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流行性腮腺炎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可侵犯各种腺体组织,突出的临床表现为唾液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和触痛,尤见腮腺,可累及一侧或双侧。除腮腺外儿童常可引起脑膜脑炎,青春期后患本病易引起睾丸炎、附睾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流行性腮腺炎多数呈良性自限过程。
  • -预防
    预防:
    极早隔离患者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避免对易感者传播。在集体机构密切接触,需留观检疫3周。由于腮腺炎病毒在腮腺肿大前已存在于唾液中,而且隐性感染者也可排病毒,故仅靠隔离无法预防本病流行。
    国外自1996年开始使用鸡胚细胞培养减毒活疫苗,大量使用后的预防效果在小儿可达97%,成人可达93%。我国卫生部(现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08年2月公布《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流腮自此列入计划免疫方案。目前疫苗有两种,即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MuCV)和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全国各地区18~24月龄儿童必须接种1剂次MMR,而北京、上海、天津三市开展二剂次接种方案,即4岁龄接种第2剂次,当MMR疫苗不足时可单独接种MuCV、MMR和风疹疫苗。2004—2011年,尽管全国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但2008年以来,京、沪、津三市的发病率则趋下降之势。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不能用于孕妇,不能用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者,也不能用于对鸡蛋蛋白过敏者。
    人体免疫球蛋白、成人血液和胎盘球蛋白均无预防疾病的作用。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流行性腮腺炎于全球内流行。人类普遍易感,1岁以上儿童中广泛流行和暴发,成人易感者中也会流行。在疫苗接种率高的地区,每2~5年流行一次的规律已不复存。近年由于麻、腮、风疫苗(MMR)的接种率不足加上疫苗接种后保护力下降等因素,出现青少年、成年人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荷兰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共报告的1557例中,18~25岁者占67.9%。韩国2013至2014年间的953例中15~19岁者占71.5%。捷克2012年流腮发病年龄集中在15~19岁的年龄段,且80%接种过流腮疫苗。流行性腮腺炎在我国列为丙类传染病,国家报告流腮发病例数,2012—2015年分别是479 518、327 759,187 500及182 833例,发病数在11种丙类传染病中由第3位降至第6位。
    (一) 传染源 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是主要传染源,自发病前6日至腮腺肿胀后9日内均有传染性,而起病前后传染性最大。根据血清免疫学试验,约30%~50%是隐性感染者,因症状不明显,故隐性感染者亦为重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本病毒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由于其传染性强,易感人群在集体机构如幼儿园和中小学生中流行常呈集体发病。
    (三) 易感人群 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1岁以内婴儿由于体内具有经胎获得的母传特异性抗体而发病者极少。2010—2012年报告分析主要发病人群为<15岁,<5岁儿童构成比逐年下降,全国5~9岁儿童流腮发病率构成比略有下降。
    (四) 流行特征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可发病,我国呈规律的双峰分布,第一个发病高峰在4~7月,第二个高峰是10月至翌年1月。2005—2011年全国流腮突发事件,合计报告3122例,73.7%(2302/3122)发生在小学,17.1%发生在中学,发生在幼托机构3.0%,6.1%发生在其他集体机构。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一)发病机制
    由含腮腺炎病毒的飞沫或污染物侵入口腔黏膜和鼻黏膜,在上皮组织中大量增殖后进入血液循环(第一次病毒血症)。经血流累及腮腺和一些组织,并在其中增殖,再次进入血液循环(第二次病毒血症)并侵犯上次未波及的一些脏器。病程早期,从口腔、呼吸道分泌物,血、尿、乳汁、脑脊液及其他组织中可分离到腮腺炎病毒。曾有从胎盘和胎儿体内分离到该病毒。腮腺炎病毒亦可侵犯各种腺组织如睾丸、卵巢、胰腺、肠浆液造酶腺、胸腺、甲状腺,甚至非腺体如心肌、肝脏、脑和脑膜等均可累及。从部分患者表现为脑膜脑炎或其他器官受累症状出现在腮腺肿胀之前,说明腮腺炎病毒可通过血流致病的机制。因此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变化多样。
    由于腮腺炎症时导管部分阻塞,排出唾液受阻,唾液中淀粉酶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致使血淀粉酶增高及由尿中排出。胰腺或肠浆液造酶腺受累时,其所分泌的淀粉酶也可影响血与尿淀粉酶含量。
