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1型糖尿病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1型糖尿病特指因胰岛β细胞破坏而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具有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
  • -预防
    预防:
    1.一级预防 提高人们有关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关1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有作者建议对伴胰岛细胞抗体阳性和(或)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的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采取免疫(如环孢素及6-巯基嘌呤等)和自由基清除剂(如烟酰胺)干预治疗以达到防止或延缓1型糖尿病的目的,目前已处于初期探索和研究阶段,但这标志着预防1型糖尿病新纪元即将到来。
    2.二级预防 有关1型糖尿病的二级预防,目前主要是尽早从非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患者中鉴别出临床发病初期酷似2型糖尿病[但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As)和酪氨酸磷酸酶样蛋白等自身抗体阳性]的缓慢进展的1型糖尿病(又称成人隐匿起病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对其尝试的治疗方法有:
    (1)早期使用胰岛素,胰岛素注射加口服二氮嗪(diazoxide:开放钾离子通道,抑制胰岛素分泌),避免使用磺酰脲类药物,上述措施有助于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荷,减少胰岛细胞免疫分子[自身抗原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的表达和免疫损伤;
    (2)免疫抑制:小剂量环孢素(环孢菌素A)、硫唑嘌呤或中药雷公藤苷等,以干预T淋巴细胞增殖及对胰岛B细胞的损伤作用。
    (3)促进修复:有临床研究报告长期口服烟酰胺可预防或延缓胰岛细胞抗体阳性的患者发展为显性1型糖尿病,延长新发1型糖尿病的临床缓解期。
    (4)免疫调节:皮下接种卡介苗可提高新发1型糖尿病的临床缓解率。上述几种治疗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减轻自身免疫进一步损害残存的B细胞,避免或延缓其向完全性1型糖尿病进展,这对患者的血糖控制和并发症的防治是有益的,但上述方法对LADA治疗的临床资料尚不多,其中一些效果不肯定,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价格昂贵等均不易被接受,仅早期小剂量注射胰岛素疗效比较肯定,且较实用,但仍需临床进一步积累经验。
    3.三级预防 即对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通过各种手段综合治疗以预防或延缓其并发症,主要针对的是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1)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害性: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涉及全身所有组织和器官,其中血管(包括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表现最为明显和突出。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1型糖尿病患者最终有30%~40%发生肾功能不全,在欧美等国家DN现已成为末期肾衰竭而需透析或肾移植的单个最主要原因,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的显著增加,在我国DN亦已成为导致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又一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或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国每年用于糖尿病眼病诊断和治疗的直接费用高达60多亿。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严重的伤害。此外,糖尿病常导致白内障、皮肤与骨关节病变及感染机会显著增加等其他多种并发症。
    (2)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综合防治措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尽可能减少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和发展,需采取全面合理的综合措施。
    ①积极控制或消除与并发症有关的危险因素:
    A.理想地控制高血糖,消除或减轻慢性高血糖毒性作用:可利用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及血糖监测等多种手段尽可能使血糖接近正常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基础。来自北美的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和英国(联合王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的研究已明确证实良好血糖控制可明显减少1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近来不少学者关注,在糖尿病的长期治疗中,不仅要良好控制血糖,同时还应尽量避免血糖的明显波动,因血糖的明显波动不仅有低血糖带来的危害,且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B.合理使用降血压药物,理想控制血压:高血压常与糖尿病合并存在,并加速糖尿病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理想控制血压可明显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目前临床常用的有6大类一线降血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药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等。后两种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可作为首选药物。尤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受到广泛重视,其在有效降血压的同时,对糖尿病多种慢性并发症可提供相对更加有效的防治作用。对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争取使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甚至更低,有蛋白尿者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
    C.纠正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常合并脂质代谢异常(如高甘油三酯血症、高LDL-胆固醇血症及HDL-胆固醇降低和氧化-LDL及糖化LDL水平增加等),会促进大小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根据不同的高脂血症类型采取不同的药物[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常用的降血脂药物有5大类:胆汁酸隔离剂、烟酸类、纤维酸衍生物和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等]和饮食治疗,促进血脂控制正常。来自国外的多中心协作研究报告: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血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升高HDL,明显降低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率,同时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和肾功能的下降速度,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渗出,延缓其进展,减小其视力的降低和丧失的危险。
    D.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患者常因存在胰岛素抵抗及不适当的治疗而致高胰岛素血症,持久的高胰岛素血症可刺激动脉壁平滑肌及内皮细胞增生,增加肝脏VLDL产生,促进动脉壁脂质沉着,损害机体内源性纤溶系统如刺激内皮细胞产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促进血栓形成;长期高胰岛素血症还通过多种机制升高血压及导致体重增加等,上述作用均可加速糖尿病大小血管硬化的发生和进程。因此,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采取适当措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避免高胰岛素血症,有助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防治。目前常用的被临床证实有不同程度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有:双胍类药物、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其他尚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微量元素如三价铬和钒、一些降脂药物如纤维酸衍生物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及β3受体激动药等。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对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亦有益。
    E.改善血液流变学:糖尿病患者常由于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功能亢进、红细胞黏附性增强及变形能力降低、凝血功能增强及纤溶系统功能降低导致血液呈现高黏、高聚及高凝状态,促进糖尿病大小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可适当应用西洛他唑(培达)、胰激肽释放酶(怡开)、噻氯匹定、2,5-二羟基苯磺酸(导升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及中药如丹参和川芎等。
    F.补充抗氧化剂:糖尿病患者一方面由于体内自由基产生增加,另一方面机体自由基清除系统功能减弱,致自由基在体内堆积,亦一定程度上促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因此可适当补充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以减轻体内增加的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
    G.其他:糖尿病时,细胞内肌醇含量减少,尤其是神经细胞内肌醇含量减少比较明显,因而参与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根据肌醇耗竭学说,对糖尿病患者适当补充肌醇对防治慢性并发症,尤其是神经病变可能是有益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抑制糖尿病高血糖时活化的三梨醇通路)和氨基胍类化合物(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化终末产物的形成),动物实验和小范围的临床研究已证实其对糖尿病多种慢性并发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有待进一步大范围的临床研究予以评价;动物实验显示特异性蛋白激酶C-β抑制剂(LY333531)可减轻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的发生和发展,抑制血管内膜的增生肥厚,初步的临床研究显示对糖尿病血管和神经病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常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不为患者重视,然而当慢性并发症一旦进展至临床阶段,出现临床表现,其病变常难以逆转,因此加强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监测,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A.微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通过定期尿蛋白测定和眼科检查以早期诊断。
