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过敏性紫癜
  • + 全部展开 -全部收缩

  • -概述
    疾病概述: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或Henoch-Schönlein紫癜(HSP),是一种较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临床以血液逸于皮肤、黏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为常见,可累及皮肤、胃肠道、肾脏、关节,甚至心、脑等多个器官,出现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蛋白尿。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感染、遗传、药物、疫苗及某些食物诱发等因素,以体液免疫异常为主,T淋巴细胞功能改变以及细胞因子等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平均年龄为5岁,男女之比为3:2。
  • -预防
  • +流行病学
  • +病因
  •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由于机体对某些过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增高。与本病发生有关的因素有:①感染:细菌以溶血性链球菌多见,其他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和肺炎球菌亦可引起;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能是HSP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治Hp有利于HSP的康复,特别是腹型HSP患者。柯萨奇病毒、EB病毒、微小病毒B19、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水痘病毒以及肝炎病毒等感染也可诱发HSP。寄生虫侵入机体后其代谢产物或死亡后的分解产物都是异性蛋白质,可引起本病。②药物: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异烟肼、水杨酸钠、奎宁等。③食物:鱼、虾、蟹、蛋、牛奶、鸡以及海鲜等异性蛋白质。④疫苗接种: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狂犬疫苗、流脑疫苗等的接种可能诱发HSP。⑤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学研究涉及的基因主要有HLA,可能与DRB * 01,DRB 1 * 11,DRB1 * 14及HLA-B35等型别相关;家族性地中海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ACE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PAX2基因等均可能与HSP的发病相关。⑥其他:如寒冷、外伤、花粉吸入、更年期甚至精神因素都能诱发本病。
    以上各种因素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免疫复合物反应损害小血管,发生广泛的毛细血管炎,甚至坏死性小动脉炎,造成血管壁通渗性和脆性增高,导致皮下组织、黏膜及内脏器官出血及水肿。体液免疫异常:HSP发病多为IgA所介导,在HSP患者血清中往往可检测出IgA循环免疫复合物,且多沉积于表皮血管壁,有报道约50%的HSP患者血清IgA水平升高;HSP患者血清IgE水平升高,免疫复合物沉积或由于IgE介导血管损伤,导致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产生炎症,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从而产生紫癜和各种局部或全身症状。电镜检查肾小球血管系膜有免疫复合物沉着,经免疫荧光证明主要是IgA(少量为IgG及IgM)、C3、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故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与免疫复合物有关。细胞免疫异常:HSP患者B细胞处于高激活状态,T细胞功能紊乱。T细胞功能紊乱主要表现在T细胞亚群失调、活化异常及调节性T细胞功能紊乱。HSP急性期患者外周血CD4+数量降低,CD8+数量升高,CD4+/CD8+比值下降,Th1/Th2失衡,主要向Th2亚群分化,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显著降低。Th17在HSP患者中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表明Th17的异常活化与HSP的发生及发展相关。细胞因子IL-6、IL-4、TNF-α在HSP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致HSP发病的重要原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明显增高,血清、尿液可溶性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在HSP急性期显著高于恢复期和健康对照,提示尿sICAM-1和sVCAM-1水平高低可能与HSP患者肾脏病变程度有关;补体水平下降。
  •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年,6岁以上占多数。春秋季节好发。起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有倦怠、乏力、低热、纳差等前驱症状。
    (一) 皮肤 首起症状以皮肤紫癜最常见。多在前驱症状2~3天后出现,常对称性分布,以下肢伸侧及臀部多见,分批出现,紫癜大小不等,呈紫红色,略高出皮肤,可互相融合,常伴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及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偶有痒感。严重的紫癜可融合成大疱,发生中心出血性坏死。皮肤损害有4种类型:①单纯性紫癜常伴天疱疮样皮肤损害。②荨麻疹伴血管神经性水肿。③弥散性红斑,伴或不伴水肿。④皮肤坏死,或伴溃疡形成。
    (二)腹部 约50%的病例有腹痛,常发生在出疹的1~7天,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呈阵发性绞痛,可有压痛但无肌紧张,呈症状与体征分离现象。严重者可合并呕吐及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等)。由于肠蠕动紊乱,可诱发肠套叠,在小儿多见。肠坏死、肠穿孔者少见。少数患者可误诊为急腹症而进行剖腹探查。
