。
    4.脾 早期轻度充血、水肿、质软,晚期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脾淤血、组织增生、纤维化、血栓形成,呈进行性增大,可出现巨脾,继发脾功能亢进。
    5.异位损害 指虫卵和(或)成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之外的器官病变。以肺与脑较为多见。肺部病变为间质性虫卵肉芽肿伴周围肺泡炎性浸润。脑部病以顶叶与颞叶的虫卵肉芽肿为多,多发生在感染后6个月~1年。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病史疫区经历和疫水接触史。
    2.临床表现 急性期有间歇或弛张型发热,尾蚴性皮炎、荨麻疹、肝脾肿大、腹痛、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慢性期多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出现不明原因腹痛、腹泻、肝脾肿大。若并发肝胆损害,可出现肝硬化,门脉高压、胆囊炎和(或)胆管炎症状与体征。
  • +并发症
    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 为晚期病人重要并发症,发生率10%左右。出血部位多为食管下端和胃底冠状静脉。多由机械损伤、用力过度等而诱发。表现为呕血和黑大便,出血量一般较大。
    2.肝性脑病 晚期病人并发肝性脑病多为腹水型。多由于大出血、大量放腹水、过度利尿等诱发。
    3.感染 由于患者免疫功能减退、低蛋白血症、门脉高压等,极易并发感染,如病毒性肝炎、伤寒、腹膜炎、沙门菌感染、阑尾炎等。
    4.肠道并发症 血吸虫病引起严重结肠病变所致肠腔狭窄,可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为多。血吸虫病患者结肠肉芽肿可并发结肠癌。大多为腺癌,恶性程度较低。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血吸虫病患者在急性期外周血象以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为其主要特点。白细胞总数在l0×l09/L以上。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占20%~40%,最多者可高达90%以上。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一般轻度增多在20%以内,而极重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常不增多,甚至消失。晚期患者常因脾功能亢进引起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2.肝功能试验 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球蛋白增高,血清ALT、AST轻度增高。晚期患者由于肝纤维化,出现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高,常出现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现象。慢性血吸虫病尤其是无症状患者肝功能试验大多正常。
    3.粪便检查 粪便内检查虫卵和孵出毛蚴是确诊血吸虫病的直接依据。但一般急性期检出率较高,而慢性和晚期患者的阳性率不高。常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或虫卵透明法检查虫卵。
    4.免疫学检查方法较多,而且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采血微量与操作简便。但由于病人血清中抗体在治愈后持续时间很长,不能区别过去感染与现症病人,并有假阳性、假阴性等特点。近年来采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病人循环抗原的微量法有可能诊断活动性感染,可作为考核疗效参考,是目前免疫学诊断发展的动向。
    (1)皮内试验:属速发型变态反应。若受试者曾感染过血吸虫,则有相应抗体。当受试者皮内注射少量血吸虫抗原后,抗原即与细胞表面上的相应抗体结合,产生局部组织反应,呈现红、肿、痒现象,即阳性反应。作为感染过血吸虫的过筛方法,阳性者需作进一步检查。
    (2)环卵沉淀试验(COPT):当成熟虫卵内毛蚴的分泌、排出物质与血吸虫患者血清内相应抗体结合后,在虫卵周围形成特异性沉淀物,即为阳性反应。可作为诊断患者及考核疗效。
    (3)间接血凝试验(IHA):将可溶性血吸虫卵抗原吸附于红细胞表面,使其成为致敏红细胞,这种红细胞与患者血清相遇时,由于细胞表面吸附的抗原和特异抗体细胞结合,红细胞被动凝集起来,肉眼可见称阳性反应。在流行区,该法可作为过筛或综合查病的方法。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使之成为抗原-抗体复合物,经与特殊的酶结合后显色。此法可用作诊断及考核疗效的依据。
    (5)循环抗原酶免疫法(EIA):循环抗原的存在表明有活动性感染,血清和尿中循环抗原水平与粪虫卵计数有较好的相关性。本方法敏感、特异、简便、快速。对血吸虫病的诊断、疗效考核和防治效果的评定,都具有重要价值。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1.B型超声波检查 可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可见肝、脾体积大小改变,门脉血管增粗呈网织改变,并可定位行肝穿活检。
    2.CT扫描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包膜与肝内门静脉区常有钙化现象,CT扫描可显示:肝包膜增厚钙化等特异图像。重度肝纤维化可表现为龟背样图像。
  • +诊断
    诊断:
    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是诊断的必要条件,应仔细询问。结合临床表现和体征及寄生虫学与免疫学检查,据此诊断多可确定。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急性血吸虫病可误诊为伤寒、阿米巴肝脓肿、粟粒性结核等。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有重要鉴别价值。慢性血吸虫病肝脾肿大型应与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鉴别,后者食欲减退、乏力,肝区疼痛与肝功能损害均较明显。血吸虫病患者有腹泻、便血者粪便孵化阳性,而且毛蚴数较多,易与阿米巴痢疾、慢性菌痢鉴别。晚期血吸虫病与门脉性及坏死后肝硬化的鉴别,前者常有慢性腹泻便血史,门静脉高压引起巨脾与食管下段静脉曲张较多见,肝功能损害较轻、黄疸、蜘蛛痣与肝掌较少见,但仍需多次病原学检查与免疫学检查才能鉴别。此外,在流行区的癫痫患者均应除外脑血吸虫病的可能。
  • +治疗
    治疗:
    1.病原体治疗 首选吡喹酮。急性期成人总量120mg/kg,儿童140mg/kg,4~6天疗法;慢性期成人量60mg/kg,2天疗法:血吸虫肝硬化宜适当减量,延长疗程。
    2.外科治疗 对合并血吸虫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按门脉高压症治疗原则处理。对并发胆囊炎或胆管炎患者可行胆囊切除或胆道探查及引流术。值得强调的是:由于血吸虫性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的存在,在肝门、胆囊和胆管周围有丰富的侧支循环血管网,使原本简单易行的胆囊切除和胆管探查术要冒大量失血的风险,切切不可小视。其次,勿忘术中必要的探查和对切下组织常规送病理学检查。如果术后经粪孵化法、直肠黏膜活检组织压片及虫卵染色法证实尚有活虫存在,或者病人将重返疫区生活,为达根治目的和预防复发,应进行杀虫治疗。
  • +预后
    本病预后与感染程度、病程长短、年龄、有无并发症、异位损害及治疗是否及时彻底有明显关系。急性患者经及时有效抗病原治疗多可痊愈。慢性早期患者接受抗病原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症状消失,体力改善,粪及血清学检查转阴,并可长期保持健康状态。晚期患者虽经抗病原治疗,但肝硬化难以恢复,预后较差。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