    a.尿白蛋白测定:建议所有病程>3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进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筛选测定,增高者(UAER≥20μg/min或30mg/24h尿)应在3~6个月内复查,如UAER2次测定均为20~200μg/min则提示早期糖尿病肾病,此时加强干预治疗有助于阻止病情进展或使其逆转。有关尿标本的留取,尚无一致公认的理想方法,包括24h尿、隔夜12h尿、2h或1h定时尿等。无条件测尿白蛋白,应定期测尿总蛋白。
    b.眼科检查:患者在视力明显下降或丧失之前,早期采取激光治疗可阻止或延缓病情进展,保护视力,因此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均应进行一次充分扩瞳后的检眼镜检查,简单的检眼镜检查可满意地发现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必要时行眼底荧光造影,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眼科检查还有助于早期发现白内障、青光眼等其他眼部病变。
    B.大血管并发症:目前尚无检测临床前期大血管病变的简便方法,有许多证据表明,有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的病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危险显著增加,应考虑所有糖尿病患者均面临发生大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高。加强对大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血糖(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HDL和LDL)、血压、血液流变学等的监测并加以治疗和纠正十分必要。
    C.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以四肢对称性感觉障碍为主,常表现各种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和膝反射减弱或消失,应用音叉测定振动觉是监测糖尿病感觉减退的简单方法。自主神经病变的检查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测定和胃肠动力学测定常比较复杂,但B超测定膀胱残余尿较简便,对提示膀胱自主神经病变有一定价值。
    D.糖尿病足:血管(大血管和微血管)和神经病变是其发病的基础,在外部诱因如感染和创伤等情况下发生。伴下肢神经和血管疾病的患者是发生糖尿病足的高危病人。足部触诊有助于判断血管搏动和温度改变,如难触及动脉脉搏,可进一步行超声多普勒检查。每一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足部检查,检查内容应包括痛觉、温度觉、触觉、振动觉以及对压力的感受程度,观察足的外形如足趾外翻、鹰爪足等和有无受力点的变化。80%的糖尿病足溃疡可通过找出高危病人和给予适当的护理教育而预防。
    ③重视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易感的人群:最近不少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常存在遗传易感性,临床观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与糖尿病病情控制缺乏完全的一致性,临床上有20%~30%的糖尿病患者不论血糖控制好坏,患病多年从不发生严重慢性并发症,而约5%的糖尿病患者在短期内,即使血糖控制良好,却发生严重的慢性并发症,这种现象尤其在糖尿病肾病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如临床发现1型糖尿病最终仅30%~40%发生终末期肾功能不全,且其发病高峰在糖尿病病程的15~20年期间,以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的危险性显著降低。确切的机制不清,一些研究提示可能和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倾向、硫酸肝素蛋白多糖有关酶(如N-脱乙酰酶)的遗传多态性、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多态性、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及醛糖还原酶活性个体差异等有关。遗传易感因素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的作用似可完全成立,但确切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需进一步阐明,以便为临床预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供有力手段,有利于对上述易感人群进行强化治疗。
    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对高危人群的普查:糖尿病早期常由于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及人们对糖尿病有关知识的匮乏,以使大部分(1/3~2/3)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而未被及时诊断,一部分患者甚至以严重并发症而就诊。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普查,早期检出处于高血糖状态的隐性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患者,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显得十分重要。
    ⑤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有关糖尿病知识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基础知识教育,使其了解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性和并发症的危害性,以积极配合治疗和随访,对糖尿病的病情控制也十分重要。
    4.糖尿病社区防治模式的建立 糖尿病社区防治模式主要包括3个部分:糖尿病保健网络、糖尿病家庭和糖尿病防治中心。在地区政府和卫生局的关怀和领导下,成立糖尿病防治办公室,在糖尿病防治办公室的指导下,区、地段医院的基层医务保健人员和来自糖尿病中心或三级医院的糖尿病专家组成糖尿病防治组,共同开展工作。糖尿病中心或三级医院负责糖尿病一级、二级和三级防治的学术指导和技术咨询。不论在一级、二级还是三级防治中,必须强调培训以社区基层医生、护士和营养师为核心的糖尿病专业队伍,以全面系统有效地指导糖尿病防治;定期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的教育,调动其防病治病的积极性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并与医务人员主动密切配合,方可取得预期效果。
  •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T1DM约占糖尿病患者的5%,多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起病。在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中,T1DM所占比例约为80-90%。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1999年对于糖尿病的定义与分类,T1DM可分为自身免疫性及特发性T1DM。前者的胰岛自身抗体多为阳性,提示病因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β细胞所致,多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此外,尚有一类缓慢起病的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在病因上亦属于自身免疫性T1DM,但由于患者起病年龄及临床表现均貌似2型糖尿病,易被误诊。特发性T1DM的病因尚不明确。
    T1DM的患病情况
    T1DM的发病率在全球亦呈显著上升趋势。根据2011年IDF统计,在全球1.9亿0-15岁的儿童中,T1DM患者约有490,100名,每年新诊约77,800名,年增加率约为3.0%。目前关于T1DM流行病学的多中心研究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人群。规模较大的流行病学研究包括2000年WHO组织的Diabetes Mondiale(Diamond)研究,欧洲组织的the Europe and Diabetes(EURODIAB)研究,以及最近美国组织的 the SEARCH for Diabetes in Youth study等。这些研究发现T1DM的发病率受季节、饮食、地区、年龄、性别以及种族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儿童T1DM发病率较低,根据2000年WHO Diamond研究对15岁以下发病的T1DM调查,我国儿童T1DM的校正发病率为0.59/10万/年,按全国人口年龄构成的标化发病率为0.57/10万/年,是世界上T1DM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低于北欧高加索人约365倍。中国各省市地区的发病率见图1.1。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现一般认为1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是由细胞免疫介导。有作者提出其发病模式:任何来自外部或内部环境因素(营养、病毒、化学物质、IL-1等)将导致B细胞抗原的释放或病毒抗原表达于B细胞或与B细胞抗原具有相似性,上述抗原可能被位于胰岛内的抗原提呈细胞(巨噬细胞)摄取,加工为致敏抗原肽,进一步活化抗原提呈细胞,结果产生和分泌大量细胞因子(IL-1和TNF等),此外,拥有受体的特异性识别致敏抗原肽的T辅助细胞(CD8+淋巴细胞)出现在胰岛,并诱导一系列淋巴因子基因的表达,其中之一如TNF,将反馈刺激抗原提呈细胞增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亚类分子、IL-l和TNF的表达。另外,巨噬细胞谱系(在胰岛内)外的其他细胞亦导致细胞因子释放。由TNF和干扰素(IFN)强化的IL-1通过诱导胰岛内自由基的产生而对B细胞呈现细胞毒作用。随着B细胞的损害(变性)加重,更多的致敏性抗原被提呈到免疫系统,出现恶性循环,呈现自我诱导和自限性的形式。胰岛产生的IL-1可诱导自由基的产生明显增加(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羟自由基等),另外,IL-1、干扰素-γ(INF-γ)及TNF-α等还诱导B细胞诱生型一氧化氮(NO)合成酶合成,致NO大量产生(NO衍生的过氧亚硝酸对B细胞亦具有明显毒性作用),加之人体胰岛B细胞有最低的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因而B细胞选择性地对氧自由基的破坏作用特别敏感。氧自由基损伤B细胞DNA,活化多聚核糖体合成酶,以修复损伤的DNA,此过程加速NAD的耗尽,最后B细胞死亡。另外,自由基对细胞膜脂质、细胞内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亦具有很大的损伤作用。此外,在上述过程中,淋巴因子和自由基亦招致CIM4+T淋巴细胞趋向损害部位并活化之,同时巨噬细胞亦提呈病毒抗原或受损B细胞的自身抗原予CD4+淋巴细胞,活化的CD4+细胞进一步活化B淋巴细胞产生抗病毒抗体和抗B细胞的自身抗体,亦促进B细胞的破坏。
    现已基本明确l型糖尿病是由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选择性破坏所致。已证实在1型糖尿病发病前及其病程中,体内可检测多种针对B细胞的自身抗体,如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和胰岛素瘤相关蛋白抗体等。