    (三) 关节症状 多见于膝、踝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可有轻微疼痛或明显的红、肿、痛及活动障碍,反复发作,但不遗留关节畸形,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四) 肾脏病变 见于1/2~1/3的患者,一般于紫癜出现后1~8周内发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个别严重病例死于尿毒症。
    (五) 神经症状 当病变累及脑和脑膜血管时,可出现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呕吐、目眩、神志恍惚、烦躁、谵妄、癫痫、偏瘫、意识模糊、昏迷等,但例数极少。
    (六) 其他症状 病变累及呼吸道时,可出现咯血、胸膜炎症状,临床少见。
    根据体征可将本病分为皮肤型(单纯紫癜型)、腹型(Schönlein型)、关节型(Henoch型),若有两种以上并存时称为混合型。
  • +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一) 一般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有感染时可增高。合并寄生虫感染者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正常或轻度降低。合并内脏出血者可呈中度失血性贫血,血小板计数多数正常。尿常规结果取决于肾脏受累程度,若伴发肾炎时,血尿和蛋白尿极为常见,偶尔可见管型尿。大便可找到寄生虫或虫卵,胃肠受累时大便隐血阳性。血沉增高见于2/3的病例,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增高。在严重肾型病例,尿素氮及肌酐增高。患者的骨髓象检查均正常。划痕试验可以阳性。
    (二) 出凝血机制检查 30%~50%的病例束臂试验阳性。甲皱毛细血管检查可见到毛细血管扩张、扭曲或畸形,对针刺反应也减弱。其他检查如出血、凝血时间和血块收缩等均在正常范围。
    (三) 免疫学检查 约50%的病例的血清IgG和IgA增高,但以IgA增高为明显。有些病例IgE增高,临床无特异性。
    (四) 皮肤或肾脏活检 行病理组织学或电子显微镜检查对非典型病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其他辅助检查
  • +诊断
    诊断:
    典型病例的诊断并不困难,凡是有下列特点者即可诊断:①四肢出现对称分布、分批出现的紫癜,特别以下肢为主。②在紫癜出现前后,可伴有腹部绞痛、便血、关节酸痛、血尿及水肿等。③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检查及骨髓检查等均正常。
  •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皮肤型需与药疹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作鉴别。药疹患者有服药史,皮疹常分布于全身,停药后药疹即可消失。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瘀点和瘀斑可呈不规则分布,皮疹不隆起,无丘疹荨麻疹,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象见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2.关节型需与风湿病鉴别。
    3.腹型本病腹痛部位不固定,腹痛虽明显,但局部体征较轻,且多无腹肌紧张。需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肠套叠、肠穿孔等鉴别。
    4. 肾型需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肾炎、肾结核等区别。肾小球肾炎患者无皮肤紫癜及腹部、关节症状。狼疮肾炎患者有多脏器损害、白细胞减少、血沉增快、狼疮细胞阳性及其他免疫指标阳性。
  • +治疗
    治疗:
    (一) 消除致病因素 原则上应停止接触任何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停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或药物,去除病灶,控制感染,驱除寄生虫。
    (二) 一般治疗
    1.抗组胺类药物 可选用盐酸异丙嗪(非那根)每次12.5~25.0mg,每天3次,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每次4mg,每天3次,口服;苯噻啶每次0.5~1.0mg,每天1~3次,口服;盐酸去氯羟嗪(克敏嗪)每次25~50mg,每天3次,口服;特非那定每次60mg,每天2次,口服;氯雷他定(克敏能),每次10mg,每天1次,口服;阿司咪唑(息斯敏),每次10mg,每天1次,口服。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也可应用,但疗效不肯定。
    2.芦丁和维生素C 作为辅助用药,芦丁10~15片,每天3次,口服;维生素C 1g,每天1~2次口服或静脉滴注。
    3.止血药 卡巴克洛(安络血)每次10mg,每天2~3次,肌内注射,或用40~60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酚磺乙胺(止血敏)0.25~0.5g,每天2~3次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有肾脏病变者,抗纤溶药物应慎用。
    (三) 肾上腺皮质激素 对关节型、腹型和皮肤型疗效较好,对肾型无效,不能改变肾型患者预后。常用泼尼松每天30mg,直至紫癜消失后逐渐停药。如1周后皮疹不退可加至每天40~60mg。病情急重者可用氢化可的松每天100~200mg,静脉滴注,待病情好转后改用口服。
    (四) 免疫抑制剂 如以上疗法效果不佳时可试用免疫抑制剂,特别是合并肾脏损害的病例。环磷酰胺2.5mg/(kg·d),口服,或硫唑嘌呤2.5mg/(kg·d),口服,连续4~6个月。免疫抑制剂也可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
    (五) 抗凝治疗 急进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病例,除用皮质激素、环磷酰胺外,还可用抗凝治疗。如肝素治疗使APTT维持至正常值的1.5~2.0倍;后改华法林10~20mg/d,以3~5mg/d维持,使凝血酶原时间维持在正常的1~2倍。
  • +预后
    病程一般为3~6个月,一次发作可持续1周~6个月不等。关节及皮肤症状者病期较短,腹部症状明显者病程较长,病原持续存在时可转为慢性。如再次接触过敏原,可导致本病复发。本病多呈自限性,一般6周内可自愈,预后大多良好,少数迁延数年。如果并发肾炎进展为肾衰竭,或有脑部病变并发脑出血者,预后不良。

相关检查

请给以上评星
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
查看排行
转发到 0
版权所有:网上健康教育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5 粤ICP备2021027967号-2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进入健康教育工作网