    (二) 病理
    1.腮腺和(或)颌下腺 呈非化脓性炎症病变,弥漫性间质水肿和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淋巴细胞浸润,腺体上皮细胞水肿、坏死、脱落,管腔内充塞少量中性细胞及坏死细胞残余,腺泡间血管充血。由于分泌液溢流等使腺体细胞受损加重。
    2.腮腺炎脑部病变 为脑膜脑炎和脑炎,受感染后脑部血管周围神经元细胞溶解和单核细胞性血管套病变;广泛小神经胶质细胞增多,神经元相对减少。
    3.胰腺和睾丸受累 胰腺呈充血、水肿,胰岛有轻度退化及脂肪性坏死。该病毒易侵犯发育较完善的性腺,幼年患者很少发生睾丸炎,病变时睾丸精曲小管的上皮显著充血,有出血点及淋巴细胞浸润,累及卵巢同样见间质水肿及浆液纤维蛋白渗出物。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2~25天,平均18天。起病前1至2日内可有非特异性前驱期症状,包括低热、食欲不振、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咽炎等。多数患者无前驱症状,而以腮腺部位肿痛起病。起病较急,可有发热,体温自38~40℃不等,伴畏寒、头痛和全身不适。症状轻重很不一致,成人发病一般较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一侧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多因耳下部疼痛而发现腮腺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界不清,触之有疼痛,张口咀嚼或食用酸味食品时胀痛加重。局部皮肤紧张,有时表面灼热感,但多不红。腮腺四周软组织也可呈水肿,可上达颧骨弓下至颌部,若伴颌下腺累及,颈部明显肿胀,胸锁乳突肌处也可被波及,而使面部变形。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腮腺管口(位于上颌第二磨牙处的颊黏膜上)在早期常有红肿,唾液因肿胀而减少,但口干不明显。腮腺肿大多于1~3天到高峰,持续4~5日后逐渐消退,自行恢复正常。整个病程为8~14天。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表现脑膜脑炎或睾丸炎。也可只有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者。
  • +并发症
    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腺体或器官而产生相应的症状,某些并发症不仅常见,而且可不伴有腮腺肿大而单独出现。
    (一) 神经系统并发症
    1.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 尤其多见于儿童病例,男孩多见于女孩,为最常见的并发症。腮腺炎脑炎的发病率约0.3%~8.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可发生于腮腺肿大前6天至肿胀后2周内,一般多在肿大后1周内出现。脑脊液检查呈无菌性脑膜炎改变,有头痛、呕吐等急性脑水肿表现较明显,脑电图可有改变但不似其他病毒脑明显,以脑膜受累为主,预后多数良好。
    2. 耳聋 因听神经损害,可发生短暂性高频耳聋和永久性非对称性耳聋,后者较少(约1/15 000)且多为单侧性。耳聋可逐渐或突然发生,通常伴有眩晕但前庭功能正常。
    3.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 包括小脑共济失调、面瘫、横贯性脊髓炎、多发性神经根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及急性神经根脊髓炎等,预后多尚良好。
    (二) 生殖系统并发症 腮腺炎病毒好侵犯发育成熟的生殖腺,故多见于青春发育期及以后的患者,小儿少见。
    1.睾丸-附睾炎 是除唾液腺外最易被波及的腺体。13~14岁后发病明显增多,约占成人男性腮腺炎患者的14%~35%,大多发生于腮腺炎病程1周左右。起病突然,体温可再度升高39~41℃,寒战、局部疼痛明显。生殖器检查见睾丸肿大、压痛,阴囊皮肤水肿、鞘膜积液。1/3~1/2患者数月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病变常为单侧性,即使双侧也仅部分曲精管受累,故较少引起不育症,约85%同时合并附睾炎。
    2. 卵巢炎 约占成人女性腮腺炎患者的5%~7%,症状相对较轻,有发热、下腹部疼痛、月经不调,严重的可扪及肿大的卵巢,伴触痛,很少影响生育。
    (三) 胰腺炎 儿童少见,成人流腮患者中约占5%,常发生于腮腺肿大后3~7天,上腹剧痛和压痛,伴呕吐、发热、腹胀、腹泻和便秘。若同时腮腺肿大,则测血淀粉酶不宜作为诊断依据。血清脂肪酶常在起病72小时时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提示最近患胰腺炎。
    (四) 心肌炎 约3%~4%的患者并发心肌炎,多见于病程第5~10天,可与腮腺肿大同时或恢复期发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减慢、心音低钝、心律不齐、有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可见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期前收缩等,心肌酶谱可提示。大多数仅有心电图改变(3%~12%),而无明显临床症状。偶有心包炎。