    1.胰岛细胞抗体 Bottazzo等于1974年首先描写了1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抗胰岛细胞抗原的抗体,并可用免疫荧光进行检测,此法除微小的修改外,一直沿用至今,近来亦可通过放射免疫和酶联免疫对此类抗体进行检查。临床研究报告:一般普通非糖尿病人群ICA阳性率小于3%,而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ICA阳性率为60%~90%。ICA分为胰岛细胞质抗体和胰岛细胞表面抗体。但胰岛细胞表面抗体的检查很少应用在临床,因临床很难获得新鲜的胰岛或胰岛素瘤细胞标本,而胰岛细胞质抗体检查比较简单并已标准化,因而在临床广泛使用。胰岛细胞抗体的阳性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降低,80%~90%的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细胞质抗体在起病2年后消失;10%~15%的患者持续存在超过3年。在相似病程情况下,抗体阳性者常伴:①甲状腺和胃的自身抗体;②其他自身免疫内分泌病;③有强烈的其他自身免疫病的家族史;④女性多见;⑤与HLA-DR3/B8强烈相关。但也有报告1型糖尿病起病后3年62%患者体内ICA阳性者,未发现上述的差异。
    ICA在临床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且ICA的检出与随后临床1型糖尿病的发生危险性增加相关,高滴度(如>80JDF单位)的预报价值明显高于低滴度(如<20JDF单位),ICA持续阳性者发生1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一过性阳性者。前瞻性研究报告:ICAs滴度在4~9JDF单位和大于20JDF单位的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5年内分别约5%和35%需使用胰岛素治疗,而10年内依赖胰岛素者达60%~79%,ICA持续高滴度阳性在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中有较好的预报价值。但临床研究亦发现少数高滴度ICAs者,胰岛B细胞功能可持续数年保持稳定,确切的机制尚不清楚。现已有小范围临床报告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烟酰胺可明显预防或延缓高滴度ICA阳性的非糖尿病一级亲属进展为临床显性1型糖尿病,大范围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另外,临床亦可见在相当比例(10%~20%)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检出ICA,此类患者最终有80%~85%在若干年后需要胰岛素治疗,而ICA阴性的患者仅有15%。现认为伴ICA阳性的临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实际上可能为“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属于1型糖尿病的范畴),先前曾被描述为“1.5型糖尿病”或“缓慢进展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SPIDDM)。另外,此类患者抗GAD亦常呈阳性。其特点:①起病年龄常>15岁;②以非肥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起病;③病初可用饮食或口服降糖药物控制治疗;④常在1~4年内发生口服降糖药物失效或对糖尿病酮症易感而需依赖胰岛素;⑤ICA阳性、抗GAD-Ab阳性、C肽水平低及HLA-DR3/4等。对于“LADA”患者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早期使用胰岛素治疗以延缓其体内残存胰岛B细胞的破坏。
    2.抗-GAD抗体 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是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生物合成酶,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的脑与胰岛组织内。近年来发现其有两种异构体形式,相对分子量分别为65000(GAD65)和67000(GAD67),并显示GAD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64000蛋白抗原有许多共同的理化特征。一些研究联合鉴定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与疾病有关的自身抗原之一64000蛋白就是GAD,GAD被认为是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反应的主要自身抗原。GAD抗体(GAAs)的测定方法远比抗-64000蛋白测定简单实用,因而渐被临床广泛应用。其临床价值与ICA相似,但其阳性率和特异性均较ICA高。在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1型糖尿病临床前期的个体中,GAAs阳性,而ICA和IAA有时阴性;在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GAAs阳性率为75%~90%,在病程长(3~10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阳性率仍可达60%~80%。GAA的检测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尤其是对LADA早期识别有重要价值,并可在1型糖尿病的亲属中预测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目前临床用于GAA检测的方法有免疫沉淀法、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荧光法等多种方法。
    3.胰岛素自身抗体(IAAs) IAA,即可与胰岛素相结合的自身抗体,可出现于未用外源性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临床前期患者中,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IAA阳性率为40%~50%。现有的方法尚不能将IAA从胰岛素治疗所致的胰岛素抗体中区别出来。同时,1型糖尿病诊断后,IAAs的自然史尚未被调查。IAA的产生可能是原发性的,来自于B淋巴细胞的异常克隆,或者为胰岛B细胞破坏后所致。胰岛B细胞的损伤可能导致结构改变了的胰岛素释放,并被体内免疫系统当做异物;或者胰岛素原或更早生物合成的前体在B细胞破坏时被释放出来而作为抗原;有报道胰岛素免疫反应活性(可能为胰岛素原前体)存在于B细胞质膜上,另外,与胰岛素无关的外来抗原分子的相似性亦可导致体内产生IAAs。像ICAs和GAAs一样,IAAs在预报1型糖尿病中也是重要的。IAA滴度为预报1型糖尿病发病时间公式中的一部分,该公式考虑到高危人群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将发生1型糖尿病的时间(年)=1.5+0.03×静脉葡萄糖耐量(1min时胰岛素和3min时胰岛素之和)-0.008×(IAA滴度),但尚需进行大系列前瞻性研究对此公式予以评价。年龄与IAAs呈负相关,IAAs常见于儿童中,且常呈高滴度。有认为IAAs出现在比较年轻非糖尿病个体中比出现在成人中更能反映胰岛B细胞破坏较快和较快地进展至1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IAA主要是IgG,偶见为IgM。IAAs一般可应用放射免疫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一些研究报告由放射免疫测定的IAAs可提高ICAs在1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及普通人群中预报随后发生1型糖尿病的价值,而用酶联免疫测定的IAAs似乎对1型糖尿病无预报价值。故国际糖尿病研讨会认为只有液相放射免疫法评价与糖尿病相关的自身抗体较为实用。
    4.IA-2和IA-2β及其抗体 IA-2(insulinoma associated protein 2)及其类似物IA-2β是继GAD之后被确认的另两个胰岛细胞的自身抗原,两者均具有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催化功能域高度同源的保守区域,是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超家族中的新成员,但其去磷酸的催化活性至今未被证实,生理功能也不明确。IA-2和IA-2β均为Ⅰ型跨膜糖蛋白,各含979和986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分别为106000和108000,编码基因分别位于人第2号(2q35)和第7号(7q35)染色体上。两者都由一胞外结构域、单一跨膜结构域和一胞内结构域组成,全长有42%的一致性,在胞内结构域有74%的同源性。IA-2和IA-2β主要存在于胰岛α、β、δ细胞,胰腺α、β细胞瘤,垂体,脑组织和肾上腺髓质等神经内分泌组织中。目前认为IA-2、IA-2β、GAD和胰岛素均是1型糖尿病的自身抗原,IA-2和IA-2β抗原均位于胞内结构域的羧基端,其抗体主要识别构象性抗原表位,IA-2和IA-2β有共同的抗原表位和各自特异的抗原决定簇。文献报告IA-2Ah存在于60%~80%的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在糖尿病前期的阳性率为40%~60%,而在健康人群中的阳性率约为1%。IA-2βAb在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阳性率为45%~60%,稍低于IA-2Ab的阳性率,两者的阳性率均随着病程的延长和1型糖尿病起病年龄的增大而逐渐下降。IA-2Ab和IA-2βAb的特异性较GAD-Ab高,在不伴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中较少发现,对一级亲属阳性预测价值达75%。新近研究发现,98%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至少存在一种胰岛自身抗体阳性,80%存在两种以上,而健康人无一人同时存在两种以上抗体。3种抗体(IA-2Ab、GAD-Ab和IAA)均阴性的一级亲属5年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度小于0.5%,仅一种抗体阳性的发病危险度为15%,两种抗体阳性为44%,三种抗体均阳性的危险度为100%。现认为联合检测IA-2Ab、GAD-Ab和IAA是预测1型糖尿病的最可靠的免疫学标志,由于IA-2Ab与IA-2βAb显著相关,所以在联合IA-2βAb并不进一步增加检测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1.多尿 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 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进出组织细胞前后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大于0.829mmoL/L),摄食中枢受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要求消失。然而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
    4.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体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5.乏力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6.视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 +并发症
    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众多,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多见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累积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主要包括大血管(如心血管、脑血管、肾血管和四肢大血管)、微血管(如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如自主神经和躯体神经等)等。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1)尿糖:正常人从肾小管滤出的葡萄糖几乎被肾小管完全吸收,每天仅从尿中排出微量葡萄糖(32~90mg),一般葡萄糖定性试验不能检出。糖尿通常指每天尿中排出葡萄糖>150mg。正常人血糖超过8.9~10mmol/L(160~180mg/dl)时即可查出尿糖,这一血糖水平称为肾糖阈值。老年人及患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升高,血糖超过10mmol/L,甚至13.9~16.7mmol/L时可以无糖尿;相反,妊娠期妇女及一些肾小管或肾间质病变时,肾糖阈降低,血糖正常时亦可出现糖尿。糖尿的检查常用的有班氏法(借助硫酸铜的还原反应)和葡萄糖氧化酶等。班氏法常受尿中乳糖、果糖、戊糖、抗坏血酸、先锋霉素、异烟肼及水杨酸盐等药物的影响,呈现假阳性,且操作比较不方便,现已渐被淘汰;葡萄糖氧化酶法由于酶仅对葡萄糖起阳性反应,特异性较强,但当服用大剂量抗坏血酸、水杨酸、甲基多巴及左旋多巴亦可出现假阳性。尿糖不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一般仅用作糖尿病控制情况的监测和提示可能为糖尿病而需进一步检查的指标。尿糖的影响因素除考虑肾糖阈及某些还原物质的干扰外,还常受尿量多少及膀胱的排空情况等影响。
