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指甲状腺呈现高功能状态,持续产生和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所致的一组疾病,其共同特征为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而导致的高代谢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病因不同者各有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在概念上与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有区别,甲状腺毒症指组织暴露于过量的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特殊的代谢变化和组织功能的病理生理改变。甲亢则指甲状腺组织产生和释放激素过多,而甲状腺毒症更强调其产生的后果。摄入过量的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可以导致甲状腺毒症,但甲状腺功能无亢进。用甲状腺毒症来描述这种疾病状态比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种描述更恰当。
  • -预防
  • +流行病学
  • +病因
  • +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甲状腺毒症的临床表现
    (一) 神经系统 患者易激动、精神过敏、肌肉可见细震颤、多言多动、失眠紧张、思想不集中、焦虑烦躁、多猜疑等,有时出现幻觉,严重者躁狂、妄想,精神分裂,但也有寡言、抑郁不欢者。腱反射活跃。
    (二) 高代谢综合征 患者怕热多汗,可有低热,发生危象时可出现高热,患者常有心动过速、心悸、胃纳明显亢进,但体重下降,疲乏无力。
    (三) 心血管系统 可有心悸、气促、稍事活动即可明显加剧,多为窦性心动过速,静息和睡眠时心率仍快为本病特征。心律失常以房性期前收缩最常见,阵发性或持久性心房颤动或扑动以及房室传导阻滞也可发生。心搏出量增加,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收缩压增高,舒张压正常或降低,脉压增大。长期患病者可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表现。
    (四) 消化系统 食欲亢进,体重却明显下降,两者伴随常提示本病或同时有糖尿病的可能。过多甲状腺素可兴奋肠蠕动以致大便次数增多,有时因脂肪吸收不良而类似脂肪痢。甲状腺毒症时肝耗氧量增加而血供没有成比例增加导致内脏缺血,致肝肿大和和肝酶增高等。
    (五) 血液和造血系统 周围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偏低,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血小板生存期也较短,有时可出现紫癜症。红细胞数正常但红细胞生成率增加,部分病人同时合并抗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阳性,可引起贫血。
    (六) 运动系统 主要的表现为肌肉软弱无力,近端肌肉萎缩明显,可表现为“甲亢性肌病”。长期的甲状腺毒症还会引起骨密度降低。
    (七) 生殖系统 女性患者常有月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但部分患者仍能妊娠、生育。男性多有阳痿,偶见乳房发育。
    (八) 皮肤和毛发 皮肤多汗,毛细血管扩张,有类似肝掌的体征。还有毛发纤细,脱落增加。还有特征性的出现在第4、5指的甲剥离,称为Plummer甲,不常见。
    (九)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激素过多除可影响性腺功能外,肾上腺皮质功能于本病早期常较活跃,而在重症(特别是危象)患者中,其功能可呈相对减退,甚或不全。
    (十) 眼部表现 主要因交感神经兴奋眼外肌群和上睑肌(Müller肌)张力增高所致,主要改变为眼睑及眼外部的表现,与Graves病的突眼表现不同。可有以下数种眼征:①眼裂增宽(Darymple征),少瞬和凝视(Stellwag征);②眼球内侧聚合不能或欠佳(Möbius征);③眼向下看时,上眼睑挛缩,在眼下视时而不能跟随眼球下落(von Graefe征);④眼上视时,额部皮肤不能皱起(Joffroy征)。
  • +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甲亢病人的血清钙可以升高,但通常不会出现严重的或持续性的高钙血症。此外,甲亢病人还会有血磷和碱性磷酸酶的升高以及高尿钙症。这些变化与骨代谢增强后的负钙平衡相关,但具体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尽管在甲亢病人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发生的几率会有所升高,但甲状腺激素导致的钙动员与甲状旁腺并不相关,事实上,甲亢导致的高血钙反而会使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减少。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X线检查:甲亢性骨质疏松总的表现为骨的质量和数量都降低,骨小梁减少、变细,骨皮质变薄,骨密度降低。脊柱椎体密度减低并可见栅栏状骨小梁,并出现双凹变形。椎体压缩骨折多见于胸腰段
  • +诊断
    诊断:
    典型病例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不典型甲亢的确诊有赖于甲状腺功能检查和其他必要的特殊检查,包括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血清总甲状腺素测定、促甲状腺激素测定、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甲状腺摄碘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抑制试验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等。
  • +鉴别诊断
  • +治疗
    治疗:
    甲亢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及手术治疗三种。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稳定后,甲亢病人的骨质疏松会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在判断治疗中骨质改善情况时,参考手足皮质骨的变化要比参考脊椎松质骨更为准确。
  • +预后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