    (五) 其他 乳腺炎见于15岁以上女性患者,肾炎、肝炎、前列腺炎、前庭大腺炎、甲状腺炎、胸腺炎、血小板减少、荨麻疹、急性滤泡性眼结膜炎等均属偶见。罕见并发关节炎,主要累及大关节,多发生于腮腺肿大后1~2周内,可持续2天至3个月不等,能完全恢复。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一)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总数正常或者稍增高,分类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偶有类白血病反应。
    (二) 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轻至中度增高,尿中淀粉酶也增高。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炎肿胀程度成正比。此酶增高也可能与胰腺和小肠浆液造酶腺累及有关。
    (三) 血清学检测
    1. 中和抗体试验 低效价1:2即提示现症感染。
    2.补体结合试验 病程早期及第2、3周双份血清效价有4倍以上的增高或一次血清效价达1:64即有诊断意义。
    3.血凝抑制试验 用鸡胚受病毒感染,其羊水及尿囊液可使鸡的红细胞凝集,腮腺炎患者恢复期血清有很强的抑制凝集作用,而早期血清的抑制作用较弱,如两次测定效价相差4倍以上,即为阳性。
    (四) 病原学检测
    1.检测特异性抗体 常用ELISA法测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效价增高是近期感染的诊断依据。脑膜脑炎或脑炎的病例,脑脊液可检测到特异性IgM抗体有助于明确诊断。S抗体增高表明新近感染,S抗体不增高而V抗体增高表明既往感染。
    2.分子生物学检测腮腺炎病毒RNA RT-PCR和巢式PCR检测病毒RNA的敏感度高。此外基于TaqMan探针的一步法实时定量PCR可测定从10~108拷贝/ml的病毒载量,具有敏感度和特异性高等优点。
    3.病毒分离 腮腺炎肿大前6天至肿大后9天可从唾液中分离到病毒,并发脑膜脑炎或脑炎患者的脑脊液也常可分离到病毒。起病2周内的尿液可检测到病毒,而血中只在病初2日内可能测到,因病毒血症较短暂。
  • +其他辅助检查
  • +诊断
    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接触史及腮腺肿大的特征可作出诊断。不典型病例或可疑病例应依赖上述实验室检查方法,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明确诊断。近期有报道,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细胞介素6(IL-6),对流腮合并睾丸炎有早期诊断作用,便于临床早期治疗,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与下列疾病鉴别诊断
    1.化脓性腮腺炎
    常为单侧性,局部红、肿、痛、热明显,拒按,后期有波动感,挤压腮腺可见脓性分泌物自腮腺导管口流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2.颈部或耳前淋巴结炎
    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为核状体,质坚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表浅者可活动,常伴有咽峡炎、耳部疮疖等。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增高。
    3.其他病毒感染所致腮腺炎
    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流感病毒A型和单纯疱疹病毒,均可引起腮腺肿大和中枢神经症状,可进一步作病原学检查。
    4.症状性腮腺肿大
    在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肝病、慢性肾病或应用某些药物如碘化物、激素类等可引起腮腺肿大,为对称性,无肿痛,触之质软,组织检查主要为脂肪变性。
    5.其他原因所致的腮腺肿大
    过敏性腮腺炎、腮腺导管阻塞,均有反复发作时,常突然肿大,消肿也迅速。单纯性腮腺肿大多见于青春期男性,因功能性分泌增多,代偿性腮腺肿大,无其他症状。
    6.其他病毒所致脑膜脑炎
    腮腺炎病毒感染所致脑膜脑炎可发生在腮腺肿大之前或可始终无腮腺肿大,难以与其他病毒所致者相鉴别。可借助病原学检测和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来确诊。
  • +治疗
    治疗:
    (一) 一般治疗
    对症和支持治疗。患者需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溃疡。饮食以软食为宜,并忌酸性食物,否则会加重腮腺疼痛。保证每天液体摄入量。可应用解热镇痛剂如对乙酰氨基酚以减轻局部疼痛和降温。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对止痛、消肿有一定效果,高热、头痛、呕吐等可给予对症处理包括应用脱水剂。
    (二) 抗病毒治疗
    早期应用利巴韦林有一定疗效。使用干扰素尚无可靠的循证学依据。
    (三) 中医中药治疗
    采用内外兼治,以普济消毒饮方为主随证加减,局部用紫金锭或青黛散调醋,外涂每日2~3次。
    (四) 并发症治疗
    腮腺炎脑膜炎、脑炎患者治疗同其他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发睾丸炎者需卧床休息,用睾丸托带将睾丸位置抬高,局部冷敷,可考虑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胰腺炎大多较轻,可暂时禁食补液,必要时应用阿托品或东莨菪碱。
  • +预后
    多数良好,个别伴有严重并发症如重型脑炎、心肌炎、肾炎等必须慎重处理,积极抢救。听力损害需引起重视,少数可留下耳聋和听力减退等永久性后遗症。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