    (2)尿酮:尿酮体测定提供了胰岛素缺乏的指标,警告糖尿病患者即将或可能已存在酮症酸中毒,提示需进一步行血酮体测定和血气分析。尿酮体的测定采用硝酸钠与乙酰乙酸反应,形成了一种紫色物质,提示尿酮体阳性。但以硝普钠为基础的反应不能测出在酮体(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中在数量上占主要部分的β-羟丁酸。有报道使用含巯基的药物如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时,可产生假阳性;而如尿标本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则可产生假阴性。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合并其他急性疾病或严重应激状态时,以及妊娠期间,或有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时,应进行尿酮体检查。
    (3)尿白蛋白:尿白蛋白测定可敏感地反映糖尿病肾脏的受损及其程度。在糖尿病肾病变早期,24h尿蛋白一般<150mg,且呈间歇性。严格控制血糖可使尿蛋白消失。运动后尿蛋白可明显增加。Mogensen认为运动试验是糖尿病肾病变早期诊断的敏感试验。
    2.血液检查
    (1)血糖:血糖增高,多数为16.65~27.76mmol/L(300~500mg/dl),有时可达36.1~55.5mmol/L(600~1000mg/dl)或以上,血糖36.1mmol/L时常可伴有高渗性昏迷。
    (2)血酮:酮体形成定性阳性。但由于血中的酮体常以β-羟丁酸为主,其血浓度是乙酰乙酸3~30倍,并与NADH/NAD的比值相平行,如临床发生酮症酸中毒且血以β-羟丁酸为主而定性试验阴性时,应进一步作特异性酶试验,直接测定β-羟丁酸水平。
    (3)酸中毒:主要与酮体形成增加有关。酮体包括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乙酰乙酸和丙酮可与硝普钠起反应,而β-羟丁酸与硝普钠不起反应。大多数情况,DKA时,血清中有大量的乙酰乙酸与硝普钠起反应。本症的代谢性酸中毒,代偿期pH可在正常范围内,当失代偿时,pH常低于7.35,有时可低于7.0。CO2结合力常低于13.38mmol/L(30%容积),严重时低于8.98mmol/L(20%容积),HCO3-可降至10~15mmol/L。血气分析碱剩余增大,缓冲碱明显减低(<45mmol/L),SB及BB亦降低。
    (4)电解质:应注意血钠、血钾、血磷和血镁的测定。
    (6)血肌酐和尿素氮:常因失水、循环衰竭(肾前性)及肾功能不全而升高。补液后可恢复。
  •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一部分,常和糖尿病肾病同时存在,所以眼底检查一旦发现视网膜病变就要警惕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存在。依据病情可选作B超、心电图等检查。
  • +诊断
    诊断:
    1.糖尿病的诊断
    我国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和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空腹血浆葡萄糖和75g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可以单独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或人群筛查(表2.1和表2.2)。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应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满足糖尿病诊断标准后,再根据病因学证据进行分型诊断。
    2.糖尿病的分型
    根据WHO(1999年)的糖尿病分型体系,按照病因将糖尿病分为T1DM、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图2.1)。
    T1DM显著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是胰岛β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大部分T1DM患者β细胞的破坏进展迅速,但也有部分患者进展较为缓慢,即LADA患者,血清胰岛自身抗体阳性,表现为缓慢进展的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但进展较普通的2型糖尿病快),在病因上归属于免疫介导性T1DM的缓慢进展亚型。LADA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均具有区别与经典T1DM的特殊性。
    3.T1DM的诊断依据
    T1DM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而诊断,由于β细胞破坏所致的依赖胰岛素治疗是诊断T1DM的“金标准”。因此T1DM实际上是一种回顾性诊断,在患者起病初期进行分型诊断有时非常困难。
    单用临床症状和血糖水平不能准确区分1型还是2型糖尿病;即使是被视为T1DM典型特征的酮症酸中毒,也可以发生在2型糖尿病患者。T1DM目前尚无确切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临床特征来诊断。支持T1DM诊断的临床特征包括:(1)起病年龄:大多数患者20岁以前起病,但也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病;20岁以前发病的患者中约80%是T1DM;(2)起病方式:起病较急,多数患者的口干、多饮和多尿、体重下降等“三多一少”症状较为典型,有部分患者直接表现为脱水、循环衰竭或昏迷等酮症酸中毒的症状;(3)治疗方式:依赖胰岛素治疗。一般在临床上年轻起病、发病较急、“三多一少”症状明显,且伴有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者,应警惕T1DM可能,先给予胰岛素治疗,定期观察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赖程度,同时注意与其他类型的糖尿病相鉴别,最终根据治疗后的临床表现特别是对胰岛素治疗的依赖程度确定分型。表2.3列出了T1DM、2型糖尿病及单基因突变糖尿病的鉴别要点。应在年龄<6月龄的患儿、有家族史或伴有如神经性耳聋、视神经萎缩等特殊症状的患者中进行基因检测,以排除单基因突变所致的糖尿病。
    起病初期患者的胰岛功能对糖尿病的分型诊断也有参考意义。临床上常用的评价胰岛功能的方法为测定空腹及餐后(或其他刺激后)的C肽水平。这尤其适用于使用外源性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目前尚无界定T1DM患者的C肽截点,但国内外学者倾向于认为多数经典T1DM患者发病1年后,其血清C肽水平多低于检测下限值。若起病初期,患者的空腹C肽<200pmol/L,应疑诊为T1DM,然后随访观察C肽的变化,进行最终分型。
    4.T1DM的病因分型诊断
    临床诊断的T1DM患者,应进一步进行胰岛自身抗体的检测以明确病因。胰岛自身抗体是胰岛β细胞遭受免疫破坏的标志物,是诊断自身免疫性T1DM的关键指标,包括胰岛细胞抗体(islet cell antibody,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b)、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自身抗体(insulinoma-associated 2 molecule antibody,IA-2A)、胰岛素自身抗体(insulin autoantibody,IAA)、锌转运蛋白8抗体(Zinc transporter 8 antibody,Zn T8-Ab)等,其中以GAD-Ab的敏感性最高。推荐使用国际标准化的放射配体法进行检测,以确保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高加索人中,约80-90%的T1DM患者可检测到上述胰岛自身抗体,以GAD-Ab和IA-2A多见。在中国人群中,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的比例较低;约有50-70%的患者体内可检测到胰岛自身抗体,在病因上属于自身免疫性T1DM。但有少数患者起病初期胰岛自身抗体阴性,但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抗体阳转,这同样应归属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约有30-50%的患者体内一直检测不到胰岛自身抗体或其他的免疫学证据,可考虑为特发性T1DM的可能。
    特殊类型的T1DM
    如前所述,经典的T1DM通常急性起病,常在起病1-6月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但仍需注意少数特殊类型的患者。
    暴发性1型糖尿病(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是日本学者Imagawa等2000年提出的T1DM的新亚型。该型糖尿病呈急骤起病,如未及时诊断和治疗,常导致患者在短期内死亡,多见于东亚人群。目前国际上多采用日本学者Imagawa提出的诊断标准:(1)高血糖症状1周内出现酮症或酮症酸中毒;(2)血清空腹C肽<100pmol/L和餐后2h C肽<170pmol/L;(3)初诊首次血糖>16mmol/L和HbAlc<8.5%。以上三条需同时具备方能诊断。暴发性T1DM起病急骤凶险,常有感染、药疹或妊娠等诱因,酮症酸中毒程度较重,胰岛在短期内被彻底破坏,很难恢复。目前具体病因不明,少数患者体内可检测到胰岛自身抗体。
    总体来说,T1DM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存在数种亚型。疾病的起病方式(急性酮症起病)、治疗方式(对胰岛素的治疗有依赖性)、胰岛功能衰竭(C肽水平低下)以及胰岛自身抗体的状态均可为诊断T1DM提供有力线索。推荐所有疑诊患者均按T1DM给予胰岛素治疗,同时检测胰岛自身抗体和C肽水平,并进行随访;根据患者对胰岛素的依赖与否或C肽水平明确T1DM的诊断;对年龄<6月龄的患儿、有家族史或伴有如神经性耳聋、视神经萎缩等特殊症状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排除单基因突变所致的糖尿病。具体可参考图2.2。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诊断流程不适用于诊断LADA和暴发等特殊类型的T1DM。这部分患者有较为明确的诊断标准。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应与2型糖尿病相鉴别。
  • +治疗
    治疗:
    T1DM的病因学、临床特征、治疗方案、临床预后等均具有与2型糖尿病不同的特殊性,在血糖控制目标、血糖监测以及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等方面需要根据患者生长发育期和社会心理期而个体化的调整。T1DM的治疗目标包括:1)避免症状性高血糖和低血糖症;2)尽早对升高的HbA1c水平进行干预;3)预防家长或孩子由于糖尿病产生的心理问题;4)预防青春期代谢恶化;5)提供积极的医疗服务和糖尿病管理知识;6)维持正常的生长与发育。
    降低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是T1DM血糖控制的两大目标,因此目前公认的血糖控制标准为:在最少发生低血糖风险的情况下应使患者的血糖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对于个体患者而言,血糖控制目标的制定应考虑到以下方面:患者的年龄、患者本人或其家庭管理和认识糖尿病的能力、血糖监测频率及就诊的方便性与积极性。建议我国T1DM血糖控制目标是:在尽量避免低血糖基础上,儿童和青春期HbA1c<7.5%;成人HbA1c<7.0%;老年人Hb A1c<7.5%;不同年龄阶段的T1DM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同(表3.1)。
    目前而言,T1DM仍然是终身性疾病。尽管适当的胰岛素治疗可以给予患者接近正常人的预期寿命,但在整个疾病过程中,除了糖尿病专科医生的指导外,T1DM患者或其亲属需要掌握饮食、运动、生长发育、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方法、急慢性并发症识别和预防以及心理调整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即应给予患者和至少一名家庭成员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DSME)。由于T1DM患者多为儿童或青少年,因此应特别强调父母或监护人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
    1.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的基本原则
    建议一旦诊断,就应给予T1DM患者和至少一名家庭成员进行DMSE,包括:1)应根据需要随时给予个体化、有针对性的自我管理教育指导,尤其应关注学龄期、青春期、婚育期等时期生理、心理的教育和辅导。2)定期组织开展小组式的管理经验交流有助于患者的社会交流和信心培养。3)重视家庭成员对DMSE知识的掌握,对于年轻患者的糖尿病管理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和意义。4)糖尿病治疗中心应建立由多专业医务人员组成的糖尿病教育和支持团队。建议由内分泌科、儿科、心理科、营养科、眼科、肾内科、产科等多个专科医生以及糖尿病专业教育护士等组成,并根据患者不同时期,不同疾病状态的需要给予相关的、持续的专业辅导。
    2.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将血糖安全地控制在目标范围的重要手段之一。监测血糖可以评估和反映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和治疗效果,指导合理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利用快速血糖仪进行床边血糖检测(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和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SMBG)是临床上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反映2-3月平均血糖水平的HbA1c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连续3-5天的动态血糖监测是在血糖波动较大患者中发现无症状低血糖和血糖波动特征的重要手段;糖化白蛋白和血、尿酮体也是反映糖代谢异常程度的有用指标。
    1)POCT和SMBG:反映实时血糖水平,是临床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POCT是由经培训的临床医护人员对住院患者进行血糖检测,以评估病情,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SMBG是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一部分,由家庭成员或患者本人在日常生活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可以了解饮食、运动、情绪变化、其他疾病或应激等对血糖的影响,及时发现低血糖,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状态,调节自我行为干预,与医生共同制定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优化药物治疗方案。POCT和SMBG包括血糖监测、记录、回顾和方案调整等4个方面的含义。血糖监测记录不仅作为医学判断的根据,也是探讨血糖变化原因和改善血糖控制策略的依据,只有随时回顾监测记录,及时调整血糖管理方案,POCT和SMBG才能成为良好血糖管理的基础。
    循证证据已证实在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应用SMBG能改善血糖控制、并可能减少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SMBG是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达到理想血糖控制的有效手段,建议所有T1DM患者都应坚持进行SMBG。
    2)血糖监测时点和频率:在不同治疗阶段,可有目的地选择监测模式与频率,既可提供足够的血糖波动信息,也可减轻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住院期间进行的POCT可以强化血糖监测,如持续的每日三餐前+三餐后+睡前;或在分阶段血糖控制原则(先控制血糖到一般水平,再控制到理想水平;先控制空腹血糖,再控制餐后血糖;先调整基础胰岛素,再调整餐前胰岛素;先避免低血糖,后控制高血糖)的基础上,灵活采用不同的血糖监测模式。基本方式为:先采取强化血糖监测模式,以评估整体血糖水平和制定合适的胰岛素治疗方案;空腹/餐前血糖较高时,采用空腹、餐前和睡前的血糖监测模式,以指导空腹和餐前血糖控制;空腹血糖控制后,采用餐后血糖监测模式,以指导餐后血糖控制;最后再次采取强化血糖监测模式,以确认血糖控制效果。特殊情况下,如生病、运动、低血糖、怀疑血糖明显增高时可随时监测血糖。
    由于T1DM患者的胰岛功能差,血糖波动大,因此应特别强调餐前血糖检测的重要性,以便及时调整餐前胰岛素剂量。在患者进行SMBG时,可以根据监测时点和模式的适用范围,灵活按需地应用各种血糖监测模式。通常建议每天监测3-4次。如果条件限制,每周2-3天每天3-4次血糖监测也比每周7天每天监测1次血糖可以提供更多的血糖控制信息。各时间点血糖监测和常用血糖监测模式的适用范围可参见表3.2和表3.3。
    3)采血部位:由于指尖毛血管血最能反映血糖的最新水平,POCT和SMBG的主要采血部位是指尖。但对于年轻的T1DM患者,由于恐惧和疼痛,频繁的指尖采血依从性较低,可以考虑选择避开血管的替代部位。可替代部位是手掌的大、小鱼际部位,所检测的血糖结果与指尖血糖相近,大部分时间都可以在此部位采血,代替指尖。
    3.HbA1c:
    HbA1c反映2-3月平均血糖水平,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但存在不能精确反映患者低血糖的风险和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特征的局限性。来自DCCT研究的循证证据显示以降低HbA1c为目标的强化治疗可以降低T1DM患者慢性并发症危险。
    IDF/ISPAD建议所有年龄段的患者HbA1c控制目标均是<7.5%;ADA建议的控制目标根据年龄组而有所不同,介于7.0-8.5%之间。两个指南都同时强调个体化和尽可能避免低血糖前提下控制血糖达标。本指南建议在避免低血糖和个体化的基础上,Hb A1c的控制目标是儿童和青春期<7.5%,成人<7.0%。值得注意的是,HbA1c测定应采用标准化的检测方法。测定频率年幼儿童应每年监测6次,年龄较大的儿童应每年监测3-4次,条件限制时,每个儿童患者应该至少每六个月检测一次。
    4.连续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
    通过监测皮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反映血糖水平,提供连续、全天的血糖信息,有助于了解连续数天血糖波动的趋势,发现不易被上述血糖监测方法所检测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尤其对发现无症状低血糖可能有益。采用连续血糖监测可以在减少低血糖风险情况下,将血糖和HbA1c控制到接近正常的水平。血糖波动大、反复低血糖、无症状性低血糖、或者无法解释的高血糖患者应进行CGM监测。
    5.血、尿酮
    反映严重糖代谢紊乱的重要监测指标。目前可用的监测方法包括尿酮(乙酰乙酸)、血酮(β-羟丁酸)。如果可能,最好监测血酮,尤其是留取尿样本较为困难的年幼患者。
    在下列情况下应该监测酮体水平:1.伴有发热和/或呕吐的疾病期间;2.持续血糖≥14mmol/L时;3.持续多尿伴血糖升高,尤其出现腹痛或呼吸加快时。过夜空腹的血酮正常值为<0.6mmol/L,当血酮>3.0mmol/L时,高度提示存在酸中毒可能,须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糖,必要时监测血PH值、电解质等。
    因条件限制,只有尿酮测试应可用时,在以下情况下就应进行尿酮测试:伴有发热和/或呕吐的疾病期间;持续多尿伴血糖升高(>14mmol/L)。应该注意的是,T1DM患者在空腹、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持续运动锻炼、妊娠期间肠胃炎及酒精中毒时,血、尿酮水平会出现生理性升高。因此发现尿酮阳性和血酮升高时,在给予或调整胰岛素治疗之前,必须先监测血糖,如血糖正常或偏低,不应增加胰岛素剂量。
    6.胰岛素注射和胰岛素泵的教育管理
    T1DM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基本丧失,必须终身采用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和控制高血糖。患者应正确掌握胰岛素自我注射的方法和技术,如胰岛素的保管、胰岛素注射方法和装置以及注射技术等。目前,胰岛素给药途径只有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各级医护人员和患者必须明确只有短效胰岛素和特定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以静脉注射。长效、中效、预混胰岛素和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只能皮下注射。
    胰岛素注射装置包括普通胰岛素注射器、胰岛素注射用笔和胰岛素泵。可以根据患者个人需要和经济状况进行选择。目前的胰岛素注射用笔和胰岛素泵只能用于皮下注射;中长效和预混胰岛素不能用于胰岛素泵治疗。
    胰岛素注射装置的合理选择和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技术是保证胰岛素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所有T1DM患者都应接受与胰岛素注射技术相关的教育。包括:注射治疗的方案;胰岛素基本知识(如胰岛素保管、使用前的混匀等);注射装置的正确使用和管理(如一次性和多次性注射器的使用方法、胰岛素注射用笔芯的更换等);注射部位的选择、护理及自我检查;正确的注射技术(包括注射部位的选择、轮换、注射角度及捏皮的合理运用);注射相关并发症的识别及其预防;选择长度合适的针头;注射器和针头使用后的安全处置等。
    注射部位的选择:应选取皮下脂肪丰富的部位,这些部位包括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臂部外上侧。在腹部,应避免以脐部为圆心,半径2.5cm的圆形区域内注射。大腿注射选择其上端外侧,上臂注射可选择侧面或者后侧部位。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的吸收速率不受注射部位的影响,可以在以上任何注射部位给药;短效胰岛素在腹部的吸收速度较快,注射部位首选腹部;中效和长效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时,其首选注射部位是大腿和臀部。但由于皮下组织厚度可因年龄、性别、身体部位和体重指数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注射时也应避免肌肉注射风险。
    注射步骤:注射前洗手,在院外通常不需要消毒注射部位;如注射部位不洁净,或者患者处于感染易于传播的环境,注射前应用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待酒精消毒处干燥后,检查胰岛素及选择注射部位。如使用预混胰岛素前需充分混匀,遵循“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每天不同时间,注射不同部位”或“左右轮换”的规定。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应使用长度为4-6mm的针头。身材较瘦或选择四肢部位进行注射的患者,尤其当选用5或6mm的针头时,需捏起皮肤形成皮褶后,或采取呈45°角进针注射。正确安装胰岛素笔用针头,排尽笔芯内空气,快速进针,缓慢注液,拔出针头前至少停留10秒,药物剂量较大时,停留时间可适当延长,最后将针头套上针帽放入专用废弃容器内再丢弃。
    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应学会对胰岛素泵的规范管理,包括了解胰岛素泵工作原理和注意事项;做好用泵前的物品准备;保证有备用的胰岛素泵耗材;学习胰岛素泵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程序和输液管操作;学习胰岛素泵报警处理流程;记录基础输注率和餐前大剂量数值;注意个人清洁卫生与皮肤清洁;每天自检输液管系统1-2次;胰岛素需提前从冰箱取出,与室温同温时放入泵中;使用与泵匹配的储药器和输液管;定期与医生讨论血糖检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等。
    一、胰岛素的种类和剂型
    1.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也称常规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如中性鱼精蛋白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如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2.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包括赖脯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和谷赖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目前国内有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
    常规胰岛素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静脉输注胰岛素剂型,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静脉输注,但评估和注意事项较多,未被广泛推荐。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只能用于皮下注射,不能用于静脉输注(表1)。
    二、T1DM胰岛素治疗原则
    1.T1DM 患者因自身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完全或部分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替代以维持体内糖代谢平衡和生存。
    2.T1DM患者胰岛功能差,需要通过外源性胰岛素以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方式进行胰岛素补充,基础加餐时胰岛素治疗是T1DM首选胰岛素治疗方案。
    3.应用基础加餐时胰岛素替代治疗,尽可能避免低血糖的前提下使血糖达标,能够降低T1DM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4.建议胰岛素治疗方案应个体化,方案的制定需兼顾胰岛功能状态、血糖控制目标、血糖波动幅度与低血糖发生风险。
    5.基础加餐时胰岛素替代治疗方法包括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ultiple daily injection,MDI)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
    三、T1DM胰岛素治疗方案
    (一)MDI
    基础胰岛素可通过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给予,餐时胰岛素可通过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给予(表2)。与中效胰岛素相比,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空腹血糖控制更好,夜间低血糖发生风险更低。
    (二)CSII
    1.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提供基础和餐时胰岛素,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
    2.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及预混胰岛素不能用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3.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吸收快、起效迅速,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中更具优势。
    4. 胰岛素泵使用适应证:(1)MDI 方案血糖控制不理想者;(2)频发低血糖和/或发生无症状低血糖者;(3)妊娠糖尿病患者;(4)对胰岛素极度敏感者(胰岛素泵比皮下注射更精确);(5)既往发生过黎明现象者(此类患者可通过提高基础胰岛素量来对抗清晨高血糖);(6)因神经病变、肾病、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或根据病情需要加强血糖管理者;(7)实施MDI方案的患者有意愿且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者,包括频繁的自我血糖监测、碳水化合物计算、胰岛素剂量调整。
    四、胰岛素初始剂量
    (一)MDI方案
    1.初始MDI 方案:
    (1)体重在成年理想体重正负20%以内的T1DM,若无特殊情况每日胰岛素需要总量 0.4~0.8 U/kg,每日总量也可以最小剂量12~18 U 起始;儿童根据年龄、体重及血糖情况酌情处理。
    (2)每日胰岛素基础量=全天胰岛素总量×(40%~60%),长效胰岛素一般1次注射,中效胰岛素可每日 1 次或每日 2 次注射。
    (3)每日餐时量一般按餐时总量的 35%、30%、35%分配在早中晚餐前。
    2.CSII方案改换MDI方案:
    (1)1天胰岛素总量(U)=现用胰岛素剂量总和(U)(部分患者每日胰岛素总剂量需要增加10%~20%)。
    (2)3次餐前短效或速效胰岛素加睡前1次中效胰岛素治疗方案:早餐前胰岛素剂量=CSII早餐前大剂量+早餐前至午餐前的基础输注率总和,中餐前胰岛素剂量=CSII中餐前大剂量+中餐前至晚餐前的基础输注率总和,晚餐前胰岛素剂量=CSII晚餐前大剂量+晚餐前至睡前的基础输注率总和,睡前中效胰岛素剂量=睡前至次日早餐前的基础输注率总和。
    (3)3 次餐前短效或速效胰岛素加睡前 1 次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方案:早餐前胰岛素剂量=CSII早餐前大剂量,中餐前胰岛素剂量=CSII中餐前大剂量,晚餐前胰岛素剂量=CSII晚餐前大剂量,睡前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剂量大约相当于 CSII 全天基础输注率总和。
    (4)3次餐前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早餐前及睡前各加1次中效胰岛素治疗方案:早餐前胰岛素剂量=CSII早餐前大剂量,早餐前中效胰岛素剂量=CSII早餐前至晚餐前胰岛素的基础输注率总和,中餐前胰岛素剂量=CSII中餐前大剂量,晚餐前胰岛素剂量=CSII晚餐前大剂量+晚餐前至睡前的基础输注率总和,睡前中效胰岛素剂量=睡前至次日早餐前的基础输注率总和。
    (二)CSII方案
    (1)初始CSII方案的患者1天胰岛素总量(U)=体重(kg)×(0.4~0.5)U/kg;
    (2)由MDI转换为CSII方案:MDI方案的患者1天胰岛素总量(U)=用泵前胰岛素用量(U)×(70%~100%);
    (3)每日基础量=全天胰岛素总量×(60%~40%),T1DM 常规分为 6 或更多个时间段,以尽量减少或避免低血糖事件,或根据血糖情况分段设置基础输注率;
    (4)餐时追加量=全天胰岛素总量×(40%~60%),根据早中晚三餐比例一般按 1/3、1/3、1/3 或 1/5、2/5、2/5 分配,之后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
    五、特殊情况下的胰岛素治疗T1DM
    自然病程中胰岛功能衰竭速度存在个体差异,胰岛素治疗根据患者胰岛功能的衰竭程度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差异,遵循个体化原则。
    (一)T1DM蜜月期
    1. 初诊 T1DM 患者经胰岛素规范治疗后可出现受损的胰岛功能部分缓解期,可短期停用胰岛素,或每日使用很少量胰岛素治疗,其血糖水平也能维持在接近正常或正常的范围内,此阶段称为T1DM蜜月期。在此阶段根据血糖监测情况,可每日≤3次小剂量胰岛素(包括预混胰岛素)注射,但应以维持血糖达标为准。
    2.T1DM 蜜月期仍应进行血糖监测,对于出现血糖波动大、血糖不易控制,需频繁调整胰岛素用量者建议及时评估患者胰岛功能并及时改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二)脆性糖尿病阶段
    1. 脆性糖尿病阶段是指由于胰岛 β 细胞功能完全衰竭,出现血糖巨幅波动,高血糖与低血糖同日内交替出现,频发不可预知的严重低血糖;可发生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率均较高。一定病程后T1DM可进入脆性糖尿病阶段,少数进展迅速的T1DM在确诊时即可进入脆性糖尿病阶段。
    2. 脆性糖尿病阶段的胰岛素治疗,建议使用CSII 方案,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联合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方案。联合应用非促泌剂类的口服药可能有助于减轻血糖波动,但尚缺少临床证据。
    (三)儿童青少年T1DM
    1.儿童青少年T1DM可采用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进行方案组合,近年来也有部分胰岛素类似物被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治疗,包括门冬胰岛素(2 岁以上)、赖脯胰岛素(12 岁以上)、地特胰岛素(6岁以上)和甘精胰岛素(6~18岁适应证获批过程中)。
    2.因特殊情况无法坚持基础加餐时胰岛素治疗方案的儿童青少年患者,如短期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必须加强血糖监测、及时根据血糖情况重新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避免长期血糖不达标带来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3.青春期患者为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应保证足够能量摄入,此时可适当增加胰岛素用量。
    4.进入青春期后,体内性激素、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胰岛素需要量增加;血糖水平较青春期前明显升高且波动较大,需要加强血糖监测,适时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
    (四)T1DM合并妊娠
    1.T1DM 合并妊娠可采用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进行方案组合,或使用胰岛泵治疗。目前经 CFDA 批准可用于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胰岛素类似物制剂是门冬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
    2.T1DM 女性患者无论在妊娠前、妊娠期及产后都应保证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血糖控制。
    3.妊娠时胎盘分泌的孕激素、雌激素有拮抗胰岛素作用,胎盘分泌的胰岛素酶使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和活性降低,妊娠中后期胰岛素需要量,尤其是日间胰岛素需要量增加。随着胎盘娩出,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及破坏胰岛素的酶急剧减少或消失,分娩后患者胰岛素的需要量快速减少,一般分娩后2~3 d胰岛素可减量至原量的1/3~1/2。
    (五)其他特殊情况
    1.T1DM 超重或肥胖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需要量增加,必要时可联合二甲双胍(10岁以下儿童禁用)。
    2.T1DM 合并感染和处于应急状态时,胰岛素需要量增加。
    3.T1DM 患者禁食时,仍然需要基础胰岛素补充,之后根据进食和血糖逐渐恢复并调整餐时胰岛素。
    4.肾功能衰竭者根据血糖监测结果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
    六、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
    (一)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常见因素
    若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应考虑下列因素的可能:(1)注射方法和注射部位是否正确;(2)自我血糖监测是否规范;(3)自我管理意识和技巧;(4)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和运动不规律;(5)心理与社会心理困境;(6)其他可能的原因,如胃轻瘫等。
    (二)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其他因素
    1.拮抗胰岛素作用的因素
    (1)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雌激素、口服避孕药、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噻嗪类利尿剂、苯妥英钠等可升高血糖浓度,合用时应调整胰岛素用量;(2)某些钙通道阻滞剂如可乐定、丹那唑、生长激素、肝素、H2受体拮抗剂、吗啡等药物可改变糖代谢,使血糖升高,因此与上述药物合用时,胰岛素应适当加量;(3)吸烟可通过释放儿茶酚胺而拮抗胰岛素的降糖作用,还能减少皮肤对胰岛素的吸收,因此吸烟的T1DM患者突然戒烟时应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
    2.协同胰岛素作用的因素
    (1)雄激素、单胺氧化酶或抑制剂可增强胰岛素的降糖作用;
    (2)抗凝血药物、水杨酸盐、磺胺类药及抗肿瘤药物甲氨蝶呤等可与胰岛素竞争结合血浆蛋白,从而使血液中游离胰岛素水平增高;
    (3)中等量至大量的乙醇可增强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作用,引起严重、持续的低血糖,在空腹或肝糖原贮备较少的情况下更易发生;
    (4)奎尼丁、氯喹、奎宁等可延缓胰岛素的降解,使血中胰岛素浓度升高从而加强其降糖作用;
    (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溴隐亭、氯贝特、酮康唑、锂、茶碱、甲苯咪唑可通过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致血糖降低,胰岛素同上述药物合用时应适当减量;
    (6)奥曲肽可抑制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及胰岛素的分泌,并使胃排空延迟及胃肠道蠕动减缓,引起食物吸收延迟,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在开始使用奥曲肽时,胰岛素应适量减量,以后再根据血糖调整。
    一、医学营养治疗的目标与原则
    T1DM患者医学营养治疗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长发育,纠正代谢紊乱,延缓并减轻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具体原则为:1)通过日常食物的合理搭配来维持膳食营养平衡,保证各种所需的营养素;2)纠正代谢紊乱:通过平衡饮食与合理营养,以控制血糖、补充优质蛋白质和预防其它必需营养素缺乏,确保患儿维持最佳生长和发育过程;3)通过调整能量的摄入与消耗来保持适宜的体重及腰围;4)选择适当的食物品种和进食方式以减少血糖的波动,并预防各种急、慢性并发症;5)养成维持终生健康的饮食习惯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整体健康水平。
    二、能量
    糖尿病饮食治疗中的“总量控制”原则是指需针对患者每日所摄入的食物总能量进行控制,通过对食物能量摄入的控制可调控患者的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对饮食治疗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成年T1DM患者基本能量的摄入水平按每公斤理想体重25-30kcal/d计算,再根据患者的体型、体力活动量及应激状况等调整为个体化的能量推荐值,其中体力活动量和应激状况为影响实际能量消耗的两个主要因素。儿童T1DM患者全日能量摄入的计算可采用下面公式:总热量(kcal)=1000+年龄×(100~70)(括号中的系数100~70即1~3岁儿童按100,3~6岁按90,7~10岁按80,大于10岁者按70分别计算)。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T1DM患者,当实际能量摄入与推荐能量摄入之间的数值存在较大差距时,均应采取逐步调整的方式使实际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其中患者体重变化可作为其阶段性(三个月)能量出入平衡判断的实用参考指标。
    成年T1DM患者三大生热营养素占总能量的推荐比例与健康成年人基本相同;但减体重的糖尿病饮食因其总热量受到了更为严格的控制,其蛋白质所占总热量的比例可适当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质提供比例宜相对偏低;学龄前儿童患者三大生热营养素的比例可参照同龄健康儿童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执行;不推荐T1DM患者长期接受极低能量(<800kcal/d)的营养治疗,既不利于长期的体重控制,也很难达到均衡营养的要求。
    三、蛋白质
    肾功能正常的成年T1DM患者,推荐膳食蛋白质摄入量与健康成年人基本相同,一般可占总能量比例的10-15%或以每公斤标准体重1g为宜,但所占总能量比例最高不超过20%;妊娠、儿童患者的膳食蛋白质摄入水平应适当提高,早、中、晚期妊娠妇女每天应比同龄非妊娠妇女分别增加5-10g、15-20g及20-25g;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及少年膳食蛋白质摄入应分别达到每天每公斤理想体重1.5-3.5g。高蛋白质膳食可能导致酮血症,而高蛋白质/低碳水化合物的膳食结构对儿童和少年生长发育不利,应当注意避免。
    已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其膳食蛋白质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每日的摄入量应不低于每公斤理想体重0.8g,否则容易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而膳食蛋白质摄入过量,可加重已有持续蛋白尿或肾病病人的肾功能损害,但对肾功能正常的T1DM患者而言,尚缺乏相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证据。
    四、脂肪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脂肪应占全日总能量比例的20-30%;推荐人均居民烹调油的用量应小于25g/日。较低的膳食脂肪摄入量(如占总能量10%左右)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但缺乏可操作性。膳食脂肪的主要来源是食物脂肪和烹调用油,因此控制高脂肪性食物如肥肉、坚果、糕点、油炸食物和烹调用油量的摄取是控制脂肪摄入的关键,在外就餐也是导致脂肪摄入增加的重要因素。脂肪摄入量的增加虽然对餐后血糖水平影响较小,但不利于长期的血糖控制、血脂异常和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以及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
    膳食脂肪中的脂肪酸组成对改善病人血脂异常及预防心血管并发症有益,推荐的膳食脂肪组成包括: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占每日总能量比例应小于10%,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在10-2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小于10%。
    饱和脂肪酸升高LDL-c的作用非常明显;反式脂肪酸不但升高LDL-c,而且降低HDL-c的作用,致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更强;因此应限制摄入含饱和脂肪酸为主的动物脂肪如牛油、猪油等以及含反式脂肪酸的人造奶牛、冰激凌、奶茶、糕点、饼干等。
    单不饱和脂肪酸有改善血脂异常和有助于改善糖耐量,橄榄油、茶籽油、菜籽油等植物油以及山核桃、大杏仁、蚕蛹、鸭油等脂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占总脂肪含量的50%以上)。虽然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改善病人代谢状况,但不应因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而使总脂肪摄入过量。
    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ω-3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胆固醇和降血压等作用;建议膳食中应注意增加ω-3脂肪酸的摄入,如多脂海鱼、坚果、绿叶蔬菜等食物以及橄榄油、茶籽油、沙棘油、紫苏油等。每周吃2次海鱼是有益的;与此同时,应限制胆固醇摄入,每天不超过300mg。
    五、碳水化合物
    2007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由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比例应占55-65%,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可略低,即50-60%;除2岁内的儿童外,碳水化合物应主要来自全谷类、豆类、蔬菜、水果及乳类食物;极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可导致脂质代谢异常,不推荐使用;成年T1DM患者每天碳水化合物总量不应低于130g。
    碳水化合物是影响血糖水平的主要营养素,对于T1DM患者而言,应根据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来初步确定胰岛素剂量。通常的饮食管理模式推荐固定种类和数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减少血糖波动,适合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对糖尿病知识欠缺的患者。更为灵活的饮食管理模式为碳水化合物计数(carbohydrate counting)方式,即通过计算摄入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量来相对准确地估算餐前胰岛素用量,这种方式要求患者具有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精准的食物碳水化合物计算通常需要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医师、护师或患者可以借助食物交换份表中各类食物碳水化合物含量大致判断所摄入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总量。根据多数病人的实际应用,一般每10-15g碳水化合物需要使用1个单位的速效胰岛素;但具体到每个病人可能因个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不同而有较大差异,需要病人在实践中进行反复摸索、调整。碳水化合物计数最大的好处是不必过分限制食物种类和食量也同样能管理好血糖。
    在选择碳水化合物的种类时,要关注其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 GI)。 低GI食物可减少餐后血糖水平的波动,例如未经加工的全谷、粗杂粮、豆类以及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麸皮、豆渣等,推荐在食物选择中注意搭配。尽管低GI食物升高餐后血糖水平的幅度较小,但过量摄入同样可导致血糖水平增高;相反即便是高GI食物,如果能严格控制摄入量,则对进食后血糖水平的影响也不会太大。纯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如淀粉、果糖、蔗糖和酒精等过量摄入可能对血脂特别是对甘油三酯的改善不利,故应注意避免。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蔗糖作为甜味剂,但应将其所提供的热量纳入全天摄入热量之内进行计算,且总量不应超过25g。建议患者使用低GI的糖醇如木糖醇、麦芽糖醇等或无热量的甜味剂如甜蜜素、甜味素、甜菊苷等代替蔗糖。长期的高纤维膳食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应保证12-14g/1000kcal的摄入量,膳食纤维主要来自全谷类食物、豆类和蔬菜。因此,提倡用粗杂粮代替部分精细粮。
    酒精可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同时也可抑制糖的利用,对血糖控制不利;同时也易引起微量营养素(钙、锌、水溶性维生素等)的消耗与丢失增加,导致脂肪、糖等代谢异常,故应避免。T1DM患者若有饮酒要求,建议成年患者每日应少于1个酒精单位。1个酒精单位相当于啤酒285毫升,或葡萄酒100毫升,或白酒30毫升。
    六、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病情未得到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几乎都会出现无机盐代谢的负平衡,且病情越重这种负平衡的现象也越明显。糖尿病患者最常发生钙、镁及微量元素硒、锌、铁等元素的负平衡。但在通常情况下,患者没有必要额外补充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制剂,通过合理的食物搭配同样可以满足病人的营养代谢需要。只有当饮食摄入无法达到膳食推荐摄入量时,可以适当补充。
    钠的过量摄入既不利于血压控制也对血糖的稳定性有间接影响,特别是对伴有心衰、水肿的病人极为不利,因此,建议这类糖尿病患者每日钠的摄入量应限制在2g/d以内,除日常食物钠外,由食盐提供的钠折合食盐量约3g。即便是没有心、肾并发症的病人,每日食盐消耗量也应控制在6g以内。
    七、维生素
    病情未得到控制的T1DM患者一般存在维生素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的负平衡或缺乏,可以在代谢控制不佳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短期补充。目前缺乏长期大量补充抗氧化维生素安全性的报告,因此不推荐患者常规大量补充这类维生素。
    八、妊娠期的医学营养治疗
    妊娠期的饮食管理包括个体化的产前饮食计划,以优化血糖控制效果。怀孕期间,应根据孕妇的饮食习惯以及血糖情况确定能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强调应进行血糖监测和每日饮食记录,用于调整胰岛素剂量和饮食计划。具体原则包括:1)应采用营养治疗、血糖监测以及胰岛素治疗等综合措施控制血糖;2)怀孕期间,建议能量摄入充足以保证适宜的体重增加,在此期间不建议减轻体重;每天应至少摄入175g碳水化合物;3)应避免酮症酸中毒或饥饿性酮症引起的酮血症;4)少量多餐有助于血糖控制,并减少低血糖风险;5)在孕前和妊娠早期补充含0.4-1.0mg叶酸的多种维生素补充剂,以降低糖尿病母亲子代中发生神经管缺陷性疾病;6)宣传母乳喂养,使糖尿病妇女了解如何应对哺乳所引起的血糖水平变化,一般而言,哺乳期所需要的胰岛素会减少,应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一、运动对T1DM患者的益处
    1.有助于血糖控制。
    2.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灵活度。
    3.有规律的负重运动如球类运动、跳跃运动、体操等可增加骨密度,有利于生长发育。
    4.有利于放松紧张情绪,增强适应性、幸福感和团队参与意识及社会认同感等。
    二、运动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1.运动治疗的适应症:病情稳定的患者均应参加多种形式的有氧运动。
    2.运动治疗的禁忌症:1)合并各种急性感染;2)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未纠正;3)空腹或餐前血糖>13.9mmol/L;4)频发低血糖时;5)严重的糖尿病肾病、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严重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及有心血管疾病风险未控制的患者。
    三、运动前的准备
    1.全面体检:在开始制定运动计划之前,均应进行全面的体检以筛查潜在的并发症,避免疾病或损伤,去除危险因素、以确保运动安全。检查内容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心率、心电图、眼底、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足部和关节、神经系统等。
    2.制定运动方案:根据体检结果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运动计划,包括运动方式、强度、时间及频率等。
    3.选择安全的运动场地,合适的鞋袜等运动装备。
    4.随身携带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无糖饮料及糖尿病保健卡,以备自救。
    四、运动的方式、强度、时间和频率
    1.运动方式与强度
    糖尿病患者可选择轻—中等或稍强度的有氧运动方式,轻度有氧运动包括购物、散步、做操、太极拳、气功等;中度运动包括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梯、健身操等;稍强度运动包括跳绳、爬山、游泳、球类、舞蹈等。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强度以最大运动强度的60%-70%为宜,通常用心率或自身感觉来衡量运动强度。糖尿病患者运动强度应保持心率(次/min)=(220-年龄)×60-70%或运动时感觉全身发热,出汗,但非大汗淋漓。各种运动强度参见表6.1。
    2.运动的时间与频率
    开始运动的时间一般在餐后1.5h,每天至少一次;每次运动的时间约30-60min,包括运动时5-10min的热身运动及结束前的10min的整理运动,达到中等运动量的时间持续约30min;对尚无运动习惯的患者,缓慢逐步达到每天至少30min中度运动强度,若不能一次运动30min,可分次进行,每次10-15min。
    五、运动治疗的注意事项
    1.运动的原则为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2.预防低血糖
    T1DM患者及其家人、学校和幼儿园老师应了解运动可能导致低血糖、知晓如何预防、识别和处理低血糖。运动对血糖的影响与运动类型、持续时间以及个体对激素变化的反应性等有关,每公斤体重每小时运动大概会消耗1-1.5克碳水化合物,参见表6.2和表6.3。
    尤其要预防运动中及运动后低血糖:运动后低血糖多见于青春期少年,运动后低血糖甚至可延迟至24h后发生。1)运动前、运动后应监测血糖,必要时加测运动中血糖,以评估减少胰岛素的剂量及在何种情况下应额外补充碳水化合物以避免高强度运动时低血糖;2)若运动前血糖<7.0mmol/L,应额外补充碳水化合物;运动前把胰岛素减少25-50%;若不能监测血糖,可在运动前增加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并减少胰岛素剂量;3)注射胰岛素后1-1.5h是胰岛素作用高峰,此时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把胰岛素注射到运动活跃的部位使其吸收加速而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4)间断高强度运动可增高血糖而持续中等强度运动则使血糖降低,在持续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束时,快速短跑10秒钟有助于预防运动后2h的低血糖;有氧运动前进行抗阻运动有助于运动过程中血糖稳定,并减少运动后低血糖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同时应警惕夜间低血糖,运动后夜间低血糖风险增加,一项针对青少年的研究发现:白天运动者其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较无运动者大约增加1倍。严重的夜间低血糖多在持续至少1h的中等体力活动后发生,最长可至运动后24h。1)若睡前血糖< 7.0mmol/L,应给予补充碳水化合物,确保睡前血糖高于7.0mmol/L;2)减少运动日基础胰岛素剂量10-20%,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减少50%;3)若白天有运动,睡前进食至少10-15克碳水化合物,最好是低生糖指数食物或混合餐,如一杯牛奶,有助于葡萄糖缓慢而持续吸收入血;4)若日间运动量特别大或持续时间特别长,应设定闹钟在凌晨测血糖,若有需要则进食碳水化合物。
    成人患者应将有益的体育运动融入到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中。成人患者日常营养和体力活动模式变化颇大,自我监测和胰岛素注射方案需要仔细而详尽的审查,包括所有适当的准备,并考虑到不寻常的模式及组合。尤其注意,运动时涉及胰岛素的剂量调整,具体可参见表6.4。
    3.其他注意事项
    1)为避免脱水,运动时应及时补充无糖液体;2)若运动前无法检测酮体,当患者感到恶心时,要考虑可能存在酮症,此时不应参与运动;3)参加受限制的运动如需要水中呼吸器的潜水前,应由专业人员严格评估后再确定能否给参加,因该项运动常导致血糖大幅波动;当进行不同于往常的锻炼如露营等项目时,为避免低血糖,全天胰岛素总量要大幅减少(约20-50%);4)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避免头低于腰部的运动,有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或肾病的患者应注意避免可能导致高血压的运动项目,如举重、潜水等;5)伴终末期神经病变的患者应避免诸如足球之类的项目;所有外周神经病变的患者应避免过度伸展的运动,并每天检查足部有无早期病变。所有有足部损伤或开放性溃疡的患者应限制于无负重运动如垫上运动或避免患肢负重;6)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体重的患者人群选择不同的具体运动方式。
    一、胰腺及胰岛移植
    自身免疫性T1DM是胰岛细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治疗。胰腺移植和胰岛移植是目前唯一可部分或完全恢复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治疗方法。
    1.胰腺移植
    胰腺移植已成为治疗T1DM,特别是伴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的有效方法。在各种脏器移植中胰腺移植是仅次于肾脏移植、肝脏移植与心脏移植,占第4位的器官移植。胰腺移植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具有正常功能的胰腺组织,术后能生理性调节胰岛素的分泌,维持正常血糖,阻止和逆转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术后的健康状况明显好转,生活质量大大改善。临床上胰腺移植分为三种类型:1)胰肾联合移植:包括分期胰肾移植和同期胰肾联合(Simultaneous Pancreas-Kidney,SPK) 移植;2)肾移植后胰腺 (pancreas after kidney,PAK)移植;3)单纯胰腺(Pancreas Transplantation Alone,PTA)移植。
    推荐胰腺移植用于治疗T1DM的指征为:①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或即将进展为尿毒症准备接受肾移植术患者,这类患者可以行SPK或PAK手术,其中SPK的胰腺存活率高于PAK。②PTA手术仅适于下列情况:频繁出现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包括低血糖、严重高血糖、酮症酸中毒;由于临床或精神原因导致外源胰岛素无法使用者。
    胰腺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包括术后血栓形成、移植局部感染、移植胰腺炎、吻合口漏和排斥反应等,占胰腺移植失败原因的9%。急性排异反应和慢性排异反应是引起移植胰岛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尽管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移植技术的日臻成熟,胰腺移植受体及器官存活率有所提高,但由于创伤性大和术后潜在的严重并发症风险,故胰腺移植绝大多数用于同时需要接受肾脏移植的患者。
    2.胰岛移植
    胰岛移植是将供者胰腺中的胰岛经体外提取和纯化后通过门静脉移植到肝脏,以弥补严重胰岛功能丧失,改善脆性糖尿病状态,稳定糖代谢。胰岛移植方式更接近生理状态下的胰岛素代谢途径,较胰腺移植具有安全、简单、不良反应轻等优点。胰岛细胞移植能使T1DM患者长期获益,包括长期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生活质量改善,严重低血糖反应显著减少或消除。临床胰岛移植技术经历近40年的探索,发展至今无论是胰岛分离技术还是移植治疗途径与免疫抑制方案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临床上胰岛移植分为三种类型:1)胰岛细胞移植; 2)肾移植后胰岛移植;3)胰岛细胞联合肾脏移植。
    胰岛移植用于治疗T1DM的指征包括:1)年龄18岁至65岁;2)血清C肽<0.3ng/ml或<100pmol/L;3)需要强化糖尿病治疗(血糖测定≥3次/日,注射胰岛素≥3次/日,或需装置胰岛素泵);4)近12个月内发生1次以上严重低血糖事件;5)糖尿病患者因肾功能不全行肾移植时间≥3个月,目前采用钙抑制剂免疫抑制治疗,肾功能稳定,胰岛移植前3个月肌酐不超过正常上限的1.3倍。
    同其它器官移植类似,胰岛移植后仍存在受体对胰岛移植物因慢性免疫排斥而导致的胰岛功能随移植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目前影响胰岛移植效果的主要因素有:①移植胰岛的数量;②移植胰岛的质量;③移植部位;④免疫排斥。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开发及免疫耐受诱导方案的发展,异种胰岛移植也有望成为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方法。胰岛移植成功指胰岛移植接受者脱离胰岛素注射治疗或胰岛素用量减少伴脆性糖尿病改善。胰岛移植失败指胰岛移植后仍无胰岛素分泌,血清空腹C肽<0.3 ng/ml或<100pmol/L。
    在我国,仅有个别医院报道个别短期胰岛移植成功的病例。长期、大样本的胰岛素移植成功尚没有报道。
    3.干细胞治疗
    目前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尚处于临床应用前的研究和观察阶段。目前尚不能用于临床常规治疗。
    4.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是治疗T1DM的基石,患者需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T1DM不能单独采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目前不推荐用口服药物治疗糖尿病。
  • +预后

相关检查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